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剑华本纪 >

第174章

剑华本纪-第174章

小说: 剑华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贤!是你吗?”韩啸月一扫之前灰暗的心情,几个箭步冲了上去。两人似故友重逢,又似家人团聚,抱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两人就只是这样抱在一起,不多说什么,也来不及多说什么。阿秋笑盈盈站在一边,怀中抱着一个不到半岁的婴儿。“景贤,这是你的孩子?”说着,韩啸月看了看阿秋怀里的婴儿。

    李景贤点头称是道:“不错!阿秋,快来让韩大哥见见咱们的彤儿!”说着,阿秋上前,将怀中孩子往外一递。韩啸月看着这孩子一双大眼,像极了李景贤的那种精神劲儿。“彤儿?所以,是个千金?”韩啸月问着,伸手摸了摸彤儿的脸蛋。阿秋点头道:“不错,韩大哥,是个女孩。”

    韩啸月笑道:“三年来,你们都有孩子了!”言语中,满是钦羡。李景贤看了看道:“怎么不见嫂嫂?”韩啸月回头看了看,见村民都已散去,便一指前方道:“咱们先走吧,边走边聊。”

    李景贤拉着韩啸月道:“韩大哥,前面那个村子,是否就是铸剑村?”韩啸月点头称是。李景贤继续问道,“那铸剑村里是不是有个铸剑冢?”韩啸月依旧点头称是道:“我也正要问你,你怎么会来到这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生托梦

    韩啸月被铸剑村村民驱赶离村,却在村口不远处遇到了正在赶来的李景贤、阿秋夫妇。两人抱着自己的孩子彤儿,惹得韩啸月一脸的钦羡之情。韩啸月不解,因何会在此地偶遇李景贤,便问道:“你怎么会来到这里?”

    李景贤听罢,神秘一笑看着阿秋道:“媳妇,我说的没错吧!韩大哥确实给我托梦啦!”韩啸月听罢,被说得一头雾水,不知他所言何意。阿秋解释道:“韩大哥,这不是嘛!两个月前的一个夜里,景贤在床上睡的正香。突然间从梦中惊醒,说是你给他托梦了!”

    李景贤继续解释道:“韩大哥,我梦得清清楚楚,你在一个断崖之中呼唤着我的名字。‘景贤,你在哪儿?韩大哥遇到麻烦了’……”跟着,李景贤模仿起梦境中的韩啸月。韩啸月听罢一愣,心中暗道:“这哪里是梦境?分明就是两个月前,重返铸剑冢后的自己所思所想啊!”

    李景贤见他听得入神,继续道:“梦中你提到了自己在一个叫铸剑冢的地方,醒来之后我去询问,果然是有这么一处地方。我怕你确是有了麻烦,就和阿秋赶紧找了过来。”韩啸月听罢笑道:“看来,是两位先生在天之英灵为我找来了你!”说着,便把许先生和神医夏侯之事与他讲来。

    李景贤听得啧啧称奇道:“如此说来,明通大师就是溶洞和铸剑冢之主人、《剑华本纪》著作者剑师许久让的后人!这江湖之中多少恩恩怨怨,原来都是出自他之手。”韩啸月点头道:“然而,就在家父遇害之后,许先生所做的所有决策都是在弥补此过错,也真是难为他了。再想到他以先人之礼事父,我更是没什么怨言了。”

    李景贤道:“那。。。。。。嫂子的事,韩大哥打算如何解决?”韩啸月道:“‘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虚击实,借力打力。不可冒进,不敢逶迤’。景贤,你可知这十六字是何用意?”李景贤摇摇头,韩啸月继续道,“这次,我所遇到的强敌不是一人,也不是十人,会是百人、千人之众。我绝不能再以过去的办法硬拼,只能以这十六字言为尺,权衡多方利弊。简单来说,那就是‘以敌制敌’!”

    说着,三人便已走出铸剑村十里开外。日落之处有一处酒肆,三人围坐在酒肆中的一张方桌前,叫来了酒肉。阿秋坐在一旁哄着彤儿入睡,李景贤则与韩啸月彼此举杯,继续聊了起来。

    李景贤注视着韩啸月道:“韩大哥,怎么个以敌制敌呢?”韩啸月饮下一杯酒道:“以敌制敌,便是我从那棋局之中悟出的道理。他们人多势众,多方势力盘根错节,彼此之间又还有着旧仇怨。只要我不出现,嫣儿便无性命之忧。长此以来,他们之中定生嫌隙,考验的便是我们之中谁的忍耐力更强。”

    “所以,你打算等他们自相残杀?”韩啸月点头道:“唯有等他们自行瓦解这所谓的联盟,我们才有胜算。”说着,韩啸月举起酒杯道,“景贤,此番韩大哥重返枯禅寺,可谓是凶多吉少。韩大哥身边舍你之外,更是没有谁敢站出来为我出头了。你愿不愿意陪韩大哥走一遭?”

