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61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61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摔伤的吧。”我瞄了一眼那伤疤,打断了吴欲刚的话说道。

  “大人怎知……啊,这个,这个……”吴欲刚尴尬地挠了挠头道。

  “撒谎也要有些水准才成。”我摇了摇头笑道:“大宋还没有哪种兵器能够造成你那样的圆形伤疤。何况凤凰山是临安城内的山,怎么可能会出现三百山贼,至多不过三十余名罪犯被围剿流窜到那里罢了。”

  “大人英明。”闻言吴欲刚马上换了一副面孔谄笑道:“大人果然是人中豪杰,什么事只要一猜便中,不管属下如何乱吹,都逃不过大人的眼睛。不过统制大人,这骁骑军只有万余人,又如何进攻汴京?”

  “吴统领无需如此当心。”我回答道:“与我们一同出战的还有赵葵赵置使所领的五万淮西兵,何况在汴京的守军虽有六千,却只有一千是蒙军,其余的均是金国的降兵。”

  “原来如此。”闻言吴欲刚不由松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又喜道:“六万对六千,那我军可说是胜券在握了,此番正好立上个大功。”

  “哦,原来吴统领还有心立功?”我强忍着笑意说道:“那本统制便要成全吴统领了,第一拔攻城便由吴统领上阵吧。”

  “属下胡说的,统制大人不必当真,不必当真。”吴欲刚一想到要上战场杀敌,便已是满头的冷汗,却哪里还敢乱吹,连忙推辞道。

  “属下参见统制大人。”此时一名骑军在我二人面前勒住战马,对我抱拳说道:“统制大人,前面五里处便是蔡州。张统领命我前来请示是否要入城?”

  “不入城。”我沉呤片刻道:“全军在城外扎营休整,明日再继续行军。”

  “是……”那骑兵应声飞骑而去。

  ————————

  当我随着中军赶到蔡州时,张珏已经选好了扎营地点。中军一到张珏便雷厉风行地安排各军安置辎重、建栅栏、搭帐篷、布置鹿角和铁蒺藜等等。这一路上也幸好有张珏,才使我不必烦心于行军、扎营的琐事。有时我真有些不明白以张珏这样的人材,在史上又怎会是王坚的部下,直到王坚被害后才有出头之日,难道真的便是能者多劳?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因为王坚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不识字。宋朝由于担心武官参与政治,所以正是像王坚这样粗鲁不识字的武将才最受重用。所以在宋朝,要么就做一个文官,要么就一字不识老老实实地做一名武将。如果文、武双全,嘿嘿,就像英明神武的我一样,就算做上了个高级将领,也很快就被人一脚就踹上了战场。

  “统制大人。”我刚在新搭好的帐篷里坐定,便有一名军士前来通报道:“知蔡州府王洪求见。”

  “哦,他的动作倒是很快。”闻言我颇感意外地嘀咕了一声,便道:“传他进来。”

  “下官见过郑统制。”稍时,便见一位青年书生斯然走入我的帐篷施礼道:“郑统制驾临蔡州,王洪有失远迎,望统制大人恕罪。”

  “你便是王洪?”望着面前这位最多不过二十五岁的书生,我不由一愣道:“想不到王大人这么年轻便已是知府了,郑言实是佩服得紧。”

  “郑统制不也是年纪轻轻便当上了统制。”王洪望了望我,笑着回道。

  两人对视一眼,这才发觉两人的年纪正相若,不由相视而笑,霎时距离便拉近了许多。

  “王大人的消息倒也灵通。”我笑道:“这一路来,我从未通知过任何当地官员,以至于他们大多都是第二天才知道的,却也只有王大人能够在我刚扎下营便已知晓了。”

  “郑统制见笑了。”王洪回道:“蔡州乃边疆之地,离汴京不过三日路程,汴京的蒙军轻骑不过一日便可至蔡州,王洪又怎敢有半分轻心。”

  “说的也是。”我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我便想问王大人一个问题。”

