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老司机 >

第69章

三国老司机-第69章

小说: 三国老司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松见刘靖不主动请缨,只是含糊求全,心里也是有了一丝失望,但是他也不能强求人家为你出头啊,只是略作一笑,略作暗示道:“刘公是个聪明人,日后在涿郡肯定会风生水起的。若有再有什么难事儿,尽管找我就是,官府本就为民所设,张松能够办得到的,一定会尽力而为!”

    听到张松主动说出这些话来,言语间已经做出了暗示,刘靖也是暗道自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趁势而上,于是刘靖把身子一倾,对着张松问道:“既然张主薄都这么说了,刘靖倒是真的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倒是想要请教请教张主薄!”

    听到刘靖开口言事儿了,张松心里才高兴了一点,他两眼笑着看着刘靖,热情道:“刘公有话不妨直说!”

    刘靖顿了顿,慢慢道:“按照张主薄方才所言,那西城张家在城外养的那批马贼,实在是我涿郡全体郡民的一个莫大的隐患,但是马贼不是一两天形成的,想要去掉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事儿!

    如今郡守大人和张主薄带我刘靖甚厚,我刘靖欲为郡里出点力,也只恨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惭愧之际也是想了想如何才能为回报郡守和张主薄的救助之恩。

    现如今要除掉马贼,郡里暂时非常的困难,只能借助民间力量,而民间的力量也只能让人自募乡勇,加以锻炼方才能够成事,但是这自募乡勇招起来容易,武装起来难,得需要莫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才对呀!

    所以,刘靖打算扩大生意规模,一来加快积累资金的脚步;二来位日后招募乡勇打下基础,这都是刘靖的粗浅之见,不知道张主薄以为何如?”

    张松听到这里,也是知道了刘靖有心出力的意思,但是苦于根基不稳,也是裹手裹脚,既然他刘靖有心干事儿,那他张松肯定会支持了,于是张松大手一挥,豪爽道:“刘公即有此意,尽管放开手去干便是了,不要有什么顾虑。

    只要是为了造福涿郡百姓,造福郡里,那郡守大人和我都会鼎力支持的,你现在有什么难处便可以向我直言,无须顾忌,咱们都是爽快之人,要做爽快之事!”

    刘靖见到张松答应的满满的,也是赶紧抓紧了机会,开口道:“要做好武装力量,那么就得做好一个行业的工作,那行业便是打铁,打铁就需要开个铁匠铺子,可是,咱们现在冶铁都收归了国家,咱们郡里也没有什么大型的冶铁项目。

    偶有一两家民办的铁匠铺也都是半死不活的,所以刘靖想从这里先下手,扩大生意规模的时候,顺便也搞搞铁匠铺子,不知道张大人可否助刘靖一臂之力?”

    张松听了刘靖的话,不由得眉头紧皱了起来。

 第129章 0030 神匠蒲元

    这官府垄断、把控钢铁行业,那是为了好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来,是为了提高财政收入;二来,是为了控制武器的流转,减少暴乱的发生。

    现在,天灾连连,盗贼四起,朝局也是晦暗不明,导致官府对这块的掌控有所松懈,故而一些野生的铁匠铺林立,但是由于朝廷那一方面还对此有些管束,所以野生的铺子生意并不是很好。

    既然刘靖有意为州郡出力,也提到了这个方面,张松也是乐意帮他这个忙,他想了一会,突然好似记起了什么,于是对着刘靖笑道:“刘公若是有意为此,子乔也愿助刘公一臂之力,回去我草拟分文书,给你正个名,让你以官府特许的名义开个铁匠铺子。

    说到这里呢,正巧我这里也认识一个不错的好工匠,可以推荐给你,此人名叫蒲元,为人聪明了灵巧,善于琢磨,在锻铁这一行业也算颇有声明,他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刘靖听后十分开心,暗道这张松也真够果断的,为了让自己开好铺子,不仅给了自己官家的特许,还为自己推荐了一位巧工良匠,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呀。

    刘靖立刻站了起来,对着张松感激道:“承蒙张主薄厚爱,刘靖一定会奋发图强,竭尽所能把基础打好,争取早日能够招募乡勇,为州郡荡平周边匪患,还涿郡民众一个安宁!”

