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军阀1909 >

第330章

新军阀1909-第330章

小说: 新军阀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折点。

  整个国防军空军共有三个师二千多架飞机,这虽然不能与一战时期动不动就几千架飞机,几百架飞机大机群混战相提并论。但这支力量在东亚,也足以令人生畏了。三个师的空军,为了这次东北之战,华飞抽调了约二个师的空军,共约一千六百架飞机,其中轰炸机六百多架,俯冲轰炸机三百多架,战斗机五百架,运输机二百余架,若干高空架侦察飞机组成的庞大空军阵容。虽然还有不足与缺陷,但对付东北的日本空军。已经足够。

  其实整个东北的大规模空战根本就未发生,因为中国出兵东北实在太突然,突然到连那些刚刚参观完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都毫未想到。大规模的轰炸机机群在战斗机的护航下,首先就对东北境内的日本空军机场,兵营进行铺天盖地的轰炸,不仅在战争的一开始就给日本前线的空军力量带来了瘫痪性的打击,也对地面的陆军,弹药库造成很大的损伤。即使偶尔飞起来几架飞机,也被早就‘如饥似渴’的国防军空军飞行员围上去歼灭。

  在飞机刚刚起飞的时候,驻守在山海关处的国防军重炮兵力那叫一个万炮齐鸣,成千上万发炮弹倾泻到日军的阵地上,还未等他们还击,一个师二个团四百余辆坦克,一个军三个师那就是一千二百多辆坦克。再加上第四军,第五军,第七军的一个坦克师,虽然他们的坦克师采用的是二团二营制,每个师仅有三百余辆坦克,且每个军才一个装甲师,但三个军却也有三个坦克师上千辆坦克,这样一共二千二三百辆坦克组成的庞大壮观钢铁洪流,发出的强大攻击力,几乎是所向披靡,无所阻挡的。无论是碉堡,堑壕,铁丝网,城池,在滚滚的坦克洪流前进声中,一切障碍都被坦克的炮火与履带压的粉碎。

  前面是坦克开道,后面就是步兵在汽车的牵引运输下,随时用单兵火力,重机枪,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给予的特别火力支援。而天空的飞机,更是在指挥部的调遣下,配合着攻击前锋一路推进。

  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国防军的主力就从山海关后推进到兴城,兵锋直逼葫芦岛。二十万日军在这种简直无法抵挡的攻势下,淬不及防。朝鲜伪军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完全溃败,即使是面对后方日军的机枪扫射,也没有人回头。你是愿意面对几支机枪的扫射,还是愿意面对一望无际,滚滚的钢铁怪兽大军?

  在失去制空权,弹药库遭到毁灭性打击,指挥中枢接连受到空军和地面敌人特种武装力量的破坏,二十万日军根本形成不了有效的组织和抵抗。在强大的电磁压制下,他们仅能收到的无线电波除了是中国官方一个个大捷的播报外,就是国防军军方对他们的劝降电报。

  直到黄昏夕阳西下时分,杀气腾腾的国防军东路军主力已经进入兴城休整,十多万日军根本就未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就纷纷撤往葫芦岛,锦州。而中路军和西路军的战况也非常顺利,他们甚至决定冒着夜色继续推进,加快进攻的节奏,尽早完成三军在沈阳会师。

  而东路军却没有冒险,毕竟他们的兵力虽然是三路军中最强盛的,但面对的敌军也是实力最强的。二十多万日军虽然溃败到后方,但他们的实力却损伤有限。国防军的迅猛推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的兵力得以集中。而且随着战线的拉长,国防军的补给,尤其是坦克燃油的补给,也需要充足。二千多辆坦克,不提弹药的消耗,单单是油料的需求,那可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啊。不过因为准备充分,这对当前的国防军来说,都不是大问题。

  作战总指挥部的命令随即下达,西路军陆军部队暂时停止攻击,空军继续维持轰炸,必须在天明前,一举攻下葫芦岛。这与西路军总司令蔡锷蔡松坡极其参谋部的意见不谋而合,不过蔡松坡呈交给总指挥部的作战计划更加疯狂,蔡锷的意见是连夜分批攻打葫芦岛,天明前拿下此城,天一亮,不做任何休息,向重镇锦州进军,同时知会中路军各部,配合作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蔡锷的这个决策才是更符合闪电战的精髓,但是在总指挥部的劝谏下,华飞决定还是稳重求胜。一来虽然突然的袭击让日本前线的防御全面崩溃,但是来到葫芦岛后,他们在心理上已经有了安全屏障。黑夜进攻,钢铁洪流发挥不出视觉上的冲击震撼,对于指挥也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很难迅速击垮士气。另外东路军一味地孤军冒进,将会打乱其他两军的作战部署,与全盘战略计划有所影响。

