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空降贞观 >

第166章

空降贞观-第166章

小说: 空降贞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陛下,特勤署是用飞鹰传递消息,自然迅速。”赵云泽说道。
  犹豫了一下,他又道:“其实,传递消息的飞鹰,上午便飞至了讲武堂。只是,降落之时被尉迟宝林那家伙给误射死了。幸得程处默认得特勤署的信鹰,便让尉迟宝林回长安将信件交给了臣。臣又回特勤署让人翻译信件,再回长安进宫,耽搁了不少时候。”
  “尉迟宝林那小子呵呵,箭法还真高呀”李世民哭笑不得了。
  赵云泽道:“尉迟宝林是误射的信鹰,倒也算不上罪过。不过,这件事也提醒了臣。臣打算在讲武堂外围设置哨塔,严禁外人在讲武堂十里范围内射猎、放野火。同时,这也是加强讲武堂的警戒。”
  李世民听了赵云泽的话,思考了一阵后,点头道:“如此也好,讲武堂虽然比不上武库别署机密,可也是我大唐要害所在。加强警戒没有坏处。”
  赵云泽又想起一事,便又说道:“陛下,臣还打算抽调特勤署和讲武堂的精干将卒,组建一支特殊的作战队伍。”
  “如何特殊”李世民问道。
  “这支队伍,就是臣以前在护龙会改编条陈中所说的专门执行特殊警卫、突袭、刺杀、暗杀、敌后破坏的小分队。”
  “就是像去年突厥进犯时,你们在穿风谷夜袭战中的那支伞兵突击队一样的队伍吧”李世民会意道。
  “对,就是一支这样的队伍。”赵云泽答道。“陛下,特种作战,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战果的作战模式,虽然不一定每次作战都要用到特战队,特战队也未必能次次得手,但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能给敌人带来重大损失,可以说是以小博大啊。”
  李世民道:“朕以前带兵打仗时,遇有野战,就最喜欢用精兵直冲敌中阵斩将夺旗。今观鹏羽说的特战队,却是将这种战术更加发扬光大了。”
  赵云泽道:“陛下的精骑突击战术,是明战。而臣所说的特战,是暗袭,两者倒不是同一种战术。一名特战队员的培养极为困难,而且特战队在执行任务时,得手后多半会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阻杀,极易牺牲。所以,特战队,尽量不参与阵地战。”
  李世民又思考了一会儿,道:“朕明白了。鹏羽的这种战术观点很新颖,听上去也很有效。既然想了,那就去做吧。”
  “臣遵旨”



