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争霸天下 >

第262章

争霸天下-第262章

小说: 争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也不怪方解不清楚这种规矩,因为即便在大隋这种情况也不多见。
  从大隋立国以来,只有两位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其一,就是真宗皇帝,只有先帝这一个子嗣,怀秋功年轻时候便是太子侍读。
  按照大隋皇帝选继承人的惯例,是不会早早的就确定太子的。老皇帝会在临终之前,才从儿子们中选出最强势稳重的人称为继承者。除非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否者基本不回出现早立太子的现象。
  当今皇帝,目前就杨承乾这一个儿子。
  而且,皇帝对于女sè几乎没有一点的迷恋。他和皇后之间的感情浓到让人艳羡,后宫里那么多妃嫔很少有人能得到皇帝的临幸。尤其是这两年来,皇帝已经快到了不近女sè的地步。除了几位另辟途径靠着琴棋书画或是按摩之类手段的嫔妃偶尔还能见到皇帝之外,其他妃子长年累月的独守空房。
  而前两年因为陛下子嗣单薄,朝臣们集体上书请皇帝选秀女入宫之后进宫的那些年轻女子们,大部分人甚至到了现在还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
  不爱女sè,不游山玩水。
  大隋天佑皇帝好像一台处理国家政务的机器一样,每rì的生活可以用单调乏味来形容。
  也就是说,或许陛下也就只有这一个儿子了,所以早早的立下太子,虽然朝臣之中不少人反对,但皇帝异常的坚定。如此一来,东宫那边的人员就要补充齐备了。大隋已经几十年没有过太子侍读,要不是有人提起方解自然也不知道这些事。
  方解总觉着,皇帝这么早立太子,这么早就开始为太子打造属于他的朝臣班底有些奇怪。按照道理皇帝再做二三十年的决策者应该不成问题,没必要这么急这为太子考虑。
  或许是因为喝酒太多,方解脑子里的思绪很乱。
  到后来,在烈酒的作用下他也就只能勉强保持着清醒。
  “老夫已经上书,陛下也已经应允了。”
  虽然喝酒不多但满面cháo红的怀秋功微笑道:“虽然陛下再三挽留,但我已经太老了,老到连走路都要别人搀扶,再霸占着朝廷里的位置不好。有句话叫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可不想做贼……趁着还能活动,老夫打算回到江南老家去。为仙人擦擦墓碑上的尘土,拔拔坟包上的野草,然后好好看看家乡。”
  他看向方解笑道:“本来是想单独走的,可是既然今天聚在了一处,那么老夫就借小方大人的光,蹭一蹭钦差大人的仪仗一同南下。”
  “啊?”
  方解一怔,下意识的低呼了一声。
  “怎么,小方大人不愿意?”
  怀秋功醉眼迷离的问道。
  “怎么会,学生……学生受宠若惊!”
  方解连忙道:“只是有些惊诧,怀老您乃是朝廷柱石,就这样告老还乡有些可惜了。”
  “人要服老。”
  怀秋功笑了笑:“转眼间我已经离开江南几十年,家乡的一草一木也不知道还是不是原来的模样。趁着勉强还能走动,是时候回去了。总不能等到死后变成了灰,再被人捧着送回去吧。”
  “这一路,就还需要小方大人你多费心了。”
  怀秋功将杯子里的酒饮尽,稍稍有些歉然的说道:“我这个人太过虚荣,归隐田园本是好事。可偏偏还如少年时候一样,总觉得回家乡的时候更光彩一些才好。所以才会赖上你,小方大人……多谢了。”
  方解道:“怀老太客气了,学生分内的事。”
  他一边回答,脑子里一边在飞速的旋转着。
  怀秋功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现在才说出来?难道真的只是他自己的意愿,还是皇帝的安排?如果是皇帝的安排,那为什么不在旨意里说?如果是皇帝的安排,怀秋功跟着自己走一半的路程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说?
  ……
  ……
  酒宴散去的时候,天sè已经黑的很透彻。最近属于敏感时期,所以众人在关了门的水星楼里喝酒也不敢太放肆。谈笑有度,更是谁也没有提及怡亲王造反的事。今天来的这些人无非都是示好,准备提前拉拢方解这个将来极有可能成为太子身边重臣的人物。
