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在三国 >

第839章

重生在三国-第839章

小说: 重生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大秦帝国的密使大部分已经到达各自的目的地。
  伦丁尼,也就是后来的伦敦,是英格兰总督的治所所在地,是目前整个英伦三岛上最大最豪华的几座城市之一,不过却远远不能与罗马、洛阳这些大都会相提并论,人口近一万人左右,也就相当于大秦帝国的一座县城,不过城墙倒是有模有样,六米高,全由巨石垒砌而成,将整个城池保护起来。
  “总督大人,秦,秦帝国的使者求见!”
  一名军官奔进治所大堂,急匆匆地禀报道。
  正在议事的众人都不禁愣了一愣。


第1434章 结盟
  正在英格兰总督治所大厅内议事的众人听到军官的禀报,都不禁愣了一愣。一个身材魁伟、穿着皮甲的将军模样的人一脸怀疑地道:“不会又是假的吧!今年已经两拨人了!这些个混蛋竟然想用这样的办法来骗钱!”
  这位将军名叫奎德,是英格兰总督阿拉杨麾下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只有三十几岁,勇猛无比,曾经在对北方蛮族的做战中连斩对方十几位勇士,威震敌胆。这里所说的北方蛮族并不是指欧洲大陆的北方蛮族,而是英伦三岛中爱尔兰岛和英格兰北部的居民,此时被称为西伯尼亚人,也就是后来的爱尔兰人。这些西伯尼亚人擅长山地战,以爱尔兰岛为基地与罗马帝国进行着长期的对抗,目前西伯尼亚人、英格兰总督及罗马帝国三方势力在这里相互角力。
  总督阿拉杨皱了皱眉头,问军官道:“对方有多少人?”
  “十几人!与我们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众人讶异地互望了一眼。
  阿拉杨道:“听说东方帝国的人与我们的样子却别是很大!”
  对军官道:“把他们带进来!”
  军官应诺一声,退了出去呢。
  “总督阁下,你不会真的相信有秦国人能够到达这里吧?”
  提出质疑的是阿拉杨麾下的财务大臣,沃尔夫。这个沃尔夫虽然掌管的是财政事务,不过形象却完全不像个管内政的,倒像个领兵打仗的武将。
  阿拉杨笑道:“见一见也无妨!”
  待军官领着两个人进入治所大厅,众人都不禁一愣。因为眼前这两个人的相貌特征与他们完全不一样。
  “两位是~~~?”
  阿拉杨问道。说的是罗马语。
  随从模样的人用汉语对另一人道:“对方问我们的身份?”
  “告诉他,我们是大秦的使者!把把金剑、国书给他!”
  随从应诺一声,用罗马语对阿拉杨重复了一遍,随即取出国书、金剑呈给对方。
  阿拉杨仔细地看了看用罗马文写的国书和精致而又充满霸气的金剑,登时确定的对方的身份。连忙起身来到两人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英格兰总督阿拉杨恭迎大秦帝国使者!”
  周围的部下见状,先是一愣,随即起身纷纷行了一礼。不要怀疑他们为什么这么恭敬!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强者为尊,而且目前阿拉杨的形势并不乐观,急须外援!
  “总督大人不必多礼!我谨代表大秦帝国皇帝陛下向阁下问好!”
  使者抱拳道。
  阿拉杨连忙致谢。请大秦使者上座。
  各自落座,大秦使者开门见山道:“我此来是希望与阁下结成联盟!不过,在此之前,我希望阁下能够详细介绍一下你们实力!”
  经过多年与西方人打交道,秦国方面知道,与他们谈事情最好直截了当,拐弯抹角只会让对方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阿拉杨对于大秦使者这番话,丝毫不感到有什么不妥,他认为对方有这样的要求是很理所当然的。
