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唐 >

第433章

晚唐-第433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此迅速的崛起,内部也还是有很多矛盾的。就比如,当初从八部分为二十部,三耶律成了七部,世里独成一部,也就造成了汗王世系出于遥辇部,可掌握军权的夷离堇却世代只能在迭剌部中选任。特别是自匀德实以来,契丹人拥有了大量战俘奴隶,和扩张的大量地盘。特别是在占据了辽河一带的平原后,他们开始从游牧转向半耕半牧,这个变革使的契丹人壮大的更快了。”

“这次匀德实被刺杀,不单单只是迭剌部内部争夺的结果,我们应当看到,狠德可还是巴剌可汗的女婿。因此,可以看做是连遥辇氏都开始对迭剌部,特别是对迭剌部变革派视为巨大的威胁了。”

“敬翔怎么看?”

“盖参赞说的没错,契丹可汗与夷离堇之间矛盾很大,不单单是两人之间的矛盾,还是两个部族之间的矛盾。迭剌部的力量早远超于遥辇部了。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加把火,也许因为暗杀匀德实而引起爆发的迭剌部内部矛盾,很有可能就能转化为迭剌部与遥辇部之间的斗争了。”

“迭剌部强而遥辇部弱,另外迭剌部的部众正是占据着辽西、辽河一线,我们如果收复辽东,首当其冲面对的就是迭剌部。因此,如果我们采用合弱离强,远交近攻策略,那么我们可以先和遥辇部联手一起对付迭剌部。先把契丹最强的迭剌部给打下去!”

如此一来,李璟便不用面对整个契丹,而是只面对一个迭剌部。虽然迭剌部是契丹中最强的部族,但他再强,也只是二十部之一。如此一来,镇'***'要面对的压力确实小了许多。

当初,隋朝正是如此面对崛起的突厥帝国,最后成功的将他们一分为二,离强合弱,分化合击,隋朝只用了最小的力量,就一直让突厥长期处于东西两部对立混战之中。

现在,李璟需要的,也是依法炮制而已。

李璟点了点头,“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前段时间我已派了李维前往契丹,寻找机会挑拔迭剌内乱,当然,他表面的身份是中原的商人。不过这小子做的不错,他已经在契丹换得一万匹战马,两万匹挽马,还有十一万头牛和二十万只羊。另外,这段时间,还在不停的收购战马和牛羊、各种皮货以及矿石等等。”

“第一批战马挽马和耕牛已经在路上了,他们还直接在契丹建了罐头作坊,收购牛羊直接做成罐头运来辽南。”

这个消息让众人都一惊,居然有如此收获。

“当然,最大的收获并不止这些。最大的收获是,就在十天前,暗杀了耶律匀德实的耶律狠德,就在举行柴册礼接任夷离堇之位的当天,被耶律匀德实二哥的儿子耶律蒲古之割掉了脑袋!”

第570章颠覆契丹

(感谢繁体字口令的月票支持,谢谢!一万二送上!)

“耶律狠德死了?”一片惊呼声响起。

李璟笑道,“没错,耶律狠德死了,而且是在举行柴册礼的当天被耶律匀德实的侄子割掉了脑袋。”

耶律狠德的死,可以说完全是在李璟的策划下,由李维亲入契丹,积极的推动下的结果。如果不是有李维的话,蒲古之并不一定会如此激烈的报复狠德。毕竟,狠德是巴剌可汗的女婿,他杀掉匀德实,也是得到许多贵族们支持的。

但李维的话,让蒲古之寝食难安。最后,终于决定先下手为强。

契丹的柴册礼最初原本是契丹人选新可汗时用的,刚开始夷离堇是没有资格用这个仪式的。但如今夷离堇的权势越来越大,因此,契丹的夷离堇也要经过这个柴册礼。

柴册礼其实就是烧柴火祭祀天神的一项礼仪,在举行柴册礼的时候,接任夷离堇的人要先完成一个‘再生’仪式。顾名思义,再生就是重新生一次。至于原因,是让当上夷离堇的人记住,以后他不再是自己家庭的代表,要为部落的利益服务。所谓的再生仪式,其实就是走进一间没人的帐篷,换上夷离堇的那身行头而已。

