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在三国 >

第100章

重生在三国-第100章

小说: 重生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颌不禁吃了一惊,连忙道:“将军,你这么做恐怕不妥啊!”
  吕布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于是诧异地问道:“有何不妥?”
  “将军,你应该知道,在我征北军中只有主公有扩军及整军之权,你如此做可是越权的行为啊!”
  听到这话,吕布才突然想起确实是这么回事。
  吕布的心中不禁打起鼓来,刚才的得意自满之态瞬间消失不见了。吕布好半晌都没有作声,一对剑眉紧皱,显出苦恼之色。吕布感到自己现在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如果就这么将错就错,他实在很害怕陈楚会发怒降罪,而如果现在去将那些百姓遣散,他又实在放不下脸做那种出尔反尔的事情。
  一旁的张颌思忖片刻后提议道:“我看应该立刻飞鸽传书请示主公。大将领军在外有临机专断之权,相信主公不会计较这种小事。”
  吕布点了点头,也觉得应该这么做。
  当天,张颌便向并州放出了信鸽。数天后,陈楚在回信上说,‘奉先做为领军大将,有临机专断之权,以后像此类事情不必请示,可以自决。’收到这封信,吕布不禁松了一口气。
  在征北军攻占北地郡后数天,身处眉坞的董卓才收到消息。
  “仲坚,怎会如此?征北军怎么可能如此无声无息地就抢了我的北地郡?”
  眉坞宫苑内,董卓一脸惊怒地对下首的李儒吼道。
  董卓边吼着,边挪动着肥硕的身体在上首来回踱着步。此时董卓的样子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也难怪董卓如此焦急,那北地郡是长安北面的门户,丢了北地郡,长安就处在了征北军的兵锋直接威胁之下,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此时董卓军的主力全部被拖在了陇西,长安此刻兵力极度空虚,如果此时征北军挥军南下,长安势必不保。
  李儒低头思忖着,好半晌,他才抬头对董卓道:“太师,之前咱们收到的情报恐怕全是假象!”
  董卓顿住脚步,双眉紧皱,片刻后才脸色阴沉地问道:“难道是张济和着陈楚诈我?”
  李儒却摇了摇头道:“张济应该没有问题。只怕张济和我们的密谋早就被陈楚获知,所以陈楚便将计就计使了一招瞒天过海之计!”
  董卓脸色阴晴不定沉默了片刻,才低沉着声音说道:“现在考虑这些还有什么用!仲坚你告诉我,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李儒思忖片刻后回答道:“派人催促曹操和袁绍,同时想办法同马腾和谈,只要马腾肯休兵罢战,咱们吃些亏也在所不惜!”
  董卓现在已经完全没了主意,听李儒这么说,便立刻全部同意了。
  征北军攻占北地郡后,征北军在关中的形势非常好。征北军只需挥军南下,便可唾手而得长安,并生擒董卓。
  同时在东面,曹操军虽然已经进抵壶关关下,但袁绍军却还在洛阳逡巡不前。陈楚派出的使者传回了很乐观的消息。
  鉴于目前形势,陈楚临时又将南下计划做了调整。陈楚决定吕布军继续南下,直取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
  对此,徐庶和鲁肃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此时局势诡阑不明,实在不宜再在关中牵扯过多的精力,否则一旦东边形势有变,征北军势必首尾难顾。
  陈楚不禁有些犹豫。
  这天,陈楚一个人走在后花园中,双眉紧皱,脑海中仍在思考着是否要改变南下策略的问题。
  目前关中的形势对于陈楚来说无疑是诱人的,但正如徐庶鲁肃所说,眼下东边局势不明,实在不宜在关中牵扯过深。
  该怎么办呢?此刻陈楚实在是犹豫难决。
  就在这时,两个婀娜的身影轻轻地朝陈楚走了过来。不过陈楚却没有发现。
  陈楚边走边思考着,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凉亭。这时,陈楚才发现蕊儿和貂蝉竟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身边了。
  “蕊儿、蝉儿,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我都不知道。”
  陈楚微笑道。
  蕊儿撅了撅嘴露出一个娇憨的神态,而貂蝉则抿着红唇轻轻一笑。
  陈楚一左一右拉着两女的纤手,在凉亭的石凳上坐下。
  “大哥,是不是又在为大事烦恼?”
