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在三国 >

第298章

重生在三国-第298章

小说: 重生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拍了拍荀攸的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猛地转身回到上首,面色严肃地看着堂下众人,淡淡地道:“我自幼便立志为大汉尽忠,希冀死后能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大汉征西大将军孟德之墓’!我军可以败,我曹孟德更可以死无全尸!但此志绝不能移!”
  荀彧等一心恢复汉室的文臣武将立刻出列,感动万分地朝曹操拜道:“我等誓死追随主公!”
  太史慈单膝跪在地上,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感到能追随曹操这样的大英雄实在是人生大幸!


第522章 准备就绪
  荀攸看到眼前的情景,内心非常焦急,但是此刻他却不好再说什么了!
  曹操回到主位上,扫视了一眼堂下众人,唤道:“文若、子杨!”
  “在!”
  荀彧、刘晔立刻出列。
  “你二人负责青州和冀州的内政及农事,特别是冀州,务必要在短时间内安抚民心,并且恢复商贸及农业生产!”
  “是!”
  两人郑重应诺,退入列中。
  “子恪。”
  曹操又唤道。
  吕虔出列候命,“主公!”
  “你率领军士严把冀州四处通往他处的要道,不得使百姓逃离冀州!”
  “是!”
  吕虔应诺。
  曹操突然想到一个情况,又叮嘱道:“记住,切不可妄杀百姓!违者军法处置!”
  “主公放心!”
  曹操微皱眉头,面露思忖之色。片刻后扭头问身旁的郭嘉:“奉孝,北方战事我们应该如何反应!”
  郭嘉咳了两声,郭嘉的病比过去好多了,不过仍然没有痊愈的迹象。郭嘉稍作思忖,微笑道:“主公对征北军同高句丽之间的战事怎么看?”
  曹操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高句丽虽然人多势众,且成员多是异族凶蛮之人。但是他们怎能同征北军相提并论!我认为征北军击溃高句丽人夺回辽东七郡并不是难事!”
  曹操这话一出,他手下那帮眼高于顶的悍将都不由得点头低语,一个个流露出深以为然的神情。
  郭嘉却摇头道:“在下却不这么看!”
  曹操登时好奇起来,疑惑地问道:“难道奉孝认为陈楚的征北军会不是高句丽那帮蛮夷的对手?”
  郭嘉呵呵一笑,“征北军的战斗力如何,不需要我多说,高句丽当然不是征北军的对手!但是我认为北方的情况却有些复杂!”
  语落,郭嘉眼涵深意地看着曹操。
  曹操微皱眉头,轻轻地点了点头。
  郭嘉继续道:“从最近反馈的情报看,司隶、兖州内水情非常严重,再加上流民的问题,及司隶的人心还未安定,而且南面的张绣随时都是一个威胁!”
  说到这,郭嘉笑了笑,看着曹操“在兖州方向,陈楚还要考虑我军的威胁!所以陈楚一定会将主力军团留在司隶和兖州,而投入北方战线的军队,若我所料不差的话,应该是并州的一部分新军及整编的原袁绍军部队,充其量还会有一部分匈奴骑兵!”
  曹操点了点头,颇有些担忧地说道:“若是如此,那北方的战况只怕并不乐观啊!”
  曹操看向郭嘉,面露询问之色。
  郭嘉眉头微皱,道:“此战,征北军极有可能战败!”
  郭嘉这话一出,堂下登时议论起来,每一个人的脸孔上都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曹操麾下的这帮子悍将平时纵横天下未逢敌手,唯独在征北军手中接连吃瘪,而且连原本的老巢兖州也给丢了!在他们的心里,征北军绝对是一个心魔。
  曹操抬头看了一眼乱糟糟的堂下,喝道:“都给我闭嘴!”
  堂下登时安静下来。
  曹操有些焦虑地问郭嘉:“奉孝,若是征北军战败,我军该当如何?”
  郭嘉看着曹操,笑道:“主公不是已经有注意了吗?”
  曹操呵呵一笑,赞道:“知我者奉孝也!”
  “主公,您和奉孝先生的意思是?”
  急躁的夏侯渊出言问道。
  曹操面色一整,斩钉截铁地道:“征北军若败,则我军北上与高句丽人决战!”
  曹操这话一出,众战将全都流露出兴奋的神色,夏侯渊咧着嘴大笑道:“太好了!俺早就想拿异族的那帮龟孙子试试刀了!”
  曹操看着兴奋的众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慨然之情自心底升腾而起。
  就在众将兴奋之时,荀攸突然出言道:“主公,在下认为此举不妥!”
  郭嘉微微一笑,他明白荀攸此刻想说什么。
  曹操微笑道:“公达先生有话尽管直说!”
  荀攸走到大堂中央,朝曹操抱拳一辑,然后道:“在下认为征北军若败,正好是我军反败为胜逆转乾坤的机会!”
