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剑华本纪 >

第1章

剑华本纪-第1章

小说: 剑华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华本纪》

  作者: 第一种青年
 第一章 序曲:安史乱,忠奸难分辨

    公元756年,潼关,唐军大帐内。

    自一年前,安禄山与史思明举兵叛唐,唐军节节败退。潼关是长安的门户,丢失潼关,即意味着长安不保。至此关键时刻,唐玄宗却听信谗言,诛杀封常清、高仙芝两位大将。唐军大将用无可用,只好启用久病卧床的老将哥舒翰镇守潼关。

    哥舒翰自从去年患上了中风,便无法独自站立和行走。此次远赴潼关履职,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来。只是叛军来势汹汹,气势上,就已经压过了唐军。

    唐军大帐内,已经入夜,帐内却灯火通明。哥舒翰须发皆白,身披红色大氅,倚靠在床榻之上。床边桌案上,摊开着一张潼关的军事地图。桌案旁边,一名小将手持灯烛,正在仔细查看这张地图。

    “咳咳!”哥舒翰咳嗽两声。连日来的劳累,已经让他的病症更加严重了。

    “大帅!”小将放下灯烛,扶起床榻上的哥舒翰,说道,“末将已经仔细看过这张地图了。正如圣上所言,叛军在陕郡的八千老弱残兵,根本并不具备战斗力。此次出兵,兵出灵宝西原,直插陕郡,便可以为大军开通道路。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大帅以为如何?”

    哥舒翰摆摆手,说道:“李归仁,你追随我数载,难不成你看不出,这是一条诱敌深人的诡计么?”

    李归仁听罢,心有成竹的说道:“当然,大帅所想并不无道理。末将已经想好,兵分三路。一路从灵宝西原的小路直插入陕郡,一路在黄河北岸掩杀,另一路由大帅您从右翼突进,等候包抄,一举可定胜负!”

    哥舒翰摇摇头,说道:“李归仁啊,你还是太年轻。圣上之所以急促要求我们进兵,是听信了谗言啊!”

    “你是说……杨国忠?”

    “不错!”哥舒翰指了一下摊在桌子上的地图,说道,“安禄山熟读兵书战策,并非莽撞之人。陕郡乃军事重镇,为何只留下八千老弱残兵?此举意在诱使我们出战,然后以逸待劳。我已数次上书陛下,陛下却充耳不闻。如此一来,潼关二十万大军恐怕会悉数覆没啊!”

    李归仁听罢,站起身来说道:“大帅,末将以为不然。安禄山起事以来,与史思明貌合神离。安禄山此举,意在防范史思明。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攻其不备呢?”说完,附身说道,“大帅,您忘了封常清、高仙芝的前车之鉴了吗?”

    哥舒翰听罢,本来想要继续解释。但是听到了“封常清、高仙芝”的名字,立刻停了下来。细想之下,哥舒翰也终于明白。无论是战与不战,都难逃一死了,不禁长叹一声,说道:“唉!没想到,我哥舒翰常胜将军的美名,竟要终于此地!潼关,便是我的葬身之所啊!”

    说完,哥舒翰突然回光返照一般,从床榻之上坐了起来,两眼炯炯放光,大声说道:“来人!将王思礼和庞忠两位将军传来见我!”

    不一会儿,王思礼和庞忠两元大将披挂整齐,走进了大帐。王思礼和庞忠也是追随哥舒翰的老将,论资历,比李归仁要高。但是,李归仁终归比他们二人聪明,时间长了,便取代二人成为哥舒翰的心腹爱将。

    哥舒翰从桌上抽出一支令,高声说道:“王思礼,我命你率领5万大军明日一早出发,出灵宝西原小路,直插陕郡。遇见敌军,只许胜不许败,不得有误!”

    王思礼早前听说将军想要死守潼关,今日却突然下令出击。虽然有些疑惑,但是依然行礼接过令牌。

    接着,哥舒翰又抽出一支令,高声说道:“庞忠,我命你率领10万大军明日一早,随王思礼出征,掩护其右翼,待机行事,包抄来犯叛军,务必掩护王思礼抵达陕郡城外,不得有误!”

    庞忠看了一眼王思礼,也是充满疑惑的结果了令牌。

    哥舒翰继续说道:“本大帅亲率3万大军沿黄河北岸行进,我们三路人马在陕郡城下会和,夹击陕郡!”说完,从桌上抽出一支令,攥在手中。

    第二日,大军开拔。潼关只留下了李归仁和2万唐军镇守。临行前,哥舒翰握着李归仁的手,说道:“李归仁啊,你是老夫一手提拔起来的。潼关就交给你了。你身后是陛下和千万长安的百姓,一旦我等失利,请务必要守住潼关。”

    李归仁听罢,目光紧盯着哥舒翰的眼睛,坚毅地说道:“放心吧,大帅!我必与潼关共存亡!”