  张蕊紧依在陈楚身畔,一脸心疼地问道。
  陈楚点了点头,不禁叹了口气。不过陈楚并没有对两女说这些事情,而是转颜一笑,将话题扯到了其他方面。做为男人就应该承担所有的一切,没有必要让身边的女人跟你一起烦恼。
  两女很乖巧地没有继续问下去,陪陈楚说着话。
  陈楚经过反复又慎重的考虑,最后终于决定采纳徐庶鲁肃的建议,吕布所部不继续南下,在稳定北地局势后,便将吕布所部主力调回并州。
  然而世事难料,当陈楚放出飞鸽传书的当天,便从北地郡传来的消息。吕布竟然擅自做主率领大军南下了!根据消息反应的情况看,在这件事情上,张颌竟然也赞成了!
  吕布留下高顺及五万军队守备北地郡,自己则和张颌一道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兵锋直取长安。
  这一突发情况实在使陈楚感到有些措手不及。这一下,陈楚和徐庶鲁肃商议的布置全都被打乱了。不过,陈楚并不决定怪责吕布及张颌,因为他俩的行为并不算错,是陈楚给了他俩临机决断之权。
  第二天,驻守北地郡的高顺收到了陈楚的飞鸽传书,内容让高顺大吃一惊。因为陈楚下的命令与他们目前的行动恰恰相反。
  然而此时吕布及张颌率领的大军已经走了一天了,他们恐怕已经到达长安城下了!
  虽然如此,但高顺仍立刻命令快马将陈楚的命令传给吕布和张颌。
  可是就在快马离开后不久,陈楚又一道命令下来了。陈楚在这一道命令中说:“既然大军已经南下,那么之前的那一道命令便作废!奉先、隽义、高顺三位将军在完全解决关中之后,再率军返回并州!另,三位将军在关中,可以视情况自行扩充军队,不必请示!”高顺在接到这个命令后,不禁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派出快马传令。
  于是,在北地与长安之间的官道上便有两批传令快马携带着截然相反的命令,拼命地奔驰着。
  八月二十三日,吕布张颌率十万大军抵达了长安城下。此时,长安城中只有数千董卓守军,这些守军已经乱成了一团。


第215章 奔袭眉坞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西汉时的都城,曾经是天下最大的城市,虽然此时的长安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但仍是仅次于洛阳的大城市,人口达数十万。
  此时的长安对于征北军来说根本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么大的城市只有几千守军,征北军只需一个攻击波便能攻下。
  就在吕布准备下令攻城之时,长安的北城门突然大开了。一大帮人从里面走了出来,一个个似乎身份都不低。然后一个将军模样的人高举着一个锦盒走到吕布战马前,托着锦盒躬下身体,毕恭毕敬地扬声道:“长安守备xxx率麾下将士向将军献城!”
  吕布用方天画戟的戟尖挑开锦盒一看,果然是一方印信。
  吕布随即命令亲兵接过印信,然后举起方天画戟扬声道:“全军进城!”
  嗬!全军将士一起大喝一声,那雄壮的气势令董卓降军不禁心头震骇。然后全军将士簇拥着吕布列成整齐的队形,从北城门鱼贯而入。
  吕布威风凛凛地跨坐在战马之上,神情显得非常骄傲,但是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兴奋之色。像这种不战而降的情况实在让吕布这样的猛将没有多少成就感,吕布渴望的是将顽强的敌人击败,然后看他们无可奈何放下武器的神情。
  投降的官员紧跟在吕布旁边,低垂着头,一副毕恭毕敬的神情。他们此时的心中是忐忑不安的,虽说征北军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师,但谁说得定,征北军会不会拿他们这些降官降将开刀。
  大街上显得非常宁静,一个行人都没用,空旷的大街上只有征北军将士行进的脚步声。此刻的长安城宁静得有些让人发怵。不过长安城可不是一座空城,行进的征北军将士发现,在大街两旁的民房内,有一双双的眼睛正在注视着他们。征北军将士能感觉到蕴含在这目光中的恐惧迷惘之意。
  长安百姓的此种反应是很正常的,突然的大变故肯定会使这些普通百姓一时间难以适应。
  进入长安城后,吕布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张贴安民告示,同时派军队到街道上巡逻,以防止有人趁机抢劫民财。其实,这件事并不是吕布做的,而是吕布手下的副将去做的,至于吕布,他则在长安治所内训斥着一帮降将降官。
  就在吕布率军进入长安的同时,张颌则率领另一支军队逼近了董卓享乐的堡垒——眉坞。
  张颌亲率一万轻骑兵当先向眉坞急赶,其余四万步卒则紧随其后。并州军团是以步卒为主的军团,只有一万轻骑兵,为了打董卓一个措手不及,张颌带走了所有轻骑兵。
  在吕布进入洛阳后的当天傍晚,张颌率一万轻骑兵到达了眉坞。
  第一次看见传说中的眉坞,张颌不禁小吃了一惊。这眉坞占地虽不是很大,但城墙却非常高大,绝对是张颌见过的城池中拥有最坚固雄伟城墙的城池,简直比洛阳的城墙还要高大雄伟。
  如果要硬攻这样的堡垒,损失只怕会相当惨重。不过张颌并不打算强攻硬夺。
  张颌先让大部队在树林中隐藏起来,然后亲自率领数百百里挑一的精锐士卒,换上董卓军的装束往眉坞驰去。
  数百人来到城门下,张颌亲自扬声叫门:“快开门!我们是长安xxx将军麾下,长安已经失手!快放我们进去!”
