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36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36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了皇上。”我苦笑道:“皇上美意郑言心领了,不过此事只会愈描愈黑,皇上就不必为郑言操心了。”

  我又不是傻子,哪还会不知道这些谣言就是完颜守绪放出去的,不过就算我知道了也毫无办法。这招可真毒,一下就把我的后路给封死了。以宋人对金国的怨恨,如果我逃回宋国,说不定还不等我开口解释,便被百姓给分了吃了。

  “呵呵,既然如此,那就按郑卿的意思办。”完颜守绪笑道:“不过如果郑卿真的肯为朕打天下,朕即刻便封你为丞相,让郑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郑卿以为如何?”

  “皇上。”我慌忙跪地道:“郑言乃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皇上如此对郑言,郑言实在是担当不起。”

  “郑卿过谦了。”完颜守绪慢慢地收起了笑容,缓缓说道:“郑卿可知我大金为何会落到如此田地吗?想当年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力农积谷,练兵牧马。以两千五百人起兵建国。后又在步答冈以两万人大败辽军七十万之众。在十二年之内完成了建国、灭辽两件大事。当年的大金又是何等的威风,想不到百年后的今天,大金却要面临着灭国的危险。”

  “皇上,这该和大金的汉化有关吧。”我轻声说道,此时的完颜守绪看起来更像是一位恨铁不成钢的可怜的老人。

  “郑卿果然历害,一语便切中了要害。”完颜守绪的双目再次闪过一丝惊异的神色,说道:“太祖时的族人,不知家为何物,不知生死为何物。不知家为何物,则战胜所得之物尽均分之;不知生死为何物,则战前闻厮杀而欢呼,只当出外狩猎。战时个个止知杀敌,悍不畏死,所以每战必胜。而自从侵入宋地之后……”

  完颜守绪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继续说道:“大金侵入宋地之后,族人多受汉人影响,渐渐的知家人、知生死。知家人,则战胜之物尽归家人所有;知生死,则视去就死生极重,无复当年轻锐果敢之气,甚至出战之前,军士还与家人抱头痛哭。畏怯如此,作战又如何能胜?”

  说罢,完颜守绪愤恨地一拍桌子,一声脆响响彻书房。

  “皇上息怒。”我忙宽慰道:“大金将士其实并没有皇上想的那么差,比如说忠孝军,却也是天下闻名的精锐之师。”

  “忠孝军正是朕亲手组建的。”完颜守绪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它虽说是精锐,但和当年太祖的神兵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如今却连蒙古的轻骑也对付不了。不过在郑卿身上,朕却看到了希望。”

  说到这里,完颜守绪拍着我的肩膀说道:“郑卿以区区千余人的伤亡,谈笑之间便让蒙古四万精骑灰飞烟灭,这其中还包括蒙人视之为军神的睿亲王拖雷。这终于让朕意识到了,原来打仗并不是有精锐的部队就可以的,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像郑卿这样的人才。所以郑卿如果能助朕打天下,朕答应永不负你,有朕的一天,便有郑卿荣华富贵的一天。”

  “皇上……”闻言我大为感动,却又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郑卿不必急着回答我。”完颜守绪笑道:“我知道要郑卿背叛自己的族人,甚至以后还要和自己的族人作战,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朕可以等,只要大金还没有灭国,郑卿的回答就不算晚。不过有件事朕必须实话告诉郑卿。”

  说到这里,完颜守绪顿了顿,眼里寒光一闪,说道:“郑卿应该明白朕是不会让你离开汴京的,希望爱卿不要逼朕做我不想做的事。”

  “郑言明白。”听到完颜守绪说的这句狠话,我心里却没有半点怪他的意思,完颜守绪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对得起我了,所以我恭恭敬敬地对完颜守绪行礼道:“多谢皇上厚爱,郑言缅记于心,郑言告退。”

  第二十八章 柳暗花明

  推荐朋友云开月明大作,本周三江作品:汉舞中华书号:68661

  ******

  转眼几日过去,这几日我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要不要投靠完颜守绪。虽然徐格的经历很有说服力,完颜守绪的劝说也十分精彩,但他们的努力,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徒劳。

