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648章

晚唐-第648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以心服吧。不过,三帅也确实一片忠心勤勉,朕以为,不若给三帅加封武阶为正二品辅国大将军,加柱国衔,另位,再各荫一子为六品御前侍卫,你看如何?”

田令孜见皇帝退了一步,又说的颇有章理,心中迟疑。

低头想想回道:“陛下近年来,从李璟开始,封王无数,不但李璟、高骈、周宝等人得封。就连李克用、韩简、王景崇等人也皆封王。而刚不久前,又给李全忠、杨复恭、杨复光封王,陛下为何偏偏就不肯给忠心护卫圣驾的三川节帅封王呢?莫非,陛下真是宁与外敌,不与家人?”

李儇已经听出一些味道来了,最后一句才是重点。他给杨复恭兄弟封了郡王,没有给田令孜封,这个老奴才便不满了。沉默一旁的杨复恭忍不住冷笑一声开了口,“请问田公,难道李全忠、李克用我杨家兄弟就不是自家人?你眼中既然口口声声说功绩,为何却一直退避不战。先前崔安潜等募兵讨逆,你为何要夺其兵马,耗费粮饷无数,你组建十万新军,可为何至今只派了王处存五千兵马前往关中?”

他的话音一落,李儇随即厉声问道:“若是上次你能多派兵马入关中作战,也许长安早已收复了。”

君臣相对奏议,到了这个份上。

田令孜本应叩头请罪。

但如今形势,他早一清二楚。明面上有黄巢这个反贼还占据着长安洛阳两京,贼势不小。暗里,李璟却又羽翼**,开始有另立朝廷的想法和能力。而其它的各藩镇,表面上尊唐,实际上却已经是各自割据了。李儇这个天子,若是没有自己经营的这三川,连衣食都没着落,他的话,又还有多少威信?现在的朝廷,对诸镇几乎没有了半点约束力。天子早成了一个泥胎木偶,虽然高高在台,可却只是泥胎木偶。

所以,他毫无惧色,傲慢的将头一扬,应口答道:“也许,也许老臣前次与陛下一起留下,长安不会失。也许,老臣上次多派兵马入关,长安已经收复。不过那都是也许。也许还有可能,当初留在长安,有可能老臣与陛下都成了黄巢的阶下囚。也许,上次老臣多派兵马入关,陛**边无人守护,也许反会被宵小所趁。老臣劝陛下离开长安,没有派更多兵马去关中作战,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陛下的安危,陛下万乘之主,岂容有半点闪失?洛阳长安丢了,可以将来再打回来。一两次战事失败,也是兵家常事。可若是陛下有半点闪失,那时可就追悔莫及了。陛下切莫轻信了杨复恭这等小人妖言惑众,谗言加害于臣。”

说来说去,这就是扯皮。

李儇清楚,田令孜控制着三川,掌握着行在的兵马。说什么,最后都是没用。他恐再争下去生出更多枝节,便说道:“那些旧事无需再提,我看不如就加封三帅为国公,如何?”

田令孜此时见皇帝迟迟不肯主动提出封他为王的事,被激得怒火千丈。他提加封三川节帅为王,实际上是暗示李儇要封他为王。现在见天子故意装傻充愣,也顾不得君臣之礼,竟然在殿堂上振臂扬眉高声大叫道:“陛下当这是在菜市场买菜吗,还讨价还价?有功则必赏,不然还如何以服众?既然连李全忠李克用都能封王,三川节帅为何不得封王。既然陛下让杨复恭,杨复光都封王,那老臣斗胆问一句,为何老臣却不得封?难道老臣没有他们忠心,没有他们功高?今曰某不为官职爵位,只为一个理字。若是陛下赏罚不能分明,只是随心所欲,一意听信歼臣小人,那老臣不得不挺身而争!”

李儇铁青了脸,端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

杨复恭和田令孜相互扫视一眼,目光如刀似剑,仿佛随时能迸出火花。

僵持片刻,李儇见田令孜终于撕破了脸,说出了真相,知道若是再与之硬对下去,只怕事情难以回转。

遂道:“阿父暂且息怒。其实朕本来已经准备告诉你,朕决意为阿父封王。”

田令孜心中冷哼一声,这个李儇还真是犯**,不给他点压力,他还就不知道谁才是掌控局面的人。他知道所谓早就准备给他封王之事,不过是一个台阶而已。他也不说破,反正只要目的达到就行了。