  “统制大人是想知道汴京的收成如何吧!”王洪不等我提问,便笑着说道。

  帐篷内立时传出了两人会心的笑声。

  第二十三章 请降

  推荐朋友的新书——横戈,书号:93295。

  ————————————

  北宋时,设有东、南、西、北四京,它们分别是东京开封府也称汴京,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这四京虽是以东南西北命名,可它们的地理位置却并不是严格按照这种方位。汴京西有西京洛阳,北有北京大名府,东南有南京应天府,这使得它们的位置,像是以汴京为中心撑开的三角架。

  赵葵的“守河据关,收复三京”的计划,实际上便是守黄河,据潼关,收复东、西、南三京。北京在河北离战线太远,此时还不敢有此幻想。不可否认赵葵的这个计划确是一个可行的计划,它实际上便是将南宋在北面的防线往北推进了几十里,构成了一个自西往东分别是潼关、洛阳、汴京、应天府这样的一条弯曲的防线。但赵葵的计划却没有考虑到蒙军强大的破坏力,这三日汴京路上所见的情景,更让我和王坚等人坚定了我原先的想法。

  自从进入汴京地界后,我们便有如走进了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一般。虽然我已从王洪那里得到了一些汴京的情况,但是亲眼所见却又有另一番感受。五月已是双季稻收成的季节,可是在稻田里却完全看不见水稻的影子,反而到处都是过膝高的野草。蒙军的抢掠,使得这一带的百姓根本就没有余粮种植。就算有些余粮,面对着成千上万的饥民,也没有人敢将那价比黄金的稻种撒到田野里。

  空旷的原野里杳无人迹,偶而有几个挖野菜的“野人”,远远地望见我们,便像兔子一样飞奔而去。一路上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森森白骨,虻蝇欢快地在我们面前飞舞着,好像是在向我们展示它那令人恶心的绿色。

  更让我担忧的是,原骁骑军的军士长期居住在繁华的临安。此时见到了这番情景,竟已有了不适的表现,有些军士见到了成堆的白骨便面色苍白甚至冲到路旁呕吐。这让我明白了骁骑军的军士与新兵营的军士是完全不一样的。新兵营的军士大多是奴隶出身,他们早已见惯了,甚至从小就是在那种血腥、暴力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在做奴隶时,每时每刻生命都在受到威胁,所以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将他们训练成一只悍不畏死的精兵。但是骁骑军……看着士气低落的骁骑军,我暗暗心惊,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上战阵杀敌?

  傍晚时分,久违的汴京展现在我的面前,汴京那残破的城墙已不再有住日的辉煌,城墙上稀稀拉拉地站着一些如临大敌的军士,也显不出任何的军威。四处除了虫鸣鸟叫便再无声响,城外长满了荒草,只有通往城门的几条干硬小道,才证明了还有人在此进出。

  “统制大人。”

  骁骑军在汴京城外扎营的当天晚上,我便将王坚等召到了我的帐篷之中。张珏一进帐,便急着问道:“我们是要否要准备攻城?”

  “不必。”我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只需小心防备蒙军偷袭便可。”

  闻言王坚与张珏等人都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他们显然也看到了骁骑军的样子,虽说城内的守军也不见得有多高的士气,但他们个个都是久经战火的老兵,何况还有一千余名蒙军。

  听到这句话最高兴的还要属吴欲刚,他也许还真有点当心我会第一拔便把他送上战场,在听我说不打算攻城后,立时便兴奋地倒吸了几口气,只看得王坚与张珏两人摇头苦笑不已。

  “郑统制,您看……”张珏满面忧色地说道。

  “我明白。”我知道张珏要说的是士气的问题,于是举手制止道:“你们只需做一件事,便是等。”

  “等赵置使的淮西兵吗?”王坚奇道:“可是淮西兵尚未出发,就算此时出发,淮西兵也要先收复应天府才能到此,至少也需十日的时间。而我军再这样发展下去,过几日恐怕便会出现逃兵,再过个十余日,只怕已不能再战了。”

  “我军要等是不错。”我笑着摇了摇头道:“只是等的却不是淮西兵。”

  “等的不是淮西兵?”三人闻言全都惊异地向我望来,张珏忙说道:“统制大人,若士气下降而又不开战,则士气只会一日低过一日,只怕……”