  这次东路军的部队虽然全是华飞的嫡系,但是指挥东路军的总司令却是蔡锷蔡松坡,而参谋长更是人们难以想象,乃北洋降将,曾经担任过国务院秘书长的徐树铮。徐树铮可谓段祺瑞的心腹,可以说他对段祺瑞一生的影响极其重大。当初徐树铮向南京投降时,因为其与冯玉祥之间的恩恩怨怨,华飞还曾亲自说解,虽然不能从心底上彻底化解仇怨,但至少在公事上,他们绝对不敢有所掣肘。

  徐树铮大才磐磐,不仅知兵,在政治上更是游刃有余。他曾任段祺瑞部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1912年任陆军部军学处处长等职。袁世凯称帝时,力劝段祺瑞抵制,被袁世凯免职。后来袁世凯倒台后,他担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如果不是华飞这支蝴蝶效应的煽动,他后来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事后又讨平张勋的军事行动,任陆军部次长。只是在北洋政府垮台后,因为与冯玉祥的私人恩怨,于廊坊被冯玉祥部下枪杀。

  北洋虽然垮台,但是徐树铮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即使是最终投诚华飞,但他对华飞的忠诚度并不高。但这就是华飞启用他的原因,国防军中,可以担任大将之职,统帅一路大军的将帅不多,而指挥如此规模的大战,并能在军事上与总指挥部默契配合的人更少。具有丰富作战经验,且指挥艺术非常高超的蔡锷,无疑是个极为合适的人选。且重用蔡锷,会对整编后的原南方军军官及士兵起稳定军心之用,利于整编后军队的稳定。

  但从某种程度上,华飞对蔡锷毕竟不是十分放心。怎么说蔡锷曾经也是一方英豪,华飞担心的倒不是他的反叛,而是蔡锷对于总指挥部的命令违抗不遵,擅自行动,破坏整体作战战略。有了性格狂傲,目无余子的徐树铮的制衡,至少会对蔡锷进行一定的限制。

  不过华飞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蔡锷不仅忠实地执行着总指挥部的命令,即使自己有何主张,他也会写出计划书呈交给指挥部,等待批准。在军事配合上,蔡锷显然十分清楚他自己在南京中央政府中的地位和应该有的分量。

  国防军一天瞩目的战果,打的日军那是完全懵了,等到入夜都已很久,日本国内军部都还没有收到前方详细的军事情报。东北日军前线大量的指挥部在轰炸中受损,各部联系中断,在混乱的撤退中,日本军队与朝鲜伪军还自我发生对射,简直就是一片混乱。此刻的葫芦岛内,那更是完全乱成一锅粥。有的找不到上级的中队,干脆连夜离开葫芦岛,直接奔往锦州。谁都看得出来,面对国防军如此强大的攻势及压力下,一片混乱的葫芦岛,等到天明恐怕都还理不出个头绪。更重要的是,几万撤退到此的朝鲜伪军,更似一个烫手山芋,你是留也危险,赶也不是,令葫芦岛成为日本士兵不愿留下的地区。

  顶着国防军空军不间断的轰炸,葫芦岛的日军中将小野三权终于联系上司令部,日本东北军司令部给出的命令十分简单,秘密撤出全部日军,赶往锦州,留下全部朝鲜军,驻守葫芦岛!

  小野三权毫不犹豫,立即开始组织撤退。城内极其混乱,他也顾不上安排部署防御了,直接调出自己的警卫师,看守城门,并向各军通告司令部的命令。只要是日军就可以出城撤往锦州,而对于朝鲜军,则必须留下来,驻守葫芦岛。

  面对日军无情的枪口,那些朝鲜军虽然愤怒,绝望,沮丧,但都无能为力。不少人甚至还记得白天撤退时,他们面对日军的疯狂扫射,一个个同伴生生倒下的场景。日军把他们留下来独守葫芦岛,谁都看出葫芦岛在国防军的大军包围下,很难支撑下去。但是他们不但要留下来,还必须守在这里。因为他们中的许多家人都留在朝鲜,如果他们不战死,他们的家人就会被杀死!这是小野三权临撤退前对朝鲜军最高军官说出的威胁!

