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桃源山庄 >

第7章

桃源山庄-第7章

小说: 桃源山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山、绿水、山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人间最美的油画。

    看着它,王峥心中微微有些激动起来。快十年了,这是他时隔近十年的时光后,再次回到这个养育自己长大的家乡。

    随着王峥下意识的加快速度,盆地中的一切距离他也越来越近。随着坡度变得越来越小,

    道路两侧开始出现了修葺整齐的农田,道路穿越农田,一直延伸到横跨清河的古石桥。

    古石桥长30米左右,宽也有4米,通体由最普通的青石修建而成,没有太多繁复奢华的装饰,但它却格外的‘健壮’。从王峥有记忆起,它就已经屹立在清河两岸了。

    甚至,连现在王家湾的老人也不记得这座老石桥到底存在了多长时间。总之,他们已经习惯了踩着它穿越清河,进出大山。

    石桥两侧有几头水牛在河水中悠闲的嬉戏,放牛的娃儿好奇的看着这个山外的陌生来客,直到他跨过石桥一点点的消失在眼前。

    过了老石桥,前行不过六七百米,原本在远处只是一点的小山村,已经完全呈现在王峥面前。

    看着那颗仍然枝繁叶茂的竖立在村口的老栎树,王峥内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有激动、有兴奋、有感慨,还有一丝游子归家的怯然!

    相比县城老小区里那座被钢筋水泥包裹的房子,这里才是王峥真正的家,真正的根!

    山村依山而建,自然不会像沿海平原上的村庄那样,横平竖直把每一栋房屋都修建的那么整齐。

    但尽管凌乱,但也有几分凌乱的自在,多了几分寻幽探胜的兴趣。

    王峥并没有走直通整个村庄的大路,因为这条用石板铺成的台阶状的大路,无法通行车辆。因此,王家湾的村民在进出村庄的时候,一般都是走村庄内部的土路。

    土路虽然比大路狭窄,但对于连拖拉机都很少的王家湾来说,狭窄的土路已经足够他们用了。

    而对于这些狭窄而又崎岖的土路,尽管王峥已经离开了近十年,但再次回来的时候,他依然记忆深刻。几乎没走什么弯路,便到了位于村庄最高处,建立在一个石坝子上的老家。

    把电动车停在路边,抬头看了一眼比自己头顶还要高1米的家门,王峥踩着一条宽两米,十六层用普通青石堆砌的台阶,走到了一座大约六平方大小的石台子上。

    石台子左侧是通往村子的道路,石台子前侧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核桃树,石台子右侧则是一扇已经被风雨剥蚀的相当严重的木门。

    木门的下缘沾满了泥土,中间的门神只能看得出简单的影像,颜色早已不见了踪影。

    而且本来应该是一对的门神,现在也变得形单影只了。

    “吱呀!”

    伴随着嘶哑的摩擦声,厚实的木门被王峥推开了一条缝,里面一根早已经锈迹斑斑的铁链出现在眼中。

    铁链的尽头是一把五星锁,除了不锈钢的锁鼻外,其余部分也堆满了锈迹。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王峥拿出了父亲给的钥匙。虽然中间费了点劲,但结果还不算坏,总算是打开了这把饱经沧桑的老锁。

    “哗啦……!”

    铁链随着重力砰然落下,紧接着簌簌的尘土也随着王峥推门的动作而飘落下来。

    如果换在平时,王峥一定会快速的闪开这些尘土和污迹,但现在更关心老屋中情形的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

第十章 山上的老屋

    第十章山上的老屋

    ……

    随着院门再次打开,王峥脑海中尘封已久却从未忘却的记忆也随之打开了。

    仍然是那条呈蜿蜒的石板路,曾经的他总是在早上看着爷爷拿着扫帚把它打扫的干干净净,但如今这条石板路周围已经边生杂草,路面也早就被厚厚的枯枝败叶给覆盖了。蛇虫鼠蚁堂而皇之的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家。

    也许只有边上仍然亭亭如盖,粗如怀抱的枣树依然是王峥脑海中的样子。

    院子右侧的厨房仍然完整的伫立在那里,青石堆砌的墙面多了几许斑驳,房顶的瓦块也出现了残损。如果换在爷爷生前,他一定第一时间把这些坏掉的瓦片换掉。但如今却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了……!