第319章 贞观赵氏通烟炉

  赵云泽组建特战队的想法由来已久。;从他去年参军后,就生出了这个想法。毕竟,他在未穿越之前就是华夏军中的特战队军官。特种作战,也是他最熟悉的作战模式。
  以前没有条件,自己调动不了太多资源,又忙于别的差事,赵云泽无法完成这个心愿。如今自己掌握着原先护龙队的班底,又有讲武堂中不少资质上佳的学员可供挑选,他便要实施自己的想法了。
  所谓特种部队,从广义上讲,就是有别于传统作战方式的部队。从这个意义上说,特种部队的“特种”二字,是与时俱进的。比如在东周之时,传统的作战方式是步战与车战,那么赵武灵王弄出的骑兵,就是特种部队。可当骑兵成为广泛使用的兵种后,那这“特种”也便成了普通了。再比如火器部队、坦克作战、飞机作战、远程导弹作战等等,在刚出现时因为有别于当时的传统战斗方式,也属于特种作战。可当这些战术普及之后,那这种“特种”也便失去意义了。
  狭义上的特种部队和特种作战,是在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雏形的。是指以经过特殊训练、使用特殊装备的小股军队,对敌进行渗透侦查、对敌重要目标和人物实施突袭、偷袭、在敌后进行破坏,执行特殊任务的作战方式。
  到了二十一世纪,特种作战越来越成熟,装备和战术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突击战车、武装直升机、无人侦察机、无人轰炸机等高科技装备的投入使用,使特种作战变得更为精彩。特种部队已经为世界大多数军事强国所重视,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兵种。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的华夏军队,现代特种部队的组建虽然起步晚,但其发展成熟却非常迅速。原因就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的游击战术就类似于现代特种作战,这就积累了大量的现成经验,为现代特种部队的组建提供了参考。实战,永远是最好的导师。
  后世很多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中,都可见到特种部队的身影。这些特种战士神通广大,可在各种艰难条件下完成任务,并且多数时候还能全身而退。
  其实,这是一种误导。特种部队因为其特殊的作战模式和执行任务的特殊性,实际上是牺牲率最高的兵种。试想,无论是袭击敌人的重要目标还是刺杀敌方重要将领,特种部队在得手后,也往往会同时暴露自己。敌人会放他们全身而退吗也就是在演习中,特种部队完成任务后,“敌人”要么指挥系统失灵、要么重要军事目标被摧毁,演习也就结束了。可在实战中,这却不会结束战斗。撤退,才是最艰难的战斗。
  实际上,特种部队和特种作战,是一种辅助作战方式。指挥官在选择特种部队执行任务时,大多数时候是碰运气。很多时候,特种部队在执行任务中也往往因为条件不成熟而无功而返。除非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特种部队才会被指挥官下达“死命令”执行作战任务。
  所以,特种部队不是万能的,诸位看官也不要被电视剧所误导,过于迷信特种部队和特种作战。不过,话说回来,在现代的反恐战争中,因为军事实力的不对等,强国特种分队的斩首突袭,还是非常有效的。这也是现代军事实战中特种部队最大的使用方向了。
  言归正传,赵云泽虽然征得了李世民同意组建特种部队,但他一时半会儿也抽不出精力来办这件事。
  就在赵云泽向李世民禀报王君廓之死的当天傍晚时分,李世民又收到了门下省转呈的渭南官员加急奏报,对王君廓之死的详细经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份奏报,比特勤署晚了大半天。
  但这时,王君廓的做出异常举动的原因还是没有查明。
  李世民下旨,让渭南县的官员先收敛王君廓的遗体,同时加紧调查王君廓杀死驿卒逃跑的原因。
  只隔了一天,特勤署就又收到了渭南分部的信鹰传报,王君廓果然是与原先历史上一样,自己坑死了自己。
  李世民在收到赵云泽传递的消息后,沉默了很久。他对此事没做出任何表态,就让赵云泽出宫了。
  又隔了一天,渭南县官员关于调查王君廓死因结果的奏报才送到李世民手中。到了这时,李世民该有个态度了。
  他在早朝上宣布,念及王君廓以往的功劳,决定不追究他杀死渭南县驿卒逃跑的罪过了,依然以王君廓生前的本职、爵位为他治丧。
  已经迁任御史大夫的温彦博出班反对,说王君廓是叛臣,不该享受身后荣耀。其余大臣也纷纷出班附议,李世民这才改了主意,剥夺王君廓一切封赏名誉,将其贬为庶民。
  贞观元年的王君廓脑残谋叛事件,也终于尘埃落定。在这次事件中,特勤署高效的工作成绩,让李世民大为欣赏。为此,他还亲自去了一趟讲武堂视察,并对特勤署的官吏勉励了一番。
  分割线
  进入十月后,天气俞冷。赵云泽家终于烧炭取暖了。与往年用炭盆烧炭不同,今年赵云泽家烧炭的器具,是一种铁炉子。
  这铁炉子是赵云泽参照后世的蜂窝煤炉子设计,让特勤署研器处的人做出来的。炉膛比蜂窝煤炉要大一些。炉子的出烟口,先是用短铁皮管接了一个带腿的长方体的铁暖箱,铁暖箱上方又接出铁皮管,一直延伸到卧室墙外。
  安装好炉子后,赵云泽便亲自生起了火。
  过了没多久,整个卧室内都暖融融的了,而且没有一点烟碳味。
  秦茉儿和前来看热闹的赵家仆从们对赵云泽弄来的这铁炉子给予了高度评价。
  “郎君,咱家赶快开家铁匠铺,专门做这种炉子卖吧。指定赚钱。”明月望着铁炉子的两眼变成了铜钱状。
  秦茉儿却道:“夫君,你还是赶快将这种炉子的制作方法献于朝廷吧。有了这种炉子,大唐百姓冬天就不怕碳毒了。”
  赵云泽笑道:“炉子的制作方法应该献于朝廷,可该赚的钱也不能错过。那个胡商的店铺腾的也差不多了,咱们再催催他。等咱们的百珍阁开业了,就先做这种炉子卖。其实这东西简单的很,工匠们一看就会做,这也是一种实物推广嘛。朝廷那边,就让皇帝陛下将这铁炉子的制作方法推广到大唐各地吧。”
  “嗯,就按夫君说的办”秦茉儿道。
  赵云泽将关于铁炉子之事禀报于李世民后,李世民好奇心起,在第二天早朝后便带着一大帮官员来赵云泽家看新奇。
  之后,皇宫和很多官员的家里也都用上了这种铁炉子取暖。李世民还为这种炉子取了个名字叫做“贞观赵氏通烟炉”,简称“通烟炉”。这“贞观赵氏通烟炉”的名字既表彰了赵云泽的功绩,又为老李同志自己脸上贴金了。
  尚书省随即也行文大唐各地官府,介绍了通烟炉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令赵云泽佩服的是,大唐百姓果然有创造力。一些买不起通烟炉的人,居然用砖石、瓦片垒成了炉子和贴墙的通烟管道。这是后话了。



