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

第28章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第28章

小说: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花的脑浆,尝上一口,对着身后排着长龙的队伍夸奖道:“不愧是穿越者的脑浆,味道比那些死刑犯好太多了,大家别客气了,都过来尝一尝!”

事实上,在华夏,有钱人的地位并不太高,即便是有了所谓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头衔,也不能说明什么。曾经有一个身家超过千亿的富豪,号称是燕京的李嘉诚,也因为犯了**的罪名,被处以极刑。

而那些稍有钱的就更不用说了,就是某些人手中的面团,想怎么搓揉就怎么搓揉。这一方面是因为原始财富积累的“原罪”,还有一方面就是整个国家行政方面的过于强大。

在某位铁腕式的领导人还没有上台之前,这些情况都还不明显。

“可自己又答应了老爸,要去上学,这可怎么是好啊?”钟石这下可真的是愁坏了,这年头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还算敬业,也不大吃腐蚀这一套,想要在上学这件事上取巧,可能就有点难度了。

左思右想了大半个晚上,终于让钟石想出一条妙计来。

既然腐蚀不了小学的那些老顽固,不如索性自己开办一个学校,专门为自己服务的,从小学到高中,这样应该就万无一失了。

到了高中阶段,差不多香港也要回归了,到了那个时候去香港参加美国的“高考”SAT,然后直接申请美国的大学,继而就可以将事业重心放在美国市场。

说干就干,钟石索性坐了起来,拨通了香港的电话。

“老廖啊,想不想做些善事啊?我告诉你,这可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哦!”钟石嘿嘿一笑,口气间充满了诱惑。

“我说钟生,现在几点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这般折磨啊!”电话里的廖承德充满了疲倦,止不住地打哈欠,显然刚才他还在睡梦之中。

“我说老廖,你跟着我也赚了不少钱了吧,有没有想过拿出来回报社会呢!”钟石好不容易想到这个点子,此时的他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根本没有察觉到这时是深更半夜。

“怎么?钟生有什么好主意吗?”廖承德的脑子总算有点清醒了,他知道每次钟石的话都不会是无的放矢,不禁也来了兴趣。

不过他只对赚钱感兴趣,想要他做善事,可是相当有难度的。试想一个在小时候一直生活在生死边缘的人,成年后会回报那个差点让自己饿死的社会,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廖承德也不是个受过很好教育的人。

“你想不想和李嘉诚、邵逸夫一样,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爱国资本家的一员呢?”钟石心中明亮着呢,知道廖承德是绝不肯掏出半个子儿的,要让他在香港做些善事,恐怕还有些可能。

“其实这件事不需要你出钱,只需要借用你的名气。如果这件事运作得好,你可能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到时候你真的就大可横着走了,以前的不光彩还能一笔勾销。”钟石见廖承德半天没有出声,哪还不明白他的心思,暗叹了一口气,索性一股脑地全盘托出。

“是吗?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你确定?”廖承德听了钟石的话,大为心动,这年头在大陆行走的商人要是能得到最高层的接见,绝对是个无上光荣的事情。

“不过钟生啊,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啊?”廖承德也不是省油的灯,略一思索就直问钟石这么做的潜在意思。

“哎呀,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您老呢,其实是我不大想上学,所以就想弄个学校掩饰一下。”钟石嘿嘿一笑,就将自己的打算如实地告诉了廖承德。

“呃……不就是办几个学校嘛,需要费这么大的功夫吗?不对啊,钟生,要是只办几个学校怎么会受到领导人的接见呢?”廖承德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后就察觉出不对来,他不解地问道。

“嘿嘿,就是修建的规模大了点而已,我打算拿出一千万来,专门成立个工程给贫困地区修建学校!”钟石不好意思地说道。

“……”对于钟石的大手笔,廖承德彻底无语了,只为了掩饰自己不上学这件事,钟石就豪气地甩出一千万港币,这可比他那个儿子败家多了。

…………

燕京,在青年团的办公大楼里,面对着数十位手拿着笔记本的记者,廖承德侃侃而谈:“这次我以个人名义捐献港币一千万,旨在帮助江中省的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众所周知,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人虽然受教育不多,但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如今有了能力,自然想为我们华夏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今天的捐献只是一个开端,我和香港商界的朋友还会不定期地继续捐献,帮助其他地方的教育事业。谢谢大家!”

