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502章

晚唐-第502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应对措施来。

而就在这个关健时刻,卢龙军行军司马李全忠,突然向义武军发难。

成德军王景崇、魏博军韩简与卢龙军刘岳各出兵支持,四路兵马突袭一直忠于朝廷的义武军,易定二州易手,义武军节度使侯固被突袭兵败身亡。

前后只用了十天时间,四路兵马就灭掉了辖治易、定二州的义武军。

随后,李全忠自称义武军节度使,并把其原来辖治的瀛、莫二州中的莫州交给刘岳。

一时之间,整个河北,除了南面的义昌军,其余四镇皆反!

第660章一字王、天策上将

(谢谢yebaoyin的支持,求月票!)

乾符五年八月,河北传言天子意欲削河北三藩,卢龙刘岳、李全忠,魏博韩简,成德王景崇等都忧心忡忡。

同月,刺客行刺天子,朝廷追查之下,所有证据皆指向河北三镇为幕后策划指使之人。消息传到河北,三藩震动。对于这栽脏陷害,三镇更加认定这是朝廷在制造口实,做为出师之名。

同时,三镇发现,河东的郑从谠率五蕃骑兵逼近幽州。而崔安潜也在河南集结兵马,直指河北。另外东都、河阳、大同、河中、昭义、义成、义武诸镇也是兵马频频调动。

另外刘岳探马侦知,辽东的李璟分派一支精锐骑兵万人正从辽河东渡过辽河向西而来,一路通过辽西走廊,正是直奔关内幽州而来。

各种各样的消息加在一起,终于使三镇认定,朝廷是真的在谋划一次极大的动作,准备一举平定三藩。

在这种情况之下,三藩最后都不肯坐以待毙,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九月初,控制着河北卢龙军莫、瀛二州的李全忠与三镇的刘岳、韩简、王景崇约为盟友,并约以土地传子孙。

随后,李全忠突袭义武军帅府牙城驻地定州,同时,刘岳、韩简、王景崇也派兵助战。

只用了十天时间,李全忠在收买了义武军节度使侯固的几名将领帮助下,很快就攻破了定州,随后易州也夺取。

九月中,李全忠将原控制的莫州交给刘岳,据易、定、瀛三州自称义武军节度使。

刘岳据幽、妫、莫三州自称卢龙军节度使。

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据镇州、深州、翼州、赵州四州,魏博军节度使韩简据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

四镇共据十六州之地,订立攻守同盟。

同月,四镇在深州滹沱水边会盟。

在这次会盟上,四镇仿当年四镇结盟称王事,卢龙节度使刘岳自称燕王、义武军节度使李全忠自称翼王、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自称赵王,魏博节度使韩简自称魏王。

四镇以实力最强的魏博节度使韩简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

这个消息快马加鞭报到长安之时,顿时引起一片慌乱。

当年德宗削藩,结果削出了二帝四王之乱,连长安都丢了,朱泚据长安称秦帝,李希烈则据汴称楚帝,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

若不是后来丢了长安,差点被秦帝在奉天干掉后,德宗改变策略,下罪已诏,赦免诸镇,实际接受各镇割据,然后再各个击破,谁胜谁负真还不好说。

虽然最后,德宗依靠李晟等名将干掉了秦帝朱泚、楚帝李希烈,朔方节度使李怀仙。但削藩雄心就此熄灭,王武俊、李纳、田悦取消了王号,德宗也就赦免了他们。就连淮西将陈仙奇杀李希烈投降,德宗都马上任命陈仙奇为节度使。随后,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陈仙奇,德宗又以吴为节度使留后。

一直到了宪宗时,虽然说元和中兴,可对诸藩镇也只能打服,而不能平灭。

现在,河北四镇称王造反,整个长安顿时震动。

而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儇和田令孜、卢携等人也顿时脸色极为难看。

刚要动手削李璟兵权,结果谁知引得河北三镇误会,转眼间河北反,还丢了一个义武军。

不管李儇等人原先是否打算削河北三藩,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河北三藩已经直接称王了,这下朝廷想不讨伐都不行了。

内朝紫宸殿中,自遇刺后李儇还是首次公开面见群臣。

皇帝的脸色有些苍白,整个人憔悴许多。坐在那里,有些神情疲惫。

在先前下达亲征旨意之时,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很简单。在他看来,朝廷眼下声势正隆,只要他去洛阳,传令李璟交出兵权,李璟不可能会抗旨。等李璟交出了兵权,再拆分了镇'***',到时还可以以李璟来帮他削掉河北三藩,收复河北之地。

可谁想,李璟倒是同意交出兵权了,可这河北反倒是出了问题。

四镇称王,据地十六州反!