当下立即缓和了脸色。

“既然今天说到此事,那朕立即就拟诏颁旨,立即加封阿父为蜀王。另外,加封陈敬瑄为临邛郡王,加封杨师立为新城郡王,加封牛勖为兴元郡王。另外,三川文武官员,皆官升一阶,三镇将士,皆官升一阶,勋加一转。”

田令孜格格笑了两声,犹如刚下了蛋的老母鸡一样开心。他踱到杨复恭面前,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你是郡王,某是国王,杨郡王!”听到这话,杨复恭目光冷冷的盯着田令孜,当初新皇即位前,他已经是枢密院使,而田令孜不过是一个小马坊使,田令孜看到他,都得跪拜。可现在,这个老太监,却一次次的爬到他的头上拉屎,他已经有些忍无可忍了。

杨复恭最终收回了自己怒视的目光,这在田令孜看来,是他认输的表示。他心中十分满意,转身对李儇一揖,说道:“陛下,既然杨郡王也没有异议,就请皇上拟诏用印下旨吧!”

李儇绷紧嘴唇,昂头头,沉默着,两只紧握椅了的手微微颤动。

田令孜见李儇不答,微微一笑说道:“哦,老臣糊涂了,拟诏之事得交由翰林承诏学士来拟,不过也不用这么麻烦,干脆就由臣代劳好了。”说毕,竟然大步走近御几,提起御笔,蘸了朱砂,悬腕一阵疾书,笔走龙蛇,很快一篇诏书就已经草成。他朗声宣读:封田令孜为蜀国王诏书,门下:命之选,当仁实难。非夫文可经邦。武可禁暴,罔以克敌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锡命。枢密使、神策军中尉、十军兼十二卫观军容使,侍中,晋国公令孜,河岳闲气,岩廊重宝。器量深识,宽而有谋;术应通方,用而无滞。其将戡定外虞,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勋,对扬休命,以永终誉。可封汾阳郡王。仍充十军兼十二卫观军容使,馀如故。”

双手啪的一声将绢书一合,朝殿外叫道:“来人!”

几名御前侍卫应声进入殿中,田令孜将诏书放到李儇面前,说:“请陛下用宝!”

李儇心中虽然怒火熊熊,可看着犲狼一样的田令孜,还有如狼似虎的侍卫,最终还是只得召来侍卫,让他们把掌管玉玺之人叫人,取出玉玺当着田令孜的面在那份‘诏书’上盖上印。

田令孜接过诏书,满意的看了几遍,还对着印迹未干的玺印吹了口气,转交给身后侍卫:“拿去付出三省,让他们照旨通过,然后诏告天下。”说完转过身对李儇笑道:“恕老臣无礼,老臣就是这么个急脾气,凡事都等不得。”

李儇等他说完,站起身来,向田令孜扫了一眼,缓缓道:“朕今曰有些倦了,就此散了吧!”说完便拂袖而去!

杨复恭就如同做了一场恶梦一样,被田令孜的跋扈举动惊的瞪目结舌。

而田令孜却跟没事人一样,满脸的笑意,捏着自己那光滑无须的下巴嘿嘿直笑。既然天子已经开始疏远他,那也没必要再来以前那假惺惺的一套了。

敬酒不吃吃罚酒,这一切都是他自讨的。

李璟都可以逍遥自在的当秦王,他田令孜为何就不能当个蜀王。

哪怕如今局势糜烂,可只要掌控三川在手,他这个蜀王就会当的相当滋润。有时候他甚至在想,这天下就这样乱着吧,如此一来,天子才会乖乖的听说。至于什么李唐天下,朝廷这些,他根本无所谓。

回到御书房的李儇打开一瓶红酒直接大口的灌进嘴中,一气喝了大半瓶,然后猛的将酒瓶摔在墙上,摔了个粉碎。大声咆哮着道:“歼臣李璟,恶奴田令孜,逆贼黄巢。。。。。。”

他转身对外面喊道:“请杨中尉前来。”

杨复恭很快到来,叩首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臣愧对陛下,让陛下受田贼欺辱。”

李儇脸上含泪,恨声道:“上次你说的朱温的事情如何了?”

“朱温那边还有些犹豫,他想要的很多。”杨复恭回道。

“不就是想要官职爵位地盘吗?朕都给他,你马上拟道诏书送给朱温,朕立即加封朱温为梁王,太傅、骠骑大将军,加左金吾卫上将军,充河南行营副元帅,宣武节度使,另外朕特赐为其赐名全忠,嗯,再择一宗室公主许给朱全忠。”

“陛下,臣有一个合适人选,昭王之女东海长公主,至今未曾婚配,正好可以许给朱全忠。”

李儇皱眉:“东海长公主确实没有婚配,可她今年二十六,实际上早跟了李璟,听闻现在还怀了李璟的孩子,这岂合适?”

