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新功夫之王 >

第526章

新功夫之王-第526章

小说: 新功夫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头。

    从此,中英双方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了更加频繁的谈判。大陆方面也积极对香港做工作,重点提出了邓首长一系列有关“一国两制”的谈话,但是效果甚微,因为全港市民都陷入一片恐慌、迷茫之中。

    “回归”也一下子成为了所有香港市民讨论的重大政事,使一直以经济进程为主流发展,而没有什么政治意识的香港民众不得不重组心态。

    对于中国大陆而言,香港回归的话题更多意味着是激动和渴盼。

    而对于香港人来说,却意味着从精神观念到物质观念的观念,从不关心政治到拥有政治情节,从殖民地身份到中国身份的失而复得,各种忐忑、不安弥漫在香港市民的心头。

    香港人处身中国与英国之间尴尬的生存现状,这种尴尬的局面始终影响着几代香港人,特别是时下的年轻人。

    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差异性导致港人对‘九七‘回归存在担忧与疑惧,焦点在于回归后不同政治体制以及相对悬殊的经济步幅,是否会掣肘香港经济的自由发展与繁荣程度,以及会否影响香港人民的生活水准。

    协和国际总公司也将话题从吴宇森能否胜任《炽天使》转移到回归方面,一个个小年轻整天愁眉苦脸,精神萎靡的来上班,这让王小虎看了后禁不住苦笑。

    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工作效率肯定大大降低。

    王小虎感觉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在中午吃过饭后,将公司所有的员工都喊到广场上,看到一双双的迷茫的眼神,他轻咳了两声后说:“说实话,你们这帮家伙的表情很欠揍知道吗?你们跟了我王小虎这么多年,难道一点都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吗?”

    做什么?拍电影赚钱呗,这还用问吗,你见过谁家电影公司搞三温暖了?

    “动动你们的脑筋,如果你细心点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为你们的幸福着想,如果你脑子笨的话,我给你们一个思考的方向,去电影院看看《神话》、《少林寺》和《花木兰》,再看看邵氏兄弟拍摄的《南北少林》。”

    王小虎话音刚落,有些头脑反应快的员工已经明白了王小虎想要做什么,以及王小虎这几年来在做什么。

    是啊,目前协和国际已经与大陆方面展开多方面合作项目,不仅仅限于合拍片,而且在大陆正在兴建电影院,参与大陆文化建设,以及其他电影外的产业投资。

    一切不都是说明香港回归与否对协和国际没有任何影响力吗,更重要的是,协和国际现在已经开始在大陆赚钱了,有钱赚大家的生活不更加稳定吗?

    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吓一跳,王小虎的几句话一下让公司的员工们豁然开朗,心情舒畅。

    较之协和国际的拨云见日,其他电影公司可就没有这么幸运喽。

第一集 与龙共舞 720 《射雕》宣传全攻略

    720 《射雕》宣传全攻略

    香港人曾自嘲是“经济动物”,不问政治,只知赚钱享乐,这曾是众多香港人的写照。

    如今不同了,“一国两制”对香港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都将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与每一个香港人都休戚相关,不管你属于哪一个阶层,从事什么职业。

    回归的话题,对香港社会各界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港民对政治的焦虑影响经济心态,经济心态影响投资信心,投资信心直击香港市场。

    1982年下半年,一些对大陆信心不足的港商开始撤走,香港经济出现轻微幅度波动。

    而香港电影届却异常的繁荣,82年的电影年产量比去年多了50多部,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的115部。

    票房从最高的《A计划》到只有2500港元收入的《铁燕》,王小虎从中发现了一种焦虑不安和漂浮不定,别看电影市场表面呈现一副百花争鸣的盛装,但是背后却隐藏着难以化解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票房方面得到了最明显的印证,大家都在焦虑,迫切的需要发泄出来。

    王小虎也总算明白为什么到了80年代中期,冒险动作片和喜剧片、英雄片会受到港民的欢迎,说白了,就是观众们喜欢看,想在电影中缓解“回归”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恐慌。