第320章 朝辩论商

  大唐招商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在十一月初六这天正式开幕。
  天下大商贾,云集长安。因为招商会的召开,长安城也一下变的热闹非凡。倒是乐坏了长安城的生意人。来的都是有钱的主儿,他们的消费能力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比的。
  一开始,大多数商贾还只是抱着凑热闹的想法来的。可当他们看过朝廷展示的玻璃制品后,一个个就转变了想法,抱着志在必得的心态参加招商会了。
  招商会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报名,参加招商会的人,需要向朝廷提供自己的身份资料和经商资历。朝廷也要对报名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防止有人鱼目混珠。另外,报名人还需要缴纳大笔的押金,以防止有的商人竞争到营销权后又反悔。
  光是这笔押金,就将一些实力弱小的商人挡在了参与竞标的门外。不过这些商人还是可以当观众看热闹的。
  第二个阶段,便是竞拍活字印刷术和玻璃的产销权了。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朝廷与中标者订立合约,并将活字印刷术和生产玻璃的技术教授予中标者。
  第一个阶段的工作历时三天完成。其实能缴纳起押金的,都是出名的大商贾,这些人每年都会缴纳大笔的商税,在朝廷早就挂了号的,也不用费太大力气去核实他们提供的资料。朝中一些勋贵,也报名参与了竞标,他们的身份资料就更不用核实了。
  第二个阶段的竞标会,于十一月十一在东宫显德殿举行。双十一,一个在后世网购大狂欢的日子,这天举行竞标会,倒也颇有古今相通之意。
  之前,李世民在早朝上宣布在显德殿举行竞标会时,朝中还有很多大臣反对。尤其以孔颖达的反对意见最为强烈。孔颖达等人认为,显德殿是庄重之所,让一群铜臭味浓烈的商人进入其中,这是对显德殿的亵渎。
  李世民却也不做分辩,只是微微一笑,问当日参加早朝的赵云泽说:“赵爱卿如何看待此事啊”
  其实在显德殿举行竞标会,本来就是赵云泽的主意。;李世民起初也有些犹豫,赵云泽最终说服了他。这会儿,李世民显然是要赵云泽出头跟孔颖达等人辩论了。
  赵云泽一站出来,孔颖达就有些心虚了。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去年程处默拜师时,赵云泽与他辩论新式家具之事的。对于赵云泽的辩才和见识,孔颖达深为佩服。
  赵云泽问孔颖达:“孔大人,您为何看不起商人”
  孔颖达道:“商人自古就是四民之末。君子重义,商人重利,他们不事生产,只以贱买贵卖盈利,一群无德之人而已。”
  赵云泽也不与孔颖达争辩,直接走到民部尚书裴矩面前,一拱手问道:“裴老,小子冒昧问一句,去岁我朝国库收入是多少”
  裴矩今年已经八十岁了,李世民特赐他座椅参加朝议。这么大岁数的人,赵云泽还真担心他记性不好。
  裴矩也不起身,直接说道:“去岁,我朝库入四千三百万一千六百八十二缗。”注:缗,原意为穿钱的绳子,后用来衡量钱额,一缗为十贯,也就是一万钱。
  这老头可以呀,记得忒清楚。难怪都这么大岁数了李世民还让他当官管事呢
  “裴老,您说的这个数额,是单纯的钱币收入呢还是所有赋税折合的收入”赵云泽明知故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