  皇帝既然透露出来这个意思,就是有意提拔方解。这么早就成为太子身边的人,将来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若是成为太子少师,太子少傅那样重要的人物,方解在未来朝廷里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皇帝这样安排,很明显就是为了太子将来考虑。先提拔一批年轻有为的官员,将来就会成为辅佐新皇的中坚力量。
  方解站在水星楼门口,逐个将大人物们送上马车挥手告别。嘴角笑的几乎抽筋,脖子僵硬的酸疼。
  “小方大人……”
  旭郡王世子杨彦会临走的时候似是yù言又止,他趁着没人注意快速的塞进方解手里一样东西,然后抱了抱拳道:“以后,或许还要小方大人照拂。今rì能相聚一场,我十分欣喜。祝小方大人南下之行顺利,早rì返回dì dū。”
  方解不知道他塞进手里的是什么,只好抱拳回礼客气了几句。他从杨彦会的眼神里看的出来,这个年轻人肯定是有话要对自己说。可碍于人多,一直找不到机会。方解将他送上马车的时候,杨彦会再次抱拳道:“你我一见如故,以后有机会还是要多亲近的好。我一眼见你便知道是可以交心的朋友,可不能这一别之后就冷了交情。”
  方解道:“怎么会,以后我还要承蒙世子关照呢。”
  杨彦会看了看其他人,最终只是摇了摇头后钻进马车里。
  方解又回去,亲自搀扶着怀秋功上马车。两个人约好明rì出城的时间,怀秋功随即离去。此时剩下的,只有罗蔚然和卓布衣二人。
  “你送方解回去,我还要赶回宫里。”
  罗蔚然对卓布衣说了句,然后走到方解身边拍着他的肩头笑道:“你的前途越发的光明起来,我很开心。这一趟西南之行只要走的顺利,回来之后朝廷里自然有你一席之地。很好,很好!”
  他连着说了两句很好,显然心情真的不粗。
  又嘱咐了几句之后,罗蔚然便告辞离去。卓布衣陪着方解往回走,因为水星楼距离东二十三条大街并不远,所以没有坐车。
  “怀老与你同行,是陛下的安排。”
  卓布衣一边走一边说道。
  方解点了点头:“能猜到……只是一时之间还不明白,陛下此举有何深意。”
  “无非就是指点你一些在朝廷为官的经验,当然,您现在已经知道怀老当年便是太子侍读,后来成为先帝朝中屈指可数的重要臣子。先帝对怀老也格外的倚重,文有怀秋功,武有周半川便是先帝时候最为重要的两个人。既然陛下有意让你做太子侍读,安排怀老一路与你同行,自然是要教导你些必须知道的东西。”
  “怀老为何突然告老?”
  方解有些疑惑的问道。
  “怡亲王谋逆……礼部官员牵扯其中的太多了。虽然怀老不在其中可也难辞其咎,毕竟他还是礼部尚书。礼部出了那么多谋逆的乱臣,他自然也没有脸面再在朝廷里待下去。陛下没有对他有什么责备是念其忠心,但他自己要有自知之明。礼部是该交出来的时候了,他自己告老还乡还能留下几分颜面。”
  方解恍然。
  朝廷的水太深了,没有任何一件事毫无根据。
  “方解,现在你已经暂露头角,所以更要小心谨慎。”
  卓布衣一边走一边说道:“怡亲王和他的党羽虽然被铲除,但朝廷同样元气大伤。对于你来说这是机会,但每走一步都要再三斟酌才行。有时候际遇和陷阱是在同一个地方,就看你是不是有本事踩着陷阱过去。”
  “多谢!”
  方解郑重的抱拳施礼。
  “别谢我,我帮你也是为了大内侍卫处着想。现在的大内侍卫处已经今非昔比,陛下让苏不畏直接将情衙的事接了过去,无异于扇了大内侍卫处每个人一个响亮的耳光。以后你成为太子侍读,将来在朝廷里就是举足轻重之人。现在帮你,将来有你帮大内侍卫处的时候。”
  方解笑了笑道:“你说的太直接了。”
  卓布衣耸了耸肩膀:“所以我不愿做官……”
  方解忽然想到旭郡王世子,他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总觉得旭郡王世子似乎有话对我说,可到了最后也没说什么。”
  “还不是因为他父亲的事!”
  卓布衣叹道:“旭郡王就算没错,但西北战败,就算他活着回来也不可能再起来了。就算他的爵位不被剥夺,可旭郡王府里的人谁还能抬得起来头?世子这个时候找你,无非是为了以后多交些朋友。”
  方解听到这句话也跟着叹了口气:“若是没有李远山谋逆,旭郡王就是大隋这二十年来最大的功臣!拓土两千里,而且打的是蒙元……可惜了这战果!在李远山他们试图造反那种情况下,旭郡王还能打下整个满都旗,其人用兵其实足以令人钦佩了。”
  “时也命也”
  卓布衣摇了摇头:“以后旭郡王府里的人,只怕要低人一头了。该着他倒霉,这是没办法的事啊。”