    所谓黄金时代凡是票房大卖的电影无不具备几个明显的特征:一种是强烈的浪子情结,浪子回头金不换,落叶归根比如《阿郎的故事》、《阿虎》等。

    还有一种是孤独桀骜的个人英雄主义,代表作以《英雄本色》最为突出。

    《英雄本色》的神髓不是在于暴力美学。而是它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有意或者无意的暗合了那个时代香港人那种朦胧模糊的某种心态。在《英雄本色》和吴宇森的暴力美学盛行的时代,恰恰是香港人处于一种认知恐慌的时代……对于九七回归的前途莫测的恐慌,对于自己是英联邦人还是中国人的一种认知恐慌,对于港人的前途和集体形象和自身的价值认知的恐慌。

    还有一种是排外的小人物主义,说的小人物如何在大环境中苦并着乐,代表人物就是周星驰了。

    当然,成龙、洪金宝等七小福的作品则以更直接的用火爆惊险的动作成为最佳发泄对象,这也是七小福能在香港电影黄金十年岁月中屹立不倒的关键因素。

    10月底,邵逸夫邀请王小虎到单眼佬茶社喝茶,一见面就听六叔长吁短叹,大倒各种苦水,什么员工提议增加薪水,什么经常有人请假去看心理医生之类的。

    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后,邵逸夫问:“小虎啊,现在任何一家企业都是麻烦不断,我怎么感觉你的协和国际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啊?”

    “怎么没有影响?”王小虎笑着一边给邵逸夫斟茶,一边说道:“只不过我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准备应对方案,那时候我可不想六叔你家大业大,只好采取笨鸟先飞的策略一点点的向前赶。”

    邵逸夫恍然大悟,想当初王小虎进入大陆的时候不止一次的邀请自己,但因自己对大陆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反而措施了一次次的机会,即便是两年前本想与协和国际合作,也因为刘家良的骄傲自大把事情办砸锅,再加上自己家里的母老虎发威,又把与协和在电视方面的合作彻底掐断。

    六叔这才有点亡羊补牢的觉悟,苦笑着叹口气说:“真羡慕你的高瞻远瞩,连拍了三部既捞票房又投大陆高层口味的电影,哎,小虎,如果说六叔现在想搭上你的末班车,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六叔指的哪方面?”王小虎端起茶水喝了一小口,笑吟吟的说道:“是电影还是电视方面?”

    “当然是电视了。”邵逸夫翻翻白眼嘟囔道:“你不是不知道我早就淡出电影圈了,连李翰祥也被我打发自组公司了。”

    “李翰祥也自组了?”

    王小虎一愣,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李翰祥会在近几年来推出《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两部电影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比较不错,更重要的是这两部电影也被大陆方面引进,成为继《少林寺》系列之后,又一批深受大陆人喜爱的电影。

    到时候也会发生梁家辉因参演《垂帘听政》被台湾封杀的事情,从子梁家辉被搞的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哪个导演敢找他拍戏了。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廖公一封致蒋经国信彻底化解了这些矛盾,只不过化解的是协和国际,并非香港其他电影公司。

    想到这些,王小虎心里直乐,恐怕届时梁家辉也会送上门来找自己帮忙吧?

    邵逸夫可不知道王小虎凭借这条消息想起了很多前世的八卦,他只是点点头说:“电影方面我委实没有精力去做,只能让他们几个导演采取自组的方式,毕竟他们为邵氏打拼了十多年,我不能坑了他们。”

    王小虎没有说话,只是自顾自的喝茶,邵逸夫却开口说:“小虎,我听金庸说《射雕》很好,但是你却顾及我的面子不想在香港播放。”

    王小虎点点头嗯了一声。

    邵逸夫面露尴尬,脸上有些发烧,良久后才端起茶壶给王小虎斟茶:“我想引进到无线播放。”

    “六婶那边。。。。。。”

    邵逸夫抬起手打断他说:“妇人之仁,无线终究还是我当家,你只要点头或者摇头就行。”

    “呵呵,看来金庸还是劝你了。”王小虎耸耸肩说:“既然六叔你做的主,我们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办吧。”

    “按照市场价吧,否则你太吃亏了。”邵逸夫摇头说:“你能交给无线来播放已经很给我面子了,我不能不知足。”

