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97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97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幼林便让大人见到此船下水。不过在此之前,还望大人能提供给幼林几门火炮、火药和铁子炮弹,幼林要据其重量和大小制作此船。”

  “好说,好说,郑言随后便使人将火炮送来。”闻言我心中一阵狂喜,暗想若真能将火炮搬上战船。那么不但长江防线牢不可破,而且沿长江而下,凡是建在江边的城池,对我来说都是唾手可得了。当然,这还要火炮的威力够大,看来也该是改良火炮的时侯了。

  ————————————

  炮,在古代原为石字旁,它的实际意义原是指抛石机。比如单梢地抛石机便被称作独脚旋风砲,五梢的抛石机便被称为旋风五砲。直到以火药发射地炮出现,才将石字旁改为火字旁。

  对于宋人来说,相对于火炮,他们更喜好用的却是抛石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因为宋朝的文人不重视火器,更主要的是由于这时代火炮自身的缺点。

  首先。火炮造价昂贵。宋代的守城炮大多为二十余钧一钧为三十斤,按宋朝每斤铁三十文地价格,一门铁炮所需的铁便要近百两白银。再加上制作铁炮所需的人力、物力,再为其配上火药、铁子,还有六名经过专门训练的炮手。粗打细算下来,一门守城炮的价格少说也要四百两银子。而这个价格,已完全可以制出十余辆抛石车了。

  其次,火炮操作十分麻烦。使用时,需将火药自炮口填充入药室,间以木。加土寸许。而后将铁子放入前膛,再从炮腔壁的小孔插入导火索。然后点燃。下次发射时,还需先将炮腔内的杂质清除。其繁琐程度,使得那些炮手相对于军士来说,更像一些手艺人。

  最后,火炮过重的身躯对运输十分不利,机动性极差。六百余斤地重量,使得火炮大多时间都只能呆在城头之上。不过若是将它放在了船上,却没有这个问题了。

  但就算有以上诸多弱点,若火炮威力够大的话,它还是会受到重视的,毕竟战前多付出些汗水,也比战时多流血好得多。但这一点火炮还是让人们大失所望,宋时的火炮射程为三百步至六百步不等,而且其使用的是实心弹,在战场上所造成的有效杀伤极为有限。也这因为以上种种原因,火炮在这个时代地产量极少,便是像成都这样的大城也不过七门而已,而且在作战之时根本就没有用到,大多时侯都是作为礼炮与号炮使用的。

  三百步,我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是弩与单梢抛石车都能达到的射程,若是制出一门射程只有三百步的火炮,倒不如给每个炮手发上一张神臂弓。不过这么短的射程,却必定是与火药的爆炸力有关的。若是我用上新研制的火药……也不行,我很快就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这时代铁的韧性甚至还不如青铜,而且由于制造工艺不成熟,这其中还会有要命地汽泡,若是在现有地火炮里用上新研制的黑火药,那非得炸膛不可。而重铸一批可以使用黑火药地火炮,那必然要加厚炮壁,那么火炮的重量就不是二十钧这个数了。到时若将这种火炮搬几门到林白木改小的车船上,车船却因此不堪其重,那岂不是闹了一个大笑话。

  要是钢能批量生产就好了,我叹了一口气,先前我便从李庭芝那得知,这时代虽是有钢,但产量却是极少,至多只够王侯将相打制佩剑所用,其价格甚至与白银等价。若是以钢来制炮,相信是这时代最为昂贵的火炮了。

  自己炼钢?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刚想出来透透气,便被我一手掐死。对于炼铁、炼钢我可是一窍不通,到了此时我才深深后悔为何在现代没有研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且钢这玩意好像一千年前便有人会炼了,相当初曹操下令工匠为他铸造五把宝刀,工匠经三年完成,而这五把宝刀其实不过是普通钢刀而已。试想炼钢的技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改进、革新也没能进步多少,我又如何能琢磨出其中的道理来?就算能琢磨出来,那时想必大宋早就灭亡了。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三十五章 女直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三十五章 女直

  “夜已深了,相公为何还不安寝?”不知何时,燕儿已来到了我的身旁,关切地为我披上一件棉衣说道:“寒露秋凉,相公当心身子。”

  “燕儿有心了。”我拍了拍燕儿搭在我肩上的小手,叹了口气说道:“西川虽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藏汹涌激流。北,鞑子尽占蜀道天险,蒙古轻骑随时可能挥兵南下。南,长江防线漏洞百出,朝廷完全有能力将我等扼杀于萌芽之中。试想处在此等境地,郑言又如何能安睡?”

