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1796 >

第162章

崛起1796-第162章

小说: 崛起179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王大人所言有理,不知王大人倾向于哪位皇子?”陶澍听后问道。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自古以来便是如此。”王鼎没有丝毫隐瞒说道。
  “嗯,那大人还打算上书吗?”陶澍问道。
  “本官回去便写奏书!”王鼎说道。
  “嗯,既然如此,陶某也舍命陪君子,回去之后也上书陛下,请求册立太子!”陶澍听后双手抱拳朝天一举,说道。
  “陶大人高义!”王鼎听后赞道。
  接下来的两天不只是王鼎与陶澍上书了,随着立太子的事情传开之后,请求册立太子的奏折便淹没了高鸿信的案头。
  高鸿信顿时有些头大,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他不由开始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推动,马上招来了顾俊杰。
  “最近立太子的事情,你们情报司有没有什么情报?”高鸿信问顾俊杰。
  “回陛下,微臣早已经派人调查了王鼎,并没有任何发现,另外部分参与立太子上书的大臣,有所串联。”顾俊杰答道。
  “那王鼎就真的是为了国家才上书的?”高鸿信疑惑道。
  顾俊杰听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说道:“微臣会继续加大调查力度的。”
  “不用了,这件事情如果朕不做出一些回答的话,估计是平息不了的,王鼎估计没有什么嫌疑,你将串联官员的名单朕,并且搞清楚他们各自支持的是哪个皇子。”高鸿信说道。
  “是,陛下!”顾俊杰听后说道,他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决定立太子了。
  不过他这倒想错了,高鸿信并没有立太子的打算,而是打算先拖一阵再说。
  第二天,高鸿信便下旨,决定不册立太子,要效法大清的密匣立储制度,会将册立储君的诏书写好,藏到正大光明匾之后,等到以后他驾崩之后再开启。
  
