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24章

帝国的朝阳-第24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民(下官)见过大人。”

自称草民的自然是什么都没有草民,称下官的则是那些捐了个官身的,待他们行完礼后,唐浩然才请他们免礼,待他们都坐下后,方才打量了一圈,注意到这等了差不多两个钟头,却仅只有四五双眼发红,涕唾不止一副烟瘾上来的模样,于是便开口问道。

“诸位皆操持烟馆,既然烟土美为“**”,不知诸位为何不用?”

唐大人的反问,让崔栋奇等人立即明白了,为什么会晾大家伙这么长时间,原来是等着人烟瘾上来啊!众人那里敢言,纷纷低下头去。

“既然诸位不吸食烟土,又为何操此贱业!”

相比先前语气的平淡,唐浩然的语气变得更加严厉,他盯视着面前一个个垂首而坐、不敢言语的烟商,继续说道。

“诸君皆是丰衣足食,家道富庶,操持烟馆年年获银颇巨,然我三地同胞却正饱尝烟毒之难,大家皆是百万生灵中之一,尔等身在福中,于心何安?在下历观史册及因果各书,烟毒横行是恒古未有之惨事,方今中国之患不在灾害;而在于烟患。烟毒耗民元气;湖省尤为严重。欲振中国之贫弱;必以此为大端,欲革历年固习,非痛加拔除不可!……在此本官奉劝诸君:行以禁烟,救我湖广数千万同胞于毒灾之中。则我湖广幸甚,国家幸甚!”

说完之后,唐浩然恭恭敬敬地对着诸人抱拳拱手,深深一鞠。众人听他说完之后,先是沉寂了一会儿,随之便小声议论起来。

这是唱的那一出戏,是让大家伙不再卖烟吗?

“大,大人,非我等不知烟害,可自从烟毒传入,这百姓日益食之,早已习惯,即便是我等不卖,亦有洋人、他人贩卖,还请大人明鉴,”

作为烟馆业的行首,崔栋奇还是站起来替大家伙说起话来,他的话音一落,周围顿时便是一阵附和声,在他们的言语间,似乎他们卖烟于百姓,是济民所需似的,行着菩萨事。

“嗯,”

轻点下头,唐浩然看了众人一眼,然后又盯着崔栋奇说道。

“若浩然为百姓计,一意禁烟,又当如何!”

唐浩然的一声质问,顿时让崔栋奇后背冒出冷汗来,心知这唐大人背后就是张制台的话,他那里敢言声,原本还连声附和的众人,那里还敢在言语,纷纷再次垂首,倒是有几人暗自冷笑着,一副且看你能猖狂几时的模样。

在众人不再说三道四后,唐浩然才继续说道,

“不过,浩然又岂不知烟毒之泛滥,有诸多原因,诸位亦操此贱业久矣,又能岂能夺诸位之生计,加之百姓亦习惯食烟,断然戒之似又不妥,因此,浩然奉总督大人之命,于湖北行以渐禁之法,以免烟毒肆意泛滥,”

唐浩然的一句“渐禁”,听到众人耳中,只让原本被心魂不定的众人,立即回过神来。

其中一人站起身,颇为紧张的试探着问道。

“不知大人所言渐禁之法为何,还请大人告知我等。”

坐在那纹丝不动,摆出一副官架子的唐浩然唇角一扬。

“从即日起,吸食烟者一人不增,烟馆所售烟土一钱不增!”

他还没说话,顿时便有有阴阳怪气地说道。

“这嘴涨在人家身上,还不是想吸便吸,这还能管住人家的嘴吗?”

(新书上传中,还望大家继续支持无语,求推荐、求收藏!帝国的崛起读者交流群:150536833)

第35章信唐某(求推荐、求收藏)

“这嘴涨在人家身上,还不是想吸便吸,这还能管住人家的嘴吗?”

“可不就是这个理,这吸上几年,不吸个一两烟也过不得瘾啊!”

甚至更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

“这管天管地,还能管得了人拉屎放屁!”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唐浩然冷笑取出一张纸来,环视众人说道。

“浩然暂且管不住老百姓的嘴,可却能管得了诸位,”

是的,管不住老百姓的嘴,但是能管住你们这些人,管住你们就足够了,冷笑着,他又朗声念道。

“富林馆三镇7家分号去年每日平均自烟坊取出367两4钱烟土,裕寿馆4号,去年每日平均取……这是前日从各烟坊抄得账簿所记,自今日起,各号所售烟土,不得超出此量,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言毕,唐浩然冷冷一笑道,然后毅然说道。

“浩然此次禁烟,不为其它,只为能于湖北扫尽坑民之烟毒,为湖北三千万父老计,唯不计个人之生死,不求身后名扬,但求尽心尽力!”

