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在三国 >

第102章

重生在三国-第102章

小说: 重生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卫得令,随即便将李儒又拖了回来。
  “怎么?韩将军不杀我了?”
  李儒弹了弹身上的尘土,淡淡地问道。
  “少废话!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韩遂很不耐烦地喝道。
  李儒却没有立刻回答韩遂,反而用很不满的口气对韩遂道:“韩将军,你就是如此招待客人的吗?”
  韩遂眯了一下眼睛,顿了片刻,然后身边副将道:“看座。”
  副将领命,随即便从角落搬来一个木墩放在右首,然后对李儒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请!”
  李儒慢条斯理地在木墩上坐下,这时,韩遂忍不住说道;“李儒,现在你该把话说明了吧。”
  李儒朝韩遂抱拳道:“韩将军,你和马腾都以西凉为根据地,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你两人迟早得死一人。”
  这李儒还真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啊!
  韩遂不禁皱起眉头,李儒的这番话说中了他的隐忧。目前,韩遂同马腾情形确实就如同李儒所说,马腾现在没有杀韩遂的意思,但并不代表马腾永远不会杀他韩遂,毕竟韩遂对于马腾来说怎么都是一个威胁。另一方面,韩遂由于势力弱于马腾,所以韩遂在不得已之下都是以马腾马首是瞻。韩遂并不想一直如此下去,他一直在等待机会取马腾而代之。为此,韩遂就曾考虑过在拿下关中后,秘密联络征北军,他想要借助征北军的力量除掉马腾。
  李儒见韩遂露出了思忖之色,于是继续趁热打铁道:“马腾这个人曾经参与过当年的十九路诸侯攻洛阳,所以马腾可以说是太师的仇人。太师早就想除掉此人了。我们可以相互配合,让马腾死无葬身之地!”
  听完这话,韩遂突然大笑了起来。李儒不禁微感错愕,他不明白韩遂为何会突然发笑。
  “韩将军,你这是为何?”
  李儒问道。
  韩遂顿住了笑声,随即用不屑的眼神看着李儒,说道:“李儒啊!我刚才还真以为你是来帮我杀马腾的,闹了半天,你不过仍然是一个说客。李儒你当我是三岁孩童吗?你想用这样的话骗我和马腾自相残杀,你们好坐收渔人之利,你难道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韩遂的目光渐渐变得非常骇人,这种目光绝对是要杀人的前兆。
  听韩遂这么说,李儒却笑了,“韩将军,我们确实须要依靠看将军,以顺利解决马腾。可是韩将军难道就不需要我们吗?如果没有我们的力量,只怕韩将军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夙愿吧!”
  韩遂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但是李儒你太高抬你们的力量了吧!据我们目前得到的情报显示,董卓已经丢掉了北地郡、长安、扶风、冯翎和眉坞,董卓已经是自身难保了,他凭什么来同我合作?”
  对于韩遂所说的,李儒坦然地承认了。然而他却说:“征北军不久之后便会焦头烂额。他们根本无法再兼顾关中!”
  李儒的语气非常肯定,显得十分有把握似的。
  韩遂不禁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讥诮的神情说道:“李儒你可真能说!征北军之后就将焦头烂额?难道你还能变出军队不成?”
  出乎韩遂的预料,李儒竟然点头道:“韩将军所言虽不中,但也不远了!”
  “你这是何意?”
  韩遂皱眉问道。
  李儒也没吊韩遂的胃口,随即便将曹操和袁绍的事情和盘托出,同时李儒还拿出了曹操使者代表曹操同董卓签得结盟书。
  此时的韩遂根本就不知道中原局势的最新变化,当他听完李儒所言,特别是看过那结盟书之后,不禁震惊万分。如果袁绍和曹操真的一同攻打并州,那么征北军就危险了!如果征北军完蛋了,那么他们这些同征北军合作的势力势必要受池鱼之殃!
  在仔细端详了结盟书之后,韩遂看着李儒,狐疑地问道:“仲坚先生,你不会是诓骗我吧?”
  韩遂虽然没有完全相信李儒所言,但他对李儒的称呼已经变了。
  李儒笑了笑,说道:“韩将军,相信你在洛阳也安插有人。洛阳的局势你不久之后就应该知道,到时你就会明白我所言是虚还是实了。”
  韩遂沉默起来,过了好半晌,他才对李儒道:“如果真如先生所言,那么我愿意同太师合作。不过,我必须等收到洛阳的消息后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听到韩遂如此说,李儒的心中不禁升起狂喜。韩遂既然这么说了,这件事便基本上算是成了。
  “没问题!我们就这么说定了!”
  李儒语气有些兴奋地说道。随即李儒站起来朝韩遂抱拳道;“韩将军,我先回去做一些准备工作,三天后再来见韩将军。”
  韩遂点了点头,然后派亲信副将将李儒送了出去。
  李儒离开后,韩遂的脑中仍然在思考着李儒所说的事情。这究竟是一个机遇还是一条不归路呢?韩遂不禁在心中如此问自己。


