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朝阳 >

第131章

帝国的朝阳-第131章

小说: 帝国的朝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生产效率的试验,但我只有一个要求……”

凝视着泰勒,随之唐浩然语气变得有些严肃:

“那就是把您所知的与企业管理的知识传授给您的学生们,相信我,未来,这些学生会成为您所创造的科学化的管理的拥护者,几年之后,当他们进入企业后,特区所有的企业都将会推广您的管理思想。”

点燃激情,于大学曾作团委工作的唐浩然,曾接受过宣传培训,他知道如何点燃人们的激动,对于理想者就要给予他们理想,正像泰勒一般,从其发明《科学管理》以及《泰勒制》到其于全美国推广用了几十的时间,而在这些,唐浩然相信只需要几年时间,自己会全力推动这一切。

“统监先生,我当然相信您,说实话,在我来仁川之前,我以为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而来到这里,这里的欣欣向荣固然吸引着人,但是……”

泰勒的话声稍顿,看着唐浩然说道。

“您在这里推行的企业管理方式,同样是极为科学的,我想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也许应该一起就企业管理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这倒不是在拍马屁,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尽管唐浩然学的不是商业管理,但是在后世看过那么多书,尤其是所谓的“成功学”书籍,潜移默化间总教会他一些商业管理知识,在制定企业章程、管理制度以及工资等制度中,更是一一加以引用。

“哈哈,我那只是外行人的一些想法,您才是真正的企业管理人才……”

岂会班门弄斧的唐浩然,那里会让泰勒如愿,而是借着笑声掩去了这个话题,但他对泰勒的期待却是没有一丝虚假,毕竟在并没有重商主义氛围的中国,工厂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因为无经验可循。

几十分钟后,在泰勒向学生们讲解着“彻砖试验”的作用时,离开“东亚饭店”工地的唐浩然,并没有坐上马车,而是来到了道路中央的电车车站,望着已经远去的电车,他的唇角不由轻轻一扬,有了电车,这座城市的面貌立即焕然一新,它变的更加现代,如果这街道上再出现汽车的话……那岂不就是把这里带到了20世纪?

当然这个念头不过是稍闪即逝,现在并没研制汽车的基础,而且还有更为紧迫的事务,想到更为紧迫的事物,唐浩然立即想了另一个人。

“那个人应该离开香港了吧……”

第87章听天由命(明天加更,求月票!)

约翰内斯堡是一座因为金矿兴起的城市。几年前白石岭金矿繁荣时,突然到来的财富把德兰士瓦政府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好在令人担心的事情并不很多,至少和金伯利的钻石潮相比,这些矿脉肯定是在德兰士瓦境内的,英国人是没有权力在这里宣称主权的。不过矿区的混乱很快另政府头疼,于是,政府决定开始规范各种行为,特别是规范地块的买卖。8月,德兰士瓦政府宣布了自己定的规矩。突如其来的人口也使得德兰士瓦政府需要规划出一个居住的地方,找个地方建个城市。不过德兰士瓦政府动手太晚了,周围的地块早就被人买了,政府要想占地建城,还需要从私人手上买地。好在原来农场的地块划分非常混乱,勘探不细致,经过仔细检查文件,竟然在这一带三个农场的中间,有一个三角形的地块没有主人。没有主人的地自然就是政府的。于是在这片被三个农场包围的三角地带,便多出了一座城市,这位是约翰内斯堡。

得益于淘金潮,约翰内斯堡城市很快就初具规模,到1886年底,这个才有几个月大的城市,已经成了德兰士瓦人口最多的地方。但从两年前起,随着白石领各个金矿开采到硬质矿脉,且矿脉变蓝,意味着采金已经无利可图,在所有金矿公司的股票下跌,约翰内斯堡的黄金泡沫,也被吹破了。

也正是从那时起,约翰内斯堡这座刚刚建立的城市迅速陷入萧条中,过去于交易所中交易的是金矿股票,而现在几乎每天,于交易所中挂牌出售的却是金矿公司,甚至许多公司已经矿产,为偿还债务只得将土地挂牌出售,曾经价值数十万英镑的土地,现在只需要几千英镑,甚至几百英镑,即便是价值数百万英镑金矿公司,包括地产以及采炼设备亦只需要十几万英镑,虽是如此,依然很难找到买主。

