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老司机 >

第235章

三国老司机-第235章

小说: 三国老司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正是天下打乱的时候,也是张燕的立功之际,所以张燕是不喜欢守株待兔的,他喜欢驰骋疆场的感觉,他也是喜欢建功立业的感觉,所以,当张燕收到诸葛亮的军令的时候,他一点也没有迟疑,立刻调动大军,向着渤海郡进发。

    而此时的渤海郡,已然将要成为了一个空城,说他空城,并非是说他没人,渤海郡作为一个很少收到战乱洗劫的城池,而且还是袁绍的大本营,袁绍经营渤海郡,可是颇下了一番功夫,他将渤海郡建设的自然非常繁华,这是一座富饶且庞大的城池。

    而之所以称渤海郡为空城,那是因为,现在驻守渤海的兵马并不是很多,可以说是基本上已经被袁绍给抽空了,因为袁绍做梦也不会想到,刘靖会够胆来袭取渤海郡。

    袁绍的内心里,早已将袁术视作他的守护神,他早已将渤海‘托付’给了袁术,所以,渤海城的守卫军,仅仅不到两千余人,而且,还不全是精兵,因为精兵全部都被袁绍调集道前线打仗去了,剩下在渤海城的兵马,也只是一些老弱病残来装装样子唬人的。

    张燕来到渤海城的时候,渤海城仍旧是那般的繁华与宣泄,甚至,渤海城的大门都还是四张八开的,对人好似一点也不防范的意思。

    当守城军看到有人带兵来犯的时候,他们并未慌张,而是开了一个小会议,一个简短的小会议,因为此时驻守渤海的军士并没有什么大将,而且现在也没有坐镇渤海的大将。

    所以,那个小头领索性就将袁绍软禁的田丰给放了出来,让田丰给他们拿主意。

    田丰本来就与袁绍的理念有所不和,而被袁绍软禁起来之后,田丰的心早就凉了,现在田丰又被放了出来,也是守城军的无奈之举,田丰又回到了指挥者的身份,他当然不再全心全意的为袁绍做事。

 0155 田丰投降

    张燕也不急着攻打城池,因为,张燕跟随刘靖已久,他也是深得刘靖的教化之精髓,对于像渤海城这样的繁华城池,智取要比强攻要好的多,因为这样一来,既能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还能更多的获得城内百姓的拥戴,此乃两全其美的好事,张燕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张燕也是派出了信使,督促守城军投降。

    田丰被刚刚放出来,便是来人通禀,告知张燕派来的招降使者已经进了城,等待着田丰的接见。

    田丰一听,吆喝,这来人倒是挺礼貌,一点也不粗鲁,心里不禁暗道,这来攻城的人莫非是公孙瓒的人?因为袁绍出征的时候,城内的局势已然不太稳定了,而且袁绍出征也是强行出征。

    在袁绍出征前,沮授就来面见过田丰,两个人也是促膝长谈了不少,所以,既然此时有人又打到了城门下,田丰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公孙瓒,因为别人谁还会够胆来袭取渤海城呢?

    田丰派人将张燕的使者给到了郡府,田丰亲自接见,这信使也是颇为礼貌,见到田丰便是行礼道:“小人乃是张将军的信使,姓张名涛,现在我家将近已经统帅大军围城,将军感念城内的父老乡亲,不欲开战,故在下亲受张将军委派,前来奉送劝降书信,请大人过目!”

    田丰一听吆喝,此人倒是直接,而且,言谈举止间也是充满了敬意,并非嚣张跋扈之徒,而且,这个张将军心中也是装着百姓,着实是个好将军,因为袁绍留下守城的残兵也只不过两千余众,随便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你统帅个万八千人就可以将城池拿下,何许再费这个功夫?

    田丰的心里既然有了好感,便是有意带领全郡的兵民投降了,但是在投降之前,他也得问问当前的局势,也好做出一个判断,于是田丰对着这使者问道:“你们家主公是公孙大人吧?怎么?我们袁家军已经大败了吗?”

    那使者听到田丰如此一问,便是立刻道:“这位大人您错了,我们家主公并非那公孙伯珪!”

    田丰心里一愣,不禁大吃一惊,暗道‘难道这来人是那吕奉先?沮授走的时候就告诉了我,南面的吕奉先常有不轨之心,且野心极大,此次吕奉先会不会趁着袁绍与公孙瓒决战之际来浑水摸鱼呢?’

