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谁看见朕的喵了? >

第37章

谁看见朕的喵了?-第37章

小说: 谁看见朕的喵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妙开心的点了点头,忽的又蹙起眉来,凑到他那儿去咬耳朵:“妙妙有个特别不喜欢的人。”
  “嗯?”皇帝怔了一下,随即同样小声的问:“是谁呀。”
  “说了小哥哥也不认识,”妙妙小眉头蹙着; 碎碎念道:“上一次见了; 就盯着妙妙屁股看; 眼神怪怪的; 还跟别人评头论足,好讨厌。”
  皇帝听的心中警铃大作,暗道妙妙可能是撞见变态叔叔了,坐直身,肃容问她:“是谁?”
  妙妙没察觉到小哥哥的异态,不高兴道:“李家的那个老夫人。”
  哦,内宅妇人啊。
  皇帝略微松一口气:“她说什么了?”
  “说妙妙屁股小,”小姑娘认真道:“生不了儿子。”
  “……”皇帝怔了一怔:“别理她,纯属胡诌。”
  “真的吗?”妙妙有点儿惊奇的看着他:“那是骗人的?”
  “嗯,骗人的,”皇帝揉了揉她的小脑袋,略经思索,道:“朕问过道清大师了,他说你前前后后有四个儿子呢,一个比一个能干。”
  “这么多!”小姑娘惊叹一声,两眼发亮:“妙妙真厉害!”
  “什么叫妙妙真厉害?”皇帝得意的看她一看,好似是只花枝招展的孔雀,恬不知耻道:“厉害的明明是朕!”
  ……
  小姑娘在宫里陪皇帝住了三日,二人便相携一道出宫,往魏国公府去了。
  皇帝早将自己视为魏国公府的女婿,大清早起身,吩咐人带了厚礼,便抱着胖喵喵过去,态度和善的向岳父岳母拜年。
  董氏自他怀里接了妙妙,抱着她往后边儿去说话,又吩咐仆从准备午饭,魏国公则留在前厅,陪着皇帝说话。
  妙妙是个藏不住事儿的性子,被阿娘抱着走了几步,便想起那日皇帝同她说过的那句话了,开心道:“阿娘,妙妙比你厉害。”
  董氏听得不明所以,顺着问道:“哪儿厉害了?”
  “阿娘只生了三个孩子,妙妙会生五个!”小姑娘兴高采烈:“是不是比你厉害?”
  董氏啼笑皆非,只当她是在说笑:“不要乱讲,叫外人听见,会笑话的。”
  这么小的小娘子就想着生孩子了,叫人听见,不定怎么想呢。
  “妙妙才没有乱讲,”小姑娘觉得自己被怀疑了,蹙着小眉头,认真道:“小哥哥听那个会算命的大师说的,又告诉妙妙了。”
  世间凡俗母亲,哪里会有不在意自己女儿将来子嗣的,即便是再聪慧豁达,怕也很难幸免,董氏自然也不会例外。
  微妙的停了一步,她隐约有些意动,悄声问妙妙:“大师怎么说的。”
  “说妙妙会先有四个儿子,最后才有女儿,”小姑娘想了想小哥哥说的,越想越开心,凑到董氏耳边去,悄悄道:“第四个和第五个是双胞胎,男孩子大,女孩子小!”
  不管这话是真是假,董氏作为母亲,在侧听着,都觉欢喜,想起此前道清大师的神异,不免将小女儿抱进内室,仔细问她。
  妙妙将皇帝同自己说的话一一说了,便吵着要吃阿娘做的点心,董氏有些无奈,终于还是将她交给王嬷嬷,自己往厨房里去做点心了。
  正是正月初三,年味儿还未曾散尽,加之皇帝驾临,今日午膳不免格外隆重些,魏国公夫妇向皇帝敬酒,一道说了几句吉祥话,便各自入席,一道用饭。
  食不言寝不语这样的规矩,从不会作用在妙妙和皇帝身上,凑到小哥哥身边,小姑娘悄悄道:“过了年,妙妙四岁,是大孩子了。”
  “对对对,”皇帝含笑去捏她脸颊:“妙妙长大了。”
  “阿娘给我做了一身可好看的裙子了,”妙妙又道:“改天穿给小哥哥看。”
  “好,”皇帝十分捧场:“妙妙好看,裙子也好看,相得益彰。”
  魏国公夫妇也不是没见过他们相处,但现下再瞧见,依然觉得感怀。
  一大一小差了这么多岁,却这样说得来,坐在一起玩闹时,并不叫人觉得突兀不适,只觉温馨恬淡,其乐融融。
  到了这会儿,他们越来越坚信道清大师说的那些话了。
  ……
  妙妙是只活泼的小猫儿,却也有最柔软的心肠和软糯的性格,皇帝不舍得错过她一丝一毫,亲自投喂了几年,终于还是在阴沟里翻了船。
  她七岁了,个子拔高好些,五官轮廓也愈发细致清婉起来,隐约能瞧出前世容色无双的美人儿影子来,皇帝的心也一日日的热了起来。
  再等等,他掰着指头数年份,再过个八年,就能将小媳妇娶进来了。
  八年时间,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嘴上说着容易,亲自经着,那才叫磨人呢。
  皇帝毕竟年少气盛,正是思慕佳人的时候,搂着胖喵喵硬挨,觉得自己都快变成圣人,羽化成仙了,也只能时不时的亲亲抱抱,勉强抚慰一二。
  只可惜,这样的日子,也很快结束了。
  这天下午,妙妙正端坐在案前习字,神情专注,落笔稳当。
  她是女儿家,字迹却不似寻常小娘子那般柔婉,因是皇帝亲手教导,反倒有些刚直之感,好在她偏爱柳体,添了几分柔意,算是中和。