  阿拉杨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既然大秦使者问起,我就实话实说!我们整个英格兰的兵力有十五万,其中精锐五万!”
  大秦使者呵呵一笑,看了一眼阿拉杨:“恕我直言!根据我们的情报,阁下麾下的军队最多不过十万!否则海峡对岸的罗马军兵力就不可能只有六万!”
  阿拉杨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不错!我军确实只有十万!其实还不到十万,总兵力只有九万六千余人!其中称得上精锐的只有三万!”
  大秦使者点了点头,思忖着问道:“不知你们现在与西伯尼亚人是什么关系?”
  阿拉杨道:“暂时停战,不过他们随时可能挑起战火!说实话,我现在可不想与他们为敌!”
  大秦使者问道:“你们有没有可能与他们结成联盟?”
  阿拉杨想都没想便摇头道:“不可能!他们视我们为侵略者,怎么可能和我们结盟!倒是有与罗马人结盟的征兆,因为罗马人说要帮助他们夺回失去的领土!”
  大秦使者皱了皱眉头。
  阿拉杨试探着问道:“使者大人,不知大秦帝国愿不愿给我们提供火炮?”
  大秦使者道:“其实皇帝陛下也有此打算!只是我们无法将火炮这样庞大的装备运到你们这来!”
  阿拉杨沮丧地点了点头。
  “不过,我们有办法让你们拥有火炮!”
  大秦使者高深莫测地道。
  阿拉杨不禁双眼一亮,急声道:“只要能够拥有火炮,我可以答应大秦帝国的任何要求!”
  这个英格兰总督倒是非常知趣!
  大秦使者微笑道:“我们也不须要什么,只须要能够在总督大人辖下拥有经商的完全自由!”
  阿拉杨及一众部下都不禁一愣,他们没想到对方的要求竟然这样简单。可是,这个要求真的很简单吗?
  “就这个条件?”
  阿拉杨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大秦使者笑道:“就这个条件!怎么?有难处?”
  “不不不!我们接受这个条件!”
  阿拉杨连忙道。
  当天晚上,阿拉杨在治所大厅为大秦使者一行人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虽说是盛大的宴会,不过却根本无法与中原相提并论,甚至与中原大富之家的奢华相比仍远远不及,不过场面倒是不小。
  热情好客的主人频频敬酒,身为大秦使者的只是一介文官,很快就不省人事了。在众人的轰笑声中,两个体格彪悍的护卫忍不住与英格兰人斗起酒来,说实话,此时西方人惯饮的麦酒根本就无法与中原的烈酒相提并论,就如同农民和勇士的区别,中原的烈酒入喉后如同火烧一般让人热血沸腾,而这些麦酒则太过平淡无味了。
  一个时辰下来,两个护卫喝趴下了对方十几号人,却依旧意气风发。这让英格兰人不禁感到有些恐惧。
  两天后,大秦使者与英格兰总督阿拉杨正式达成一项协议。协议内容是,双方结成同盟,大秦给英格兰方面提供火炮制造技术并且指导火炮工房的建设,作为回报阿拉杨向大秦方面全面开放英格兰的市场。
  随后,大秦使者给洛阳发去了飞鸽传书。
  差不多就在此同时,罗马人与罗斯人也在罗马达成了协议,罗马帝国与罗斯帝国正式缔结同盟。
  洛阳。
  陈楚看着手中的情报皱眉道:“想不到罗马人和罗斯人的动作这么快!我们的离间计划还没有开始,他们就结成同盟了!呵呵,联合抗秦!很有意思!”
  “陛下,之前制定的离间之计是否还要继续?”
  司马防问道。
  陈楚思忖道:“这不妨碍计划的施行!离间之计不变!”
  “是!”
  散议后,陈楚望着天花板,不禁想起三国演义中吴蜀两国联合抗曹的情景。呵呵一笑,“老子竟然成了强魏!越来越有意思了!”
  半个月后,负责出使东女国的李忠阙终于登上东女国的海岸,百余人顺着一条河流前行十余里,被千余军队包围住了。这支军队非常原始,穿着兽皮,脸上涂着天然的颜料,手中的武器多是石质。这大概就是东女国的军队。