  “相公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的。”燕儿抿嘴一笑,说道:“相公所历之战,哪一次不是在逆境中力挽狂澜?此次自然也不会例外。”

  “燕儿难道一点都不当心吗?”我转身对着燕儿,说道:“较之以前,此次的形势最为严峻,而且这种形势也并不是一日两日便能解决的,我们随时都有可能……”

  “相公多虑了。”闻言燕儿笑道:“有道是人能知人却难知已。相公的本事自己不知道,燕儿却看得明明白白。而且不光是燕儿,还有誓死跟随在相公身边的数万将士,还有百余万西川百姓,他们之所以会跟着相公走这一条路,便是相信相公的能力,相信相公会领着他们走向胜利,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千百万人正盯着相公呢!”

  “惭愧。”闻言我拥燕儿入怀,摇头苦笑道:“郑言何德何能。竟有如此多的血性男儿跟随着郑言出生入死。更让我汗颜地是,郑言竟还能得燕儿的垂青,实是郑言几辈子修来的福。”

  “少贫嘴。”燕儿羞然低头,娇嗔道:“只怕还不只是燕儿吧!相公心中,想必还有另一位女子。”

  “唔,这个,这个……”闻言我不由大感尴尬。一时瞠目结舌地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相公不必为难。”见此燕儿笑道:“燕儿并不是如此小鸡肚肠之人,而且。燕儿也许还见过相公的心上人呢!”

  “却是在何处见过?”闻言我不由大感疑惑,我从未和燕儿提起过翠莲,燕儿连翠莲这个名字都不知道,就算她们见过面也是形同陌路,燕儿又如何能知道是哪个?

  “相公如此紧张作甚?”燕儿笑道:“相公难道还当心燕儿将你的心上人吃了不成?不过相公的那位心上人可历害得很,燕儿可不是她的对手。”

  “利害?”闻言我不由愕然,脑海中飞快地闪过翠莲地身影。忍不住呵呵一笑道:“燕儿必定是认错人了,她又如何能称得上利害!”

  “相公难道忘了那晚在汴京将燕儿接走的那位黑衣女侠么?”

  “你是说她!”我摇头笑道:“郑言并不认识那位女侠,她想必是郑言地朋友使来为我报险的,在那之后,郑言便再也没有见过她了。”

  “果然是当局者迷。”燕儿笑道:“燕儿能清楚的感觉到那位女侠对相公的爱意,当时燕儿还为此将其视为对手呢!如今想来,她八成便是相公的意中人了。”

  不会吧,难道真的便是翠莲?闻言我猛地一惊。但心中又着实很难将翠莲那弱不禁风的样子与那黑衣女侠结合起来,于是再次苦笑一声道:“燕儿不必乱猜了,她叫翠莲,是临安四翠之一,燕儿见着她时,想必便不会如此说了。”

  “临安四翠!”燕儿闻言立时瞪大了个眼睛望着我。说道:“另三翠想必也不差吧!”

  “应该也差不到哪去,咦……”我突然发现燕儿地脸色有些不善,于是急忙改口道:“不,不,郑言并没有见过另三翠,郑言只是……”

  “相公不必多说了,燕儿明白。”燕儿满脸凄苦之色,摇头说道:“风流男儿哪个不寻花问柳,燕儿本不该管相公的事,怪只怪燕儿命苦。偏偏就喜欢你。如今便只好做牛做马了。”

  “不,不。不是燕儿想的那样。”见此我不由大摇其手,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口中结结巴巴地解释道:“翠莲,她并不是那种……”

  “扑哧……”燕儿见到我慌乱的表情,忍不住笑道:“逗相公玩呢!燕儿如何会不相信相公。与相公首次会面,相公面对燕儿诱惑时的情景,却好似才发生在昨天。相公对燕儿尚且如此,对其它女子自是更不用说了。”