说完他盯着在座的诸人,冷笑道。

“如若渐禁之策不然,那本官怕也只有行以果决之法了!”

“不要胡言乱语。”

崔栋奇的脸色一变,对其它连连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说下去。

“大人,在下,有一事相问!”

“老人家有话但说无妨。”

唐浩然作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让崔栋奇坐下来说话。

崔栋奇则拱了拱手,依旧站在那里,娓娓道来。

“老朽深知这禁烟是好事,虽说的我等做的是烟馆生意,可也知道,这烟毒于百姓之害,即便是我等按官府要求,不加售一钱,可仍难免会百姓吸食烟土,而到时候于烟馆买不着,自然会到烟档中求买,到时候又岂不是违了大人禁烟之初衷……”

“烟档自然会有官府去查封,烟行自然会去关闭,自此之后,各烟馆取得特药许可证后,只得于禁烟局购成品熟烟!各馆配额、售价,一率听从官定,烟馆可得售价一成之利,敢售私烟者,按月售千倍处罚,并吊销许可……”

众人无不是被唐浩然的话给惊呆了,他,他说什么,只能从禁烟局购熟烟,这岂不是说,大家以后只能靠着官府赏的一成烟利过日子。

“大人,这,这不是夺我等之活路吗?若是如此,我等还不如改烟馆为饭馆得了,”

“放肆!这岂是容你说改便改的!”

唐浩然怒斥了那人一声,顿时噤若寒蝉地重又坐下。

然后他对众人又说道。

“今日大家有话就都开诚布公地讲出来,浩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形之下,都会同诸位商量出一个让你我满意的方案来,但自此之后,烟土购售概由禁烟局专管,此事不容相商。”

这时,又有另一名中年烟贾站起身说道。

“大人,方才李兄所说,也正是我们担心的。我们担心的倒不是自家的少挣多少银子,担心是以后私烟泛滥,到时候,不单大家伙好心没有好报吗?就连大人想要禁烟,不也成了一个笑话嘛!大家说对不对?”

“不错!我们是怕耽误大人禁烟啊!”

在座众人纷纷响应道,漂亮话人人会说。

“说得好!”

唐浩然站起身说到,

“既然,大家都愿意办这件事,那么,那么浩然便就不愁办不成此事,这私烟官自会逐步查禁,各位大可无忧。”

他的话音刚落,下面顿时有人问道。

“可烟档与私烟全禁,恐怕到时候各馆所配之额不够,到时又当如何?”

站起来的那人滔滔不绝地冲着众人说道。

“众所周知,这烟档虽小,可三镇却有几千家之多,加之娼院妓院旅馆亦是供烟,这些地方卖的可比咱们多出两三倍来。”

“是啊,到时候,配额不够又怎么办?”

一时之间,议论之音不绝于耳。而更有几位烟馆头面人物更是干脆索性也不吭声了,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望着唐浩然,似乎是想看他怎么解决此事。

“诸位静一静。”

唐浩然不动声色地朗声说道。

“请听我一言。”

众人的议论之声稍稍小了一些,方才站起来的那此时也坐了下来,一副志得意满的表情,又跟身边的人心不在焉地闲聊起来,这会他们反倒不像先前那般紧张了,这所谓的禁烟局专管,说白了,也就是官府用来弄银子的新法子。

“大家请安静!”

崔栋奇站起身,抬高声音,看着众人说道。

“让唐大人把话说完。”

众人一见崔栋奇发话了,顿时变得鸦雀无声,齐齐把目光投向唐浩然。

“唐大人……请!”

