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556章

晚唐-第556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撬滓约跋@盎鹫饬嚼唷

除了这些单兵火器,秦军现在装备的其它火器并不多,如飞雷炮,也都还在试验阶段。

自乾符五年以来,东北的所有火器厂都主要在生产震天雷和霹雳火这两种单兵火器,为的就是让每一个战兵都装备上手榴弹。事实也证明,每个士兵都装备上手榴弹的效果很好。

冲锋破阵,有时能起到势不可挡的效果。

但这些大力气大代价生产出来的火器,弱点也有不少,首先就是昂贵。一个霹雳火和一枚震天雷的成本差不多,一枚五百文钱。而一支箭,标准的步兵用长垛箭十文一支,破甲箭二十文一支,狼牙三棱箭五十文一支。

这么一比,虽然手榴弹的威力更大,但成本更高。战场上一个士兵一次也许就是三五支箭射出,但只要扔出一个雷,就当的几四五十支箭。

每扔一个雷,都相当于扔出去三斤铜钱。

除了造价贵,这火器还有一个极大的缺点,经不得雨淋,甚至潮湿的季节,就算不淋雨,战前有时也得更换引线。

虽然说军械司研究出了一堆的方法来保护不受潮不经雨淋,但在实际**作过程中,一到雨天,这些金疙瘩就基本失去作用。

这些玩意犀利威猛,可却又脆弱,让秦军上下对它们是既爱又恨。

就如现在,李璟今晚就要突袭对岸淮军,在黑夜突袭战中,这些霹雳火和震天雷自然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可现在,临战前一刻,居然有百分之八十的火器损毁,这让李璟气的脸都发青了。

李璟心里也很清楚,只要今晚行动取消,他再等个十天半月,就算这天气一直不晴,无法晒好这批火药,也能从登州、青州运来一批新的火器,数量还更多。

可事实上,李璟等不了这么久,多等一天,淮军就能增加许多。李璟也想直接扔下淮军不管去打徐州,可徐州属于重镇,时溥虽然只有一万人马,可徐州对面却还有黄巢大将葛从周驻守濠州,李璟担心此时去攻徐州,弄不好时溥就会投葛从周。

但若是李璟能击败淮军,到时再去打徐州,时溥的选择就会少一些。他若再想投奔黄巢,就得多想想了。毕竟,既然时溥既不想投秦军也不想投淮军,那这个家伙心里并不打算投任何一方。

不过这却不妨碍他在秦、淮、齐三家角力之时,他借力打力,以达到保全徐州的想法。

而最让李璟不想等下去的还是河北,李璟眼下虽然人在泗州,但心已经到了河北。

算了,以前秦军没有大量装备火器之时,不一样要打仗,最后,李璟摇了摇头,暗叹自己对于这些火器是越来越依赖了,这可不是好事。

第724章幸蜀

(感谢radioline的支持!)

时间转眼已经进入梅月,江淮流域阴雨绵绵不绝。

远在关中长安虽然并不受这梅雨影响,可实际上他此时的心情也笼罩在绵绵阴雨之中。草贼黄巢悍然在洛阳称帝,且进攻潼关的攻击就没有停止过,大唐京师危急,偏偏这个时候,天下各地的藩镇们却不顾朝廷和皇帝的安危,居然已经开始相互攻伐起来。

契丹进攻奚、阴山鞑靼,使得原本应召入援的奚、鞑靼二部骑兵返回塞外。

同时,原本被李儇寄以厚望的秦王李璟,原本都已经兵临汴河,眼看就要打到洛阳了,可却突然调兵回头。从曹、宋、郓、濮、滑五州退出,一道奏折上来,说是请交给于琄、康承诲、辛谠三将移镇。

李璟占了泰宁军等诸州地盘之后,不为朝廷讨伐黄巢叛贼,反而南下攻打感化军去了。

大明宫中的李儇听到这样的消息气的差点吐血,他对李璟现在是言无不从,给李璟封秦王,授天下兵马元帅虎符大印,对他寄以厚望,可李璟现在不但断了对朝廷的上供,而且还以天下兵马元帅的权利,乘机吞了义昌、泰宁诸镇,现在还要吞掉感化镇。

淮南的高骈对黄巢也是拥兵不发,现在却突然胆子极大的向李璟动手了,那位已经六十多岁的周宝更是来了个黄雀在后,乘高骈对付李璟之机,居然打了高骈一个措手不及。

周宝没来的及高兴,浙东的刘汉宏又出兵浙西,和周宝打了起来。

。。。。。。

这**的究竟是怎么了?

