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老司机 >

第289章

三国老司机-第289章

小说: 三国老司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靖正思虑着这件事儿呢,听到探子回来汇报,便是应了一声,随后问道:“城内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你说说吧!”

    探子低下了头,恭敬回道:“禀主公,阳都城的郡守姓赵名福,现在已经带领着城内的文武众官员,大开着城门,恭候主公了!”

    车厢内的刘靖正微皱着眉宇思虑军事,听到这探子来报之后心里的小结却是自然地解开了,现在,阳都城显然已经不用顾虑了,能够平安的解决掉一个城池,这样胜过用武力打下两座城的功劳了。

    刘靖轻轻地呼出了一口气,随后对着探子道:“好了,你下去吧!”随后便是对着窗外又道:“张无忌何在?”

    就在一旁候着的张无忌听到了刘靖的召唤,立刻驱马向前,来到刘靖耳旁,恭声问道:“属下在,主公有何吩咐?”

    刘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信封,伸出了窗外,同时肚子饿和张无忌道:“马上派人,将这封密信速速送至昌邑城,送到诸葛军师的手中,并且速速带回诸葛军师的回信!”

 0073 初见

    张无忌知道这封密信的重要性,因为这件事肯定是与攻打琅琊有关,要不然刘靖也不会单单给诸葛亮送信,遂即对着刘靖来了个一个抱手拜别,便是下去找人办理此事去了。

    刘靖端坐在马车内,两眼有神地看着前方,他的心里在暗暗思量着,上次自己因为曹操的缘故,没能亲征袁术,让这个昔日无比强大的敌人,又多了一段喘息地时间,不过这次肯定不同了,这次,我一定要亲手将袁术铲除,永绝后患。

    马车行进了大约行进了约莫三刻钟,阳都城的影子便是出现在了刘家军的面前,一座不太繁华,但是却十分安详的小城,里面的人们过着那简单、平淡的日子。

    刘靖命令大军在城外五里处安营扎寨,略作休息,等待下一步的指令,然后自己带着张飞、马超、典韦以及张无忌等一干人等,向着阳都城城门骑马缓行而来。

    赵福以及众官员,看到刘靖骑着一批纯白色的高头大马,马儿看上去无比的健硕有力,他的鬃毛非常柔顺,看来,肯定是有专门的人为其梳洗,的确,刘靖的专用马匹,肯定是有专人养护的,为的就是刘靖的安全与舒适。

    刘靖一马当先,只见他高昂着头颅,嘴角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看到了赵福的虔诚模样,对这样的人,刘靖是非常喜爱的,赵福看到刘靖向着阳都城而来,遂即令各路官员分列两排,恭候刘靖的到来。

    刘靖缓缓来到了赵福的跟前,他打眼瞅了瞅这个年近五十岁的中年人,看着他那挂满了岁月的痕迹脸面,一副朴实、沧桑的面容,令刘靖感到一丝丝的亲切感,因为这种人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种善于偷奸耍滑,无所事事的官场混子。

    赵福见到了刘靖真人,心里也是惊奇不已,只见刘靖仪表堂堂,威武不凡,满身不怒自威的霸气显露无余,真可谓是天生的帝王命相,令赵福不由的打心里佩服不已。

    赵福立刻双手抱起,对着刘靖鞠躬作揖道:“卑职阳都郡郡守赵福,亲率阳都城大小官员,恭迎刘皇叔驾临!刘皇叔不远万里而来,一路舟车劳顿,甚是辛苦!”

    刘靖看了看赵福,嘴上挂起了一丝丝微笑,遂即和颜悦色道:“免了吧,你们大热地天,站在这城门处,想必已经等待了许久了吧,好了,咱们还是都进城说话吧!”