“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立即调兵扑灭这些逆臣贼子,绝不能有半分估息。臣以为,当立即调令河东郑从谠攻卢龙、再以崔安潜攻魏博,另外再由调洛阳、河阳、河中、义成诸镇兵马,自昭义攻成德。”

“臣以为不妥。”马上有人反对,“臣以为,当调洛阳河阳、河中义成昭义等镇兵马,归于崔安潜指挥,组建南面行营。而河东、大同、天德、振武诸镇组成北面行营,由郑从谠指挥。南北两面同时进攻!”

郑从谠和崔安潜都算是比较能打仗的文臣,而且北面还有大同军节度副使辛谠、以及振武军于琄。南面的崔安潜,也有张自勉这样的上将。

不过李儇昨天就已经召政事堂诸相和田令孜等人在延英殿议过一次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河北四镇反了,也不是朝廷北郑南崔两路的兵马统帅的用人问题。现在李儇他们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河北诸镇反了之后,远在辽东和河东东面的镇'***',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先前李璟已经答应了交出兵权,同意调任河北。可眼下河北一反,形势立即就不一样了。

当年淮西镇节度使李希烈同样是德宗加封的南平郡王,加汉南、汉北招讨使。后来朝廷让李希烈去讨论四镇,结果,最后李希烈反而与四镇勾结在了一起,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攻入汴州后,更旋称楚帝。

若是李璟也认为眼下形势可用,他也跟着反了大唐,那又将要怎么办?

李璟还在河北之东,若他一反,那叛军实力将成倍的增长,拥有三十多镇的势力。几十万的兵马,到时侯能不能挡住李璟都还是两说。

有这个担心的并不只有田令孜和李儇,其它大臣几乎也都有这样的担心。

毕竟,朝廷先前可是要解除李璟兵权的,先前李璟听令,也许是觉得没有多少把握反叛朝廷。可是现在有了四镇在前,情势可就大不一样了。

宰相豆卢掾出列提议道:“陛下,臣以为眼下应当调安东郡王率兵入关平乱。镇'***'拥兵二十万,兵精将良,正是用兵之时。若得镇'***'之兵,则朝廷有郑、崔、李三路大军,就算河北四镇反,也并不足惧。”

卢携冷哼一声道:“只恐李璟不肯听令。”

殿中众臣都明白卢携那句话的意思,先前朝廷下旨解李璟兵权,拆分镇'***',还要派兵入辽,这差不多算是给李璟后背上来了一刀了。李璟没有直接反,就已经不错了。现在这样的时候,你还指望着李璟对朝廷忠心耿耿?他不借机反叛,就已经算是忠心了。

“陛下,臣以为,如果对李璟加以安抚,调镇'***'并非没有可能。当务之急,可以下旨给李璟以加封高职,再多加赏赐,相信李璟应当能出兵。”

一直很少开口的相国于琮说道:“李璟已经依旨将镇'***'拆分,他哪还有兵马。”

“当初可以拆分,现在还可以下道旨意把拆分的五镇兵马指挥之权再交于李璟之手。比如,加封李璟一个五镇元帅之类的职务即可。”豆卢宰相辨解道。

从朝会开始,田令孜就一直没有吭声。只是冷眼观看朝中众臣,现在终于听到有人提起要把兵权还给李璟了,他不由的脸色极为难看,可这个时候,却又没法出声阻止。先前提出解李璟兵权的就是他,结果李璟同意了,反而闹的河北藩镇入宫行刺,差点把命丢了不说,还引的三藩镇彻底反了。现在这个时候,不管他说什么,皇帝估计都会认为他是因私误公了。

若是这个时候,李璟提出让皇帝诛杀他,才同意出兵,他估计皇**不会有反对意见。因此,现在他是能低调就低调,生怕引得人把河北反的责任归到他的头上来。

有经验的重臣们都明白,眼下这个时候,不管李璟是什么样的心情态度,首先都得安抚好这位手握重兵的安东郡王。

“豆卢相国以为该如何下旨?”李儇问道。事关到李唐江山,虽然小皇帝爱玩,但眼下也不得不耐心坐在这大殿之上了。

听到皇帝询问,豆卢掾也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要安抚李璟,肯定得拿出些干货来。可也不能因此再任李璟镇'***'节度使等刚解去的职务,不然朝廷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想来想去,他也没有想好该拿出什么样的奖赏,才算是既有诚意,还能让李璟心动的。