在他身后,是戴着大大的黑框眼镜的青年团的一干书记,最前面的是宋福书记,在他身后的是则是黎志强、厉海潮等人,其中厉海潮的脸上笑容最多,因为江中省正是他的老家,而他也在江中省的盐水市的一个农场里度过了自己的知青时代,因此感情很深厚。

至于廖承德是怎么找上青年团的呢,这还要从江中省的统战部说起。某一天廖承德突然出现在江中省的省会,在和统战部谈了自己的计划后,统战部长大喜过望,忙不迭地就答应了下来。不过随后廖承德又提出一个要求,想要让青年团承办这个事情,而且最好是经过全国的青年团,统战部长就有些不乐意了。

如果这笔钱在江中省,可能就是一千万,可要是中间过了这么一道手,就不知道还有多少了。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地方的大员当然不干了,不过在廖承德答应补足缺额的情况下,江中省也勉为其难地通知了全国青年团,这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首先,感谢来自香港的朋友慷慨解囊,资助贫困的失学儿童。我在此代表……”面对着台下的记者,宋书记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末了还向其他的商界人士发出号召:“希望广大的爱国同胞,社会各阶层有能力的人士,能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建设一个美好的新华夏共同出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半个小时的讲话后,来自香港的“爱国商人”廖承德先生和青年团的宋书记共同举起了大大的道具支票,供台下的记者朋友们拍照。

这件事经过数十家中央的媒体传播后,顿时掀起了一阵捐助的热潮,人们纷纷向报社打听,到哪里捐献帮助失学儿童,一时间在社会上掀起热烈的反响。

钟石的计划实现了,而廖承德也成功地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对于这样的“爱国商人”,一向是国家统战的目标。

而全国的青年团中央,也在这件事之后,认真地考虑起资助失学儿童这件事,经过数年的筹划和实施,终于在两年后推出了一个惠及全国的失学儿童救助计划,这就是后世的“希望工程”。

钟石没有想到,自己为了逃避上学的这个举动,竟然促使了“希望工程”的诞生,这让他这只不小心飞错时空的蝴蝶,原本还决定不干预历史的进程,哪里想到还是卷入到了其中。

这些现在的钟石都没有想到,此刻他舒服地躺在家中,享受着风扇吹来的阵阵凉风,望着手上一叠证明自己已经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入学证明,不无得意地笑了起来。

虽然捐助的学校才开始建设,但在某些人的授意下,钟石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小学教育。

这个时候,已经是暑假了,离“黑色星期一”也越来越近了,钟石也开始在心中暗暗地谋划起来,不过在其之前,他还有一件事要去完成。(有读者留言说,猪脚年龄太小了,其实我是这么考虑的,在九七年的时候,或者是到了零八年,这样主角的年龄才刚刚好。毕竟后面还有很多金融危机。)

第三章执行期权

钟石从赌球中赚得了七千多万港币,算上还给廖承德的,买房子和捐给希望工程的,手中也所剩无几了,他倒是有点钱投在日本股市里,不过他不打算动用那笔钱,一来是少了点,二来是他手上的期权也快到交割的日期了。

在八五年,钟石利用在货币期货市场上赚来的钱投入到期权上,一笔当时价值五亿美元,协议兑换价格在一百九十的日元期权。

如今日元已经升值到了一美元兑换一百四十日元的水平,在短短两年内,日元就蹿升了近一倍,这种升值速度即便是浸淫于外汇市场的老交易员也目瞪口呆。

事实上日元的升值可快到尽头了,就在八七年,美国即将和几个主要货币国家的财长商讨关于日元升值过快的问题。

日元虽然升值很快,但在大藏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日本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下,日本经济的上行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相反的是,大量的资本流向日本,反而造成了日本经济的一片欣欣向荣。

