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631章

晚唐-第631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面,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特别是他先前得到的一些消息,原本凤翔军已经投靠了黄巢,后来听说是李璟派人寻上郑畋,一番谋划之后,凤翔军才反正。但郑畋却从此与河北的李璟往来密切。

李璟如今可谓是威镇东方半边天,朝廷根本拿这位李皇叔无计可施。若是连郑畋都倒向了李璟,那他这个天子,可就真正的是个孤家寡人了。

他马上又想起,这次的三大联军,似乎就是由李璟所发檄文召集起来的,况且,李璟还挂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假节钺,秦王,尚书令的头衔。他完全有权利开府建衙,自命僚属。

虽然李璟一直没有表现出什么叛逆之心,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的李儇心里却不再真的相信李璟。

咬人的狗不叫,李克用这个沙陀反骨仔,虽然反了大唐两次,但好歹这个家伙行事直来直去,一根肠子通到底,毕竟好把握。可李璟却不一样,李璟十分能忍,从来不露底牌。哪怕李璟的势力比李克用、黄巢等反贼都强上许多,可他却一直打着尊唐的旗号。

不为小利所动,必然所图甚大!

只是如今,他这个天子还能信任谁呢?

他现在算是看透了,虽然他贵为天下之主,可实际上却是真正的孤家寡人。就连从小带他长大的阿父田令孜,也不过是一个完全不可信之人。

“朕有些困了。”

“陛下还没翻牌子呢!”田令孜一招手,立马有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个盒子上来,那里面装着一把厚书一样的檀木册子,每一页上都挂着四面宫中妃嫔的画像。李儇虽然从长安出来的急促,没把长安的宫女都带走,但嫔妃却都带上了。加上到了成都后,田令孜又帮着张罗了一大堆,因此,刚二十的天子,皇宫却也佳丽成群。

李儇长吸了一口气,停住脚步,转头看向那个木册,却果然一眼看到最前面的一页上的那个牌子正是陈美人的。陈美人正是田令孜的侄女,是田令孜和陈敬瑄那个死去大哥的女儿。长的虽有几分姿色,可自小家贫,因此只是个小家碧玉,李儇对她并不喜欢。奈何,她是田令孜和陈敬瑄侄女,如今他晚上十天倒有五天是歇在她的宫里。

李儇知道陈家兄弟的想法,如今他在成都,几乎就完全在这对兄弟的掌控之中。现在他们还有更大的想法,李儇刚满二十,女人虽不少,儿女也有几个了,但却还没有立过皇后和太子。田令孜兄弟俩的想法很明显,就是让陈美人生个儿子,然后他们再把她立为皇后,把那孩子立为太子。如此一来,他们陈家,内掌宫禁北衙,外掌西川藩镇,就连皇后和皇储,都是他们陈家人了。

他很不想去翻那块牌子,可却也明白,如今他实际上就处于这对兄弟的控制之中。田令孜掌控着新建十军百都,陈敬瑄控制着西川,就连另外两川,也实际上是处于这对兄弟的控制之下。。

“不用选了,今晚还是去淑媛殿陈美人处吧。”李儇声音平静的道。

田令孜面带着满意的微笑,将侄女的牌子翻了过来。然后一挥手,让小太监在前引路,他与李儇并肩而走。

李儇把手伸给田令孜,这个老太监很是满意,微笑着接过去。看着他那张笑脸,李儇的心里却越来越发的闪过几分厌恶。原来他曾经对他言听计从,可事实上,他现在发现,这个老太监除了排除异已之外,其它的本事一无所有。看着田令孜,他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李璟。

李璟和田令孜同样是他无法控制的权臣,一个在外,一个在内。

但细想起来,虽然他对李璟种种怀疑猜测,但老实讲,以前和李璟关系好时,李璟起码每年还给他上贡数百万贯的钱粮。而现在,虽然靠着陈家兄弟,在西川的搜刮,还能勉强维持成都的行在用度,但也正是当初田令孜急着撤离两京,才使得他现在圣旨几乎不出三川了。

“皇上,陈美人早已经等侯多时了。”

李儇低垂着眼睛,长长叹了一口气,他已经没有力气去愤怒。

当初李璟与田令孜的争斗之中,他最后还是偏向了田令孜。结果,李璟从此与他离心,不再向他进贡。表面虽然君臣和睦,但李璟与他的关系却降到了冰点。而他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支持田令孜,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只是被他们一路带到了西川,放弃了两川,成了一个失去君王威望的天子。

歼倿误国!