  曹操同郭嘉相视一眼,曹操刚要说话时,许攸急忙继续道:“征北军若胜,自然就不必多说了!但若是败了,陈楚势必调司隶、兖州的主力军团北上!届时,我军将有两个选择,一是南下徐州,一是西进兖州!”
  荀攸的眼光雪亮雪亮的,一副兴奋的不行的神情。“西进兖州若胜,可以继而拿下徐州,然后举四州之力同征北军决一雌雄!”
  荀攸猛地向曹操跪下,“主公,千载难逢的良机就在眼前,切不可放过啊!”
  大堂内鸦雀无声,各人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不少人认为荀攸所言不无道理。
  曹操站起来,走到堂下,扶起一脸苦谏之色的荀攸,拍了拍荀攸的肩膀,感慨道:“公达先生此计,我也想到了,但是我却不想这么去做!”
  荀攸吃了一惊,急声道:“主公,这是为何?”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我军可以败,我曹孟德更可以死,但是此志不能移!”
  曹操的语气非常决然。
  “主公,若是措施良机,悔则晚已!”
  荀攸一脸急色。
  曹操打断了还想继续说下去的许攸,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用再议了!”
  曹操转身回到主位上,唤道:“元让!子义!”
  “主公!”
  夏侯惇、太史慈抱拳应诺。
  曹操从案几上取出一支令箭,道:“我命你二人整肃麾下精兵,随时准备北上做战!”
  “是!”
  两人洪声应诺。
  曹操的目光转到荀攸的身上,“公达,你即刻前往青州,辅助于禁、徐晃二位将军防守青州。”
  荀攸叹了口气,抱拳应诺。
  曹操扫视了一眼众人,扬声道:“现在是非常时刻,往诸位齐心戮力,勿要辜负我之厚望!”
  “是!主公!”
  众人一起道。
  随后谋士武将退出了大堂,大堂内只剩下曹操和郭嘉两人。
  “主公似乎有心结未解啊?”
  郭嘉微笑道。
  曹操叹了口气,“我真不知道我的选择是否正确?”
  看了一眼郭嘉,曹操继续道:“其实荀攸说得未尝没有道理,但是我就是不愿意同异族沆瀣一气,或者给异族任何机会!我如此选择,说不定我等终将成为陈楚的阶下囚!”
  郭嘉微笑道:“我记得主公曾经说过,人生在世不在乎成败,而在乎曾经轰轰烈烈无愧此生!”
  曹操猛然一震,迷茫的眼眸登时恢复了神采,随即大笑道:“哈哈哈,不错!是胜是败就由老天来决定吧!”
  曹军调动起来,曹仁、夏侯渊率领十万众向兖州魏郡对面的广平郡运动,目的是兖州方向的征北军;而夏侯惇、太史慈率领的最精锐的十万大军,包括一万虎豹铁骑,则往与幽州交界处的河间县运动,这支军队就是做为在必要时出击右北平之用的。
  曹军的运动让幽州刘虞震惊不已,他以为是自己前段时间的举动惹怒了曹操,于是命人将逃回来的孔融绑了,送还给曹操。这倒是曹操没有想到的一个意外的收获。至此,从青州逃出的众诸候不是被曹操杀了,就是被曹操俘虏了!
  上谷郡。
  传令快马在郡城与军营间来回飞驰着,普通百姓们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粮草物资不断往上谷方向聚集,十五万大军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这天早上,太阳已上三杆,关羽正在大帐内同麾下众将商议军务。突然,一名亲兵来到帐中,跪禀道:“将军,主公命令!”
  语落,双手捧着一纸命令呈给关羽。
  大帐内的议论声嘎然而止,众将俱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关羽。
  关羽看罢命令,兴奋地对众将道:“主公已经同意了我的建议!命令我军立刻出击,务要保住右北平郡!”
  众将登时小声议论起来,其中来自辽东郡的部将双眼放光,显得非常兴奋。
  关羽猛地站起来,扬声道:“传令!”
  众将立刻肃容,一起站起立在堂下候命。
  “杨显。”
  “末将在。”
  “你负责督运粮草,不得有误!”
  “得令!”
  “其余各将点齐麾下军马装具,明日卯时大军开拔!”
  “是!”
  众将一起应诺。
  随即众将退出大帐。关羽来到地图架旁,看着辽东诸郡的地形图,面露思忖之色。
  正当关羽沉浸其中时,亲兵来报,“将军,主公派来了三位将军!”
  关羽回过神来,先是一愣,随即一喜,连忙道:“快请!”
  亲兵立刻离开,片刻后,三位身着将军甲的将领进到大帐中。
  “末将樊稠(李傕、杨奉)见过关将军!”
  三将拜道。原来陈楚有鉴于辽东的局势,所以决定给关羽派去这三人做为臂助。
  关羽疾步到三人面前,扶起三人,喜道:“我正为人手不足而烦恼呢!想不到三位将军就到了!”
  杨奉笑道:“主公料想关将军这里须要人手,于是就派了我等过来!”
  “来来来!快坐下!”
  关羽请三人坐下。
  随后关羽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洛阳的情况来。


