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在三国 >

第64章

重生在三国-第64章

小说: 重生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肃跪坐在药炉旁,全神贯注的照顾着火候,而姜泰也没敢离开,站在鲁肃的身后,静静地等候着。
  大约一个时辰过后,鲁肃突然道:“好了!”
  随即小心翼翼地提起药罐,将药汁倒入一个空罐之中。
  做完这些,鲁肃长出了一口气。
  “大人,这药有何用?”
  满头雾水的姜泰忍不住问道。
  鲁肃笑了笑,“这药是给许攸的小妾吃的。”
  姜泰不禁皱起眉头,鲁肃不等他发问,继续道:“这是毒药,只要服食一滴就能使人中毒,人服食后,症状会非常吓人,但其实这毒药并不会要人的命。只要让许攸的小妾中了此毒,我们便有机可趁了。半夜时,你带人潜入她院中,将这些药汁倒入水井之中,接下来,咱们只须要在必经之路上等候就可以了,许攸心忧小妾的安危,一定会派人将华佗送过去,到时,咱们在半路劫夺。”
  姜泰不禁双目一亮,只要华佗离开了大将军府,一切就好办了。这华佗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人物,只要离开大将军府,负责押送他的人必定不多,凭铁壁卫的战斗力要夺下华佗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大人,此计甚妙!”
  姜泰一脸佩服地抱拳道。但姜泰似乎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脸上随即露出担忧之色,“大人,万一许攸随便请一个大夫怎么办?”
  鲁肃笑着摇了摇头,“不会的。你想想,如果你的亲人得了重病,正好身边有一个医术通神的神医,你是会选择这个神医呢,还是到街上去随便找一个大夫?”
  姜泰立刻露出恍然的神情。
  当天半夜,姜泰带着两个铁卫换上夜行衣再一次出门,直奔城南而去。
  就在这天夜里,在千里之外的乐平,陈楚惊恐地发现握在掌中的蕊儿的手变得冰凉。大惊之下,陈楚立刻派人叫来了蔡郎中,蔡郎中诊断后告诉陈楚一个坏消息,张蕊的伤势比想象的要严重,如果四天之内没有找到救治的方法的话,就回天乏术了。
  陈楚不禁心情大坏,当场将所有的人撵了出去。
  陈楚静静地坐在张蕊的身旁,禁不住的泪水滴在张蕊的纤手之上。陈楚一生之中只流过两次泪,一次是很久以前,仿佛是前世,他原来的女友为了救重病中的父亲而嫁给了一个有钱人,当她出嫁的那天,陈楚远远地看着,那一次他流了一生中的第一次泪,在那一刻他能感到了彼此心中的无奈。这一次,陈楚的心中同样感到了无奈,命运仿佛已经被上天安排好了,不管你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还是让天下敬仰的英雄,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