旷野上吹来的风吹动着路边酒馆、旅舍的招牌,些许草枝被风吹动着,在空荡荡的街道上飞舞着,就在两年前,这座城市依还是那么繁华,在城市的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行人以及马车,来自各地人们怀揣着淘金梦来到这里,而现在,这一切都消失了,整个城市都陷入萧条中,很多人都相信,很快这座城市就会消失,正像这里的金矿一样。

城市中心是市场广场,这个地方不少,过去是马车们聚集的地方,现在同样是空荡荡的,广场边的商铺大都已经关门,只有极少数商铺仍在营业,在这空荡荡的广场上不时的响起报贩的叫卖声。

“卖报!卖报!俄罗斯皇太子离开香港,于今日抵达中国广州!卖报……”

对于约翰内斯堡那些因为金矿而矿产的人们来说,远在亚洲的新闻并不是什么新闻,若是在过去,或许酒吧里会有那么几个人谈话一下,但是现在,谁会去关心远隔大洋另一个大陆的事情呢?

“卖报,卖报!南非矿业公司全资收购贝特金矿公司!”

其它的新闻或许可以不关心,但是这个新闻依然还是挑动了人们的兴趣,不过人们却暗自偷笑道。

“这个香港来的傻子终于被套牢了!”

可不是嘛!

贝特金矿公司是白石岭最大的金矿公司,因为有了当年金伯利泡沫的经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也不少,特别是那些大资本们,对这里仍然信心满满。于是趁着金矿泡沫的机会,大公司又开始低价收购小公司,扩大地盘,借机重新进行势力分配。势头最猛的就是有着投资集团作为支撑的贝特金矿公司,趁机开始低价大肆扩张。但是地盘再大,没有好的方法,开采成本仍然高居不下。有困难的时候,就是发明家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来约翰内斯堡碰运气的各种发明不断出现,但是,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无功而返,浪费了投资人大笔资金。相比于全世界其它地区,约翰内斯堡的黄金显然更加顽固,提取比例仍然低于矿石所含黄金的一半,昂贵的设备投资并没有带来合理的收益。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即便是大公司的利润率也在不断下降,甚至达到无法生存的地步。

而就在贝特金矿公司的投资人意识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收购了白石岭70%的地盘,大规模的扩张已经耗尽了公司的财富,而随着公司利润的不断下滑,破产只是早晚的事情,就在那些投资人为当初“莽撞”而懊恼不已时,苦恼于无人接手公司,所有投资都将打水飘的时候。一个富翁却来到了约翰内斯堡,这个富人于中国赚取了巨额财富,准备所资金投入到南非金矿中。

“一个鸦片商要购买金矿!”

当这个消息传出后,贝特公司立即派人与其进行接触,在双方谈判的同时,这家刚刚注册的南非矿业公司已经用20万英镑购买了贝特公司之外的全部土地,于特派员街和拉夫得街路口的金矿俱乐部中,双方经过长达一个半月的谈判后,最终面对可能血本无归的事实,贝特金矿公司的董事们最终还是同意了南非矿业的出价——63。5万英镑,购买贝特公司的全部土地以及厂房设备中的矿石粉碎机。

表面上南非矿业公司用63。5万英镑购买了价值415万英镑的土地以及设备,但实际上,众所周知,那些土地现在已经一文不值,至于价值百万英镑的设备,当黄金开采无利可图时,设备又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有钱的傻子两个月后肯定会自杀!”

当约翰内斯堡以至开普敦的人们信誓旦旦的如此说道着的时候,人们口中的那个“有钱的傻子”或者“鸦片商”贝尔弗雷正乘着敞篷马车往贝特工厂赶去,他偶尔会把视线投向车外的草原,人似乎正陷入沉思中。

“贝尔弗雷先生,”

见董事长沉默不语,约翰逊这位矿业公司的经理,有些忐忑不安的看着他,对于金矿他并不陌生,实际上,他曾也是一家金矿公司的经理,不过他的金矿却破产了,并欠下了数万英镑的债务,像他这样的人在开普敦有很多,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像他那么走运——被聘请为一家新公司的经理。

不过正因如此,他才会对未来有些忐忑不安,眼前的这位贝尔弗雷先生或许是个富有的鸦片商,当然这是外界的谣言,不过除了鸦片在远东又有什么能让人发财呢?