    刘靖说完便是翻身下马,随后松开了马缰绳,一个高瘦的兵丁,立刻走了过来,将马儿缰绳给接了过去。

    刘靖双手背在后面,闲庭信步地走在前面,身后右侧依次跟着张飞、典韦、马超以及张无忌,左侧跟着赵福等一众官员。

    来到了城内,刘靖看着那你来我往的郡民,丝毫没有因为战乱而慌乱的感觉,心里也是觉得一番舒适,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民众和谐安康,免受战乱之苦,避免生灵涂炭,这就是刘靖想到的最终结果。

    因为刘靖也是一个从地地道道地农民家出生的儿子,他早先也是经受了农民家儿子的苦楚,知道老百姓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老百姓期望的是什么,也知道老百姓害怕的是什么,老百姓厌恶的是什么,所以刘靖比一般的王公贵族亦或者是达官显贵,更是知道和明白怎么去做,才是最正确的理政之路。

    “老百姓生活的很幸福,很简单,也很安然,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赵大人你的功劳功不可没,这里我倒是要赞扬你一番呀!”刘靖看着眼前的一番景象,不由得笑颜道。

    赵福正小心翼翼地,紧紧地跟在刘靖的身后,突然听到刘靖对自己的夸赞至此,赵福的心里倒是突然有了种诚惶诚恐的感觉,因为他是个比较中庸的官吏,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政绩,刘靖对他这么一赞扬,赵福竟然不知道刘靖这是真赞美还是假赞美了。

    于是赵福;脸上立刻挂起了一丝丝憨笑,遂即抱手一拜,对着刘靖恭敬道:“刘皇叔谬赞了,卑职只不过是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来为阳都城的来百姓们做点有用的事情罢了。

    虽说算不得多么的伟大,但是这已经是小人的全部能力了,这人常说,人与人之间最不能想比的就是能力,卑职自问没有大儒、大贤、名仕的经略与智慧,只能以我的寸目之光,来做耕牛之劳,最后,能够做到不让老百姓唾骂,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刘靖面带微笑,听着赵福的这一朴实言论,心里也是产生了一丝丝惬意,因为,刘靖喜欢听的就是这样既不恭维自己,也不需要说些华丽的辞藻来粉饰太平,美化战争之类的话语。

    刘靖对那样的话早就已经产生了疲劳与抗体,因为,在华夏朝,那些个没心没肺地猿类们,每天都说着这样、那样的违心之话,做着这样、那样的渎职之事,已经够令人痛恶、恶心的了。

    刘靖当然不会在这里再次被那些甜言蜜语,浮夸之言给迷惑了?不能,当然不能,所以,路径用人,首要的一点,就是这个人不论能力大小,最起码你得真实,也就是说,有一说一,实话实说,照着承诺去做事。

    刘靖听到了赵福的回答之后,没有继续对其赞扬,而是突然问到了另一个问题:“阳城百姓一共有多少人口?这里的经济到底如何?青州的战乱有没有波及到阳城,百姓们是否有赋税和兵役的压迫?”

    这个问题刘靖问的好,问的也秒,这正是在考察一个地方官对当地政务的了解情况,也是一个了解当地的最最基本的问题,只不过,就是这样最简单的问题,往往很多人却是回答不上来,因为很多官员关心的并非老百姓。

    赵福早就做好了刘靖考验他的准备,因为赵福早就知道刘靖这个刘皇叔,并非一般的平庸之辈,他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连克公孙瓒、吕布、张邈等地方好强,甚至还能将曹操给打的被迫求和,那就说明此人肯定要有一番雄才大略的。

 0074 测试

    但凡是这样的人能人,对任何事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够所比拟的,而且,往往越是这样的人,就越重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生活情况,疑问他们更懂得权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和重要性。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靖才能够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他的那番雄伟基业才能够绿树长青。

    赵福在刘靖问话完毕的同时连想都没想,直接道:“回刘皇叔的话,咱们阳都城一共有十万人,咱们郡里的百姓们都是安居乐业,虽然说不上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城,但也算上的上是不太清贫。

    商贾也是还算不错,生意虽然难做,但是也要比别的城池要稳定一点,因为,阳都不管怎么样,都没有发生较大的战役,所以也没有遭到什么战乱的破坏,只不过在袁公路的强迫下,征集了一部分兵丁,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是地方官之首,咱们也不能违抗命令呀!”

    刘靖点了点头,认同道:“不错呀,你只是个地方官,袁公路乃是你的顶头上司,你不听他的听谁的呢?这并不怪你,况且,袁氏一族,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海内皆存党羽。势力不可谓不大呀,你一个小小的郡守,当然不能跟他斗法!”

    刘靖说到这里,说了一番夸赞袁氏一族的话语之后,遂即话锋一转又是道:“可是,那只是袁本初、袁公路的父辈们的功勋和战绩,这都与他们两个兄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袁氏一族到了他们兄弟俩的手中,可真是一蹶不振,这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怪他们两个人也私心太重,欲望太高,没有把咱们大汉江山的社稷放在首位,没有尽心尽力为皇上分忧,为百姓当差呀!”