    院子的左侧是牛棚和猪圈,曾经它们被爷爷利用的很好,但现在却已经空置了十年。只有位于牛棚和堂屋之间栽种的一颗桃树仍然充满了勃勃生机。

    顺着‘L’形的石板路,穿过长度有近20米的庭院,尽头便是堂屋。堂屋的地基高出水平线半米左右。

    所以在堂屋门口处用青石堆起了一个高两层的台阶,踏上台阶后是一个四平方的平台,平台两侧是用石头堆砌的两个长方形的垛子。

    垛子内部有一些‘+’号的形状,那是在修建之初留下的,一个是美观,另一个也会存放一些杂物。至于垛子的台面上,整齐的罗列着八盆花卉。

    它们中有蝴蝶兰,有夹竹桃,有雏菊,但长时间无人管理后,除了生命力更加顽强的蝴蝶兰还在盛开外,其他的都已经干枯腐朽了!

    堂屋的房门上落了锁,推门进去后,一个大约40多平的厅堂出现在王峥眼前。

    厅堂的正中仍然悬挂着王峥熟悉的那幅中堂,中堂的内容是一幅装裱的腊雪寒梅图,两侧悬挂着行书对联‘冷色沾衣添剑胆,暗香盈袖醉琴心’!横批为‘寒梅傲骨’!

    在王峥的记忆里,爷爷很喜欢这幅中堂,每次打造房间的时候都会特意把它擦的干干净净。但物是人非,上面已经沾满了尘埃。

    看着房间中熟悉的一切,内心有些伤感的王峥迈步走了进去。厅堂正中的八仙桌和旁边的中式圈椅因为堆积了厚厚灰尘的关系已经没法坐了。

    边上的几个马扎也同样如此。不过,王峥也并没有过多在其中停留的打算。穿过厅堂,推开左侧厢房的房门,那是爷爷曾经的房间。但如今除了一张老式的架子床,以及墙角堆放的橱柜和衣柜之外,里面基本上空了。

    几乎完全陌生的气息,让王峥很快便退了出来。再次穿过厅堂,来到了右侧的厢房。

    在面积大约30平的右厢房中,紧挨着窗户的是一个实木书桌,书桌的左手边是一个同样实木质的书架。

    看到它们,王峥仿佛看到了自己伏案读书、写作业时的情形。但现在上面的书籍基本上都空了。剩下的有限的几本书籍上也堆满了厚厚的灰尘。

    除了书桌和书架之外,右侧厢房中的大件家具就是位于房间里面,左墙角横放的单人床了。那是王峥小时候晚上睡觉的地方。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让即便是离开了十年的王峥心头充满了回忆和慨然。

    十年!

    十年的风云变幻,让曾经过往的一切都变了!

    他从曾经少不更事的儿童,成长为了如今风华正茂的青年;曾经年富力强的父辈却变得垂垂老矣;而曾经老态龙钟的祖辈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去追寻了。

    “咚咚!”

    就在王峥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时,院门外传来了低沉的敲门声。

    “谁在家啊,是建国回来了吗?”

    苍老的声音让王峥回过神来,连忙转身出门一看,只见一个须发皆白,手里拄着拐杖,上身穿青布短褂的老者正从院门哪走进来。

    “二爷爷?”

    看到老者熟悉的面容,王峥恭敬的喊了一嗓子后,连忙迎了上去。

    “你是……?”

    “我是金柱啊,您不认识我了?”王峥面带笑容道。

    金柱是他的小名,在王家湾知道他大名王峥的人不多,反而是金柱这个名字在这里几乎一大半的人都知道。

    “金柱?”

    老人上下打量他一番后恍然明白,苍老的面庞上带着喜悦道:“你真是金柱?”

    “对啊,记得我小的时候可没少去偷您老种的葡萄!”

    “呵呵,你这个皮小子就是欠揍!……没想到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你也长成大小伙子了!”笑着再次打量王峥一番后,老人感慨道。

    “呵呵,是啊!不过二爷爷您还是那么老当益壮!”

    “不行了,不行了!年岁大了,身体早就不如以前了。现在没有它,我就只能待在家里等死喽!”摆了摆手后,老人提了提手中的枣木拐杖。

    “哎,金柱?你怎么回来了?今天又不过年不过节的,可不是给你爷爷上坟的日子!”