当时满心欢喜的匀德实走进帐篷以后,就被几个人按住,一刀把脑袋割去,成了真正的再生了。。

当时下手的人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李掌柜,因为在仪式上,各部的人马其实都是相互监视,谁也不可能偷偷出现在那个帐篷之中。唯有中原商队的人虽然受邀参加这个仪式,但却并没有人盯着他们。结果一直假扮成李掌柜的李维,带着几名特战队员潜入了帐中,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杀掉了狠德。

当时耶律蒲古之也化装成了李维的手下潜入了会场,他们杀了狠德后,耶律蒲古之换回衣物,而李维等人则又装扮成了耶律蒲古之的手下。

当众人期待的耶律狠德没有从帐中出现,反而是耶律蒲古之擒着狠德的头颅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

耶律蒲古之手举着耶律狠德的脑袋出帐,告诉在外边等候的迭剌部与其它各部众,狠德谋害匀德实夷离堇,大逆不道,已经伏诛。

这时蒲古之父亲耶律贴剌和耶律古直兄弟俩带着本部早安排好的勇士杀出,不等狠德的手下反应过来,就已经把这帮人剁成了肉片。

杀了耶律狠德之后,耶律贴剌利用自己九任夷离堇的威望,和眼下掌握局面的有利情况,强势的与迭剌部内部各族达成协议,由耶律蒲古之当选为新一任的迭剌部夷离堇,同时顺利的担任了整个契丹的夷离堇。

原本为耶律狠德准备好的柴火,直接被用做了耶律蒲古之的柴册礼。

“耶律蒲古只选任为夷离堇,那迭剌部现在矛盾应当更大了。”盖宴捋着胡须笑道,大家并不担心耶律狠德死后,这些矛盾就会平息。

相反的,众人都已经相信,以杀对杀,只会让契丹的内部矛盾更加的尖锐。耶律狠德暗杀了耶律匀德实,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行动,后面有诸多迭剌部贵族和其它部族的支持,特别是得到来自巴剌可汗的支持。

可现在,耶律蒲古只又在契丹人最神圣的柴册礼上刺杀了耶律狠德,强行登上了契丹夷离堇之位。这件事情发生,不单单是耶律贴刺家族与耶律狠德家族的迭剌内部争斗了,而已经把遥辇部的契丹可汗巴剌可汗也牵连了进去。

“子振以为,我们接下来应当如何给契丹人添一把柴火?”

李璟扭头望着敬翔,眼中带着几分考较之意,嘴角带着一抹微笑。

敬翔倒是显得十分轻松,“眼下局势,我们需要做的只有两点。首先是暂停对辽东的大规模战备行动,让契丹人知道我们不会出兵,让他们可以放心的内斗。其次,我们也不能完全闭坐着。我们得给他们再添一把火,让李维将军利用眼下和耶律蒲古之的友谊,加强与迭剌部的交易。同时,也给他们施加一些影响,让他们和巴剌可汗的冲突再加剧一些。甚至可以出售一些武器铠甲给迭剌部,让他们把巴剌可汗打压的再厉害一些。”

“如此形势下,耶律贴剌家族带领的迭剌部表现的越强势,那么巴剌可汗承受的压力也便会越大,那么最后反弹也就更强。”

“忍无可忍之时,巴剌可汗便会无须再忍。”李振笑道,“当然,听说巴剌可汗是个生意人,喜欢的是做生意,而不是打仗。不如让李维将军派人假冒蒲古之的人把巴剌可汗刺杀。然后选一个强势的新可汗出来与迭剌部争斗。”

“只要巴剌可汗一死,大帅可以派使者前往契丹,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他们讨伐迭剌部。我想,契丹内战便不可避免了。”

李璟连连点头,暗地里却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自己的这群谋士还真是狠啊,轻松的几句话,已经要颠覆一个国家。事情真的如果能按预计的进行,这对于契丹这个新崛起的塞外联盟来说,可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不过,李璟喜欢这个计划。

蒲古之有刺杀耶律狠德在先,如果耶律巴剌也被刺杀,相信有很多人都会认定是他杀的。

刺杀来刺杀去,这是最容易引发报复和仇恨的行为。

而且李璟也相信,遥辇氏这个汗族,肯定不甘心看着契丹的大权一直被迭剌部给占据的。

“子振所言极是。”李璟旋即转头对着李振李良几人道,“既然如此,那便就此议定,接下来,就由参谋司拿出一个全面的计划来,我会增派人手进入契丹。”

李让也微笑提议道:“既然如今契丹的交易如此火热,我们何不增派商队前往契丹,趁他们大战前,可以好好赚上一笔了。等他们战斗一起,更能大赚一笔战争财。”