    赵福听到刘靖这一番说教,心里也是明白刘靖的意思,遂即抱手附和道:“刘皇叔此言极是,此言极是呀,这也怪不得别人,怪不得别人,咱们当官的,只有心里一心一意为圣上当差,为江山社稷奉献,这才是真的脚踏实地!”

    刘靖伸出右手,对着赵福打了个手势,遂即道:“不,你说的这句话中,有个错误,我得负责人地给你改正,你不是为了皇上当差,而是为了百姓当差,咱们为官者都是父母官,心里要有皇上,更要有百姓,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官员!”

    赵福听到刘靖的心思如此之细,心里也是一个佩服,遂即脸上露出一丝愧疚之笑,立刻改口道:“刘皇叔教化的对,当官就得为民做主,是老百姓养活了咱们,咱们就得为老百姓办事!”

    刘靖与赵福说话之间便是来到了郡府,只见这里也是比较简陋,房屋看上去,也是有些时间没有修葺了,照这个样子看,刘靖猜测,这个赵福还不算是个贪官,可能还是一个比较守本分的官员,想到这里,刘靖对赵福的感觉更加亲近了一些。

    赵福从刘靖的字里行间,也是听出了刘靖的脾气与心思,因为刘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跟江山社稷及百姓安家乐业有关,所以,赵福在接待刘靖的用餐问题上,就得多下点心思了。

    像刘靖这样的,一心只关心社稷与百姓的人,当然不会对于那些吃吃喝喝地排场感兴趣,但是呢,接待刘靖的宴席也不能太简单,太草率了,要不然,被他下面的人看到了,心里肯定也会鸣不平,说不定哪个嚼舌根子的人,多说两句话,就把你给诬陷了。

    所以,赵福特地派自己的心腹,给郡府的伙房通知了一声,宴席呢,不要整些稀奇古怪的菜系,也不要山珍海味的都上,只要有些蔬菜与鸡鱼即可,但是,蔬菜一定要占主要主导,这样看上去才比较节俭。

    刘靖一行人等,也是赶路辛苦了,午餐,上的时候,大家也都是饥肠辘辘了,刘靖看到那些饭菜,心里也是比较的舒心,因为,这并不铺张浪费也不浪费,因为,招待刘靖用的也就是四菜一汤式的标准,谈不上浪费与奢侈,只能说够用。

    赵福的这一点心里可谓是正好打动了刘靖的内心,刘靖也是非常满意赵福的这一个安排,对赵福这个人的印象也就好了许多,于是乎,刘靖在心里便是记下了赵福这个人,而阳都郡守的位子,刘靖也是做出了决定,还是让赵福留任,等日后拿下青州的时候,在对其另加重用。

    所以说这次,这个赵福也是真的走心了,不仅把刘靖给伺候的好好的,而且,刘靖的那些个部下们,也没有说赵福不好的,因为赵福这个人行事作风比较低调、谦和,给人的印象也是比较本分的那种,所以说赵福在刘靖团队面前,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刘靖与众人出了一顿美美地午餐,为何说这是一顿美美地午餐呢?那是因为由于战乱的因素,刘靖这段时间可是真的没有吃上几顿像样的饭,因为在这战乱的年代,刘靖的心里想的都是战术与方针,每天似乎都是在提防着别人的进攻与思虑着如何进攻别人。

    刘靖的神经可以说是每天紧绷地像是上了发条的钟表一般,每分每一秒都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当今乱世,局势复杂多变,也可以说是瞬息万变,很多时候你都不能想象。

    或许今天你还是一方称雄,人人畏惧地霸主,明天你就会城破而遭到奚落,唾骂,甚至是命丧铁蹄之下;亦或许,你今天还是芸芸众生、杀人犯、流浪者、贫困者,明天从军,踏入战场杀敌,功高受勋成为将帅之才,这也并非不可能的。

    所以说在这战乱的年代,什么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任何人的身份都是可以逆转的,这也就是为何那句俗话说的乱世出英雄,盛世产庸吏的缘故。

    刘靖与赵福又是深入地探讨了一下这阳都的民土民风,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