    王小虎闻言微微一笑,邵逸夫也跟着笑了起来。

    冷战了接近两年的“父子俩”总算冰释前嫌,邵逸夫不仅在电影方面承认输给了王小虎,如今也在电视剧集方面也向王小虎低下了头。

    不仅是因为王小虎制作的电视剧精良,还有王小虎身后坚固的大陆市场,邵逸夫现在深知只要跟在王小虎的屁股后边,牢牢保住这个便宜儿子的大腿,他就不会像其他电影公司那样表现的恐慌、迷茫,换而言之,跟着王小虎走,无线TVB就会稳定,就能在更大程度上死死压着亚视。

    目前电视剧的市场行情是一集一万港元,《射雕》总共六十集,邵逸夫痛快的将六十万港元一次性转账到王小虎的户头上。

    而后,无线TVB与协和国际、凤凰电视台音乐频道三家联手开始宣传《射雕英雄传》。

    无线在对电视剧宣传工作很有经验,采取的是传统宣传手段。

    协和国际则是采用在《花木兰》上映期间完善的推广宣传策略,在港澳台、东南亚各地进行全面的推广。

    凤凰电视台音乐频道的宣传方法更简单,直接将《射雕》中的三部主题曲、十几首插曲做成MTV,配上《射雕》的各种画面在电视台24小时轰炸。

    一开始时没有人点播这些歌曲,音乐频道就免费播放,连续播放了三天,这些歌曲渐渐被市民们所接受,续而深深的喜欢上,于是开始拿起电话频繁点播。

    与此同时,王小虎也将《射雕》的所有歌曲送到丽风唱片,由龙紫辰进行碟片、磁带等发行方式,力图在电视剧播放前做到覆盖面更光的宣传工作。

    《射雕》播放倒计时一个月,王小虎找到金庸开始出馊主意。

    “老豆,您老也别闲着啊,赶紧举办个现场签发的读书会什么的,把《射雕》的封面都换成电视剧版,从电视剧里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插图出来,这样一来不就是加强金装版出炉了吗?”

    金庸闻言拍案叫绝:“这个方法大好,我这就安排出版社办理。”

    在商言商,金庸认为王小虎出的主意绝对可行,要知道自从金庸封笔之后,他的小说在这几年销量开始呈现滑落的趋势,虽然TVB几部电视剧在某种程度上对小说销售有提高,但是他认为绝对没有王小虎这一次搞的声势浩大。

    果不其然,金庸亲自盯着出版社忙活了一周,一千册加强精装版《射雕英雄传》全新上市,精装版共分六册,六册封面分别印有翁美玲与黄日华、苗侨伟与杨盼盼、张丹和曾江等人的照片,书中插画不下200余张,每张都是从电视剧中截取的精美照片。

    为了配合这次签书发行活动,王小虎让翁美玲、黄日华、苗侨伟、杨盼盼等人亲自到现场,与金庸大侠同台签售,一千册书籍上市当天被抢购一空,乐的金庸前仰后合,也累的四个主演不停摇手腕子,谁让他们今天光签名来呢,手腕不酸胀才怪。

    “莫要叫苦,莫要叫苦,今晚我请大家去万寿宫吃饭。”金庸见状忙承诺道,两对青年男女这才停下叫苦连天。

    事实上他们也明白,这些工作看似很累,却能借着金庸一派宗师的东风让电视剧收视率提高。

    …………最近在改《叶问2》的剧本,今天总算有了重大的突破,哈哈哈,那啥,月末了,大家先把月票存着吧,几天后好像有月票双倍,临时先求几张推荐票

第一集 与龙共舞 721 这算不算是怪人?

    721 这算不算是怪人?

    王小虎与邵逸夫两年之后冰释前嫌再联手,全方位高调对《射雕英雄传》进行包装宣传。

    金庸更是趁此机会在《明报》进行广而告之,摇旗呐喊为《射雕》播放助威。

    金庸称“这是至今为止我最满意的影视剧改编作品,协和为此准备了九年,拍摄了一年半,值得大家一看。”

    可以说电视剧还没有播放,在广告、音乐、书籍、碟片、磁带等方面已经完成了首轮宣传工作,况且协和国际在宣传上又主打“中国大陆实景拍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