“嗯?”

回过神来的伍宇明诧异的着约翰逊,在众多的矿业公司经理候选人中,之所以选择了他,是因其信誉——在公司破产后,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屋用于偿还债主,而不像很多人那样,携带公司最后一点资产仓皇逃离南非,于某块殖民地继续着自己的生活。

“你应该明白,以现在的技术,白石岭的金矿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开采价值的!”

我知道!

伍宇明在心里默默言语道,可与其它人不同,他是负有使命的,他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收购白石岭的金矿,这是统监大人交予的任务,现在他完成了这个任务,而且是用最小的代价,但是正像约翰逊说的那样,这里的金矿已经没有了价值。

也许,有一天“贝尔弗雷”这个他在英国留学时用的英文名,会成为整个南非的笑话,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南非的传奇,而前提就是像大人所相信的那样,会有更先进的技术提取低品位的金矿石。

在进入已经成为公司财产的白石岭时,沿途伍宇明看到路边散落的堆积如山的矿渣,那似乎见证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先生,那是过去用汞齐法提取后剩下的矿渣,矿渣内还含有黄金,只不过用汞齐法无法将其提取。”

约翰逊口中的汞齐法实际上也是一个古老的方法,早在10世纪末期就已经见到记载用于黄金开采。由于有很多因素会影响金子溶解到汞里面去,特别是矿粉里面的杂质的干扰有的时候会非常严重,尽管如此,这个方法的提取率也不算高,而且对品位低于5克的金矿完全没有用途,正因如此才倒置了白石岭金矿的没落。

点了点头,伍宇明心知剩下的又何止只有汞齐法提取后的矿渣,即便是在各个金矿矿口亦有成百数十万吨低品位矿石,如果有新的技术能够提取白石岭金矿的低品位矿石,自然可将其应用于矿渣的提取,瞧着那堆积如山的矿石与矿渣,伍宇明的神情越发的严谨。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问题,他不知道大人口中的“新技术”在什么地方,几乎每一个发明家都于这地方铩羽而归,还有其它的办法吗?如果有的话,那些人又岂会把金矿出售?

对于内心充满疑惑的伍宇明而言,现在他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等待大人的回电,相信大人会有好办法,也许大人那里会有什么新的发明。

望着空荡荡的金矿,伍宇明长叹了一口气,现在金矿已经买下了……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明天加更!求!)

第88章何人(今天加更,求月票!)

深夜时分的南别宫安静非常,与往日不同的是,今天的宫内后院见不到统监大人忙碌的身影,甚至今天,他都没有去后院的化学试验室,亦没有去化学试验室一旁的工作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只要呆在南别宫,他总会在两处中的其中一处,今天似乎有什么特殊情况。

一张报纸!

书桌上放着一张报纸,《中华日报》,这份报纸是统监府的官方报纸,亦是朝鲜半岛唯一的报纸,朝鲜的新闻出版权早已为统监府所控制,由警察部负责审查,自然也就排除了其它报纸出版的可能,作为统监府的喉舌,《中华日报》自出版以来一直充分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巩固藩蓠,宣扬华朝一体思想,甚至因此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尽管那宣扬华朝一体以及朝鲜人事华忠事的文章中大都总与前朝有关,但对于不知如何巩固藩蓠的朝廷看来,即便是为前朝官兵修建的“天恩祠”亦是巩固藩蓠之举。

没办法,统监府每个月都会上折子说道着“朝鲜官民背清弃华之心于过去十年间渐盛,非宣扬华朝一体,非以历史警醒朝人不可”,可问题在于,我大清真没为朝鲜做过什么。

当然除了做为官方的喉舌外,《中华日报》还是了解中国以至西洋时事新闻以及科技发明的报纸,毕竟宣传只是一方面,报纸更重要的作用是让人了解时政。

此时,唐浩然的眉头紧皱,目光偶尔会投向报纸头版的那个新闻——“俄罗斯皇太子抵达汉口”,新闻很简单,不过只是介绍俄国王储一行于离开广州,经福建、吴淞口驶人长江,直下汉口的新闻,这个豆腐块大小的新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