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151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151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此我便再也不敢探出船去观望了,耳边只传来一阵阵越来越近地马蹄声,连绵不绝,杂乱无章。这蹄声告诉了我,蒙骑必是极为分散,逃跑得极为仓皇,看来他们在接连几次惨败之后,士气已是大不如前了。

  终于。马蹄声渐渐地弱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几声战马地嘶鸣和蒙军的狂笑,隐约间还有几声女子的惊叫和呼救声。

  “是时侯了!”我望了望正要西下的夕阳,对着王坚点了点头。

  “出战!”王坚兴奋地低吼一声,对身后的战船挥起了小旗。没有鼓声,也没有号炮。突袭最重出其不意,哪有发炮示警的道理。于是。数百艘运兵船便扯足了风帆,一艘接着一艘地自我身边经过,再无声无息地朝蒙军的营地驶去。接着便是数十艘庞大地车船,最后才是小而轻快的海鳅船。

  海鳅船冲出了拐角,蒙军地营地便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他们大约有两万人,此时白色的帐篷前早已点燃了一堆堆篝火,宰羊的宰羊。烤肉的烤肉,好一番热闹的景像。再看漕河之旁,数百名蒙军正分批驱赶着战马饮水,战马乘着晚霞的余晖,低着头在河水中泛起一道道涟漪,假若不是身旁地青山和洛阳的民居,我还当真以为这是走进蒙古的草原了。

  “喀吧塞……”负责饮马的蒙军最先发现了行驶在漕河之上的船队,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支庞大得让他们瞪目结舌的船队是什么。也完全不知道死神正一步又一步地朝他们走近。他们就这样看着,对着船队指手划脚,有的甚至还在惊叹着这支船队的完美。

  “歹亦孙蒙古语译为:战争,敌人……”蒙古营帐中突然有人惊叫起来,营地立时便像炸开了锅一样,一个个蒙军自帐篷里跑了出来。宰杀牛羊地丢掉了刀子,喝酒吃肉的丢掉了手中的食物,饮马的则尽力将战马往回赶。蒙军再一次体现出了他们的素质,就像现代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奔向自己地飞机一样,他们飞快地奔向自己的战马,以最快的速度为战马披上马鞍,接着再翻身上马。

  不错,我暗暗点了点头,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眼前这两万余人便全都在马上了。能有这么快的速度。与他们长期的草原生活是分不开的。蒙古草原统一之前。他们经常要面对突如其来的骑兵突袭,倘若他们的反应速度不够快的话。那么他们根本就没有走到大宋领土上地机会。看来想要突袭蒙军还当真是一件不容易地事,我不禁有些懊恼,看来此战将会是场硬战。

  倘若是在草原,此时他们本该已对敌军发起攻击,毕竟骑军最重要的是速度。但是这回他们却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对身在水中地敌人发起攻击,也因为那在他们周围胡乱奔走的驱口军,让他们无法排成整齐的队形。于是,他们只好举起手中的弓箭,在万夫长的一声令下,两万余支箭带着恐怖的啸声,扑天盖地的朝船队扑来。但是这一切显然都是徒劳,舟船上的军士们甚至连盾牌都不必举,船舷与船板便是他们最好的盾牌。随着一阵阵像炒豆子般的咚咚嗒嗒声,各式大小战船的一侧全都插满了有如刺猬般的羽箭。这可都是雕翎箭哪!我感叹一声,古有草船借箭,没想到现今这木船借箭倒也不赖。

  “放……”随着我的一声大吼,海鳅船上的火炮便发出了震天的怒吼,排排铁子飞泻而出,不过这回,它们的目标却是岸边上万匹正在饮水的战马。

  要掩护运兵船登陆,本就要驱赶那些在河边饮水的战马,是以这本就是一个十分正常且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不过接下的一个意外却让我大喜过望。随着火炮的轰响,一道道水柱自河边冲天而起,一颗颗击中战马的铁子,在马群中爆开一道道腥风血雨,漕河边霎时便四处流淌着鲜红的血水。那些战马受惊了,战马本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惊吓的,能被用到战场上作战的马匹,自是有经过特殊训练的。只是这些饮水的战马个个都无人驽御,它们在安详的喝着水的时,突然在面前爆出一阵阵巨响,还有一道道冲天水柱朝它们迎面扑来。于是,它们便纷纷惊嘶着,掉头便朝蒙军阵营冲去。