  第三百零二章 学堂
  
  更新时间2015…5…13 9:38:37  字数:2149
  在高鸿信下诏之后,立储的风波总是平静了,虽然偶尔也会有人提起,可是都在高鸿信的可以打压之下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澜。
  对于立储这件事,最担心的莫过于袁幼荷,高久怡是长子,是有机会做太子的,可是他知道以皇后的地位,这见识很难,不过她心里还是怀着一丝希望。
  虽然她与孔秋柔从小一起仗打,亲如姐妹,又是孔志尚的干女儿,不过母亲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儿女总会先为他们考虑。
  这几天她可谓是度日如年,心中充满了矛盾,同时也很期待。
  不过随着高鸿信的密匣立储的诏书传来,任何的思绪都灰飞烟灭。
  随后,高鸿信将所有的妃子、皇子公主都传到了乾清宫。
  “你们也知道,最近有人上书朕册立太子,现在朕也有八个儿子,三个女儿了,按照我们老祖宗的传统是不能传给女儿的,对于这点朕也不好破坏。只要是朕的儿子你们都有机会,当然朕还是会优先考虑长子与嫡子。如果长子与嫡子都不能令朕满意的话,朕最后也会改变想法,朕喜欢贤能的皇子,如果你们想让朕刮目相看,就认真的读书习武吧!”高鸿信语重心长的说道。
  妃子们与皇子公主们都认真的听着,对于公主们来说倒没什么,但妃子们听后却个个心里都打起了小算盘,毕竟听高鸿信的意思不一定会传给皇长子或者嫡子,还要看皇子的贤能程度。
  同时袁幼荷与孔秋柔却脸上挂上了阴霾,毕竟自己的儿子以后如何她们心里也没有谱,虽然现在看起来都还算不错,不过以后的事情谁能猜得准。
  高鸿信看着众人的表情自然知道他们都在想什么,便说道:“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更别得意忘形,如果谁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的话,我绝对饶不了你们。”
  “臣妾不敢!”妃子们赶忙说道。
  “好了,都领着自己的孩子出去吧,皇后、良贵妃(袁幼荷)、久怡、久思等一下。”高鸿信说道。
  “朕虽然现在做了皇帝,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对你们隐瞒过什么,朕的太子会优先考虑他们两个,你们要好好的教育他俩,嘱咐他们读好书,练好武艺与枪法,如果他们以后不能成器,那么朕刚才的话绝不是开玩笑,朕肯定会从其他的皇子里选择继承人。”高鸿信表情严肃的对孔秋柔、袁幼荷说道。
  “臣妾明白!”两人齐声应到。
  “还有你们两个,要明白父皇的苦心,,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中华帝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同时西方国家开始崛起,如今因为**问题开始与我朝摩擦不断,以后的世界会很乱,如果你们没有能力,朕不放心将国家交给你们。你们如果向有所作为的话,就好好学习文武,让父皇看到。”高鸿信接着对高久怡、高久思说道。
  “儿臣一定不负父皇的期盼!”两人听后保证到。
  “但愿如此。”高鸿信听后点了点头说道。
  随后高鸿信又召见了王鼎与陶澍。
  “朕看你们两个人都支持皇四子为太子,是不是有所串联!”高鸿信板着脸问道。
  王鼎与陶澍听后脸色大变,毕竟大臣之间私相授受,便是死罪。
  “微臣不敢,微臣确实出于一片公心呀!请皇上明察!”王鼎赶忙跪地辩解道。
  “微臣请皇上明察!”陶澍也跪地说道。
  “哦,倒是朕错怪你们了。”高鸿信听后笑着说道。
  王鼎与陶澍还不敢起身,只听高鸿信接着说道:“你们二人是朕看重的,你们的才学与品德朕还是放心的。”
  此时两人才送了口气,说道:“臣不敢!”
  “你们平身吧!”高鸿信说道。
  两人站起身之后,高鸿信才说道:“今天教你们来,主要是跟你们二人说一些事情,朕打算然你们二人给皇子们当老师,教导他们为人做事的道理。”
  两人听后心里一愣,这件差事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毕竟这些皇子中以后是有人要做皇帝的,现在做老师,以后便是帝师,荣耀非常。
  那只是好的方面,不好的便是,如果此时惹得以后的皇帝不高兴了,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皇子们也不好管,如果出了什么事情还要负连带责任。
  高鸿信自然看出了两人的顾虑,想了想说道:“看来你们是心中有顾虑呀,怎么现在便没有了为国为民的胸怀了。”
  王鼎与陶澍被说的脸上一红。
  两人刚想说什么,便听高鸿信说道:“涅米宁也不必担心了,朕想着既然皇子们都要上学,那么公卿大臣子女肯定也有许多到了入学的年纪,不如朕索性就办一所皇家学堂好了,让皇子公主都去里面读书,加上这些大臣、王公的子女正好在一块,也互相熟悉一下,省的父辈的交情断了。”
  王鼎与陶澍听后觉得办这样一所学堂,,那些有子女的官员还不趋之若鹜。
  接近皇子公主的机会可不多,一旦与未来的皇帝扯上了关系,那么以后没准便飞黄腾达了。
  “皇上英明,这样不仅能更好的教育皇子,还能为我华国培养人才,一举两得。”王鼎说道。
  “皇子们也能在与学子们的交往当中学习到书本里所没有的知识。”陶澍也说道。
  “嗯,看来两位大人是赞同了,那么这件事便交由两位负责了,至于这所学堂的老师,朕会在考虑一下,然后另行确定的。”高鸿信说道。
  “微臣遵旨!”两人齐声领命道。
  “不过,还要对这所学堂的入学条件做一些限制,毕竟里面都是皇子公主,要不就是王公大臣的子女,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的。否则肯定会被各种官员的子女都填满了,没准整个北京城都占不下了。”高鸿信笑着说道。
  “皇上所言极是,趋炎附势之人比比皆是,不能不提前考量!”王鼎听后说道“你有什么想法?”高鸿信问道。
  “微臣认为应该根据官员官员的品阶与爵位加以限制同时也可以将子女入学作为对官员的一种奖赏。”王鼎接着说道。
  