  夜已深,作为零点前出动的最后一批轰炸机,经过长时间,大批量轰炸的空军,也将要稍事休息。空军第一师第三飞行团原本是驻守在上海地区,负责那片空域的领空安全。不过自从海军的东方巨人号航空母舰正式投入服役,海上有着海军航空兵的存在,第三飞行团的任务无疑大大减轻,所以这次对东北作战,他们三分之二的飞机都被抽调北上。

  张曼就是第三飞行团下属第二飞行大队的一个轰炸机中队的中队长,在出发之前,他们的团长都不知道会有何种任务,许多人还曾猜测是不是要进行一场军事演习?还只是一次兵力佯动,以对日本方面施加压力,增加谈判筹码?

  只是令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飞机是从地面封闭式运输到北方机场,他们这些飞行员不是驾驶飞机前往目的地,而是统一乘着军方的专列赶往北方。直到那时起,有些人就感觉到不对劲了。

  刚一下车,许多人甚至还没来得及休息,空军师部就把各大队的大队长喊去开会,部署任务,很快,各大队大队长就神色匆忙地赶回下达命令,各个中队飞行员全部休息,随时等候作战命令!

  是的,就是作战!虽然这些飞行员大都具有作战经验,但是这突如其来的战斗命令,还是让很多人有些意外。当他们明白将要对何目标进行开战后,许多飞行员激动的根本就没眯上眼睛!

  战斗说打就打,而且还是从凌晨一直打到次日深夜,许多飞行员只是拿着一张空域图,在弄清楚大致任务后,就迅速驾驶飞机飞上天空。持续一天的高强度连续作战,总共三次起飞任务,令即使是张曼这样的老牌飞行员也感觉有些吃不消了,然而战争,似乎仅仅是开始!

  :报告,俺的眼皮,也在打仗鸟~

  321流血的训练

  沿着葫芦岛系锦州的销路线巡视一圈。由千夜煮太黑,甩十”小尺车又全面实行***管制,此时出动的效果,已经远远没有入夜之初时空军飞机截杀撤退日军来的痛快了。在***管制的基础上,日军还加强了火车沿线移动防空高炮力量的部署,令国防军的轰炸机编队,不能再肆无忌惮地欺凌地面上的日本陆军了。

  闪电战之初,国防军空军出其不意,利用空军的优势,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东北军的空中力量。并对日本的弹药库,兵营,军火弹药库系统进行了巨大了打击。同时利用坦克集群优势,在东线战争一开始,就摧毁了二十万日军的正面防御,并令日军附庸军朝鲜伪军完全崩溃。

  不过这毕竟是国防军第一次大耕模坦克集群作战,在配合上显然还达不到完全默契的程度。乃至坦克师和摩步师在急速的攻击后,竟然出现阵型脱节的意外。如果不是在完全失去指挥中心,乱了分寸的日军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恐怕国防军最精锐的部队第一次大规模机械化作战,就要蒙上难以预计的损失了。

  及时发现状况的司令部及时减缓第一军的攻击速度,加上日军在东北已有几年,沈阳,锦州,葫芦岛都修筑了铁路和发达的公路网络,一条简易的铁路线更是修到了绥中地区。快捷的交通让日军虽然还未达到如国防军这般的半机械化半摩托化程度,但这撤退的速度,却也缓慢不了多少。且沿途修筑的军事堡垒,留下断后的日军更是拖延了国防军的攻击速度。这都让日本大军主力得以狼狈逃至葫芦岛,根本得不到半口喘气。

  但即使如此,在面对国防军强大的钢铁洪流攻势下,日朝军的损失还是惊人的。二十多万日军逃到葫芦岛的,加上葫芦岛的守军,残余兵力最多只有十五万。一天时间,日军直接损失兵力达五万多人,其中朝鲜军的二个师三万余人全军覆没另有一万余人被俘。日军方面损失虽小,但也有近万人战死。俘虏数千人。其中为数不少的具军都死,在撤退路上与朝鲜军发生的火并。

  另外这二十万日朝军几乎损失了全部的军火,单兵武器损失过半,前线上千门火炮几乎还没用上,就落入具防军的战利品清单上。至于在轰炸炮火下残存的几百辆坦克和飞机,基本上是不入国防军的法眼,唯有回炉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