    大军直奔陕郡。

    果然不出哥舒翰意料,叛军已经布下天罗地网等待哥舒翰的部队前来送死。18万大军从潼关出发,被杀的大败。王思礼、庞忠两员爱将阵亡,哥舒翰率领8000残兵退回潼关。

    而让哥舒翰没有想到的是,一手提拔起来的李归仁居然在战前就已经通敌,和安禄山一起联手上演了一场伏击战。战败归来的哥舒翰也被李归仁亲手擒住,献关归降。潼关陷落。

    安禄山进入潼关的唐军大帐,坐在帅位之上,得意地大笑道:“哈哈哈!人们都说哥舒翰是常胜将军,没想到,也中了俺的妙计!哈哈哈哈!”

    李归仁跪倒在地,恸哭失声道:“末将在潼关,已经等候王师多时。今日得见陛下尊荣,末将愿万死效忠陛下!”说罢,以头抢地,磕了三个响头。

    安禄山赤眉红须,膀大腰圆,身披金色战甲,一脸横肉。此时正值春风得意之时,便招招手说道:“李归仁,朕绝对不会忘了你献关之功!”说着,向门外喊道,“来,把哥舒翰押上来!”

    哥舒翰被两个叛军架着走入帐中。看着自己以前的帅位上坐着叛军头领安禄山,心中不免有些悲凉和愤恨。

    安禄山看出来,哥舒翰满脸的无奈,便笑道:“哥舒翰,如今被俺擒住,你服是不服?”

    哥舒翰闭目说道:“老夫阳寿将近,没想到被亲信出卖。无奈,我主唐王听信谗言,才有此败。我无话可说,但求一死!”说完,紧闭双唇,不再说话。

    安禄山清楚的了解哥舒翰在唐王朝的地位。如果此人臣服,唐军士气将大大下降,心中便生出一计。

    安禄山故作扼腕叹息,说道:“唉!识时务者为俊杰。哥舒前辈,你便不如你的爱将李归仁。唐主荒淫昏庸,宠信佞臣,天意使其亡!朕向来优待献城归降之人。来人!”说罢,两名叛军士兵走进帐中。安禄山说道:“封李归仁为司空,掌管潼关至陕郡一带之兵马,赏金万两!”

    李归仁听罢,再次跪倒叩拜,一边磕头一边说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谢陛下恩赐!谢陛下恩赐!”

    刚刚还闭目不语的哥舒翰听罢,突然怒目圆睁,唾了李归仁一口,大骂道:“匹夫!怪我瞎了眼,竟然将你作为我的心腹!你朝秦暮楚,叛国投敌,你枉为人啊!”说完,便昏了过去。

    安禄山害怕哥舒翰气绝,赶忙差人将李归仁打发离开,并让随行的军医医治哥舒翰。

    渐渐地,哥舒翰苏醒了过来。

    安禄山见状,大喜道:“哥舒前辈。只要你归降俺安禄山,你就可以像李归仁那样升官发财。他唐主给你什么破官,老子比他高一阶!”说罢,沉吟半晌,说道,“这样吧!哥舒前辈,只要您归属我安禄山,我可以封你为平卢节度使,你看如何?”

    哥舒翰根本看不上眼前这个所谓的“陛下”,但是此时如果坚决不投降,恐怕会被安禄山杀掉。哥舒翰心中暗想:“我哥舒翰岂是个贪生怕死之徒?只是,眼下卖主求荣者升官发财,我若一味坚贞,岂不让无耻之徒逍遥快活?况且,将来我主反攻,有我在,也可以效犬马之劳!”哥舒翰心一横,决定假意投降。

    哥舒翰勉强睁开双眼,看了一眼安禄山,说道:“陛下如此诚意要收留老夫,老夫怎敢不从?”

    话音刚落。安禄山站起身,高兴的拍手大笑道:“哈哈哈!好啊,好啊!大名鼎鼎的哥舒翰都愿意效忠朕,扫平六合指日可待啊!”说完,哥舒翰亲自扶起哥舒翰,将他搀扶到了上座之上,说道,“哥舒前辈,既然归顺了朕,想要什么官职,随你挑!想要什么条件,随你开!”