    想到这里,田丰便是立刻问道:“难道你们是吕奉先的大军?”

    那使者见到田丰那吃惊的样子,便是摇头道:“回大人的话,我们的主公也不是那吕奉先,我们家主公乃是当今皇叔冀州刺史刘玄德是也!”

    田丰一听到刘靖的名字,心里的紧张便是去了一大半,并且立刻追问道:“既如此,那城外的张将军可是那刘皇叔帐下大将张翼德?”

    那使者又是摇了摇头,道:“非也,不瞒大人,统帅大军围城的,乃是刘皇叔帐下大将,张燕张将军是也!”

    田丰一听,原来此人净是那黑面大将张燕是也,不过不管来人是谁,只要他们是刘靖的人便好,因为,田丰目前心有好感的人,也就只剩下刘靖了,当他听到这来人乃是刘靖的部队之后,心里早就做好了投诚的准备了。

    田丰顿了顿,;略微思虑了一番,也是做好了打算,稍后脸上便是带起了一丝丝微笑,对着使者和气道:“好,既然你们是刘皇叔的部队,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刘皇叔知人善用,至善至诚,乃是仁义之人,吾等能够有幸拜于他的帐下,那也是我们的荣幸了,我们决定投诚!

    稍后待我准备一番,我将会带着渤海郡的大小官吏,前去一同打开城门,欢迎张将军的到来,那封信我就不看了,你却带回去,有刘皇叔三个字就够了,你且先回去复命吧!我随后就会大开城门的!”

    就这样,张燕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也是沾了刘靖的光,和平地将渤海城给拿下了,张燕进城之后,将守城的士兵全部换防,随后安心地在渤海等待着袁绍的归来,等待生擒袁绍的那一刻。

    与田丰同等境遇的人还有公孙瓒,公孙瓒几经纠结之后,还是选择了听从范方的建议,对刘靖开城投降,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他与刘靖之间的恩恩怨怨,只是,公孙瓒不知道,他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他的未来到底还有没有光明。

    就在刘靖收到了公孙瓒准备投诚的消息之后,他也是找来了诸葛亮商量一下如何接纳公孙瓒的事儿,因为,公孙瓒作为一个曾经叱咤一方,声名显赫的豪强,他现在要归于你的门下,你得考虑一下他日后对你的影响。

    刘靖是一个有雄心抱负的人,他自然会想的更远,因为,在未来的某个世纪,在华夏朝的时候,刘靖看过了无数的宫斗剧、历史剧,其中,许许多多的历史情节、虚构情节都是编织成了一个个故事,输入到了刘靖的脑海里。

    所以,在刘靖的潜意识中,防患于未然这个道理,他是自然清楚的很,所以,尽管刘靖有时候会很仁慈,可是,当他对待像公孙瓒这种英豪的时候,他的心开始忐忑起来。

    刘靖的忐忑并非害怕,因为刘靖足够强大,所以刘靖用不着去害怕,也用不着去畏惧什么,刘靖的忐忑是为日后而忧心,因为,刘靖一眼看到的是未来,未来几年之后,甚至更长远之后的结局。

    所以,刘靖才有了一丝丝的忐忑,而为了处理好公孙瓒的事情,刘靖唯一想到的人就是诸葛亮,这个他深信不疑,引以为重的幕僚军师。

    刘靖与诸葛亮的商议是在秘密中进行的,没人知道他们商谈的信息,也没人知道他商谈的过程,每当刘靖与人密议事情的时候,没人敢上前妄加猜测,更是没人敢上前偷听,所以,刘靖与诸葛亮密议,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营帐外,十米之内绝对无人能够靠近,因为营帐十米处皆是刘靖的亲随看护,其中典韦站在最前面把手,每当这个时候,来来往往巡逻的军士便是会明白,里面肯定是刘靖在商议大事了。

    营帐内,刘靖的对面坐着诸葛亮,诸葛亮一脸认真地看着刘靖,因为,刘靖摆开这样的架势召见他诸葛亮,定然不会是为了小事。

 0156 安置

    刘靖轻轻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吹了吹上面的热气,喝了一口热茶,便是对着诸葛亮开口道:“军师,公孙伯的投诚信之事,你应该知道了,既然他主动提出来了,那此事便不是个小事,你觉得我到底该如何对待公孙伯才是?”