杨复恭嘿嘿一笑,“就是这样,才最合适。”

把李璟的女人许给朱全忠,确实妙。

李儇嘴角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好,拟旨吧!”

第835章天子难封秦王赏

(感谢钢刀李的打赏,谢谢,求全赞!)

水晶宫,李璟举杯:“本来这顿接风宴早就要请,迎接崔公等几位都督,可是最近忙于大婚之事,直到今曰才算是有些空闲。干脆,今曰此宴,也就是接风宴与诸公的新官上任的酒宴一起摆了。客气的话本王也不多说,诸公论年龄,是孤的长辈。论资历,也同样是孤的前辈,因此,今曰大家就喝个痛快吧!”

李璟拉着崔安潜的手道,“有崔公等的相助,我们大元帅府又多了一份力量。”

崔安潜谦虚道:“吾等虚长年岁,才疏学浅,到现在还没有给秦王帮上什么忙,却受秦王如此厚爱,委以都督重任,实在惭愧。”

“来曰方才,先适应一下,以后还得请几位领兵挂帅,披甲上阵,破敌立功呢。”李璟笑道。

酒宴上,大家相饮尽欢!

稍晚,秦王府书房,李璟与敬翔等交谈着。

公孙兰向李璟报告着监察厅所观察到的百官动静,“殿下与于氏联姻,此事得到秦藩诸官员一致的赞同。不过对于崔安潜等诸人来投,现在燕京基本上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支持信任崔安潜他们的,他们认为崔安潜等都是天下外臣,主张应当重用他们。另一派则是怀疑崔安潜他们的,认为崔安潜等是唐廷重臣,他们的表现向来是忠于朝廷的。如今来投,无非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他们的心还是向着朝廷的,将来迟早还是不会和我们同心。‘

“你也持如此观念,认为崔安潜等人不可信?”李璟问。

“恕某直言,我以为,崔安潜等人心之归属,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殿下的态度。”

“此话怎讲?”

公孙兰正色道:“崔安潜等人皆出身高门大族,世代显宦,他们也都大半生为朝廷效忠。如今来投,并非完全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这天下百姓,想要出一份力,帮助平息叛乱动荡。这个时候如果对他们采取一种防范猜疑的态度,一定会引起他们的失望,知道此地非久留之地,一有机会,就有机会离开,或者别有所图。虽然他们来投,出是出于无奈,但短时间内,他们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机会。因此,只要稍加安抚,就可以暂时稳住他们。殿下如今打的旗号是尊唐,因此只要不是马上与朝廷对立,在眼下局势下,他们还是会愿意留下并出力的。依我看来,崔安潜等人并非不可信不能重用。而是看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之上,若是让他们去对抗朝廷,对抗天子,以他们忠于李唐的态度,一定不会肯的。但若是殿下让他们做其它的事情,比如去对付契丹,讨伐胡人,或者说讨伐叛逆伪齐,乃至与其它藩镇对敌,他们都不会有问题的。他们一心忠于朝廷,不如说一心忠于社稷,因此,只要是在这面旗号之下,他们都会追随于秦王麾下。甚至,天下更多原来这样的文臣官员,世家豪族,也会选择跟随殿下。”

这番话其实就是在告诉李璟,李唐的气数还未尽,或者说如今主流社会虽然不满唐廷,但上层这些人却也更畏惧太大的变革,因此宁愿守着唐廷。如果李璟现在动作太大,搞称帝或者另立天子这样的事情,可能会让许多摇摆观望的那些人恐惧。而如果继续打着尊唐的旗号,扛着唐朝这面旗号做事,相对温和一点,那么那些人可能就会选择默认支持。

敬翔也赞同道:“现在,若是我们继续打着唐朝的旗号,那么我们可以号令诸镇。但若是我们此时反唐,会失去很多的支持,这对我们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现在这样很好,温水煮青蛙。天子如今刚刚下了罪已诏书,又给几位于夫人公主郡主封号,刚刚还下诏撤回了先前乱封滥赏的那些官职爵位。这些举动,说明天子已经畏惧了,他清楚形势,不敢惹怒我们。这是好事,既然我们能迫使他退让,只要他不再给我们故意对抗,找太多麻烦,那么我们就没必要把事情弄的太急,缓而图之,方为上策。”

盖寓对上次一个监国提议就把天子逼的下罪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