“你这真是无孔不入啊,让你来管钱袋子真是没用错人。”李璟笑指着李让道。

李璟现在也渐习惯了把事情交与众人讨论,得出结果后,也放心的交给他们去负责。对于李璟来说,家业渐大,他也不可能事事躬亲,抓大放心,便是必然。李璟需要的就是诸事汇总他听取审议,但具体的艹作方面,就得放手交给其它人负责。

出谋划策方面有李振李良兄弟,还有盖寓、敬翔四人,加上参谋司的那一众人,李璟很是信任。而具体的民政后勤方面,也有郭承安、李纯、李让、崔致远、杜仲武等负责。

知人擅用,适当放权,这很重要。

下面的人现在也都习惯于大帅的这种方式,层层放权,各自处理好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很好的办事方式,主臣相知。

历史上的契丹,在大唐王朝最后的乱世三十年和五代的五十余年时间里,成功的崛起为大辽帝国。但是现在,历史将在这里拐弯,李璟的出现,让唐军开始重新进入被大唐遗忘百年的辽东。而且有李璟的参与,契丹国也没能一帆风顺,反而开始祸起萧墙。

李璟暂时不攻打辽中,对于镇'***'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今年进攻辽中,对于刚刚扩军的镇'***'来说,还是有些仓促的。辽南的道路还没有修好,后方的粮草还没有运送到前方。而且冬季将要开始,镇'***'大量士兵都是中原人,对于辽东冬季的寒冷也还没能适应。而且辽中的山地地形,也是一个困难。

现在好了,镇'***'至少有了半年的时间进行准备。

“从现在开始,要在辽南修建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方便兵马输送和后勤的粮草运输。有一条宽阔平坦的贯穿辽南的大道,不但方便我们的军队和粮草输送,对于我们开发辽东,也是极为重要的。”郭承安做为一个辽南原住民,提出了一个修路计划。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李璟记忆中还是很深刻的。辽东这个地方山多,甚至诸多城市也都修在山上,虽然防御增强,可运输却很困难。有一条干道的话,整个辽东的掌控将获得增强。李璟对这个计划,立即同意。虽然,李让对这个计划做了一个初步的预算,需要的钱粮和民夫无数。

不过李璟却并不觉得是问题,唯一一个问题是,李让打算征召民夫,就是免费的瑶役。这一条,却被李璟坚决反对了。历来大型的土木工程,对于百姓伤害极大,甚至一再弄出造反等事情来。原因就在于工程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而且民夫们还要免费做工,并且自带粮食。

这样的工程民夫最苦,劳民且伤财,百姓难以承受。

李璟可不希望自己下面也弄出这样的事情来,因此,他坚持修路,但修路却得给百姓工钱,而且还得负责饭菜。

“现在我们粮食满仓,而天下间还有无数的流民没有饭吃。因此,修路不用怕没有人,我们有的是钱,钱庄不是有好几千万贯钱嘛。”

李让苦笑着道:“大帅,那些钱可是各地玻璃经销商的保证金,可不是我们的。”

“既然在钱庄里,那就是我们的。先用着,到时难道还怕还不了?民夫也用不了多少钱,一人一天五六十文钱,再包个伙食,绝对有大量的百姓抢着要来。你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运到辽南来,然后安排他们修路。一人一月不到两贯钱,十万人也才二十万贯钱而已,这钱我们出的起。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为了二十万贯钱强征各县百姓服役,大家耽误了农时生产不说,还引发百姓怨恨,区区几十万贯钱,值当否?”

被李璟这么一解释,李让倒也想明白了。虽然说官府征发民役本来是自古有之,可既然老师如此怜惜民力,仓库中又确实有钱粮,那他也当支持老师的决定。

“虽然暂时不用打仗,但军队的训练,还有百姓的安置这些,都不能有片刻的停缓。特别是所有新来的百姓,一定得做到有衣御寒,有饭裹腹,而且还得在寒冬到来前,给大家都建好安置的房子。哪怕暂时用帐篷安置也行,就是不能让那些千里迢迢来奔的百姓,到了这里却无法安置。要记住,人口是宝,现在的我们,再多的百姓我们也需要。”李璟对于人口的需求很高。

登州和辽南两地两百多万人,已经极多。但对于李璟来说,并没有饱和,镇'***'可不只是一个农业自产自足的藩镇。镇'***'的工坊商贸极好,眼下大唐还没有怎么战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