第218章 文姬芳心
  副将一直将李儒送出西凉军控制范围才返回。路上碰到了几拨巡逻兵,都被副将给打发了。
  回到韩遂帅帐,韩遂正在来回踱着步,显得犹豫不决似的。
  “将军。”
  副将来到韩遂面前见礼道。
  韩遂看了一眼副将,问道:“送出去了?没遇到什么问题吧?”
  副将摇了摇头,“将军放心,没有问题。”
  韩遂点了点头,“没问题就好。”
  副将顿了顿,有些忧心地问道:“将军,我们真的要和董卓合作吗?”
  韩遂紧皱眉头,又开始在上首来回踱着步,好半晌才摇头道:“我还没有决定,此事必须慎重,否则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
  顿了顿,韩遂继续道:“等洛阳咱们的人传回讯息后,再做决定。如果一切真如李儒所言,那么咱们就同董卓合作,否则等下次李儒再来时,就将李儒擒杀,此事就当从来没发生过。”
  韩遂的眼神中闪过森寒。
  征北军控制关中眉坞长安之后,迅速分出一万步卒,东进控制了函谷关。然后集结八万大军屯驻在眉坞以西的陈仓。征北军摆出的架势,似乎随时都要对天水的董卓军发动进攻。
  面对征北军摆出的架势,董卓一方非常吃惊。李儒据此判断关东的曹操和袁绍一定还没有对并州发动进攻。
  李儒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但是袁绍和曹操什么时候能进攻并不是他能做主的。
  就在董卓一方盼星星盼月亮之时,关东的袁绍、曹操终于有动作了。
  原本在洛阳裹足不前的四十万袁绍军突然开拔,兵锋直指关羽把守的箕关。此次出兵,袁绍亲自做主帅,颜良为先锋,高览、淳于琼为副将,审配为军师。
  四十万大军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开往箕关。
  就在袁绍进兵后不久,陈楚便收到了相关情报。这让陈楚及众谋士不禁吃了一惊,就在不久前,从洛阳反馈的情报还显示,袁绍极有可能已经被许攸说动了,没想到只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袁绍的态度竟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袁绍态度的时候了。面对已经发动的袁绍大军,征北军只能立刻应变。
  陈楚在和徐庶鲁肃稍作商议后下令,将正开往壶关的两万士卒调回箕关。原来,在十几天前陈楚收到袁绍极有可能会放弃进攻并州的计划时,便临时对军队布署做了一些调整,将驻守箕关的五万军队分出两万调往壶关,以加强壶关的防御。现在情况又出现了变化,所以陈楚不得不又临时做出调整。
  调整完毕后,征北军驻防在壶关、箕关两个方向的兵力分别是四万和五万。留在并州的预备兵力有七万,其中两万是河西军团的步卒,另五万则是从云中调回的苍狼营骑兵。
  壶关的主将是张飞,他是随苍狼营一同返回的,一返回便被陈楚派往壶关做守军主帅,陈楚还将田丰派到了壶关,他的任务是协助张飞,毕竟张飞这个人有些鲁莽,没有一个得力的谋士在身边是不行的。
  箕关的守将仍然是关羽,陈楚没给他派去谋士,以关羽的智勇可以独当大任。
  陈楚则坐镇并州,手握七万大军随时策应两面。
  袁绍大军离开了洛阳,许攸仍做为留守留在洛阳。
  在袁绍离开数天后的一天,有一个人悄悄地来见许攸。
  “许大人,为何袁公竟然突然开拔欲侵我主领地?”
  那人的语气虽然很客气,但却流露出恼怒和焦急。
  许攸叹了口气,说道:“主公本已被我说动,怎料审配在主公跟前大进谗言,主公最后听信了审配的谗言,所以才会妄兴刀兵!”
  那人沉默片刻,然后问道:“可有办法说服袁公回转?”
  许攸摇了摇头,“就目前的局势看,是不可能的。”
  那人仍不甘心,继续问道:“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许攸不由得叹了口气,很无奈地说道:“确实无法可想!想我受骠骑将军大恩,如果有办法我能不帮骠骑将军吗?”