  第三百零三章 虾夷岛
  
  更新时间2015…5…14 10:14:12  字数:2128
  皇家学堂的建立在确实引起了很大的波澜,如果不是对学员父母的官职、爵位有限制的话,肯定会人满为患的。
  对于皇家学堂的建立,高鸿信费了很多的心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了很多的东西。
  首先,他将学堂分为三级,初级、中级、高级。
  就读初级学堂的是5到10岁的孩童,就读中级学堂的是11到15岁的少年,而就读高级学堂的则是16到18岁的少年。
  虽然不像后世将各个年级分的那样细致,可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很人性化了。
  此外,高鸿信还规定出了四书五经之外,学子每天要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学习诸子百家的经义,还有一个时辰练习武艺、骑术、射击。
  学子十八岁之后,就算毕业了,不能再继续留在学堂。
  皇家学堂还没成立,统计出来报名入学的人数便已经超过了三千人,高鸿信不得不在京城外专门修建了一所学堂。
  因此学堂正式开学必须要等到学堂落成才行,按照工期得等到明年中旬。
  “最近倭人愈发的猖狂,经常袭扰我库页岛,对我库页岛居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看来是该给倭国一些教训了。”乔同化说道。
  “乔将军所说极是,倭人狂妄自大,不给他们一些教训他们不知道收敛。”单成敬听后点头赞同道。
  “只是不知道皇上同不同意。”司梦星听后却说道。
  “皇上驾到!”这时一声高呼传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高鸿信说道。
  “众位将军求见不知有什么事情?”高鸿信开口问道。
  “回禀皇上,近日我国屡屡骚扰我北海省边境,臣等请求率兵讨伐。”乔同化作为军衔最高的将领开口说道。
  高鸿信听后眉头皱了起来,他对日本可没有好感。
  “倭人难道还想向我国所有库页岛统治权吗?”高鸿信问道。
  “启禀陛下,倭国幕府在嘉庆年间便侵占了库页岛南部,知道我朝建立根据皇帝陛下的旨意,我军驱逐了库页岛北部的俄军,同时也驱逐了南部的倭人。倭国幕府将军后来曾经派使者来我国谈判,不过皇帝陛下并没有召见,想来是倭国使者回去之后,倭国幕府无奈之下才派兵袭扰的,当然也不排除倭国松前藩私自派兵袭扰。”乔同化答道。
  “哦,松前藩在什么地方?”高鸿信听后问道,高鸿信不是日本通,自然不会知道日本的一个藩的具体位置,想来肯定在日本的北部。
  “回陛下,松前藩为与虾夷岛南部的半岛之上。”单成敬听后答道。
  高鸿信自然知道虾夷岛,此时大名鼎鼎的北海道岛并没有确定他的名字,只是根据他岛上的虾夷人命名。
  “拿地图来!”高鸿信吩咐道。
  没过一会两名侍卫抬来了一个架子,架子上挂着一副长宽各三米的地图,这便是高鸿信派人根据大清全图进一步增补绘制的中华帝国全图。
  图上自然有虾夷岛,乔同化走到地图之前,指着虾夷岛最南端的一个半岛说道:“陛下,松前藩便在此处。”
  高鸿信看后,有些疑惑:“倭国在虾夷岛北部没有藩国吗?”
  “回皇上,倭国虽然名义上统治了虾夷岛,可是虾夷岛却并没有多少倭人,松前藩是倭国在虾夷岛上唯一的势力,也是最强的势力。”乔同化答道。
  高鸿信听后明白了,前世他虽然是历史专业的不过对于日本的历史掌握的也不是很精细,只知道日本在清朝时期便占领了虾夷岛,可是却没想到回事这种占领。
  想到此处,高鸿信心里不由活泛起来,如今虾夷岛的日本人还不多,自己完全将这座比台湾岛还大的岛屿纳入怀抱。
  “将军,如果我军占领了虾夷岛,有几成把握能完全统治。”高鸿信开口问道。
  乔同化和众位将军听后均是精神一阵,高鸿信既然这么问了,便是动了心思,一场大战肯定避免不了。
  “回陛下,臣认为至少有九成,就算南部的倭人有反复,我军完全可以派兵驱赶回倭国本岛。”乔同化想了想答道。
  高鸿信听后笑了,九成的把握还不行动,那高鸿信就真是傻子了。
  “好!俗话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我库页岛大军与明年南下攻占虾夷岛,同时北海舰队运送东北五万大军登岛,朕要彻底扫平虾夷岛。至于行军部署则交给参谋部了,乔将军看这次由谁带兵为好?”高鸿信意气风发的说道。
  乔同化想了想说道:“臣认为单将军为好,单将军就在北疆征战,对于北疆的地理很熟悉,对于北疆的将领也很熟悉,指挥起来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高鸿信听后点了点头,说道:“这次由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