  “燕儿何时也学会自夸了。”闻言我不由莞尔,难道这才是燕儿的真性情吗?现在的她终于可以不用再生活在政治面具之下了。

  “相公能否答应燕儿一件事?”燕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面露凄容地望着我说道。

  “说吧,只要郑言能做得到。”

  “相公一定做得到的。”燕儿深深地望了我一眼,说道:“父皇生前苦苦支撑着大金,其实并不是为了他自己。他地愿望很简单,那便是不希望大金在他手上灭亡,而后被蒙古灭族。如今大金灭亡已是不可挽回,燕儿想了全父皇的另一个心愿,就是别让女直灭族。”

  “放心吧,女直不会灭族的。”闻言我想也不想,便自信满满地应承下来,因为我知道女直不但不会灭族,而且还会在四百年之后再次兴起,在神舟大陆上建立起一个毅立了四百余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那时的女直,已发展成满族了。

  “多谢相公。”见我答应,燕儿欣喜地对我一鞠,说道:“燕儿知道相公一定会答应燕儿的,那么就请相公别将族外军打散,而且只准女直人加入族外军,再下令族外军地军士只准娶女直女子。”

  “哦,这又是为何?”闻言我不由奇道。

  “让女直不至于灭族啊!”燕儿笑道:“蒙古的屠刀虽能让金国灭亡,但还不至于会让女直灭族。真正可怕的,是大金灭国之后,女直人或投降大宋或投降蒙古,而这些女直人在繁衍了几代后,子孙后代便会逐渐忘了自己是什么人,长此以往,女直自然便不存在了。”

  “原来如此。”我含笑着点了点头,虽然我觉得燕儿这是多此一举,但为了安她的心,也就顺着她的意思了。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三十六章 下水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三十六章 下水

  “草民等恭迎置使大人。”

  这日凌晨,我应林白木的邀请前来参加战船的下水仪式。才走进船厂,便被大门两侧黑压压的跪满一地的人吓了一跳。这是我第二次走进这个船厂,但上次来时并没有人知道我的身份,是以才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波,此次显然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各位乡亲免礼。”见此我忙出声将众人唤起,虽然我到这时空的时间已不算短了,但还是无法习惯这种下跪的礼节,别人跪自己不爽,自己跪别人就更不爽,心里那个别扭啊。

  “下官。”

  “草民,参见置使大人。”

  众人才刚起身,又见林白木挽着一位满脸病容的老者走到我的面前,对着我便要下跪。

  “免礼,免礼。”见此我忙快步上前制止道:“这位想必便是林员外吧!”

  “正……正是下官。”刚才下跪的动作显然让林员外有些气紧,以至于说话都有些变音了,只见林员外吃力地喘了一口气说道:“犬子不知礼节,上次大人大驾光临也未通传下官,以至下官未来参见,请大人恕罪。”

  “无妨,无妨。”我忙回答道:“林员外卧病在床,这俗礼便不守也罢,林员外还是回房好生歇息吧。”

  “多谢大人好意。”林员外忙对着我躬身说道:“大人光临寒舍,下官又如何能不在旁待奉?何况下官只是身体小……咳咳……”

  林员外未说完的话很快便被一阵剧烈地咳嗽所取代了。看着面前咳得脸色一片红一片白的林员外,我心中也不由一阵难受,连忙对着林白木使了一个眼色。

  “父亲。”林白木会意,转身对林员外说道:“置使大人说出的话便是官令,父亲若是不遵从,岂不是抗令。”

  “这个……”

  “林公子说得对。”我在旁附和道:“林员外只管好生歇息,此间的事便由令郎打点好了。”

  “如此老朽便恭敬不如从命了。”见此林员外只得对我鞠了一躬说道:“犬子若有招待不周之处。大人只管责罚。”

  “好说,好说。”

  “家父已令我全力支持大人了。”看着由两名丫环搀扶着走远的林员外。林白木若无其事地说了一句话。

  “什么?”我被林白木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搞得有些糊涂了。

  “幼林的制船厂,家父地船队,甚至林家的数十年地家业,大人可随取即用。”林白木坦然说道,那神色好像只是送给我一个大苹果。

  “令尊为何要如此做?”闻言我不由奇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