    张松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同刘靖交谈片刻之后,便是起身拜别了。

    刘靖的酒楼又重新开业了,生意又开始火了起来,为了全方位布局,刘靖又陆续开了几个商铺,以来加快资金积淀的速度,这其中便包括了那铁匠铺。

    这一个月来,说来也怪了,那徐温自从酒楼的事儿出了之后,竟一直没有来找刘靖的茬子,既然徐温不来搅和事儿,刘靖心里也没有用去找事儿的心思,也是********的照顾起了生意上的事儿。

    因为刘靖是一个有头脑、有经验的商人,加之背后有刘璋和张松撑腰,所以做起生意来,也是风风火火、顺风顺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是在南城闯出了名头。

    而且由于刘靖当初与徐温的对抗,更是让别人都见识到了刘靖铮铮铁骨,对他的印象也大为好转,再加上刘靖为人洒脱、宽厚,经常去帮助一些困难的商贾,所以在涿郡商界,刘靖博得了不少商贾大家的好感。

    自从酒楼的事情解决了之后,刘靖接受了张松的建议,在北城也是又买了座宅邸。

    一来,是为了安全,因为北城属于邹家势力范围,官府大都在北城,治安较好;二来呢,也是为了沟通交流方便,一旦刘靖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很快的能够找到张松。

    这个月,刘靖基本上没有去到酒楼,大多数时间在为其他的生意而忙碌,当然刘靖也不时地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到铁匠铺,去和那蒲元交流交流。

    通过与蒲元的交流,也是刘靖懂得了许多,还别说,张松推荐的这个蒲元还真是个能人,对刀剑冶炼的见解十分独到,而且他造出的刀剑要比一般人造出的刀剑锋利许多。

    刘靖从蒲元的嘴里了解到,这刀剑的冶炼技术,最最关键的便是淬火和回火,一般回火的掌控大都是差异不大,能区分一个铁匠功夫深浅重点便是那淬火技术。

    蒲元经过自己的亲身试验,得出了用不同的水作淬火的冷却介质,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刀,软水不宜用来淬火,硬水才是淬火的最佳选择。

    这天,刘靖又在和蒲元探讨如何改进淬火介质的问题。

    刘靖是个高材生,在华夏朝上学的时候,化学课解释了许多的自然现象和物质构成。对于软水和硬水的区别他刘靖当然清楚,虽然说蒲元是通过亲身试验得来的经验,但是他却不知道这软水和硬水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其实刘靖明白,这硬水看的是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的含量,即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

    盐?想到这里,刘靖的脑海里突然轰隆一声犹如爆炸一般突然灵透了起来。

    汉代,盐的使用还不是很发达,老百姓吃的那仅仅是简易的粗的不能再粗的盐,就像粗糖一样。

    当然私盐在东汉的社会上还是被允许私卖的,官府实行的政策是征税制,贩盐必须向朝廷缴纳较高的赋税才可。

    当然说到这里,刘靖可不会专门去吧粗盐提纯,然后再让蒲元去用盐水最淬火介质,因为这样的话,那成本就太昂贵了。

    刘靖想的是,可以通过张松,来弄一张私盐贩卖许可证,然后自个再想办法把粗盐提纯,卖个好价格,那样的话,他攫取财富的速度会更快一些。这个想法让刘靖小有激动,他准备拜别了蒲元之后自个就去找张松办办贩卖私盐的事儿。

    现在刘靖想的是先帮助蒲元寻找新的介质,什么样的介质里的盐分多呢?他想了想,竟然想到了人或动物的尿液上去了,当然到底行不行,还得是让蒲元试试才行。

    刘靖不好意思的把自个的想法同蒲元做了简单的交流,谁知蒲元听了竟惊喜的不得了,直言:“刘公果真是奇思妙想,竟然想到了尿液上去,这个倒是可以试试,不过我想,既然动物的尿液可以试试,那么动物的油脂咱们也可以同时一试!”说这便是开始准备起来。

    刘靖见到蒲元像个得了宝的人似的,高兴不已,很是高兴,赞许道:“元若举一反三,又有很强的执行力,真乃天赐于我的啊,你尽管全力而试,给我造更好的刀,缺什么我给什么,你不用担心!”