  对我个人而言,完颜守绪自然要比赵昀强。完颜守绪一直都很看重我,一直都把我当作上宾。而赵昀只是把我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棋子,甚至他明知我在金国,还毫不犹豫的展开了他联蒙灭金的大计,这次如果我能逃回宋国,说不定还要被他以奸细给处置了。

  而且一直以来,我都不想被历史左右我的思想。如果我要面对的只是蒙军,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投靠金国,然后利用金国的军队和蒙军大拼一场。就算是马革裹尸,我也毫无怨言,因为我知道这样做对宋国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这个世上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我没办法说服自己投靠完颜守绪,因为我无法想象在不远的将来,我要指挥着大金的军队去砍杀自已的同胞。所以在历史面前,我不得不再一次低下头。我发现我所做的一切在历史面前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就算是深埋了四万蒙古骑兵,却也激不起一丝波澜。我仿佛感觉到了历史就像是一辆六驾马车,它在道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而我却像是一阵风,妄图将马车吹偏它原来的方向。难道我真的就这样看着它到达终点吗?

  我带着百余名军士或者应该说在他们的监视之下走在宽敞的御街上。御街极为宽敞,事实上我从没见过三百多米宽的街道路上的行人见到我们一行人,也纷纷自觉地回避,所以我们走在街上一点也不觉得拥挤。

  我一边默默地走着,一边想着心事。现在我既然不能投靠完颜守绪,那么唯一的路就是——逃,逃回宋国去,至于逃回宋国会有怎样的命运在等着我,却不是我现在所能关心的。现在缭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的问题,就是如何逃跑。

  首先,如果我想直接骑马逃往宋国的话,我自认没办法快得过金国的精骑。仆散揆和部骑马过浮桥的那一幕,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不过这个问题好解决,城外西南五里处,有一片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我两次从那里经过,都认真地观察了一下那片茂密的森林。我发现如果骑着马进去的话,恐怕要比步行还要慢。所以我认为只要我能跑到那里,那么凭我多年来的特种训练,逃生的希望将要大得多。

  但最难的,就是怎样才能逃出汴京城。我的住处距城外足有二十余里,出城要经过两道城门,就算没人阻挡没人盘查,骑马出城也要一个时辰。更何况,无论什么时侯,我身边都会有百余名军士“形影不离”地跟着我。我也考虑过在夜晚趁黑偷出城去,但一到晚上城门就关了。就算我能躲过郑府的两百余名军士,就算我能避开街上的巡逻部队,就算我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翻过两道高高的城墙,但只怕做了这些事后,还不等我出城天都亮了。

  靠,如果还没逃出城便让人给捉了回来,那我郑言的一世英名岂不是便断送在这里。到时只怕还要让完颜守绪等人笑掉了大牙。

  “老丈欲往何处?”

  “正想上山进香……”

  不远处,两句再普通不过的对白漂入我的耳朵,但我并没有放过这个细节。我发现那位自称上山进香的老丈,他走的方向并不是出城的方向。

  “徒单将军。”我对身旁的一位大个子军士说道:“城内难道有山吗?”

  “有啊,城西正有座宝灵山。”徒单合克恭敬地说道。

  “哦。”我强压住心中的狂喜,假装随意地说道:“我整日呆在府内,正想出去游玩一番,不知将军可肯放行?”

  “自然可以。”徒单合克是忠孝军的一位统领,他和他身边所有监视我的人,全都参加过三峰山之战,所以他们一直以来对我都是恭恭敬敬的。他们又知道完颜守绪十分看重我,再加上完颜哈达给他们的命令是,除了出城,汴京城内什么地方都可以让我去,所以徒单合克想也不想便回答道:“难得护国公有此雅兴,我等自当奉陪。”

  “呵呵,如此甚好。”我轻笑一声道:“不过在上山之前,郑言还想到布店里准备些物事,如此上山才更加有趣。”

  ******

  金国在连年征战与蒙古的强取豪夺之下,经济已是日显萧条。但是无论如何,吃、穿还是人人必须的头等大事,所以城内布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只不过布的档次有所下降而已。