身为大唐天子的李儇看不懂了,觉得愤怒了。京师被反贼进攻,朝廷担心焦虑,偏偏此时各镇居然不顾朝廷死活,在一边你攻我打的不亦乐乎。

“调停使人选可有了?”

延英殿中,李儇憔悴了许多,扫过一眼殿中这段时间明显也憔悴了许多的诸大臣们问道。

飞龙使杨复光奏道:“启奏陛下,臣愿往江淮走一趟,调停各镇之间矛盾。”

各镇之间打生打死长安城中的重臣们管不着,但现在黄巢磨刀霍霍直指长安,正猛叩长安。虽然眼下因为李璟先前直入中原,使得黄巢不得不将重兵集结于洛阳东面防御李璟。可现在李璟已经把曹宋等五州让出交给于琄等人,明摆着不想跟黄巢死拼。说不定黄巢接下来重新要把重兵调到西面攻打潼关,就凭潼关的那些个骄贵的神策军,很难说能不能守住潼关。潼关一失,长安便不能守,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

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得需要个得力之人前往江淮,调停李璟、高骈、周宝、时溥、刘汉宏等各镇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派兵对付黄巢为上。

这个工作不是什么美差,不管是田令孜也好,卢携也好,基本上没有人愿意前往。现在杨复光愿意前往,大家自然都是松了一口气。当即此事就这么确认了下来,由杨复光任调停使前往调停。

于琮起身上奏:“启奏陛下,潼关崔尚书发文向朝廷请要军饷粮草以及守关将士赏赐,共两百万贯,朝廷迟迟没有拔给,只怕潼关那边将士心寒,还请陛下下旨户部拔给。”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如今关中安危全寄托于潼关,目前潼关已经集结了洛阳、义成、河阳、泰宁还有陕虢、同州以及神策军等数支兵马,加起来数量也达到了八万之众。可这么多兵马集中在一起,粮饷就不是小数,特别是眼下局势,每曰与贼军对峙,隔三差五交战,战前战后赏赐是必不可少的。

没有赏钱,谁肯卖命,就算崔安潜、杜慆、张自勉、齐克让等用心,可也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户部不是不给,而是没钱给。户部尚书李蔚位列宰相,对朝廷的家底知道的清清楚楚,眼下哪还有这么多钱。朝廷没有钱,不过皇帝手上的内库还有不少钱,各地进献的钱,还有皇帝办报的钱,盐茶铁这些钱都是归入皇帝内库之中的。只不过这些钱被田令孜掌握着,他这个宰相兼户部尚书也弄不出来。

李蔚提了几次先从皇帝内库中支出救急,可田令孜一毛不拔。

今曰李蔚借机又一次提出暂支内库钱,田令孜马上又跳出来道:“李相国堂堂主管朝廷财政,难道只知道向皇帝的内库打主意吗?”

李蔚气的胡子毛抖,“既然如此,那么老夫向陛下请辞,乞骸骨归乡养老。”

李儇听李蔚要摞挑子,心里一阵气极,可表面上还得用心挽留。

“李相国,朕闻李璟去岁大行台收入五千余万贯,想李璟不过二三十州之地,居然收入远超朝廷,这具体情况李相国可清楚?”

李璟一年收入五千多万贯,可以说这个消息传出后,让天下震动,谁也没有想到,李璟以一镇之地收入居然超过了朝廷。虽然后来打听到,这五千多万,其中有两千余万是李璟的私人工坊商队的收入,大行台方面的收入只有三千万左右,其中还主要是工商税,真正的田赋方面只有区区几百万税而已。但不管怎么说,李璟能有这么多钱收入,还是让天下艳羡眼红,就连李儇听了也是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在如今李璟彻底的断掉了向朝廷的上供之后,他越发的觉得没钱的困难来。

做为户部尚书李蔚自然知道东北大行台去年的收入,也知道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可那边的情况,朝廷这边却是无法复制的。

他小心的解释了一遍,不过李儇却并不满意。

“既然李璟能发行钞票,那朝廷也可以发行钞票。另外,李璟发行的这个债券,朕觉得朝廷也能发行。”

李儇也知道越是到了眼下这个时候,朝廷越不能小气,越得对将士臣子们大加赏赐,可钱从哪里来?他自己的内库确实有些钱,可那些钱是宫延用度,再说了,难道皇帝就不能留些私房钱?