  皇帝将面前奏疏翻阅完,瞅一眼小媳妇,凑过去道:“妙妙,咱们出去放风筝吧。”
  “不去,”妙妙确实长大了,也不像从前那么贪玩儿,杏眼扫一扫皇帝,认真道:“要先写完这篇字才行。”
  “不,朕就要现在去,”皇帝厚着脸皮卖萌:“难道朕还不如你这篇字重要?”
  “好吧,”妙妙还是很在意小哥哥的:“咱们这就去玩儿。”
  几年的时间,足够叫皇帝发现许多事情,比如说,小姑娘只有在自己身边才会变猫,再比如说……
  小媳妇越来越喜欢自己啦~(≧▽≦)/~
  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妙妙传了素白上衫,下裙却是明红,衬着一张皎皎小脸,遍生明媚。
  她不怎么会放风筝,试了半天,那纸鸢也只是低低的飞,终于气鼓鼓的将线团交给皇帝,等他帮忙了。
  皇帝拉着线,瞧见那纸鸢越飞越高,这才重新将线团递回:“喏,妙妙来试试看。”
  小姑娘伸手过去,兴高采烈的接了,拎着那只线团跑的开心,那纸鸢也随风越飞越高,终于不堪重负,断了线。
  “小哥哥怎么办!”妙妙呆了一下,扭头去看皇帝,有点儿难过:“风筝飞走了!”
  “飞了就飞了,咱们还不稀罕它呢,”皇帝见小媳妇不高兴,赶忙过去哄,揽着她往凉亭那儿去:“走,咱们再做一个风筝出来。”
  说干就干,妙妙对此颇有兴趣,内侍们随即便准备了竹条与薄纸浆糊,二人相依靠在一起,准备糊只风筝。
  皇帝养了几年喵,算是成了多面手,什么都能做一点儿,加上风筝并不难做,总共没花多少时间,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风筝便出现了。
  妙妙惊喜极了,作势伸手去拿,却被皇帝挡住了。
  “要亲亲小哥哥才行。”他这样道。
  妙妙抿着嘴笑了,相处的多了,倒不害羞,凑过去在他面颊上亲了一下。
  “啾”的一声。
  皇帝满心畅然,顺势在她脸上亲了亲,哪知刚刚亲完,便觉不远处有道目光投来,隐约有些不善。
  妙妙也发觉了,侧脸去瞧,随即笑了起来:“外祖父!”
  随同内侍一道过来,蹙眉看着这一幕的,赫然是董太傅。
  妙妙将皇帝丢下,小跑着到了董太傅那儿去抱住他:“外祖父怎么来啦?妙妙可想你了!”
  “外祖父也想妙妙,”董太傅笑容满面的摸了摸她小脑袋,转头去看皇帝时,目光却有些晦暗:“刚才,你们在做什么呢?”
  “小哥哥好厉害,”妙妙拉着外祖父过去瞧那只蝴蝶:“连风筝都会做呢。”
  皇帝察觉出董太傅隐约的不悦,不知怎么,心中竟有些忐忑,正待开口,却听董太傅笑道:“确实,外祖父认识陛下这么多年,还不知他有这份本事呢。”
  妙妙再三点头确定:“嗯,小哥哥本来就很厉害!”
  “陛下是天子,国务繁忙,妙妙可不许搅扰,”董太傅慈爱的看着她,道:“偏生你晚上睡觉不老实,总爱踢人,不定给陛下添了多少麻烦。”
  董太傅的心思,皇帝隐约猜出几分,正待开口制止妙妙开口,她却先一步解释道:“才没有呢,妙妙睡觉只踢被子,不踢人,小哥哥只要帮妙妙盖被子就好,才不会被踢呢。”
  皇帝想拦她,却也来不及了,正待说句什么弥补,董太傅却勃然变色:“男女七岁不同席,更不必说同塌,陛下将妙妙当什么了,这样轻慢亵玩?”
  皇帝心中喜爱妙妙,确实没有慢待之心,只是她现在还小,叫外人见着,太过亲昵,反倒失了敬重。
  他赶忙正色道:“朕是真心喜欢妙妙,不免格外亲近些,未免不端,太傅不要动气。”
  “妙妙才七岁,又不是十七,容色未开,陛下喜欢她什么?”董太傅淡淡道:“若说是男女之情,未免太过牵强吧?”
  他性格清正,当年因是皇帝太傅,在先帝那儿坐了多年冷板凳也不肯低头,现下外孙女,更加不会俯首。
  “咱们回家去,”董太傅冷着脸,拉着外孙女的小手往外走:“这样亵玩慢待,当我们妙妙是什么,娈童幼女一般的取乐玩意儿么!”
  皇帝当初遭逢大难,唯有董太傅不离不弃,多加照拂,现下又有妙妙这桩关系在,更是敬重,见他牵着小媳妇出宫去,怒意昭然,竟也不知所措。
  妙妙被外祖父牵着手,慢慢的往外走,不免有些无措,只是见外祖父脸色实在难看,终于也没敢说什么,老老实实的跟着出宫了。
  皇帝在宫里面憋了一整天,才算想出了几分办法,正待出宫去同董太傅解释,却听到一个晴天霹雳。
  “陛下的小媳妇走啦,扔下你跟小表哥跑路了!”英国公笑的不怀好意:“董太傅往江南游学,孤身无趣,便将两个外孙女与侄孙一道带去,做个伴儿了。”
  皇帝眼前一黑:“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英国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吧。”
  章武候见皇帝神情实在郁卒,禁不住在边上凑趣嘲笑:“陛下要独守空房了。”
  皇帝怒视他一眼,磨着牙,没稀得骂他。
  笑笑笑,笑个鬼啊笑!你当他只带走了朕媳妇?!

