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得道 >

第242章

大唐得道-第242章

小说: 大唐得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之外,还有太监李静中,京兆府尹鲜于仲通遗憾的是好情人杨huhu好像没来哦

    按照往常一样,一顿丰盛的晚宴自然少不了参加筵席的人不多,只有五人,不过这气氛却是很热闹杨国忠特意安排了将近三百多名舞nv在广场中唱歌跳舞助兴,场面宏大,酒sèí人刘得道来杨府参加筵席无数次还第一次看见这排场这也证明李瑁在杨党中的分量有多重

    席间李瑁安安静静的坐着,不苟言笑,偶尔与杨国忠,李静忠两人攀谈几句,对刘得道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出于礼貌,刘得道主动向他敬酒,李瑁也只是随意碰一下杯,便不再理会刘得道气愤不已,难免要鄙视问候这位绿帽哥了:靠,拽什么拽,不就是个顶绿帽而已,要是让老知道你老婆在哪里,老一定再让你带一定绿的,哼

    筵席过后,杨国忠邀几人到客厅就坐喝茶这次会议正式开始不过不同以往的是这次坐主位的是李瑁,杨国忠坐上陪同,李静忠,鲜于仲通依次下来后刘得道坐末尾

    不过倒在人数不多,坐末尾也隔不了多远,还清楚的看到李瑁脑én上那顶绿光在环绕呢

    这时候,杨国忠起身言了:“寿王,李公公,二位大人,今日邀请大家来的目的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杨某是个粗人,有话就直说了,大家千万别怪罪啊”

    李瑁淡淡的说道:“相爷但说无妨,何来怪罪之言呢,有事尽管吩咐”

    “是啊,相爷太客气了”李静忠附和道

    杨国忠点点头,沉声道:“各位,陛下年迈不事也,太昏庸无能,国库空虚,边疆祸1un丛生,大唐江山处于危难之中,我等食君之禄若不能为社稷分忧此称得上人臣呢?”

    杨国忠话刚落,鲜于仲通跟着说道:“相爷,若全部解决危难之中其实不难”

    杨国忠顿道:“哦,鲜于大人请讲”

    鲜于仲通道:“我唐之所以危难重重,原因是失了德,失了道,无德无道自然hún1un但这一切只是暂时的遥想当年开元初年,韦后,太平公主等1un党横行,后是靠陛下拨1un反正,励jīn图治,开创了千年不遇的开元盛世,万民敬仰”

    刘得道就坐在鲜于仲通旁边,听着他口水喷涌,越觉得恶心不已鲜于仲通开头直接指责李隆基失德失到道,后面又马屁连拍,说的话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了

    “若再创开元盛世,只需一位有道明君,我等贤臣辅之,开元盛世指日可待”鲜于仲通滔天长论说了半天终于圆满落幕,几人听得哈气连连,奄奄一息唯独李瑁仍是聚jīn会神的听取鲜于仲通后一句终于引起他的兴趣了:有道明君,除了本人还有谁?

    鲜于仲通终于讲完了,杨国忠摇摇昏睡的脑袋,坐直了身体道:“嗯,鲜于大人说的好,可惜当今太昏庸无能,若是被他继承一统,这开元盛世从何而来啊?”

    一旁的李静忠突然说道:“这有何难,换一位有道之即可”

    杨国忠点头道:“嗯,那谁是有道之?”

    李静忠道:“寿王德兼备,若继承一统,定能匡复盛世”

    至始至终不说话的李瑁听到他这句话,连忙起身,摇头道:“李公公抬爱了,瑁何德何能,堪如此重任”

    “哎,寿王不必谦虚,若是寿王有意,我等定会全力支持”杨国忠郑重的说道

    李瑁仍是推脱不已,李静忠,鲜于仲通连忙劝阻,后李瑁勉强答应后几人起身对李瑁弯腰拜了三拜表示效忠李瑁感动不已,当场誓:瑁有幸若继承大统,几位便是瑁的肱骨

    刘得道自持身份一直搭不上话,看他们一言一答,觉得有些虚伪很显然双方都你有情我有意的合作,干嘛还拐弯抹角的搞这一套1n费时间

    他们当然是经过暗示好的,现在只不过摆一摆形式,以后大家都坐这条船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刘得道有点无奈,也很憧憬能参与这个仪式意味着他也是这条船的核心之一,将来事若成也有机会封公封荫,权倾几世以此同时,这也是一挑充满棘刺的道路