崔栋奇冲着唐浩然一抱拳,脸上看似平静的他,这会心里却是翻出几重浪来,今天他既从禁烟里看到风险,同样也看到了机遇,禁烟局专管,看似是官府在想办法弄银子,可同样,这也是个机会。

就像先前唐大人说的那样——官府管不住百姓的嘴,百姓想吸,官府又当如何?再说烟馆售出多少烟,又岂是官府所能查出来的,烟土真正的大头,在什么地方,没人比他更清楚,只要官府去烟档,把烟档里的人往烟馆里赶,顶多也就是把馆里原本的那一块让给官府,至于其它嘛……冷笑着,崔栋奇的脸上却依然满是诚恳之状。

“诚如方才几位所言,确实,这配额一事,自然很是难定,既有烟民流失,亦有私烟冲击。”

先是还了一礼,随即唐浩然话锋一转,

“但诸君可曾想过,若官府查处烟档,诸位烟馆生意自较之过去兴旺,再者若因些许困难,而视烟毒泛滥于无睹,视我百姓身心于不顾,岂不是因噎而废食吗?”

众人听到这,已经有几位忍不住在心里盘算起来,就如同崔栋奇一般,只需冷静下来稍加思索,便可以意识到这禁烟背后的利益来,甚至远非禁烟前所能相比,官府为什么要拿着账簿定下各号的配额,不还是查不出烟馆会卖多少烟吗?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现在你是拿出了旧额来,可若是能查禁烟档,会把数万烟民赶入烟馆之中,这些可不就是私烟吗?难怪那些贩私盐的最怕的是官府管盐,同样也怕其不管,若是任由民销又岂有暴利!

盐商、烟商,不过只是一字之差,若是……就在众人思索的档口,唐浩然又接着说道。

“今天我在这跟大家打个包票。”

收起笑容,唐浩然郑重其事地说。

“此次官府查禁烟档、私烟绝对不遗余力,从而确保禁烟成功,令诸位官烟不至为难,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定扫空三镇烟档。在下说到做到,绝不失言。只是不知诸君……能不能信得过我唐某?”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言不发,整个大堂陷入了一片沉寂。而先前挑着众人提配额的那位,转过头看了一眼,见没有人吭声,便站起身冲着众人高声说。

“在座诸位,有谁信得过唐大人,请站出来!”

此时此刻,唐浩然安如磐石地坐在众人之中,静静地注视着大堂上发生的一切,同时在心里冷笑着,今天自己唱的这出意,一定不会这样冷场下去,有人看不到,有人能看到,这些逐利之徒看到了正好,先引蛇出洞再说,等到禁烟局的摊子完全摊开之后……

“有谁信得过唐大人?”

那人已经喊了第三遍,就在他即将掩饰不住得意的神色之时,只听见大堂内响起一声略显沙哑的声音。

“我信!”

第36章常熟(求推荐、求收藏)

江南的雪远不如北方的雪那般奔放,大片大片的雪花似鹅毛般的自天下降下来,满世界尽是纷飞的雪花,茫茫白色笼罩着世界间的一切,所有的东西,都融入这苍茫的白色之中,冬雪只使得古老的北京如披上一层新装似的,北风正一阵紧似一阵的刮着,天很快便也黑了下来,慢慢的北京城内的街道上也没了人影,只有那一片皎洁的白。

在外

罗圈胡同的翁府书内,身为两朝帝师,一户入主军机,现任户部尚书翁同龢正站在自己的书案旁,闲逸地写着什么。他身穿一件灰色底隐花绸袍,美髯修长,风度翩翩,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经世大儒的气质。

“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于天地,小用者,谋利计功。”

翁同龢写完最后一笔,紧皱着眉头,端详着这幅刚刚完成的手迹,似乎对最后一笔颇为不中意,甚至萌生了一种巨大的自卑感。

他觉得自己在文字上,浸淫半生,苦心造诣多年,却并没有领略到其中的最高境界。直到那一年,他见识了曾国藩弹劾他的长兄翁同书的那道奏折时,才蓦然发觉,原来文字的最高境界竟然是——杀人。而《参翁同书片》的始作俑者恰恰就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

想到李鸿章,他又看了一眼书案上的折子,唇角微微一扬闪出一道冷笑来。

“是不能再让他那般轻松了!”

自语间翁同龢冷着放下手中的毛笔。

“老爷,杨大人来了。”

一个家仆在门外低声禀报。

“有请。”

翁同龢随口答了一声,目光却还是没离开书案上的那幅字。

过了一会儿,杨深秀跟在管家身后走了进来。见翁同龢在书案旁,并没有施礼,而是径直走到他身边,同他一起欣赏起来。

“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乾为神,坤为质,翁大人的字神质合一,深得乾、坤之大道。”

杨深秀跟着评价道,

“本朝诸名家,直突平原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