  那人沉默了下来,久久不语。
  袁绍、曹操联合出兵并州,这让中原广大士族兴奋不已,在他们的心中,陈楚和征北军就是邪恶的代名词。不过仍有少数士族为陈楚担心不已,这些士族基本上都是属于比较开明的或已经落魄的,他们认为陈楚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人物。
  在同情陈楚的士族当中,蔡邕就是代表之一。蔡邕虽然认为陈楚的一些做法不妥,但他却认为陈楚是当之无愧的人中之杰。
  “唉!大战不可避免,老百姓又要遭殃了!”
  吃饭时,蔡邕很是感慨地说道。
  “老爷,你就别想这些了!这些事情咱们又管不了!只能空自伤神罢了!”
  成熟韵味十足的蔡母往蔡邕的碗中夹了一筷子菜,很无奈地劝道。
  蔡邕不禁叹了口气,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说了。
  一旁的蔡文姬沉默不语,心不在焉地扒着饭,她似乎在想什么事情。
  “文姬,想什么呢?”
  蔡母凑到蔡文姬身旁很和蔼地轻声问道。
  蔡文姬的俏脸竟然一红,随即连忙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女儿没想什么!”
  一说完,蔡文姬便快速扒起饭来。
  蔡母神秘一笑,脸上露出几分高深莫测似的神情。她似乎看穿了蔡文姬的心思,不过她并没有说什么。
  沉默了一会儿,蔡文姬突然抬起头问蔡邕;“父亲,袁绍和曹操两人联兵攻陈……嗯,攻征北军,您认为征北军挡得住吗?”
  蔡文姬的神情很有些急切焦虑的味道。
  蔡邕放下碗筷正准备回答,然而蔡母却先一步抢先反问道:“那文姬你希望谁获胜呢?”
  蔡文姬的俏脸不禁又是一红,垂下臻首,好半晌才说道;“袁绍和曹操联合攻打征北军,他们以多打少,不算英雄豪杰!”
  蔡母注意到了蔡文姬的神情,心中不禁更确定了这段时间以来的推测。然而蔡邕这个为人方正的大学士却没有注意到女儿的神情。
  蔡邕听到女儿的说法,不禁苦笑道:“英雄豪杰?他们哪里是什么英雄豪杰!不过是一群追逐名利的枭雄罢了!”
  蔡文姬闻言不禁沉默了片刻,然后颇为希冀地问道:“那么骠骑大将军可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蔡文姬注视着父亲蔡邕,双眼闪闪亮亮的不禁让人心动。
  蔡邕不禁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陈楚这个人我还真看不透他!说他是枭雄吧,他却不惜在北疆同鲜卑蛮族血战,那一战据说打得天绝地惨尸横遍野啊!按照枭雄的做法,应该是暂时同鲜卑蛮族媾和,先完成中原争霸!可是要说他是英雄吧,他的很多做法却不像英雄!我可真不知道该如何评断这个人!”
  蔡邕的话虽然等于什么都没说,但蔡文姬却非常高兴。根据自己父亲的话,蔡文姬在心中有了结论,她认为陈楚就是当世的大英雄。
  “父亲,不管怎么说,骠骑将军也是强于袁绍曹操的大英雄!对吗?”
  蔡邕稍作思忖便点头道:“倒是可以这么说。不过,……”
  就在这时,蔡文姬突然站了起来对父母说道:“父亲、母亲,女儿已经吃饱了。女儿回房了!”
  蔡邕点了点头,于是蔡母对蔡文姬道:“文姬你去休息吧。”
  蔡文姬告退后,蔡母问蔡邕:“老爷,你可知女儿的心事?”
  “心事?”
  蔡邕不禁愣了一下,他可从来没注意这些事情。顿了顿,蔡邕颇为诧异地问道:“文姬她有何心事?”
  蔡母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难道老爷就没注意到,文姬对那个骠骑大将军特别关心?”


第219章 汉史纷争
  “骠骑将军?难道文姬她竟然……”
  蔡邕露出一个很惊讶的表情说道。
  蔡母点了点头,面露思忖之色,“经过我这些天的观察,我们女儿恐怕是真的动了心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