同时,由于日元的升值,日本的企业和财团也积极地在海外购买大量的资源,借此抵消由日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日本也因此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债权国。

不过钟石知道,这种虚假的繁荣并不能维持多久,在两年后即将迈入九十年代,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就将崩盘,而日本经济也将随之低迷不振,陷入到所谓的“失落的十年”。

这种泡沫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事实上历史也无数次证明过了,也还会在将来再次证明,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和劳动效率的提高,虚拟经济再怎么繁荣也将是过眼云烟。

钟石的这笔期权的收益也到了一个极限,虽然日元会在八七年年底再创新高,达到前所未有的一百二十,不过钟石等不到那个时候了。

是时候执行这笔期权了!

…………

香港,中环,渣打银行总部。

渣打银行也是一家老牌英国银行,不过主要的业务都在东亚,与其说是一家英国银行,不如说是注册地在伦敦,主要业务遍布整个全球的银行。让人略感奇怪的是,渣打银行在注册地英国的业务却很少。

和汇丰银行一样,渣打银行也是香港金管局指定的可以发钞的三家商业银行之一,另外一家就是有华资背景的华夏银行(香港)。

香港因为其地区的特殊性,所以不存在有中央银行这么一说,这么一来发钞的权利就交给了两家英资银行和一家华资银行,这三家银行在发行港币的时候,必须按照7。80兑1美元的兑换汇率向金管局交出美元,然后才可以印钞,也正是因为如此,港币的汇率也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这种联系汇率制度近乎于固定汇率制,不过作为自由经济的典范的香港,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平行的汇率市场,即外汇基金和发钞银行因发钞关系而形成的同业现钞外汇市场。在后世,那些金融大鳄正是利用这个关系对香港的汇率体系进行攻击的。

且说这天廖承德约了渣打银行香港的外汇主管,等双方正式落座后,那位蓝眼睛、高鼻梁的洋人惊讶地发现,随着廖承德而来的那个青年竟然坐在次席。

这位主管叫莱恩,他在渣打香港已经工作了二十年,对华夏人那一套早就熟识于心,他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还对华夏文化颇有研究。

“廖先生,不知道此次前来,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呢?”莱恩虽然有些吃惊,不过也晓得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道理,看来学习华夏文化对他影响非常深。

“是这样的,库珀先生,我有笔日元,想卖给贵银行。”廖承德搓了一下手,有点不确定地说道,这种钟石吩咐的事情,他虽然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还是照做了。

“哦,是吗?不知道您有多少日元呢?”莱恩听了大失所望,他一开始还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呢,不过一听到原来是买卖外汇这种事,就微微地摇了摇头。在外汇市场上做交易的都是央行、大型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这种私人性质的买卖一般不会有多少额度,也用不上他这个主管级别。

“大约有一千亿日元吧!”在旁冷眼旁观的钟意就有些不乐意了。先前这位衣冠楚楚的绅士眼中闪过的一丝失望并没有逃过他的眼睛,这让他对这家银行的服务态度就有些不满起来。

“什么?一千亿日元?”莱恩大吃一惊,他还以为只有几亿、几十亿日元那么多,在会面之前,他也对廖承德的身家调查了一番,知道这位急速崛起的富豪这几年搭上了李嘉诚的快车,不过即便如此,也不会有多少。

如今坐在他身边的年轻男子一开口,就报出了一个让莱恩面上变色的数额来。

一千亿日元,折合美元就是七亿多美元,换算成港币就是五十五亿。就在这么一瞬间,莱恩的脑海中飞快地换算出相应的数额来。

如今日元升值速度如此之快,莱恩负责的外汇交易部门在这两年的日元交易上也着实地大赚一笔。自从去年汇丰的利润大跌后,渣打就雄心勃勃,想要在今年继续把老对手压在身下,而各部门的盈利目标比较上一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