    者群群:18431486732867167547595657

    本书地址: 如有喜欢请将该地址复制给你朋友。

 三百二五章 见李瑁

    ,万名书迷同时在线这所谓的会议其实也商量到什么具体的事,几人各自发了个誓言,确立了一个方向,会议便到此为止。(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YZuU。)会议一散,鲜于仲通,李静忠先行离开。按照惯例,会议一散,刘得道就该去见虢国夫人才算完成自己分内的事。

    正琢磨着怎么开口向杨国忠询问一下杨花花来没来,没来的话就先回去。还没开口呢,杨国忠已经主动找上了他,不过不是叫他去见虢国夫人,说:“寿王要单独见你。”

    “哦,寿王要见我?”刘得道有些意外。从筵席开始到会议上,这李瑁眼高一切,几乎不正眼看过刘得道,这次突然单独见自己还有什么目的?

    搞什么玩意,俺老婆还在家等俺回去吃饭呢,刘得道心虽抱怨几句,但还是身不由已的跟着杨国忠去见李瑁。

    杨国忠带他到一个园子里后,吩咐几句便自行离去。李瑁想必就在这个园子里约见。他虽然是个王爷,但刘得道丝毫没有惧怕他什么,甚至小看了他,不就是个李绿帽王爷吗,怕个鸟。

    刘得道直径进了园子内,发现李瑁就静静的站在园中一个凉亭内,背着身观看园子里的景色。

    此时正是炎热的夏至,荷花盛开的季节,园中正是数顷的荷花,碧荷连天,间或掩映着粉的,白的荷花,还有成熟地菱角,那碧绿地荷叶看不出一些凋零枯败迹象,一片绿意盎然,所以也参差窜起的荷花有这绿叶陪村,也更加显的娇艳。李瑁看的痴迷,刘得道走到他身后了似乎仍未发觉。

    “王爷,您有事找我?”刘得道虚了一礼。

    “哦,刘大人来了”李瑁转过身,嘴角难得露出一丝笑容:“刘大人,瑁今日对你有所怠慢还请刘大人多多体谅。”

    这李瑁怎么会突然变的那么客气了?刘得道意外的一怔,忙道:“额,王爷您客气了?小人担待不起啊。(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YZuU。)”

    李瑁笑道:“呵呵,刘大人也客气,如不嫌弃咱们以朋友相护如何?”

    李瑁要跟自己交朋友?如此讨好一定有什么事求人的吧。刘得道猜不头透李瑁到底想做什么,心里只好小心应付,忙道:“王爷您说笑了吧,小人身份卑微怎配得上。。。。。。。”

    “刘大人,您这是看不起本王咯?”李瑁打断了他的话,叹气道:“是王爷又能如何,还不是一个人,甚至比不上一个普通人家,孤家寡人,没有任何一个朋友,刘大人,我们想做一个普通人的资格都没有,哎”

    “王爷,您想的太多了。”话不投机,刘得道也没有好说的。

    刘得道心中冷笑,这窝囊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想做一个普通人?在这个世道,有他这种想法的话等于是被脑门夹住了。做一个普通人,等着受苦受难受豪绅官吏的层层剥削,连吃口饭都成问题,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李瑁也看出来,刘得道似乎没什么心机,只好开门见山道:“刘大人,本王知道您是丐帮帮主,本王还听说大唐第一杀手阴杀就在丐帮效力,是吗?”

    “是的,阴杀确实在我丐帮,但王爷说错一字,阴杀只是暂时住在我丐帮,他还不是丐帮的人”刘得道点点头提醒,也不否认,心道:李瑁为何如此一问,难道他想叫阴杀去刺杀太子,这事真不靠谱。

    李瑁‘哦’的一声,沉呤半响,才道:“刘大人,刚才我们一起发过誓言,今后我们要同舟共进,创立一番大事业。可是说的到是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当今太子地位虽如履薄冰,但要撼动他地位仍然很难,刚才相爷向本王建议,说丐帮有一位厉害的杀手,嘿嘿。。。。。。”

    李瑁说到这便笑而不语,毕竟下面的话也不用明说刘得道应该也听明白什么意思了。。YZUU点

    这话说的够露骨了,刘得道当然听出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杨瘪三草包一个,他想出来的办法能有什么屁用?派杀手去刺杀太子,就算成功了又怎么样?别忘了李隆基仍健在,膝下的儿子可不止李瑁一个。太子被杀,那么大事若是被查出来不难,他杨国忠有几个脑袋?

