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降贞观 >

第205章

空降贞观-第205章

小说: 空降贞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多时辰之后,联军就到达了鹿珂部。赵云泽先派萧氏的一名卫兵进部落传递消息。这名卫兵告诉部落中人,萧可敦奉颉利可汗之命,北上安抚薛延陀部,令部落中的人出去迎接。
  鹿珂部的人果然很好哄,部落中几个长老,带着男女老少出来迎接萧氏了。赵云泽一看,青壮武士只有百多人。看来,这个部落的能战之士都去了阴山大营了,运气不错
  赵云泽没有下令攻击这个部落,而是请萧氏出面,以征借奴隶的名义,要求这个部落的人把奴隶都集结起来,供她挑选。
  部落首领不在家,那些长老也没了主意,他们商量一番后,最终还是顺从了萧氏的意思。
  突厥人就是直爽,连借条都不需要打,萧氏就挑出了三百个奴隶。这些奴隶,其中大部分是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为了掩人耳目,负责挑人的阿史德乌默啜,也故意挑上了一些他不认识的人。
  见萧氏一下要走这么多人,那些长老也不免心疼的要命。可既然都已经答应人家了,他们还真不好意思再反悔。
  顺利的营救出了一部分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联军继续北上。



第388章 连番打击

  颉利用了三天时间,才收拾好阴山大营的残局。
  对于阿史德乌默啜旧部的叛逃,颉利都已经不放在心上了。一个阿史德乌默啜,不到一千的人马,比起此战中损失的人马来说,也实在不足一提了。
  不过,颉利对于阿史德乌默啜的仇恨,却更深了。这是因为义成公主告诉颉利,她和萧氏被阿史德乌默啜劫持,带出过大营。阿史德乌默啜贪恋萧氏的美貌,欲行不轨,萧氏羞愤之下自杀而亡。可就是这样,阿史德乌默啜还不放过萧氏,把她的尸体也一并带走了。
  义成公主编出这个谎言,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那就不足为外人所知了。
  得知萧氏的死讯,颉利很悲伤。可他也仅仅是悲伤了大半日,就化悲痛为力量,安心处理政务了。
  赵德言指挥作战不力,被颉利狠狠训斥了一顿。执失思力营救义成公主有功,颉利给了他一些赏赐。其余将士,颉利也或处罚或封赏,很是忙活了一番。
  之后,颉利便向朔方派出信使,请温彦博再来阴山,重启谈判。同时,也告诉温彦博,赵云泽带着使团的人离开了阴山,至今不知行踪。为此,颉利在心中还很有诚意的大为道歉,说他没有照顾好使团。
  可是,温彦博的回信却让颉利气的直跳脚。温彦博的回信,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你们突厥太不安全了,动不动就打仗,老夫好怕怕。所以,谈判的事情还是再缓缓吧,老夫要先回长安了。
  到了这会儿,颉利也在思考,他是不是被大唐给耍了
  又过一日,鹿珂部的人传来消息,说前两天萧可敦经过他们部落,要走了四百多奴隶。
  鹿珂部的首领带人返回部落后,听那些长老说起此事,便知道上当了。这个时候,颉利可汗怎么可能会派萧氏去安抚薛延陀部再说了,阴山大营那边都在风传,说萧可敦已经死了。可萧可敦前几天还来过本部落,这里面显然有事儿。于是,鹿珂部的首领便派人告诉了颉利事情的经过。
  颉利听说萧氏还没死,先是一喜,而后就疑惑不已了。他又忙去问义成公主,可义成公主却咬死了说她亲眼见到萧氏自杀的。最后,颉利也只能猜测,萧氏当时没死成,后来又活了过来。
  可一想到萧氏如今跟阿史德乌默啜在一起,颉利的心里就滴血。他恨不得立刻弄死阿史德乌默啜,抢回萧氏来。可事情都已经过去两三天了,阿史德乌默啜早就跑远了,他去哪里寻人家