  “张统领莫急。”我嘿嘿一笑道:“这一路上所见,张统领应该知道城中必定缺粮吧。”

  “大人。”张珏急道:“城中的降兵缺粮是必然的,但是蒙军……”

  说到这里,张珏和王坚突然明白了我在等什么,两人均面露喜色地对望了一眼,只有吴欲刚一人还不知张珏为什么突然不说了,茫然地望着张珏。

  “张统领说的不错。”我笑道:“蒙军手中必然存有许多抢来的粮食,而蒙军想必也没那么好心将手中的粮食分给他们一向看不起的降兵。若是在平时这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毕竟那些降兵只要能活下去,他们便不会做乱。但现在有我大军压境……”

  “哦……”听到这里吴欲刚终于明白了过来,他恍然大悟地叫道:“原来统制大人是在等着他们内讧,妙计,妙计。所谓上兵伐谋,统制大人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实是让属下获益菲浅。如此我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

  “吴统领。”我眉头微皱地说道:“待取下汴京再说不迟。”

  “是,是……”吴欲刚忙对我拱手退到一边,又想到此来能够如此轻松便取下汴京立功,立时又喜上眉梢,在旁咧嘴直笑。

  “据属下所知……”王坚出列对我抱拳说道:“城中的降军是由崔立所领,属下在汴京之时便知此人是一个反复无常小人,此人来投后,统制大人应小心应付才是。”

  “嘿嘿。”闻言张珏轻笑几声道:“若他来投,统制大人便只管将他交给属下便是,属下保管将他变成老实木头。”

  “哈……”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大笑出声。

  “属下参见统制大人。”正当众人闲聊之际,一位军士见帐跪地报道:“属下等捉住一名奸细,他自称是来找统制大人的。”

  哦,来得这么快,闻言我不由与王坚等人相视而笑。

  “小人杨颂见过大人。”不一会儿便有一位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文士被带进了帐篷,他对着我跪地说道:“小人奉李伯渊、李琦两位统领之命前来请降。还望大人不念旧恶,我等必誓死效忠大宋。”

  “哦,你不是崔立派来的?”闻言我不由奇道。

  “大人有所不知。”杨颂闻言满面愤恨地说道:“那崔立投降蒙人之时,为了博得蒙人的重用,竟杀死留守的完颜奴申与完颜习捏两位统制,并将两位王后、两位宗王及五百余名宗室带至蒙古军营。此后又仗着蒙人的势力,骑在汴京的降兵与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好不快活,他又怎会想要降宋?”

  “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地说道:“如此甚好,那么与李伯渊统领和李琦统领一同降宋的共有多少人?可有把握吗?”

  “大人放心。”杨颂对我一拱手道:“两位统领所属的军士便有四千余名,要对付的只有崔立这狗贼所属的一千名军士,和阿塔堆所属的一千蒙军。以二对一,又是攻其不备,必能成事,不过……”

  “不过什么?”看着杨颂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不由奇道。

  杨颂想了想说道:“两位统领要我转告大人,要他们投降得依他们一个条件,否则宁死不降。”

  “哼,好大的胆子。”立于身旁的王坚闻言立时火气上涌,一个径步上前便要动手。

  “王坚……听听也不迟。”见此我连忙出声阻止,此事非同小可,若是他们不降,则不知骁骑军却要死上多少人,于是我忙转身对杨颂说道:“杨使请说。”

  “大人,这个条件其实也简单。”杨颂双目紧盯着我,毫无惧色地说道:“两位统领只是想以崔立祭拜哀宗。”

  “这怎么成?”吴欲刚在旁叫道:“你等既已降宋,便是大宋的臣民,又如何能够祭拜哀宗?”

  “既然如此。”杨颂深吸了一口气道:“我等便在汴京恭侯大人的刀枪了。”说完杨颂对我一拱手,转身便走。

  “且慢。”见此我忙起身阻止道。

  “难道大人却要留下小人不成。”杨颂头也不回地说道:“小人贱命一条,来时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大人若是不赚污了手,只管拿去便了。”

  “好,是条好汉。”闻言我不由对杨颂这种气慨生出了敬佩之心,拱手说道:“不过杨兄却是想错了,郑言只是想让杨兄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