第161章 劫夺华佗
  住在洛阳城南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寡妇崔氏,风骚入骨、冶荡撩人。平时里,不缺市井无赖、风流公子打这个寡妇的主意,不过这崔氏虽然外貌风情,但却颇守妇道,并未听说同哪个有不清不楚的关系。然而最近这段时间里,周围的邻居却注意到,不时有男子出入崔氏住得宅院,那男子年纪不大,但却身穿锦袍腰悬美玉,并且身边总是跟着几个彪悍的兵丁,于是大家猜测,这崔氏恐怕是攀上哪家富贵人家了。几日后,崔氏搬离了所居住的陋巷,虽然仍住在城南,但却是在小康人家聚居的巷弄里。后来,大家才知道,崔氏给人做了小妾,而这主人家的身份很不简单,乃是祁乡候身边的大红人,许攸。得知这个讯息以后,许多人都暗自羡慕不已,也有不少人大骂崔氏无耻,不过这其中有多少不是因为嫉妒和其它阴暗心理的,就只有天知道了。
  许攸这个人的人品虽然不怎么样,对待崔氏倒确实不错,平时吃穿用度样样不缺,金银珠玉也不少,至此,崔氏终于不用再为生计而奔波了,并且再也没有人敢轻薄欺辱于她。虽然身为小妾,身份卑微,但崔氏对现状却非常满足,崔氏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的姿容褪色会让许攸嫌弃。
  为了保持容颜,崔氏每天晚上都会熬一碗银耳莲子汤喝下。这天晚上,崔氏像往常一样到井中取水,然后熬了一碗清香扑鼻的银耳羹。崔氏闻了闻,感觉似乎其中有一丝别的什么气味,不过这气味很淡,几乎微不可察,所以崔氏也就没在意了。
  喝完了银耳羹,崔氏便上榻卧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许攸兴致勃勃地来到崔氏处,可是敲了半天门却不见崔氏来开门。许攸不禁心中讶异,于是命随从翻进院内将院门打开。
  随从依言翻墙入院,然后打开了院门,许攸立刻快步朝崔氏的卧房走去。
  来到门前,许攸又喊了几声,仍不见有人做答,于是来到窗前,戳破窗纸往内看去。只见绣榻之上,崔氏正在高卧。
  许攸不禁生疑,自己喊了如此多声,就是睡得再熟也该醒了,莫不是其中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一念至此,许攸立刻命随从撞门。
  片刻之后,随从将门撞开,许攸一个箭步就冲了进取。
  来到榻前,许攸正要喝问,却立刻脸色大变,倒退数步跌倒在地。手指颤抖地指着绣榻,嘴唇打抖,半天都说不出话来。那模样就仿佛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物。
  随从好奇,情不自禁地也往绣榻望去,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只见绣榻之上躺着的哪里算是一个人,双颊青肿、眼泡鼓起、额头青黑,这分明就是传说中的夜叉。几个随从不禁齐齐吓了一跳。
  跌坐在地板上的许攸好半晌才回过神来,连忙站起来回到绣榻前,伸手探了探崔氏的鼻息,还有呼吸。
  怎么办?许攸焦急地在屋内打着转。片刻后,许攸突然想到了正被关在大将军府中的华佗。这个华佗可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神医,什么疑难杂症到了他手中,都能药到病除。
  一念至此,许攸立刻对身边的随从吩咐道:“快!拿我的凭信去大将军府将华佗带来!”
  说着,许攸从腰间取出一块东西递给了随从。
  随从接过凭信,立刻向门外跑去。
  许攸不敢再看绣榻上的崔氏,转身出到院中。命随从将负责巡守的两个兵丁叫来,一番询问之下,哪知道这两个兵丁竟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随从拿着许攸的凭信急奔到大将军府,凭借许攸的凭信,随从一路畅通无阻,一直来到关押华佗的地牢。
  将许攸的命令传下,负责看押的军官并没有多问什么,便照着做了。
  片刻之后,二十几个兵卒拥着一亮不起眼的马车,从大将军府的后门驰了出来,直奔城南而去。
  与此同时,在大将军府后门街市上的一个闲人也立刻往城南跑去。
  马车沿着大街一直驰到城南,然后转进一个僻静的巷弄,崔氏住的地方就在这个巷弄里。
  马车心急火燎地往前赶着,然而就在进到巷弄一半时,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数十个黑衣蒙面人突然从两旁涌出,出其不意地转眼间就将二十几个负责押运的兵卒给放倒了。不过这些黑衣人并没有下杀手,只是将这些兵卒打昏了了事。这些兵卒既然能被选进大将军府做戍卫,就可见这些都是十中选一的悍卒,然而二十几个人竟然转瞬间便被击倒,虽然有措手不及的原因,但也可见这些黑衣人的强悍。
  将二十几个兵卒放倒后,一个黑衣人立刻来到马车前,掀开车帘问道:“里面的可是华佗华先生?”
  语气倒显得很客气。
  马车中坐着的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不过他的精神显得不大好。
  老人看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黑衣人时,先是吓了一跳,听到对方发问,于是立刻抱拳一礼回答道:“老朽正是华佗,不知这位壮士有何吩咐?”
  “太好了!”
  黑衣人兴奋地欢叫一声,然后对华佗道:“我们主母身患重疾正等着先生去搭救呢!”
  “可是这里有一个人正等在下去施救,可否等救了这人之后,老朽再随壮士而去?”
  黑衣人笑了笑,“华先生不用挂心,这里的这个人不会有事。”
  说完,黑衣人便放下车帘,然后对众人道:“换上戎装,立刻出城。”
  片刻之后,数十名铁卫骑着战马拥着一辆马车出了北城门。守门的袁绍军见是征北军的车马,所以就没有查验。
  出城数里,便看见鲁肃正带着大队人马在官道旁等候着。
  “大人,幸不辱命!”
  姜泰一脸兴奋地朝鲁肃抱拳道。
  鲁肃来到马车前,掀开车帘,只见华佗正一脸茫然地坐在车内。他到现在还没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华先生,请下车,时间很紧,咱们必须乘马回去!”
  鲁肃客气地说道,但语气之中却透着不容反驳的味道。
  将华佗请下车,然后请华佗跨上战马,随后五百多铁卫便拥着华佗和鲁肃往北边急驰而去。
  “这位大人,可否告诉老朽,你们的主公是谁啊?”
  华佗顶着扑面的劲风,眯着眼睛,转头看向鲁肃,好奇地问道。
  鲁肃一笑,然后大声道:“征北大将军陈楚。”
  华佗闻言一震,然后喃喃自语道:“征北大将军啊!那可是个大英雄啊!”
  洛阳。
  许攸等了好半天都没见华佗被送来。于是又派出一个随从去催,片刻后,这个随从就一脸惊慌地跑了回来。
  “大人,不好了,华佗被人劫走了!”
  随从跪在地上急声道。
  “什么!”
  许攸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华佗被人劫了不要紧,他不是什么打紧的人物,自己在主公面前随便就能敷衍过去,但是,这华佗不在了,谁来治崔氏的病啊!
  就在许攸焦躁之时,一个百姓突然来到在院子外,吵着要见许攸大人。
  许攸本来就很烦躁,这时又有不识相的人在外面吵闹,许攸顿时火上心头。
  “去,把那个人带上来!我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胆!”
  随从领命,立刻跑出了院子,片刻后,随从便揪着一个百姓进来了。
  “你是什么人?为何在此大呼小叫?”
  许攸一脸冷厉地喝问道。看情形,只要对方一个回答不对,他便要狠狠地修理对方一顿。
  那百姓跪在许攸面前,显然已经被吓到了,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和一个密封的小陶罐,双手捧着,高举过顶,声音颤抖着说道:“一位大人叫小的将这些东西交给许攸许大人。”
  许攸顿感诧异,接过信和小陶罐,看了一眼,然后对那百姓道:“你可以走了。”
  语气很不好。
  那百姓站起来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要说什么,但终究没有说出口,慌慌张张地跑出了院子。其实,叫他送信来的那个人曾对他说,将物品送到后,可以问许攸要赏钱,他刚才之所以犹豫,就是在犹豫是否应该向许攸要赏钱,但始终他都没敢开口。