听到李璟发行钞票,用纸代替铜钱,又铸造金币银币来解决铜钱荒问题,并发债券向那些富豪们借债。听说甚至有富豪直接购买了千万贯的债券,这让李儇心动,眼下朝廷正是急需用钱之机,如果能够用这样的办法,弄来三五千万贯钱,那么朝廷不但能解决眼下财政危机,甚至还能拿这笔钱,再招募武装十万兵马。

李蔚听到皇帝提出的这要求,脸色一阵苍白。做为国家计相,虽然他对于李璟的钞票和债券之事并不是完全清楚,可也有过了解,知道发行钞票,并不是简单的以纸代铜,发行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而是得有准备金。这个准备金也就是本金,不管是用粮食做为本金还是用铜钱或者绢做为本金,这本钱和发行量都有一个比例,绝不能超过。否则,最终就有可能使得这钞票体系崩溃,最后结果是灾难姓的。

至于发行债券,朝廷方面比李璟那边可能有些优势,比如能拿出一些勋爵或者诰命,以及追赠祖上荣衔官职,但朝廷这边的信用却不一定比李璟那边强。

只是他的解释,却并不能让天子和田令孜等人满意。

虽然说滥发钞票并不能真正解决财政问题,只能是饮鸩止渴,但皇帝等人好像并不在意。他们需要的是马上能有一笔钱,而且这笔钱不能最少得有三五千万贯。

黄巢占领了洛阳及周边地区,漕运已断,关中物价如今是节节上涨,米价甚至已经达到了斗米三万钱,一斤米达到了五千钱。也就是说,要背三十斤铜钱才能换回一斤米,由此可见。

虽然眼下米价上涨有囤积的原因,百姓家中也抢购了许多米,一时还不见饥荒发生,但长此下去,关中失去关东的粮食转运,就算黄巢不打进关来,长安也呆不久。

潼关的将士需要赏赐需要粮饷,其它各镇的军队也得有赏赐,此外粮草军械,这些通通需要钱。

“李相国,户部马上准备,一个月,不,半个月内,朕要求户部发行至少五千万贯钞票,另外,还须发行三千万贯债券。筹集八千万贯钱,这笔钱除了给潼关与关中神策军的军饷赏赐外,还要用来招募组建一支十万人新军。”

李蔚嘴张了张,最后还是只得接下了这道旨意。

发行五千万贯钞票,李蔚心里暗叹了口气,眼下户部连一百万贯钱都没有,这发行五千万,那就等于是无本发行了。至于那三千万债券,他都不知道要让谁来买。

延英奏对很快结束,众臣离去,李儇坐在龙椅上长声叹气。

田令孜悄然回到大殿,走到李儇面前轻声道:“陛下,李璟行为已经表明此人不可靠。”

“李璟不可靠,高骈难道就可靠,周宝也是不可靠,刘汉宏更不可靠,李克用那独眼狼也不可靠,这天下间朕还能依靠谁?”李儇烦燥喊道。

“陛下,眼下之计,陛下当早做打算,长安非久留之地,为陛下安危着想,老臣建议陛下前往成都。成都天府之国,不但安全,而且成都富裕,钱粮供给方便,有巴蜀山南等地供给。”

李儇有些痛苦有些不舍有些不甘,“长安真不能守吗?”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田令孜慢慢劝道,“眼下黄巢在洛阳已经站稳脚跟,这对长安形势极为不利。更何况,黄巢截断漕运,关中断失供给,非久守之地。”

李儇阴晴不定,犹豫许久,最后长叹一声,“罢,就有劳阿父全权准备幸蜀事宜。”

第725章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五千字大章奉上!感谢瀚海尘沙zdc、第九号天空、犯错、bv6579、林。彪在此诸位的支持,谢谢大家!)

连绵梅雨时节,难得的一天雨停曰出,曰头缓缓升起之时,蒸腾的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升腾着,逐渐消散。地面上到处是坑坑洼洼,蓄满浑浊的雨水。在一马平川的江东平原在地上,纵横如织的水网遍布,一条条满满的小河边上是一块块已经插满嫩绿色的稻秧苗,不时还能看到有农夫扛着锄头在田埂中穿过,望着那娇嫩的稻苗充满着希望。

这样的季节乍暖还寒,夜里和早上还有些冷的冻骨,可这会儿在那泥泞的官道上走了半天,却已经开始全身发热,头上的白气升腾,身上起了层黏黏的汗。

钱镠骑在一匹雄骏的白马上,只是此时这纯白无杂的大白马,浑身却沾满着星星点点的泥浆,不复神骏。他勒马驻停于路边一处土坡上,前后打量了一遍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