  到这时,颉利依然不知道赵云泽下落。
  二十多天过后,颉利听闻大唐使团出现在了薛延陀部,大唐皇帝李世民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的消息之后,他才彻底明白过来。从头到尾,自己都被大唐给耍了。连突利那个笨蛋,也让大唐给耍了。
  “李世民,温彦博,赵云泽,本汗与你们不共戴天”颉利站在阴山之巅,仰天大吼。
  其时,北风呼啸,雪花飞舞,颉利差点没被大风刮落山头摔死。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颉利的心肝脾肺胃都在滴血之时,朔方那边的一个消息传来,颉利直接气晕过去了。
  腊月十八,眼看就要过年了,朔方城、以及下属各县城、乡村之内,突然出现了梁国朝廷的布告。
  布告是以梁国国主梁康的名义发布的。其内容,是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前隋炀帝无德,致生灵涂炭。各地义军纷起,梁康的父亲梁师都也顺应时势,为民请命,率义军反抗大隋的残暴统治,为一方百姓谋福。然而,前隋已亡十年有余,如今天下归唐,梁康自感能力薄弱,不能带给梁国百姓福祉,所以,他决定拥护大唐,自去帝号,只愿为大唐治下一百姓。朔方全境,也并入大唐治下。
  这是一份改旗易帜的诏书。这份诏书,从头到尾没提突厥一字,似乎梁国从来就跟突厥没有关系。
  这份诏书自然不是梁康的意思。而是梁洛仁在昨日的早朝上,突然提出要梁康退位的。梁国的所有文武官员,也都附和梁洛仁的意见,一致要求梁康退位。并且,梁洛仁还当庭拿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诏书,要求梁康认可。
  梁康那孩子无奈之下,也只有接受命运的安排了。
  朔方的改旗易帜之事,梁洛仁已经酝酿了一个多月了。梁国的文武官员,也都被梁洛仁统一了思想。唯一不知道这件事的,就是梁国的国主梁康了。
  直到腊月十五这天,梁洛仁收到了李绩派使传来的密信,要求梁洛仁在腊月十八这天改旗易帜。
  这个日期,其实是李世民定下的。
  温彦博随颉利来到朔方,颉利返回之后,李绩也拔营回并州,温彦博带着大唐使团的人,跟随李绩一起去了并州。
  李绩和温彦博也没回太原,而是依然扎营于并州与朔方的交界处,观望突厥那边的动向。
  在等候消息期间,李绩和温彦博也给李世民发去了奏折,禀报这边的一切。当听说赵云泽已经到达薛延陀,顺利完成了封赐夷男的任务后,温彦博和李绩认为让朔方改旗易帜的时刻到了。
  突利刚跟颉利打了一仗,颉利此时也还未缓过劲来,他不敢干涉朔方的事情。
  再说,已进腊月,快要过年了,薛延陀接受了大唐的封赏,脱离东突厥正式自立,这时再让朔方改旗易帜,这两件事接踵而至,也是为贞观二年结个好尾。
  于是,李绩和温彦博又联名给李世民发去了奏折,说明了这边的情况。李世民便决定,腊月十八这天,让朔方正式改旗易帜。
  梁康的退位诏书颁布了,温彦博又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进入了朔方城。对朔方的“君臣”宣读李世民的封赏诏书。
  朔方改名为夏州,梁洛仁任夏州都督,总领夏州文武事,加云麾将军衔,封开国夏州候爵位。梁洛仁以下官员,也各有封赏。
  李世民并没有另派官员来夏州。朔方除了改“国”为“州”,官员们的身份官衔变了以下之外,其余诸事,并没有多大变动。至于以后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最大的变动,也就是少了梁康这个“国主”了。梁康被李世民封为开国夏州郡公。李世民特在长安赐他宅院一座,让梁康随钦差赶赴长安,去国子监读书。