  张颌之所以说长安失守了,这是有所考虑的,先用这样的消息镇住对方,使对方惊慌失措,然后便容易蒙混过关了。
  等了片刻,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城门楼上响起:“你们不是xxx将军麾下,你们是征北军。你们乔装而来是想诈开城门!”
  那个声音慢条斯理,但听在张颌的耳中却不啻于晴天霹雳。
  张颌暗叫一声不好,当即便命令军队撤退。
  然而就在这时,那个声音又道:“这位将军不用慌,我也是主公的部下,此刻眉坞已经被我控制了!”
  张颌不禁愣了一下,当即按住战马回头往城门楼上望去。只见一个相貌不俗的文士正面带微笑地站在墙垛边。
  “你是何人?你口中的主公是何人?”
  张颌扬声问道。
  就在这时,张颌突然发现城门竟然被大开了。“这位将军请先入城,然后咱们再细谈。”
  那文士微笑道。
  张颌不禁犹豫起来,这会不会是个圈套呢?
  就在这时,那个文士又道:“这位将军若有所怀疑,不妨将埋伏在城外的大军调入。那样的话,就算我有歹意,也没办法对付过万征北军虎狼之师!”
  张颌不禁一惊,急声道;“你怎知我在城外埋伏有大军?”
  那文士呵呵一笑,回答道:“这不重要。这位将军认为我的提议如何?”
  张颌稍作思忖,便点头道:“好!就如此做!你最好别耍花样,否则我大军赶到定叫你碎尸万段!”
  那文士淡淡一笑,丝毫没有因为张颌的语气而流露出气恼的神情。
  张颌随即命令一名骑兵到树林中传令,片刻后,一万骑兵便卷着尘埃奔涌过来了。
  然后张颌命令五千骑兵留在城外,同时把守住城门,他自己则亲率五千骑兵进城了。
  看到张颌的一番布置,那文士微微点了点头,彷佛是在表示赞赏似的。
  张颌一进城,便发现城中的守军表现非常奇怪,他们竟然既没穿铠甲,也没持兵刃。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表示没有敌意吗?张颌不禁如此想着。
  虽然张颌这样想着,但张颌却并没有轻忽大意。一进眉坞,张颌便立刻命令骑兵分成数队迅速去控制各个要害地点。骑兵立刻行动,如水银泻地般奔向眉坞各处。
  就在此时,那个文士从城楼上走了下来,然后径直朝张颌走了过来。
  “将军。”
  文士微笑着朝张颌抱拳行了一个平礼。
  张颌连忙跳下战马,不卑不亢地抱拳回礼道:“先生勿怪!情况不明,在下不得不谨慎!”
  “将军言重了!在情况不明之下,谨慎一些是应该的!”
  文士无所谓地说道,语气中颇有赞赏的味道。
  “先生自称是主公的部下,但不知如何称呼?”
  张颌问道。
  “在下贾诩,字文和。”
  文士微笑道。
  贾诩?张颌不禁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在并州时,陈楚经常在众人面前提到他,不过贾诩似乎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张颌连忙抱拳道:“原来是贾诩先生。在下在并州时也曾听说过先生的大名。不过先生为何从没回过并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