    话音刚落,还未等李景贤说话,只听阿秋一声咳嗽,招呼着李景贤道:“景贤,你过来,彤儿好像尿裤子了!”李景贤应了一声,晃着轮椅来到阿秋身边。“彤儿,你怎么又尿裤子啦?”李景贤说着,娴熟的从包裹里取出一条崭新的方布,裹在了彤儿的身上。接着,将尿湿的方布举起,晾在一旁。

    阿秋一边将方布裹严实,一边用余光看着韩啸月低声道:“景贤,你们说的话我可都听见了。怎么,你打算应下?”李景贤想了片刻道:“韩大哥眼下没有亲人和朋友,用得着的就只有我了。两个月前,两位先生托梦将我召唤至此,那便是有此安排。我若不去,只怕白白叫韩大哥伤心。”

    阿秋点头道:“你也听到了,这次可是凶多吉少。听说,主人已经带着迟海、小婉也来了。到那时交起手来,我是帮你还是帮她?”李景贤笑道:“沐雅沁已经将你赶出芳草卉,你已经不是芳草卉的人了,当然是帮我们啦!”

    阿秋拉住李景贤的手,认真道:“景贤,我没跟你开玩笑。此事,你还是小心为妙。且不说你现在坐在轮椅上,算半个废人,更何况我们还有彤儿。。。。。。所以,你我最好都不要牵扯进来,”李景贤听罢,看了看阿秋怀中的彤儿,心中纠结了起来。一方面是对自己恩重的韩大哥,一方面是自己最爱的妻女。自古忠义难两全,兄弟情和亲情也从来很难兼得。“媳妇,此事权且交由我来做主吧!”说罢,便回到了韩啸月身边。

    韩啸月看着李景贤笑道:“怎么,又尿裤子啦?有了孩子就是这样,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细细算来,嫣儿应该也快要生产啦!”说着,韩啸月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李景贤点头应和道:“不错,有了孩子就是麻烦。”说着,举起一杯酒道,“韩大哥,咱们分开三载,今日能在铸剑村遇见,可为缘分不浅。为了咱们的情谊,景贤敬你一杯!”

    两人一饮而下,韩啸月一擦嘴道:“咱们能见面,全赖两位先生之引导。此番,韩大哥所求之事,景贤是否。。。。。。”李景贤打断道:“韩大哥,我跟你说句实话。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无非就是有妻有子,生活自足。或许,诚如你所言,此番去枯禅寺凶多吉少。即便如此,我依然相信韩大哥可以逢凶化吉,顺利将嫂嫂救出。这次,景贤虽不能同行,但景贤愿尽绵薄之力,将所记下的《剑华本纪》之内容复写下来,以供韩大哥这几日之修炼!”说着,大叫一声,“掌柜的,麻烦取来纸笔一用!”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辞而别

    韩啸月再见李景贤、阿秋夫妇,心中甚是开心,在酒肆之中二人一番畅谈。然而,在谈及韩啸月希望李景贤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时,李景贤言语之中流露出来的,似乎并不希望与其同行。一来此行凶多吉少,二来景贤有妻有子,实在不敢再有任何闪失。

    “韩大哥,景贤虽不能同行,但景贤愿尽绵薄之力,将所记下的《剑华本纪》之内容复写下来,以供韩大哥这几日之修炼!”说着,李景贤大叫一声,“掌柜的,麻烦取来纸笔一用!”随着喊声,掌柜送来纸笔,李景贤即刻奋笔疾书了起来。

    韩啸月听得出来,李景贤言下之意是不准备与自己同去枯禅寺。然而,这一切确实也在自己意料之中。毕竟他现在并不是曾经的孑然一身,有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若要他为自己涉险,即便是他愿意,阿秋也不会同意。“或许,我的请求太过唐突!”想到此,韩啸月握住了李景贤写字的手,抱拳道:“景贤,不用写了。韩大哥所求之事太过失礼,权且当我没说吧!你我是好兄弟。来,干了这坛!”说罢,韩啸月竟直接举起酒坛,仰起头来“咕咚咕咚”喝了起来。

    李景贤见状,心中也不是滋味,抄起身边的酒坛跟着道:“韩大哥,景贤永远是你的好兄弟!”说罢,跟着也同喝了起来。这一坛酒不光是表明自己的歉意,也是在对韩啸月表明,自己之立场。韩啸月此刻需要的不只是他的力量,更是他的支持。既然无法助他一臂之力,那便要用力支持。