李璟现在位封郡王,可谓是到了底了。官职更是从一品骠骑大将军,还有上柱国,太傅等位极人臣的官职。

总难不成要给李璟封一字王吧,若是不封一字王。那么封官的话,还有什么官职在李璟现在之上的?豆卢相国想来想去,似乎文有尚书令,武有天策上将这两个职务,是真正有实权而又比李璟现在官职高的了。

可,不管是一字王,还是尚书令或者天策上将这几个官职爵位,那可都非人臣能封的啊!

第661章灭国

(感谢垂死的椰子、无畏所谓、越溪懒人、南阳火诸位的支持!)

辽东。

三曰限期已到,辽东城中的高安武还想要负隅顽抗,却发现自己已经众叛亲离。高句丽国的将军们,已经都带着自己的人马逃命一般的离开了这座王城。

再次清点了城中的可战之兵后,高会武沮丧的发现,他手下的战兵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而且,就是这两万之兵,也已经是士气尽丧,兵无战心。

旭曰东升,三天已过。

城外已经响起了连绵的聚兵号角之声,半醉半醒的高安武红着眼睛提着出鞘的宝剑下令坚守,准备与唐军血战到底。

不过留下的诸位统兵之将听到这个命令之后,无不脸色一暗。

半晌,没有一个将领移动脚步。

看到诸将的这个反应,高安武先是恼怒,然后是惊惧。

当他明白了将发生一切之后,只能仰天发出一阵阵的大笑。

片刻之后,笑声戛然而止。

很快,辽东城门大开,一队高句丽军官带着高安武的首级、兵符、玺印、户籍帐册等前来请降。

城下鼎盛的军阵之中,李璟对于高句丽人杀高安武投降的结果似乎并不惊讶。面对高句丽人的投降,李璟也并没有为难,而是笑着接受了高句丽人的投降。

当天,城中两万高句丽人解甲弃械归降,出城接受整编。

李璟率军进入辽东第一大城辽东城,这座位于辽河中游平原上的巨大平地城,几百年来一直都是辽东的军事与经济中心。四方城池,双重城墙,三道城门。

虽然唐军围城以来,不断有高句丽兵马逃走,原来五万高句丽军逃走了三万,又有三万契丹军撤走。但是整个城池中,老老少少军队和百姓商人加起来,依然超过二十万人口之众。特别是高得贵经营这里多年,这里也一直是高句丽、渤海、契丹、甚至是室韦、新罗交易的中心,城中建有众我粮仓。

对于李璟来说,兵不血刃的拿下辽东城之后,更大的意义在于将这个复国不到一年的高句丽国的两代国王杀死,并且夺取了王都。整个高句丽现在彻底的失去统一指挥,以及军心士气。

虽然还有白岩、新城、盖牟、金山等重要山城,和各路大小高句丽人势力。

但现在,这些人已经成了一盘散沙,再也无法凝聚起来对抗唐军了。

夺下了辽东城,击杀了高安武之后,李璟现在已经具备了迅速扫平高句丽残余势力的能力。

李璟进入辽东城之后,立即下达了两道命令。

命令赵犨与曾元裕二将率两万兵马沿辽东城南的大梁水向东进发,攻取沿大梁水南北两岸诸城高句丽势力。

命令林武与李居义二将率两万兵马沿辽东城西面的小辽水向东北进发,攻取沿大小辽水东西两岸的高句丽势力。

李璟亲自坐镇辽东城,主持攻占辽东各城之后的清剿地方残余势力,以及外迁高句丽民,内移中原百姓,还有新占领取内的修路、筑城、分田等事务。

为了能够加强对这些新占领取的彻底控制,李璟现在严格实行,每占领一地,立即把这些占领取的高句丽等外族百姓迁往内地,然后把中原百姓移到辽东,虽然这样倒腾起来,十分麻烦。可为了长远计,李璟对这项工作绝不打半分折扣。就算是现在在辽东修路筑城的这些工人,也基本都是先安置到了中原各州县,生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