    蒲元是个行动力和思考力同步的人,想到就做,他接连试验了几种尿液作为淬火介质,通过刘靖的启发,他甚至脸动物的油脂都用上了。

    刘靖从蒲元那里出来之后,特地去了趟外地,专门为张松买了个上好的砚台,作为见面礼,回来之后便是带着唐周先置办了一些提纯粗盐的工具,随后在家里开始了粗盐提纯的工作。

 第130章 0031 细盐

    作为一个高材生,粗盐提纯对刘靖来说并不是难事儿,其实东汉末年,人们对盐的提纯已经算是不小的进步了,只是他们没有更好的去除杂质的手段,也没有很好用的筛选杂质的仪器。

    古人不知道活性炭的吸附性,利用木炭便是可以起到最终提纯的作用,这个目前只有刘靖知晓,所以提纯粗盐刘靖便是有了信心。

    听到刘靖要将粗盐提纯,一家子人都十分的新奇,马上凑到了一起,看着刘靖试验,关羽、何桂和貂蝉围在那里,等待着刘靖创造‘奇迹’的那一刻。

    刘靖先拿一小袋粗盐来做实验,让关羽用石磨和着水将粗盐碾碎,让粗盐充分地溶解在水里,然后再将木炭砸碎,用细麻布包裹好了。

    然后再找一个大漏斗,把包裹着碎碳的细麻布填充在漏斗里,然后再把一块宽整的细麻布将漏斗包裹起来,中间凹陷下去,随后再让唐周将溶解了的带有杂志的粗盐倒入漏斗,把杂志去除。

    最后木桶里装满了从漏斗流出的那些略有淡白色的透明液体,里面的杂质竟然都消失了。

    唐周惊奇至于,拿起一个舀子,舀起了一点盐水来,尝了尝,舌尖顿感一阵浓浓的咸味,原来那粗盐里的苦涩却是消失了。

    刘靖满意的看着那木桶子,没有在意唐周那惊奇的目光,又让他升起了火,把盐水倒进了铁锅里去熬制。

    等到水分敖干,只剩下了一层厚厚的盐壁,刘靖再让关羽用臼子捣地稀碎,倒成了粉末,然后再让在场的每一位都尝了一下,这一尝不要紧,在场的所有人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才是真正的盐,真正的咸咸的感觉,他们一辈子也没有尝到过如此纯的咸味,顿时都捂住了嘴,把那口唾液含在嘴里,不忍吞咽下去。

    就这效果还愁卖?客户的需求不就是市场吗?这样的盐若是投入了量产,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刘靖不敢想,此刻他的心里乐极了。

    钱只要能哗哗的来,财富早点积累起来,他就能早点发展自己的人马,借助扫匪的名义,建立一支真正由自己领导的武装力量。

    这一次刘靖决定不再找代理人,而是自己直接上阵,有关羽这员惊世武将带在身旁,加上自个的‘先见之明’,步步为营、徐徐发展,不愁发展不起来!

    得了较为精纯一点的盐之后,刘靖没有耽搁,遂打了一个小小的包裹,带上了那上好的砚台,带着关羽直接去到了张松的家里。

    六月初十,夏日的酷暑笼罩着整个大地,树枝上的知了,没日没夜的叫着,好似不知道疲倦一般。

    这天,张松正在家中的书房内泼墨挥洒,他身上穿着也一个简单的单薄长褂,但是鬓角仍是渗出了豆大的汗滴,今天他得了一刻难得的清闲,正所谓文人好墨,张松作为一个名仕当然也不在话下。

    下人匆匆忙地跑了进来,通禀一声,言语刘靖求见。

    张松听闻,立刻放下手中挥洒着的毛笔,拿过一块湿巾,擦了擦手和脸,对着下人道:“什么?刘公来了?请把,快请把,大热的天,别让他在外面久等了!”

    刘靖带着关羽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随手便把那砚台交给了下人,对着张松笑道:“靖偶得外出商谈,得遇一上好的砚台,素问子乔喜好术法,便是买了下来,日后子乔试试好不好用!”

    张松客气道:“刘公来则来矣,何必这么客气,最近生意何如?那蒲元用的可否顺手呀?”

    一见面,两个人便是客气上了,刘靖照例和张松寒暄一番,顺便也把那蒲元给夸赞了一番。

    寒暄完毕,刘靖话锋一转,接着话茬随意道:“子乔,我最近又有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所以特地找你来商议商议!”

    张松听到刘靖话语,心里一愣,暗道这个月来这刘靖的生意做得不错呀,风风火火、有声有势的,俨然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