  首当其冲的便是被蒙军赶至阵前的驱口,那些狗腿子平时只知道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根本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这番他们本以为给蒙军送上了好酒好菜,他们的主人便会对他们赏赐一番,哪会想到会碰到如此阵仗。其一被蒙军赶至阵前,大多便已胆怯了。如今又见这上万匹战万朝他们冲来,哪还容得他们多作考虑,只一声呼喊,便也朝着蒙军阵营退去。

  “杀!”如此机会又怎能放过,我大吼一声便命令船队开始全力进攻。铁子、床弩、弓箭、石弹,有如雨点般地朝蒙军阵营飞去。运兵船也没闲着,一辆接着一辆地往河边靠去。船板一放,一个个忠顺军骑兵便如脱缰的猛虎般,朝蒙军阵营冲去。他们大吼着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长枪,眼里仿佛已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看到了蒙军那飞起了一颗颗头颅。

  忠顺军军士已很清楚地看到,在他们的前面已有两批畜牲为他们打着头阵。他们也看到了将要对付的敌人,此时已被各种武器压得透不过气来。马下是蜂涌而过的驱口,这些驱口虽不至于对蒙军造成什么伤害,但却可将他们的队形冲得七零八散。接着蒙军还要对付向他们狂冲而来的战马,最让他们无计可施的,是那来自天上的一颗颗巨石,一根根巨箭,还有会爆烈开来的铁子……

  于是蒙军开始撤退了,撤退与逃跑的区别,便是前者是在执行万夫长的命令。蒙军作战是勇敢,但还至于处在明显的劣势下也宁死不退。事实上,进进退退才是蒙骑的战术核心。以往对付宋军的步兵,他们一旦处于劣势,便会依靠骑军的速度撤退。而宋军虽是小胜一场,却由于速度的原因而不能扩大战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蒙军撤出战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重新组织一次进攻。

  但是这一回,结果注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敌手,是忠顺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八章 洛阳之战2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八章 洛阳之战2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十八章 洛阳之战2

  喊杀震天,战鼓轰响。为了不至于误伤忠顺军,船上的远程武器已停止了攻击,火炮声一停,惨叫声与马嘶声便随之而起,还有那各种让人恐怖到齿冷的利刃透体声。

  蒙古马向来以韧力著称,其速度并不快,再加上战马要奔跑一段距离后才能达到最高速度,而且周围还不断有驱口阻住了蒙军的马腿,是以忠顺军毫不费力地便追至了离蒙军数十步远的地方。

  箭啸声传来,蒙军很快便开始回身放箭,这是他们最常用的战术。对于追击他们的人,蒙军一向都是利用他们高超的箭术边逃边撤,如此用不了多长的时间,追杀他们的军队便会所剩无几了。不过这番却不能如他们所愿,因为此次追杀他们的,是深悉其战术的忠顺军。

  “掷枪!”随着一声大吼,数百根长枪便整齐地飞射而起,长枪乘着飞奔的战马的惯性,乘着忠顺军们的臂力,有如被弩车所发射的巨箭一般,在天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最后将一个个蒙军,一匹匹战马被钉倒在地上,烟尘滚滚的战场上霎时便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那些蒙军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便是那些倒在地上已死透的,也瞪圆着双眼。他们不明白为何他们一向看不起的宋军,今日却有这般恐怖的杀伤力。

  其实,便是连我也颇觉意外。上回与忠顺军一同作战却是攻蔡州城,忠顺军的骑战却还是头一回见识到。原来长枪还可以这般使地。我心中暗自惊异,无怪乎忠顺军的长枪要较其它宋军的都要短上几分,小上几分,却原来跟古罗马人一般,将其当标枪使的。

  接着又是一轮长枪冲天而起,落在后面的排排蒙军应声而倒。此时蒙军便再无胆量回身放箭了,毕竟与标枪比起来。箭矢的杀伤力实是相差太多了。于是他们个个加紧催马,恨不得立时便与忠顺军拉开距离。但忠顺军又岂能让他们如愿。投掷完长枪的忠顺军,便纷纷抽出腰刀,狂吼着朝蒙军冲杀而去。腰刀落处,一颗颗人头滚落在地,接着,随之而来地马蹄又将这些人头踢得有如足球一般的四处乱跳。而没有投完长枪地,便虚举着长枪。再为下一轮的枪雨作准备。