    “呵呵,我正好放假没事,想着回来看看!”

    “回来看看好啊!这王家湾说不定什么时间就没了!以后怕是想看都看不着喽!”

    “二爷爷,为什么这么说?”王峥愣了一下。

    “为什么?你看看这村子里除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几个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除了过年过节没几个回来的!这样下去,等我们这些老家伙入土了。估计这王家湾也该除名了!”

    看着摇头感叹的老人,王峥并没有多说什么。

    人口不过百多户的王家湾本来就不大,再加上深入秦岭,交通不便,发展潜力有限。未来随着年轻人定居在条件更好的城市,老一辈人逝去后的王家湾或许真的如老人的猜测那样消失在历史上。

    当然,这些并不是王峥真正关心的。

    “对了,金柱!今天你刚回来?”

    “是啊,二爷爷!”

    “那走吧!这老房子都荒了快十年了,在这里也没什么吃的。去我家吧,正好咱爷俩一块吃中午饭,顺便也好好唠唠!”

    “好啊!”

    原本王峥是带了一些卤味准备中午吃的,但现在‘长者之邀不敢辞’,而且王峥也有一些关于王家湾的问题,想从二爷爷这里得到答案。

    把院门重新上锁后,王峥推着电动车,跟着二爷爷下坡走去。

    “哎呦,二叔,这小伙子是谁家的,怎么看着这么面生?”

    就在两人走到拐角的时候,迎面而来一个四十岁左右,正扛着锄头走过来的中年妇女。从她的装扮上看,显然是刚下地回来。

    “这是村后面王福来家的金柱,今天回来看老家的!”

    王福来就是王峥的爷爷。

    “金柱?哦,想起来了!当年跟我们强强一块光屁股长大的那个!”中年妇人恍然道。

    “王婶,没想到您还记得我!好多年没见王强了,他还好吧?”

    王强是王峥当年一块光屁股长大的童年伙伴,两人再加上一些同岁的小伙伴,经常性的把王家湾上上下下搅得鸡犬不宁。那些曾经‘呼啸山林’的记忆是王峥内心深处最难忘的回忆。但自从他初中的时候转校去县城读书后,几乎就再没怎么见过。

    如今近十年的时光过去,曾经的玩伴都已经成为记忆中的符号了。

    “好,我们强子已经在去年的时候结婚了!”

    “结婚了?”

    王峥心中愕然。但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绝大多数没有进入大学的农村孩子都会早早的选择结婚。

    “对了,金柱,你现在在哪里工作?”

    “大学毕业后我就去了京城,昨天刚回来!”

    “京城啊,那可是大城市!……哎呦,时间不早了,婶子还要回家做饭,就不跟你聊了,有空到家里来玩!”

    “好!”

    客气的答应了一句后,王峥便跟着二爷爷来到了他位于村子前面的家。

    “二爷爷,家里就您一个人住啊?”

    “嗯!自从三年前你二奶奶过世后,这房子就我一个人住了!”

    “那有量叔他们……?”

    “都在外面打工,除了过年平时基本不会来。来,你先坐,我去给你做饭!”

    “二爷爷,做饭的事还是我来吧!正好也让您尝尝我的手艺!”王峥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可不能让长辈伺候自己。

    看着他脸上的坚决,老人也没有过分的推辞,客气了几句后,便带着刘东走进了厨房。

    农家的厨房,自然比不得城里。

    在这里,炒菜做饭都是烧柴火,而不是电和燃气。

    得益于王峥一个人在京城的时候,练就的一点还算过得去的厨艺。借着二爷爷家里的青菜,做了一个黄瓜炒鸡蛋和清炒土豆丝,在把自己带来卤牛肉切了一碟子后,一顿还算是丰盛的午餐也就做好了。
………………………………

第十一章 桃源度假山庄

    第十一章桃源度假山庄

    ……

    “咱爷俩喝点?”

    “好啊!”王峥虽然不好酒,但偶尔喝一点他也不排斥。

    “二爷爷家里没什么好酒,不过这瓶二锅头可是我藏了不少日子了!”

    “二爷爷,二锅头就不错,够劲!”

    “呵呵,这话像咱们王家湾出去的汉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