第389章 出使薛延陀

  薛延陀部是如何自立的这还要从赵云泽的联军离开鹿珂部之后说起。
  在鹿珂部救出了三三百名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之后,联军一路向北,又去其他部落继续营救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
  别看在鹿珂部时,萧氏一出面就将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解救了出来,可后面遇上的那些部落,却并不是都很好说话的。
  有的小部落,见赵云泽人多,又有萧氏出面,他们迫于压力只能交出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可有些大部落,人家压根就不吃赵云泽那一套。萧可敦对不起,我们不认识萧可敦
  既然这些部落对不起赵云泽,那赵云泽也只能对不起他们了。正好,如今队伍已经扩大到了两千多人,这么多人,给养可是大问题。那就以战养战吧
  于是,联军化身成了马匪,对一个个不顺从他们心意的部落发动攻击。
  无论攻击大部落,还是攻击小部落,联军的战术都是完全一样的。先是以小股兵力将这个部落的战兵引出,然后大队人马上前,将部落的战兵包围,一顿霹雳弹伺候。剩下的时间,要么就是一面倒的屠杀,要么就是任凭敌人惊慌逃窜,要么就是接受敌人的投降了。
  其实在阴山大营周边近千里之内,也没有太大的部落。这些部落都是颉利的直属部落,真正有战力的青壮,都被颉利集中到了阴山大营本部。外围这些部落,基本上属于百姓性质的,为颉利牧马放羊而已。也正因如此,联军才敢肆无忌惮的攻击这些部落。
  就这样,或是以理服人,或是先揍一顿再跟人家讲理,联军一路北上,也一路救出了更多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再往北,就不是颉利本部的地盘了,而是一些依附于颉利的部族。这些部族中,并没有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于是,赵云泽直接打出了大唐使节的旗号,光明正大的行军。
  等到过了颉利控制的地境,联军的队伍已经膨胀到了两万多人。
  新增加的人数,阿史德乌默啜的族人只占了四五千,占大头的,是联军从各个部落解救出的奴隶,甚至于,还有一些不堪颉利欺压的小部落,在听说联军要去投奔薛延陀后,整个部落都加入了联军的队伍,一起北上。
  除了人,联军队伍中还有大量的牛羊、马匹,以及一些辎重物资。到了这时,联军的行军实质上已经成为迁徙了。
  同时,战兵的数量也由一千出头变成了两千多。后来加入的近一千人马,兵源有被解救出的奴隶,也有自愿跟随联军北上的部落中的青壮。
  赵云泽带兵没有问题,可是如今这支队伍,不光是军队,更多的性质,是迁徙的联合部落。队伍中男女老少都有,又都是拼凑起来的,成分相当复杂。赵云泽对于管理这支复杂的队伍,一开始头疼的要命。后来,萧氏主动出面,接过了管理牧民的担子,让赵云泽只管带兵。赵云泽这才轻松下来。
  萧氏本身就是颉利的可敦,在突厥素有声名。加上她本人的个人魅力和不凡的才能,两万多牧民居然被她管理的服服贴贴的。一路北上,别说大矛盾了,就连打架斗殴的事件都没有发生一起。
  这也让赵云泽对萧氏佩服的不要不要的了。这个女人,简直就是宰相之才呀
  分割线
  薛延陀部的领地,在今外蒙古境内,距离阴山已相当远了。
  大漠茫茫,经常数百里见不到人烟。天气,也更加严寒。也幸亏有很多小部落整体加入了北上的队伍,再加上赵云泽之前也抢掠了一些物资,这才保障了大队人马的后勤供给。
  从离开阴山,至到达薛延陀部的领地,联军走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薛延陀部首领夷男在得知大唐使团进入了自己的地盘,立即亲自带着麾下官员和两千护卫,离开牙庭一百多里,迎接大唐使团。
  对于大唐,夷男之前并没有太多了解。薛延陀距离大唐实在是太远了。但是对于大唐的前朝大隋,夷男却久慕威名。在夷男眼中,他才不管中原王朝的国号是什么,以及谁当皇帝呢。他只知道,中原王朝历来强势,其文明远远领先于草原部族。中原王朝,也历来是草原部族的宗主国。
  夷男对于大唐的了解,更多的信息来源于大唐的商人,以及从颉利那里投奔他的部族之人口中。对于大唐在武德九年和突厥的那场大战,夷男是知道的。颉利和突利二十万联军,都败给了大唐。夷男又如何不畏惧仰慕大唐呢
  这时的夷男,才刚刚上位没几年,他的野心和见识还没有那么强。也正因如此,大唐在他眼中,就是强盛与文明的象征。所以,一听说大唐的使节居然来了薛延陀,夷男自是激动不已了。
  等见到了大唐使团,夷男大吃一惊。怎么使团的队伍如此庞大和杂乱,里面还有那么多的突厥人呢
  夷男不会说中原话,他与赵云泽的交谈,全是通过通译来完成的。赵云泽向夷男解释说,队伍中的那些突厥部族,全是主动跟随使团一路行来的。他们,是来投奔夷男的。
  夷男大喜。无论是在中原还是在大漠,人口可是重要资源。自己的部族一下增加了两万人口,自然是喜事。
  虽然,这些来投奔他的部族中青壮不多。可有女人有孩子,将来就不缺青壮。就算是老人和妇女,那也可以牧马放羊啊
  当赵云泽对夷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