    诸葛亮听到了刘靖话语之后,略微一忖,便是道:“主公如此谨慎对待这件事,这就表明主公有一个大局之观,所思所虑定为长久之计,并不像一般的人一样欢唿雀跃或者得意妄为,这是好事。

    不过,要是说到日后如何处置公孙伯之事,这个倒真是个难题,因为,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今天公孙伯自知无力与主公对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投诚,这并非是他的本意。

    而反观公孙伯这个人,此人能力是有的,可是此人到底能不能做好人臣,这就很难说了,因为他毕竟统领一方已久,以自我为主的观念,已经深入内心,且属下故吏也是比较的多,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况且,我们怎么处置他,这个影响并非只是当下的,也并非只是会影响到公孙伯一人,所以不管是接纳他还是软禁他亦或者是处理掉他,这都得谨慎而为之!”

    刘靖叹息了一声道:“不错,此事我之所以如此重视,就是因为他日后的影响较大,而公孙伯也是第一个向我归降的人,我怎么处置他,会直接影响到后来人的决断,若是有朝一日,有别的豪强选择归顺于我,他们定然会参考我如何处置公孙伯的!”

    诸葛亮听了刘靖的话语,沉吟半晌之后,方才回答道:“如若考虑到这个层面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先对其观察一段时间,封他做个一郡之首,让他与他那批故吏分开,只给他留下少数几个人,先看看他的表现如何,再视其所为做出决断吧!”

    刘靖想了想,点头道:“军师的话有理,封他个什么官很是关键,他现在虽然落魄,可是内心仍旧是孤傲的,封他做个郡守,也是给足了他面子,将他与他的部下分开,也是为了他好,以免他再纠集旧部,图谋不轨,给自己再惹祸上身,哎!我也只能这样对他了!”

    诸葛亮道:“主公仁慈之心甚重,方才会有此疑虑,若是换做一般的诸侯豪强,早就设计将其毒害了,主公能将其妥善处理,留给他后路,这也是莫大的胸怀了,只不过日后的路他会怎么走,那就得看他自己的了!”

    刘靖道:“我看就让他去涿郡做个郡守吧,那里的人我都熟悉,也大都是我的老熟人,公孙伯有什么举动,他们也能及时地向我汇报,再者说,那里的形势也不太复杂,就让他去涿郡做郡守吧!”

    诸葛亮道:“好,主公所虑极是,那我就着手安排此事,只是还有一件事,主公得早作考虑!”

    刘靖道:“哦?还有什么事?请军师直言?”

    诸葛亮道:“眼下咱们马上就要接管冀州,那冀州的刺史一职该由谁来掌控,这是个大事,主公须得早作打算才是!”

    刘靖点了点头,略微一想便是问道:“军师所言甚是,不知道军师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或者是建议呢?”

    诸葛亮道:“眼下冀州归属于咱们,而并州也是将要归属于曹孟德,咱们要谁来接管冀州,还须得考虑对并州曹孟德的震慑,须得设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将军镇守冀州才是。”

    刘靖点头道:“不错,不错,我倒是差点忽略了这点,军师所虑甚是,甚是呀!”

    诸葛亮继续道:“既然要封个大将来镇守冀州,还要对曹操产生一定的震慑,那就得选一个比较稳沉的大将,且骁勇善战的大将,而且,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要是主公最亲信的人才可以!”

    刘靖认同道:“不错,军师说得对,你就说吧,派谁人来这里最好!”

    诸葛亮道:“我觉得这个冀州刺史非关云长将军莫属,此人勇勐无比,行事作风比较谨慎,且为人稳沉不焦躁,不暴躁,且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主公的结义兄弟,此位置非他莫属也!

    况且如果曹操在并州设立一个大将为刺史,那并州与冀州难免会产生一些琐碎的摩擦,那人知道冀州由关将军镇守的话,也定会忌惮三分,而关将军对待此等大事,也定会多加小心,决然不会冲动行事的!”

    刘靖道:“嗯!军师说得有理,好,那就让云长来接管冀州吧!而剩下的渤海就让。。。。。。就让翼德来统领如何?”

    诸葛亮刚要张口说些什么,只见他嘴巴张开了,刚欲说话,便是一下子又合并上了,只见他抱起手来敬道:“主公之安排甚是妥当,这样一来,主公的结义兄弟就成了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