    刘得道想都不想,义正严词道:“王爷,此乃下策也,不到万不得以绝不能倾举妄动。”

    李瑁点点头,赞许道:“刘大人说的对,本王也回绝了相爷这个办法了。但是除了这个办法,似乎已经没有别的方法了。哎,我们之前用尽了许多方法,但都失败了,刘大人有什么建议呢?”

    刘得道抱拳道:“王爷,眼下只有等,等待一个良好的时机出现”

    刘得道这话说了等于说,但是有一点却是很重要。别人都不知道李隆基还能活多久,唯独刘得道知道。安史之乱还有七八年才发生,安史之乱发生后,李亨趁势在灵武继位,也就是唐肃宗。李隆基退位后仍健在好几年,可以说李隆基至少还有十年光景。在这几年里好好策划很好的计划不难。李隆基只要仍健在,冒然行动,会得不常失。

    听了刘得道一句废话,李瑁略微失望,叹道:“等,等,本王已经等了八年了,她已经离开本王八年了。多少年华已经荒废,嘿嘿,刘大人知不知道这八年来,本王过的是什么日子吗。本王在煎熬中度过了一日又一日,为什么会这样,本王已经等不急了”

    听他的口气,难道他已经有什么举动?李瑁口中的她肯定是杨玉环了,从恩爱的妻子一下子变成了庶母,这个尴尬的痛苦确实让人难于承受。刘得道同情的看李瑁一眼,提醒道:“王爷,欲速则不达,难道您忘了前太子之案了吗?阵脚自乱只有失败可言,王爷可要三思啊。”

    “啊,你是说太子英?”李瑁猛醒起来。

    他之前与杨国忠已经商议过一个办法,也不怎么高明,不过也计划的很周详了。就是组织一些死士,潜进太子府,刺杀太子。不管刺杀成功或是失败了,这些死士都是要死,已保秘密不泄露。

    最近他们正在组织死士,不过困难重重。许多杀手都明白,杀太子可是个大罪,不管成功失败他们这些杀手只有死路一条。尽管他们悬赏的奖金很丰厚,但就是没有人敢干,所以他们才想到丐帮里的阴杀来了。

    见他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刘得道心中确认了李瑁他们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计划,当下点点头,绕着弯提醒道:“王爷,其实咱们不必太着急了。下官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道长,他曾经算出陛下天命不凡,功盖寰宇,因此上苍便给予他长寿七十有余,所以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哦,那,哪位道长现在人呢?”李瑁显然不相信。

    “王爷,请相信下官,不出两个月内,陛下龙体一定能安康痊愈”

    “哦,刘大人为何如此肯定?”

    “下官以性命担保”

    。。。。。。。。。。。。。。。

    说了那么多,刘得道懒得理他相不相信了,自己好歹已经提醒过两次了,也算是仁之义尽。但要叫阴杀去刺杀太子,刘得道肯定要坚决反对。

    话不投机,刘得道抱个拳称有事退出来了。找来杨国忠一问之下才知道杨花花没来。因为李隆基病重,所以的妃子皆要留在宫中听候。杨花花自然不敢出宫门了。

    李隆基病重,怪不得李瑁他们狗急跳墙,要干傻事了?心知历史的刘得道却不担心,李老头子还有十年以上寿命呢,急个鸟啊

    拜别了杨国忠,出了杨府天色已经漆黑一片。刘得道爬上了马车,但并没有往总舵的方向回。而是命车夫转向东行走,因为永寿公主府离这不算远。刘得道打算趁着天黑去探望一下李雨寻。

    他已经打听到李雨寻出家修行的道观,其实就在公主府。这跟在家修行没什么两样,公主还是公主的待遇,只不过换了个名称而已。

    刘得道一行走了两柱香时间便到永寿公主府,不过公主府已经改名为清风道观了。道观大门紧闭,两盏明亮的灯笼照亮了正门。刘得道站在门外隐隐闻到一股在寺庙里常问闻到的清新烧香味道了。看来这公主府也有道观的模样哦。

    当然,公主如今可是寡居,又是带发出家修行了。刘得道自然不能堂而隍之的敲门就进去拜访,被人发现了可就说不清楚了。他们自然有约见的信号了。

    “赵多,把这东西拿去放吧”刘得道手里多了一个竹筒。这竹筒里面装着火药,硫磺等,正是古代制作好的焰火。

    “好啊,还有焰火放呀,嘿嘿”赵多心喜的接过竹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