第162章 唇舌度药
  许攸看了一眼小陶罐,什么标签也没有,不知里面装的是何物。随即摊开信件一看,只有一句话:“陶罐之药,专为救崔氏之疾。”
  许攸不禁皱起眉头,此事透着诡异,让他深感疑惑。这信笺上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陶罐中装着能救崔氏的药,但这是不是真的呢?
  许攸掂了掂陶罐,心中犹豫难决。最后,许攸在心中对自己道:“不管了!如果是解药自然最好,但若是毒药,也好让崔氏早点摆脱痛苦!”
  一念至此,许攸便拿着陶罐大步走进房间。
  将一罐药给崔氏灌下,只片刻时间,崔氏的脸上便有变化了。令许攸惊喜的是,崔氏脸上的青肿斑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不到半个时辰,崔氏的脸颊便恢复如初了,就仿佛从来没有斑块出现在她的脸颊上似的。
  这时,崔氏才慢慢醒过来。一睁眼便看见许攸正站在绣榻之前,心中不禁一惊,连忙要起身给许攸见礼,但到此刻,她才发现,自己竟然使不出一点力气。
  “大人,妾身不知为何竟使不出半点力气!失礼之处,还请大人见谅!”
  崔氏惊慌地说道。
  令崔氏心中稍安的是,许攸并没有露出不满的神情,而是和颜悦色地说道;“不打紧,你好好休息,待会儿我会派两个丫鬟来服侍你。”
  安抚了崔氏之后,许攸就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许攸不禁从头到尾地思忖着整件事的经过,越想越觉的今天发生的事非常蹊跷,许攸强烈地感到华佗被劫这件事极有可能同崔氏中毒这件事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突然,许攸想到前日鲁肃曾宴请自己,在席上,自己和鲁肃说了许多关于华佗的事情,现在想来,当时鲁肃似乎是在套自己的话,难道今日发生的事竟然同鲁肃有关?可是,这没有道理啊!鲁肃为何要绞尽脑汁将华佗弄到手?
  许攸紧皱眉头,想了半天仍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知不觉间,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