第523章 拉开序幕
  整个右北平呈现的是一副凄惨的景象。官道上到处是被杀的百姓和惨不忍睹的妇女的尸身,偶尔还有高句丽士兵嚎叫着撵杀着慌不择路的百姓,凄惨的叫声和疯狂的叫声扭织在一起,回荡在右北平的天空中;各处烽烟升腾翻卷,初夏的烈阳在烽烟中暗淡失色。
  在蓟县以北数十里的山林中,数百名惊慌失措的百姓正在沿着山林小道往西边逃难,在他们的心中,西边的上谷郡使他们的希望。
  “儿啊!娘实在是走不动了!你自个走吧!不要管娘了!”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妪气喘吁吁地在山道旁坐下,脸色异样的潮红,神情涣散,她显然已经累得不行了。她旁边站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此刻正一脸焦急的模样。
  “娘,前面不远就是渔阳郡了;到了那里,我们就安全了!”
  老妪摇了摇头,“不行了!娘实在是走不动了!”
  年轻人背对着老妪,在老妪面前蹲下,急声道:“娘,我背你吧!”
  老妪流露出悲伤的神情,“你背着娘是逃不掉的!不要管娘了!你跟大伙儿快走吧!”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来到两人身边,对老妪道:“大娘,你就听你儿子的话吧!若是你不走,他如何肯走呢!”
  随即又道:“我和你儿子轮流着背你,这样也不会耽误脚程!”
  年轻人立刻看着自己的母亲,眼神中流露出央求之色,一双粗糙的手掌紧紧地握住母亲的手掌。看到儿子的神情,老妪的心登时软了,叹了口气,点了点头,然后感激地对那中年人道:“大兄弟,你真是好人啊!”
  中年汉子很质朴地笑了笑。
  年轻人在中年人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母亲背上。随即几人继续上路,随着惶急向西逃难的人流。
  走了没多久,“不好了!高句丽蛮子来了!”
  惊叫声突然在人流的后方响起。几乎在这惊叫声同时,惨叫声便响了起来,还伴随着马蹄声和如同野兽般的嚎叫声。
  正在逃难的百姓登时感到晴天霹雳在头顶炸响,随即现场大乱了起来,惊慌失措的百姓慌不择路地往山道两旁的树林中钻。
  数十名高句丽斥候骑兵从后面撵上来,挥舞着雪亮的弯刀,所过之处,百姓纷纷被斩杀当场,更有百姓被奔跑的战马直接撞飞出去,随即惨死在铁蹄之下。鲜血不断地挥洒,惨叫声越来越急骤,这些高句丽骑兵在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
  年轻人背着自己的母亲和那个中年人一道逃进山道左侧的树林中,狂奔着,剧烈地喘息着,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把娘放下!你自己快跑吧!”
  年轻人的母亲声嘶力竭地叫着,而年轻人只是一个劲地摇头,脚下没有丝毫停顿。
  急骤的马蹄声从身后传来,越来越近。两人的脚步越来越快。
  突然,惨叫声在年轻人身后响起,年轻人吓了一跳,脚下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整个人向前栽去,‘嘭’的一声重重地跌在地上,好在他母亲是趴在他背上的,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