夜晚,看着陈美人地媚俗的模样,李儇越发的对这一家子讨厌,草草的应付似的与她欢好一次之后,他便早早睡去。

天亮,李儇推开了如蛇一样想攀上他求欢的陈美人,直接离开。

在御书房坐了很久,李儇对着闻诏而来的杨复恭道:“杨卿,你觉得朕应当做些什么?”

在宫中,如今四大太监中,依然是以田令孜权势最炽,他手握着禁军和他兄弟掌控着西川,另外也通过心腹掌握着兴元和山南东两镇。在他之下,西门思恭年老,且因当初郑畋被罢相,权力大减,反被引李璟为外援的张泰超过。

四大太监,田令孜掌握禁军,又有陈敬瑄等掌握三川支援,大太监地位不可动摇。

西门思恭和张泰,一个有义子凤翔节帅郑畋,一个有秦王李璟支援,地位也不弱,且两人渐有联合的趋势。

四人中,唯有杨复恭,在李儇继位前,曾掌握着枢密院和神策军,且出身于宫中权宦世家杨氏。后来被田令孜联合西门思恭打击下来,说起来,他与田令孜的关系极差,而且与西门思恭关系也不好,对于李儇来说,这样的人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杨复恭有身世,有威望,关键还是他的从弟杨复光现在为三大联军总监军,并且还与中原数个藩镇关系极好,忠武三镇,河中镇,雁门镇、大同镇,这些藩镇都与他关系密切。对于现在极度渴望着军事支持的李儇来说,杨氏兄弟,就是他现在最需要的人。

杨复恭曾经是宫中第一宦官,头脑十分灵活。李儇的话一出,他立即就品味出其中的意味了。

皇帝不问田令孜,说明皇帝已经看透了田令孜,不再相信他了。皇帝也不问张泰,说明皇帝其实也不相信如今天下名望极高的李璟。皇帝也不曾去问西门思恭,那说明,天子甚至连郑畋这位地方文臣节帅代表也不相信了。

天子唯独相信他,这是一个机会!

看来天子确实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了,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急切的开口直问于他。

杨复恭脑中直转,沉吟片刻后大胆道:“陛下,老奴觉得,那田令孜、陈敬瑄兄弟除了党同伐异,四处搜刮,并没有半分治国安民本事。而李璟,呵呵,也许天下之人大多认为其是中兴大唐之名臣,但老奴却以为,李璟此人才是大唐最大的敌人。而如今,张泰、西门思恭与郑畋等辈,都开始倒向李璟了。这些人,没有一个是陛下能相信的。”

李儇有气无力的道:“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是又能如何?难道朕下一道诏书,就能免他们官职,下他们爵位?”

杨复恭听李儇口气,知道这位天子并不如表面上这么简单。起码,他已经看到了事情的本质,到了现今,最关键的已经不是什么君臣大义,而是实打实的兵权军队,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不过,他还是试探着道:“臣弟复光如今受陛下信任担任天下兵马都监军,愿为陛下效死尽忠。”

李儇只是叹气摇头。

杨复光决定再加一把火。

“忠武三镇秦宗权、周岌、鹿宴弘,河中镇王重荣,雁门镇李克用,老奴有把握让他们一起率麾下所镇兵马,为陛下效死。”

李儇猛的坐起,一掌拍在桌子上,桌上的笔筒笔洗笔架镇纸都被震得跳起,杨复光连忙把头埋低,“老奴失言。。。”

没想到,李儇却拍案道:“爱卿所言当真,真有把握让此五镇效力于朕?”

“为了陛下,老奴虽死不辞,五镇二十万军队,将成为陛下最忠实的长剑!”

“雁门镇李克用不是已经在与李璟的战斗中兵被身死了吗?朕听闻如今沙陀一分为二,都臣服于李璟了,前不久李璟还上表请封李嗣源为雁门节度使,李嗣昭为大同节度使啊。”

杨复恭微微一笑,“陛下,老奴刚收到李克用送来的亲笔信,证实李克用不但没死,而且还将马上重掌沙陀兵马。李克用请臣代为上表于陛下,他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不论是黄巢,还是李璟,只要是陛下的敌人,他都愿意为此摧锋陷将,斩将夺旗!‘

李儇深感惊喜,总算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当下不禁赞叹道:“朕以前真低估了爱卿兄弟,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臣,如此国难当头之时,竟有如此过人的勇气;大善!”