    两人喝罢,将酒坛置于一边。阿秋上前道:“景贤,你见到韩大哥高兴,也不要喝太多酒。我跟彤儿先去睡了,你们过一会儿也各自休息吧,以后有的时间。”李景贤点头称是。韩啸月目送阿秋离开,见李景贤还在飞速默写着脑海中的《剑华本纪》篇章,便摆摆手道:“景贤,不要再写了。现在世间仅存的一卷《剑华本纪》不在中原,我希望保持这个现状不要变。”

    李景贤道:“可是,韩大哥只身一人去枯禅寺,若没有《剑华本纪》傍身,我怎放心呢?”韩啸月笑道:“只怕到时,你手书的这几卷《剑华本纪》非但没有起到傍身的作用,反倒成了我的催命符。那些人不知多想从我口中套得《剑华本纪》的下落,咱们不能给他们落下口实。”说罢,将李景贤所写手书握在手中死了粉碎道,“今夜,你我二人不要谈论《剑华本纪》了,你我好好喝一顿酒,不醉不休!”李景贤知道,虽然妻子阿秋刚刚才嘱咐过自己不要贪图酒醉,但韩啸月既然提出,便也不好拒绝。两人推杯换盏,一直喝到了后半夜。最终,两人酒醉后伏案而睡。

    第二日,阿秋醒来抱着孩子来到酒肆,却未见韩啸月,只见李景贤一人伏在桌案。“景贤!景贤!”阿秋连叫三声,将睡眼惺忪的李景贤叫起。阿秋继续道,“你别睡了!韩大哥去哪儿了?”李景贤听罢环顾四周,却不见韩啸月的踪迹,当即酒醒了一半。

    “韩大哥……韩大哥呢?”李景贤起身找来掌柜问道,“掌柜的,昨夜跟我一起饮酒的人现在何处?”掌柜摇摇头道:“那人天刚亮就走了,临走之时把账结了。”

    李景贤暗暗道:“韩大哥这是不辞而别啊,是不是对我昨夜所言伤了心?”阿秋摇摇头道:“韩大哥岂会在意你所言?依我看,他定然是不想与你当面辞行,以免受分离之苦吧!”

    李景贤听罢,面露落寞之色,摇着六轮车离开酒肆。放眼去看,东方阳光刺眼,韩啸月早已没有了踪影。李景贤只得如此,望着他远去的方向聊作思念。阿秋抱着彤儿走了出来,看着李景贤此等模样,更是有些心疼和后悔。“我不让他去,是为了我们这个小家,本无过错。但为何还是有一丝的悔意呢?难道,我实在不该阻拦?”想到此,阿秋上前道:“景贤,如果你放心不下他,就去追吧!我跟彤儿就在此地等你,等你们一起回来!”

    李景贤看着彤儿熟睡在阿秋怀中的样子,笑着摇摇头道:“韩大哥既然决意独自面对,我追不追并不会有什么二样。我有你,还有彤儿,你们才是我最应该在乎之人。”阿秋听着这些话,心中甚是暖和。突然,她想起了曾经在潭州遇到过的唐王李氏兄妹,赶忙道:“对了!即便咱们不好亲自出面,但可以去求一个人啊!”

    “求人?求什么人?”李景贤早将李氏兄妹忘到了一旁。阿秋提醒道:“就是唐王李氏兄妹啊!他们三人不是与韩啸月关系甚好吗?你还记不记得,曾经在潭州之时,他们曾聊起过儿时往事。看得出来,他们关系不一般。既然咱们没有办法去枯禅寺助韩大哥一臂之力,咱们可以去汴京去求李氏兄妹出面调和啊!”

    李景贤听罢,脸上表情渐渐舒展,继而笑道:“对啊,这个办法好!李氏兄妹毕竟是皇族之后,也曾经在潭州调和过各门派冲突,想必与韩大哥为敌者都要卖个面子。”说罢,摇着六轮车道,“那咱们事不宜迟,需要赶紧将此事告诉他们!”阿秋笑道:“看到你如此开心,我也就满足啦!”说着,便与李景贤踏上了东去的路程。

    他们想着求助李氏兄妹。然而,唐王李氏兄妹的日子并不好过。自从唐国降宋之后,唐国皇族被举家迁往汴京。第二年,就从唐王被贬成侯爵。虽然俸禄颇荫,却受尽歧视,就连汴京开路小吏都不将他们李氏一族人放在眼中。侯府素日里门可罗雀,凄凉的很。第三年,“唐王”李煜便郁郁寡欢,得上了忧郁之症。看病情,恐怕已时日无多。

    依照礼制,李氏一族虽被降为侯爵,但侯府却依然可以请太医前来为侯爷诊治。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