☆、第47章 相见


  五月的阳光明媚动人; 在日头下坐一会儿; 便觉周身暖洋洋的; 有种近乎慵懒的舒适感。
  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凝神去看,甚至于能瞧见底下摇晃着的水草; 与偶然间略过的游鱼。
  妙妙坐在船头,裤脚卷起; 一双玉足浸在水里,正翻看手中那封厚厚的信,眉宇含笑,闲适极了。
  “看什么呢,”方兰蕊端着一碟子茶点过去,笑意恬静:“你们家陛下又给你写信了?”
  “什么我们家陛下; 阿蕊姐姐不要乱讲,”妙妙脸一热,将信纸合上; 出言辩解,许是因那日光衬照,她唇色隐约带了一层柔润嫣红:“什么都还没定呢。”
  “这还叫没定呢,”方兰蕊笑盈盈的看着她:“你离京的时候,陛下的信可从来没断过; 每一次都厚的能垫桌脚; 这还叫没定?”
  她家里也时常来信; 但有些事情,却不好贸然同小表妹讲。
  听阿爹说,宫里面已经在修葺宫室,准备帝后大婚的诸多事宜了。
  妙妙瞥她一眼,有点儿不好意思了,低着头去踩水:“才没有呢。”
  她们一道离京,跟随董太傅游历四方多年,见得东西多了,视野开阔,心思也同儿时不一样了。
  魏国公府与方家皆非眼皮子浅的,知道女儿家多经点儿事的好处,左右安全有保障,又是董太傅亲自教养,便放心的叫女儿跟着,逢年过节再往金陵去相聚。
  时移世易,万事纷杂,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宫里面源源不断送过来的信与妙妙时不时送过去的各地特产。
  皇帝惦记小媳妇,妙妙也想着小哥哥,加之时不时的也能回金陵相见,多年下来,联系一直没断,反倒添了几分若有若无的旖旎。
  “外祖父说了,再过几日便回京去,”方兰蕊同样脱了绣鞋,同妙妙一样光着脚踩水,笑意柔和:“他要著书立说,也叫我们回家去陪伴爹娘。”
  “当然,”她别有深意的笑:“也叫妙妙会一会情郎。”
  多年游历下来,她原本温柔恬静的性情并没有变,但却添了几分活泼爽朗。
  因着皇帝这一桩异数,命运的轨迹随之改变,许多人的运道也有了影响,妙妙如是,方兰蕊也如是。
  视野开拓,见识增多,曾经叫她心折的那些,再回头去看,其实也不过如此,少了一桩孽缘,倒是好事。
  妙妙今年十四岁,离及笄也没多久了,金陵贵女在这个年纪,想必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