  张彦是受雇于纥石布店的“店主”。纥石布店的真正店主是一位金人,但金人大多对布业一窍不通,也不善经营,所以这家店的成员从上到下全是汉人。在金国类似于这样的店多得数不胜数。虽然张彦每天起早贪黑却只领着微薄的收入,但张彦并没有因此感到丝毫的不满,因为相对于后院中忙着染色、织布的奴隶来说,张彦还是幸运的,他至少还没有温饱问题。虽然张彦也时常会遭到店主的一阵打骂,但他已经十分知足了,因为在金国像他这样“富裕”而又自由的汉人,实在是寥寥可数。

  这日张彦迎来了一位很奇怪的客官,他很容易就看出这位客官是位汉人。但这位汉人显然不是一位普通人,因为张彦很惊奇地发现,这位汉人身边的百余名金**士,全都对他恭敬有嘉。再看这些如狼似虎的军士,张彦吓得脚都软了,因为他知道,他们之中只要有人看自己稍有不顺眼,那他这小命可就悬了。

  “店家。”我带着歉意对眼前这位吓得脸色苍白,连生意都忘了做的同胞说道:“我想订做些东西,请取来笔墨容我画个图。”

  第二十九章 宝灵山

  广告时间,还是朋友的那本书,呵呵,—汉舞中华,书号68661

  各位大大对士兵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书评里对士兵说,或是在QQ里对士兵讲。士兵自己感觉这几章并不是很满意,想知道各位大大的反应。

  “皇上。”御书房内,完颜哈达急匆匆地跑到了完颜守绪的面前跪地喊道:“皇上,大事不好了,郑言要出逃了。这是郑言放在枕下留给皇上的信。”

  “什么?”完颜守绪闻言大吃一惊,他接过信匆匆地看了几眼,然后急问道:“郑言现在身在何处?”

  “回皇上。”完颜哈达带着不确定的口吻说道:“应该是在宝灵山吧,据留在郑府的军士说,今日一早郑言就与徒单合克等人一同上宝灵山游玩了。”

  闻言完颜守绪不禁松了一口气道:“如若真是上了宝灵山,朕倒不当心,不过郑言该不会不知道宝灵山没有出路吧。”

  “微臣也是这样想的。”完颜哈达接口说道:“所以微臣也一直不敢相信郑言上了宝灵山。但却有军士亲眼看见郑言一行人上山。”

  “哦。”完颜守绪眉头微皱,他觉得以郑言以往的表现,这件事绝不会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他满面疑惑地问道:“郑言这几日可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吗?”

  “其它的倒没什么。”完颜哈达回答道:“郑言这几日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府中练箭自娱,前几日还在布店里做了一样稀奇古怪的东西。皇上请看,这便是郑言所画的图纸。郑言今日就是带着这样东西和一副弓箭,以打猎为名上宝灵山的。”

  “这……这是何物?”完颜守绪接过完颜哈达递上来的草图,审视良久,却始终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微臣也不知,微臣问过几家布店,都说不曾见过这么奇怪的物事。”完颜哈达尴尬地说道:“不过皇上放心,微臣已派人上山追赶,一旦赶到便立即将郑言捆下山来。而且微臣在山下出口处也已布下重兵,郑言若当真上山,则插翅也难飞。”

  “完颜将军做得好。”完颜守绪边说边用力将手中的纸抓成一团,然后冷哼一声道:“郑言,这是你选的路,你莫怪朕心狠手辣。”

  ******

  宝灵山是一片石头的天地,它横穿过里城的南墙,直逼外城。但因为宝灵山三面陡峭有若刀削,只有居于里城内的一条路直通山顶,所以也并不担心攻城的敌人会借此山入城,反而成了城墙中一段不可逾越的屏障。

  相传此山中曾居住着一条无比巨大的大蟒,据说它有30丈长,盆口精细。它在宝灵山森林中生活了数千年,得山水造化,业已成精。有人曾目睹过那条巨蟒在月夜修炼的情景。它直立起来,超过所有的大树,黑乎乎的蛇头面对天空朗月使劲呼吸,吸收月华。蛇作为天下第一阴性动物。给人以无比的冰冷和恐惧感。一条经过修炼的蛇就更是这样的。由于日精月华、山风海雨的不断滋养。这条蛇俨然成了气候,做了宝灵山中当之无愧的大王。控制了周围村庄。人们的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