不过念于李克用曾经两次反唐,李儇对于这个沙陀飞虎子,还是有些忌惮的。

“李克用虽猛,但此人桀骜难训,若是用他,能保证此人可靠乎?”

杨复恭保证道:“李克用上次被李璟打的几乎兵败身死,就连妻子都被俘虏,儿女都成了李璟人质。他要想翻身,若没有陛下支持,怎么可能。况且,他虽两次反唐,但也都事出有因,且两次都兵败。老奴相信,李克用也不傻,连撞了两次墙,总不可能再去撞第三次吧?”

“但愿吧!”李璟长吐一口气道。

第814章使命召唤

(前面一章是813,章节名打错了。这一章814,中间没有漏掉。一会还有更新一章,更新晚了,抱歉,求票票!)

战火燃烧的浓烟,将天空染的灰暗。

河东沙陀人大营,牛皮帐篷中。

“沙陀王的子民,今晚请到枫林山谷。”

无论看了多少次,这两句话依旧与初看时无异,李存璋在铠甲中发现了这张卷好的羊皮,却不知信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由谁送来的。信上没有署名,没有封腊,没有印章,笔迹也很陌生。他把信纸贴在前胸,轻声自言自语,“沙陀王的子民,今晚请到枫林山谷。”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存璋的第一个反应是这封信可能是李嗣源的人悄悄送来的。

自从晋王失踪久不现身,李嗣源软禁都虞侯继任大统领,并且与李璟达成一系列休兵协议之后。他们当初那些被隔绝在河北的易州沙陀步军将士,就一直对此态度不明。之后又接受李璟为他请封的雁王郡王,雁门节度使等官爵,易州诸将之首李嗣昭,也立即接受了李璟的提议,接受了李璟向朝廷为他请封的大同节度使和大同郡王等官爵,并退出易州将易州拱手送给了李璟。

李嗣源和李嗣昭,两个都是晋王义子,李嗣源原是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嗣昭原是衙内都指挥使。李嗣源兼任横冲都指挥,李嗣昭兼任铁林军都指挥。两人都是沙陀年青一辈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如今,外面已经传来晋王战死的消息,晋王虽有子,但太过年幼,其余兄弟不是被俘就是战死,根本无人能继承其位。最有希望继承沙陀王位的,也就是李嗣昭和李嗣源两人。而现在这两人,身后又各站着一个集团。

谁会成为新的沙陀王,一直是这段时间以来最敏感的话题。

一山不容二虎,沙陀族也不可能有两个王。李嗣昭和李嗣源之间,只能有一个人胜出。

这次南征,沙陀五万兵马,却也分成左右两部,互不统属,这越发加剧了沙陀的**。

李存璋也是沙陀元老,在李克用的诸义子中甚至算是入门最早的。不过沙陀人争王位,不会以长幼来序,就好比李克用有亲生子,可现在也不会有人支持他们继承王位一样。沙陀的形势并不好,沙陀更需要一位有威望有本领的人来带领沙陀。

私下里,他觉得其实李嗣源比李嗣昭要稍强些,特别是李嗣源这一次率领兵马击败大同三部,并且夺取大同云朔二州的耀眼战绩,让他赢得了不少加分。只不过如今他身在李嗣昭的阵营,**决定了脑袋。

也许李嗣源想要避免内讧**,希望以这种方式拉拢易州沙陀军的将领们。毕竟,几万易州兵中,真正能说上话的,还是各级将领。尤其是他这样的高级将领。

他该不该把信交给李嗣昭,以此证明自己和他坚决站在一边?

他不安的捏着下巴,他留着一副大胡须,他十分爱惜自己的这副胡须,平时经常修理,甚至到了天冷之时,还要戴上须套,睡觉的时候也不忘记保护。说来李存璋的姓格有些优柔寡断,要不然以他云中七将的资格,也不会如今反屈居在李嗣源李嗣昭这两人之下。而且他还有些过于爱惜羽毛,做起事来又前怕虎,后怕狼,先前有好几次,李克用也曾经给过他单独领兵独挡一方的机会,可每次他都把事情弄糟了。

“定是李嗣源在拉拢人马。”

李存璋暗暗猜测,不过李嗣源这次没有参加南下的河东联军,雁门沙陀军的统兵大将是李存进,也是晋王义子,不过在军中的威望却还要远次于他。雁门军现在缺少大将,除了李嗣源,下面排的上名号的将领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