第1435章 女王
  李忠阙一行人上岸后行了十几里,突然被一千多手持原始武器的军队给包围了。李忠阙连忙阻止准备反击的护卫队,派一名副使携带礼物及一名懂得南蛮语言的通译前往与对方接洽。很快,副使带来了好消息,对方愿意带领李忠阙一行人前往觐见他们的女王。
  李忠阙一行人跟随这支穿着兽皮、树皮、手持石质武器的军队沿着河畔向西边行去。
  李忠阙仔细地打量着这支东女国的军队,发现他们虽然装备极为落后,不过行动矫健,而且很有章法。
  “大人,这东女国如此原始,对帝国何用?”
  一名副使面带轻蔑地道。
  李忠阙道:“凡事不能只看表面!等见了他们的女王再说!”
  一行人沿着河畔走着,在河流中捕鱼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都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李忠阙一行人,这些东女国的百姓只穿着一点兽皮和树皮,所乘的舟船是一种独特的独木舟,就是将一整棵树木中间掏空做成的一种小舟。
  两个时辰后,一片坐落在丛林中间的尖顶茅草屋出现在了视野中,在前方不远处还有一圈木制的栅栏,大门口处有几名站岗的卫兵。
  领头的那个东女国人让李忠阙他们暂时等候,随即走到门口与卫兵说了几句话,还指了指李忠阙他们,紧接着便进去了。
  “大人,对方善恶不明,须提高警惕才行!”
  护卫队长小声提醒道。
  李忠阙点了点头,“让兄弟们小心戒备!”
  “是!”
  一刻钟后,一大群人从大门处涌了出来。领头的赫然是一位女子,而且是非常美丽的女子,穿着让人喷血,婀娜的娇躯上竟然只在重要部位遮盖着一点兽皮,皮肤是小麦色的,戴着一个由孔雀羽毛制成的头冠,有一种为上者的高贵气质。这一群人中,除了她以外大部分都是女子,穿着打扮与她相似,不过都没有戴头冠,相貌都属中上之姿。
  领头的那个女子看到李忠阙一行人,双眸一亮。疾步来到李忠阙面前,行了一礼,竟然用汉话道:“大人是从中原来的吗?”
  李忠阙一愣,微笑着抱拳道:“我是从中原来的!代表大秦帝国和大秦帝国的皇帝!”
  那女子愣了一愣,诧异地问道:“中原不是大汉皇朝吗?”
  李忠阙微笑着解释道:“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是大秦帝国!远比当年要强大的多!不知尊驾如何称呼?”
  女子微笑道:“我是东女国主!”
  李忠阙当即抱拳一礼,正色道:“大秦帝国使者谨代表大秦帝国皇帝陛下向女王致敬!”
  女王回了一礼,微笑道:“请带我向大秦帝国皇帝陛下致敬!”
  东女国女王亲自将李忠阙一行人迎进‘都城’,权且就叫做都城吧,其实这里根本就是一座大型山寨。
  来到东女国的议事大厅。这里有一些装饰,不过都是些兽骨、鲜花和藤牌之类的东西,面积也不大,大概相当于中原的一座小县衙吧。
  女王请李忠阙与自己并肩而坐,随即命人大排筵席。筵席的布置特点与中原大体相同。李忠阙不禁好奇地问道:“敢问女王,贵国是否有中原汉人?”
  女王点了点头,微笑道:“我的一位先生便是中原汉人!”
  李忠阙不禁感到诧异,“能否请这位先生出来一见?”
  “当然可以!”
  女王吩咐身旁的一名近侍,近侍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贵使,我来为你介绍一下我们东女国的重臣!”
  女王兴致勃勃地道。女王从左首处介绍起,依次介绍了在座的八位重臣。这八人中有六人是颇有姿色的女子,有意思的是,这八人的职位竟然包括了汉朝时所谓的‘三公’。李忠阙与八人纷纷见礼。
  正当女王与李忠阙说话的时候,近侍领着一个须发花白穿着粗布长衫的老人来到大堂中,老人一脸急切、希冀的模样。
  女王向李忠阙告罪一声,随即下到堂下接替近侍扶住老者。老者的目光定在李忠阙的身上,更加激动了。
  “先生,这位便是中原来的使者!”
  女王介绍道。
  老人抑制不住激动地心情,急奔到李忠阙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泣声道:“草民蒋升斗拜见大人!”
  李忠阙连忙扶起老人,和声道:“老人家不必多礼!”
  “大人,草民已经流落他乡三十年了!”
  老人悲泣地道。
  这时,女王走了上来,眼圈有些微红的模样。“想必先生有许多话想要询问贵使!我等就不打扰了!”
  女王道,随即示意众人退下。众人起身行了一礼,退了下去。女王也退了下去。
  李忠阙与蒋升斗长谈了两个时辰,此时天色已暗。蒋升斗向女王请求暂与李忠阙他们居于一处。女王应允了。
  当天晚上,李忠阙与蒋升斗挑灯夜谈。李忠阙得知,蒋升斗原是中原青州人士,后因躲避当地的恶绅不得已而流落他乡,后来为了生计出海捕鱼,遇到大风暴,渔船翻覆,他被海浪卷到了东女国的海岸,后被当时的东女国主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