☆、第三百零二章 深牢之囚

  ()  第三百零二章深牢之囚
  卓布衣陪着方解一路步行往回走,大街上不时能遇到武装到牙齿的巡城官兵。怡亲王的案子虽然看起来是要结束了,但长安城里的气氛依然很紧张。从巡城官兵的人数和次数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案子的影响远没有结束。
  “你是我见过运气最好的年轻人。”
  卓布衣一边走一边忍不住赞叹道:“用了不到两年,还没从演武院结业,就已经被封为五品游骑将军,一等乡子的人,大隋立国百多年来你是第一个。我奇怪之处在于,当初第一眼见你的时候也没觉得你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比起你身边的人来说你还要不如。怎么才一年多的光景,竟是进步的这般大?”
  方解笑道:“我自己要是也说是运气那就显得太没面子了,所以我坚定的认为是我自己有着足以匹配现在所得的实力。你若是坚持说我是运气好,那就说明陛下的眼光不好。”
  “呸”
  卓布衣白了他一眼:“拿陛下来压我?”
  “你才进长安城的时候,只怕谁也不会想到你竟然能这么快就爬起来。除了你自己本身的努力之外,再就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啊。”
  方解知道卓布衣说的没错,自己确实赶上了一个好时候。首先是因为怀秋功的年纪太大了,朝廷需要,陛下需要一个新的寒门出身的人成为新的典范。所以从一开始他进入皇帝的视线,到皇帝决定把他捧起来所用的时间并不多。虽然这其中有些坎坷,但总的来说没有影响到结果。
  其次是怡亲王的谋逆案,对于朝廷对于大隋对于皇帝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好事。可对于方解来说这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案子,皇帝开始越发的信任他。不但如此,他还因为这件事而让吴一道对他也心怀感动。
  不可否认,若是放在一个没有任何大事发生的时期,方解即便再努力也休想这么快攀爬到现在的高度。
  不到十七岁,已经封了子爵。
  在没有战功的情况下,这种事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他得到了,而且得到的远不止这些。
  最让人心动的莫过于皇帝有意让他进东宫,这比那一等乡子五品将军的封赏还要让人羡慕嫉妒。
  “其实我一直以为……侯文极叛逃之后,陛下会把情衙交给你。”
  方解认真的说道。
  卓布衣摇了摇头:“陛下倒是有这个意思,但我是绝不会踏足官场的。没有身份比有身份更好些,最起码对于我来说是这样。比如今天这样的场面,你可见我附和过那些人一句话?我的xìng子不适合与人勾心斗角,更不适合在明面上抛头露面。”
  方解不解道:“可若是你接任情衙镇抚使,对于大内侍卫处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吗?”
  “方解啊……有时候你的想法真是简单的好像个孩子一样。”
  卓布衣叹了口气道:“陛下虽然嘴上说想让我接任情衙镇抚使,但那是他绝不会做出的决定。罗指挥使和侯文极之间貌合神离,其实谁也不信任谁,但这才是陛下喜欢的放心的局面,陛下怎么可能希望手下的臣子之间关系太密切?我与罗指挥使之间的关系太亲近了些,若是我接任情衙镇抚使,陛下是不会放心的。”
  “陛下提出来,不过是让我知道他对我没有什么怀疑罢了。”
  方解一怔,揉了揉发皱的眉角道:“今儿酒喝的确实太多了些,脑子越发的笨了起来。”
  “因为怡亲王的案子,牵扯进去的人太多了。多到你根本就不可能想象的出来,背后有多少世家为了这件事而有所动作你根本就不知道。牵扯进这案子里的那些朝臣,十之仈jiǔ都出身名门。而谋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