  我叹服地笑了笑,我终于知道忠顺军为什么能与以骑射见长的蒙军媲美了。不难想像,若是蒙军与忠顺军正面对阵,那么只要让忠顺军冲进了一定的范围,忠顺军前方的军士便可以腰刀拼杀,后方却可以投掷长枪大量地杀伤蒙军,如此对阵,蒙军便毫无优势可言。而骑军对阵骑军。蒙军若是想始终于与忠顺军保持远距,那几乎便是不可能的。

  不多时,两队人马已越追越远,杀伐之声也渐渐离我远去。留下的,只有滚滚尘土和尘土之中血肉模糊地尸体,时不时还会有几声有若鬼魅般的哀叫和战马的悲嘶。但是这一切很快便再次被淹没在马蹄声中。因为我又将王坚的四千骁骑军派了出去作为忠顺军的策应。蒙军在外共有六万余人的骑军,而忠顺军却只有三万人。万一忠顺军遇到了其它的蒙军,那些人人都备有霹雳火球的骁骑军,便可掩护忠顺军们安然撤退。

  按照我地命令,为了避免中了蒙军的埋伏,他们即使是大胜也不能追得太远。所以不过半个时辰,骁骑军与忠顺军那庞大的队伍便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此时的我,则带着王夔和他的广武军,在岸边迎接着他们。

  “蔡军死三十五人,伤四十人。斩敌两千余人……”

  “唐军死……”

  ……

  忠顺军三军统领一见到我便下马拜倒在我地面前。向我汇报着此战的情况。结果让我十分满意,忠顺军只以数百人死伤的代价。便斩杀了蒙军六千余人,此战可以说是打了个完胜。我望了望挂在他们马背上的那颗颗血淋淋的人头,心下不由暗自庆幸,好在有那驱口与马群的冲击,否则此战绝无可能如此顺利。

  “众将士辛苦了。”我说:“不过此时还不是论功行赏的时侯,在回船休息之前,我等还要进洛阳城中转上一圈。”

  “进洛阳?”

  我身旁的李宝与徐格不由疑惑地互望了一眼,各忠顺军统领也不解地面面相觑。

  “郑置使。”徐格不由上前问道:“洛阳虽有百余万的百姓,可他们却长年处于蒙军的统制之中,可以说是要粮无粮,要钱无钱,而且蒙军与驱口军也均被我等打散,我等进洛阳却又是为何?”

  “宣传!”我笑道:“我等要告诉每一个洛阳百姓知道,宋军打回来了。”

  “宣传?”众人听到了这个新鲜地词不由越发疑惑。

  “不错。”我点了点头:“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个攻心,郑言认为并不单只攻敌人地心,还应包括攻百姓的心,各位可明白?”

  “大人地意思是……”徐格有些迟疑地说道:“大人的意思是收拢民心?”

  “不只如此。”我点头说道:“各位当知蒙古辖区内的大宋百姓,他们在蒙古的高压统制之下为何不敢反抗么?大宋不敌金,而金又为蒙古所灭,不仅如此,蒙古还纵横驰骋数十年,便灭国四十。于是他们便怕了蒙古人,他们将蒙军作为常胜军,无敌之军。在他们心中,定是认为再也没有哪个国家,哪只支队会打得过蒙古人了,于是他们只能忍辱负重,委曲求生。而如今却蓦然发现蒙军被我们打败了,各位将军以为他们会怎么做?”

  “自是会想将鞑子赶出去。”李程说道。

  “不错。”我笑道:“这也便是我将战场选在洛阳的原因。郑言地真实意图。其实并不是想在此杀死多少蒙军,而是要让洛阳百姓看到我们能够战胜蒙军,要让百姓们看看我们的军队,要在他们心里竖起抗击鞑子的信心。洛阳百姓看到这些后,自然会将这些事传与别处的百姓知道,那时,我们这些星星之火。很快便会在长江以北之地燃起熊熊大火。而且这洛阳还只是我等的第一站,待我等攻陷了燕京之后。蒙军在此只怕已是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各位试想,到了那时,蒙军还能在这里呆得下去吗?”

  “着啊!”众人闻言无不喜出望外,在此之前无论是谁,甚至是李宝都觉得只以不足十万的水师和骑军,便要收复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似乎兵力实在是太少了些,可是如今听了我这番话,他们心中地最后一丝顾虑也被打消了。他们终于认识到了此次北伐,其重点并不是击溃蒙军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