    哥舒翰嘴角上扬,笑道:“陛下,既然今日我为你效忠,那边请听我一句劝。自古以来,反复无常者常有。吕布魏延之辈,均是卖主求荣之徒。那李归仁,今日可以出卖我,明日便可出卖陛下。陛下身体健壮,恐怕他不敢轻举妄动。恕老夫顶撞,将来陛下百年之后,他是否还会忠心于少主,恐怕……”

    安禄山听罢,脸色一变,收起了笑容,恍然大悟道:“哎呀,哥舒前辈,您果然见高识远。若非您提醒我,我就真的留了一个祸患在身边啊!”说罢,赶忙喊道,“来人!带李归仁来见我!”

    不一会儿,李归仁兴高采烈的走进帐中。他刚被封了大官,又得了大赏。此时安禄山召唤,以为又会有赏赐,于是便兴冲冲的赶了过来。

    一进大帐,李归仁就有点心生疑虑。看到安禄山面无表情的坐在帅位,哥舒翰坐在上座,便感觉到大帐之中杀气腾腾。双腿不由得颤抖,还没说话,便跪倒在地。

    安禄山上下打量着李归仁,冷冷地说道:“李将军。尚思报效唐主否?”

    李归仁听罢,惊吓出一身冷汗,赶忙以头抢地,大喊道:“陛下!陛下对我恩重如山,我哪里敢再为唐主出力啊?”

    “哼哼!”安禄山冷笑道,“朕对你恩重如山?你与朕只见过这一面,朕只给了你一个官职和一些赏赐,你就这样出卖授业恩师。将来倘若唐人再给你更多的赏赐,你是不是就要出卖朕了?”

    说到这里,李归仁马上明白,这一切都是哥舒翰在旁作梗,便赶忙伸手指向哥舒翰说道:“陛下,不要听信这个老家伙的一面之词啊!卑职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鉴啊!”

    如果李归仁能保持高一些的气节,安禄山尚且不会对他如何。但是他越奴颜卑漆,安禄山就越觉得他是小人,绝对不能留。

    安禄山站起来,暴跳如雷,大骂李归仁道:“住口!哥舒前辈提醒的对,果然你是个如此的小人。朕果真不该留你在身边!”说罢,招呼两旁兵丁道,“来人,给老子把他拖出去砍了,挂在潼关示众!卖主求荣者,就是这个下场!”

    李归仁挣扎着,呼喊着,被拖出了大帐。不一会儿,呼喊声停止了,李归仁的头被挂在潼关正门之上三天三夜。在第九日的时候,已经被鸟雀食用殆尽了。

    就在李归仁被斩之后的第十五日,安禄山带领大军离开了潼关,奔赴长安。潼关一丢,长安就成了安禄山的囊中之物。哥舒翰明白,他现在是无力回天了。

    安禄山认为,哥舒翰是真心实意的归顺了自己,杀掉李归仁后,便再无后顾之忧。他万万没想到,哥舒翰的假意归降是缓兵之计。哥舒翰心中,正在盘算着从安禄山的后方,与唐军夹击他。

    安禄山封哥舒翰为平卢节度使,便将其安排在此地,并将自己的宅府赠与哥舒翰。除了处理平卢当地日常的事务,哥舒翰还尤其关注战事。不仅每日遣人来往于平卢和前线,而且经常暗中研究平卢附近地形地貌,为策应唐军做准备。

    公元756年十一月,颍川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哥舒翰的耳中。不仅如此,颍川惨遭屠城的消息在第二日接踵而来。哥舒翰十分郁闷,闭门不出,平卢事务交给他人处理,自己一人在房中,心中不免有些上火。

    他没有想到,这一上火,长久的病痛反而好了一大半。可能是怒气过盛,反而导致病痛减小的缘故。然而,一场危机,却悄悄来临。

    这天夜里,哥舒翰用完晚餐,便将自己锁在房门中。照例挑开灯,查看平卢地图。只看了一会儿,便觉得困意来袭,便脱去外衣上床了。

    就在哥舒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时候,门外闪过一个黑影,让哥舒翰有些警觉,不禁心中暗想:“好麻利的轻功!我府中绝无此高人,看来,此人应该是不速之客。”想到这里,为了不打草惊蛇,哥舒翰并没有动弹,只是斜眼看了一眼挂在床边的宝剑。

    果然,黑影看到哥舒翰没有觉察,便轻轻用匕首插入门缝,将门栓一点点挪动。没用多久,门便打开了。黑影轻轻探进了一只脚,从门缝中观察房中的情况。

    哥舒翰在等待时机,随时准备抓起宝剑将此人制服。时机就是,这个黑影准备来床边行刺的时候。

    哥舒翰一直厉行节俭,房屋中的装扮十分质朴。如果是飞贼,恐怕只看一眼便会离开。而此人逗留良久,根本就不是为了财物而来。

    只见黑影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