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131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131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六章 钓鱼城之战4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六章 钓鱼城之战4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六章 钓鱼城之战4

  在水师军士高超的箭术下,蒙军终于被我等压了下去,无论蒙军占了多大的优势,死人的力气终归是比不上活人的。接下来的战斗就变得简单起来,我们似乎只需往前冲,格住面前劈来的弯刀,便可等着几枝雕翎箭钉上对手的要害部位了。这却也是龙卫水师作战的特色,很少有人能够透过已方部队,精准地命中敌人,而水师军士却能做到。这使得我等自一字墙直杀至钓鱼城下时,蒙军却连一次像样的增援都不及组织起来。

  不过这却也怪不得他们,我望了一眼勿自在城墙下暴跳如雷的蒙军一眼,颇有些得意地笑了笑,此段一字墙不过六百余步一千米,就算蒙军攻下了此墙,其实际能控制的,也只有靠江的那三百余步的一段。这是由钓鱼城主墙上的投石车决定的,除非蒙军能接得住石弹,否则没有人敢走近靠近主城墙的另三百步。是以蒙军在一字墙上的防守的军士,竟只有七百余人。这也使得我们在攻其不备的情况之下,只在弹指之间便轻易地攻进了钓鱼城,任蒙军素质再高,却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口令……”正当我等兴冲冲地奔向钓鱼城之时,城头上传来的一声高喊却让我惊愣当场,我愕然抬头,却发现城头之上的族外军军士,早已个个张弓搭箭严阵已待了。

  口令?闻言我心下不由暗暗叫苦,当初我离开西川之时。这钓鱼城才刚开始动工,此时哪还会知道什么入城的口令。

  “我是西川置制使郑言!”愣了一会儿,我不得不搬出了身份,对着城头高声喊道:“我等此来却是增援钓鱼城地!”

  哗……的一声,我的话音刚落,城头上便有了一阵不小的轰动,立时便有数名军士朝四方飞奔而去。想来也是急着通报此条千金难买的消息去了。

  “你便是郑言?”发话之人将信将疑地朝我喊道,语气中已透露出几分恭敬:“不知随郑置使而来的却是哪只军队。我等为何不识?”

  咦,竟然不认识我,我抹了抹脸上末干的血渍,略显尴尬地望了身旁地张猛一眼,而更要命的是,翠莲却也来到了我地身边,此时正似笑非笑地望着我。只看得我不由大感没趣。

  “这是新归附于我的军队,你等自是不知。”我苦笑一声,回又转身对着城头叫道:“你等既是西川之军,为何却也不识我郑言?”

  “大人见谅!”城头喊话之人探身出城墙,却是一位模样颇为干练的中年将领,他对着我遥遥拱了拱手道:“我等原为金国明意军,据闻大人身在临安已是两月有余,我等归附西川不过月半。末有幸得见大人一面,自是不识大人了。”

  这家伙倒也有些谋略,闻言我不由对那城头之人多看了几眼,失笑道:“郑言在临安明明是三月有余,将军还是莫要探我口风了,你只待抓上一个识得郑言之人。一问便知。”

  “大人莫怪。”闻言那城头之人不由大感尴尬地说道:“钓鱼城关系重大,小人不得不小心行事,稍倾小人自会向大人请罪。”

  “嗯!”我没好气地点了点头,然后不无忧虑地朝身后望了望,蒙军此时又在调集着投石车,显然是不甘心让我们如此轻松便进城了。

  “投石车,三百步……”好似感觉到了我的忧虑,城头上那位将领举起手中小旗,对着身后大喊一声:“放……”

  霎时只见数百颗石弹有若乌云一般,遮头盖日地至我等头顶掠过。然后狠狠地砸上了欲靠近城墙的蒙军抛石车。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那些抛石车便全都有如泥做的一般轰然裂成了数块。只骇得蒙军慌忙丢下数十具尸体仓皇后撤。却再也不敢再将投石车调上来。

  “竟有能射三百步地投石车!”见此翠莲与张猛不由向我投来了询问的目光,与他们相同的,还有在一字墙上见到这番场景的水师军士。他们大多擅长使用弓箭,对投石车这种远程武器自是不陌生,不过他们只知有三弓床弩能射三百余步,能射三百步的投石车,却也是从未听过,如今亲眼见着了,哪还不对此惊叹莫名。

  “却郑言改良过的投石车,不足挂齿,不足挂齿。”我故作谦虚地呵呵一笑。

  看着身旁众人向我投来的更加惊奇的目光,心中不由有些沾沾自喜,唉!这下总算是捞回了点面子了。

  “果然是护国公!快快打开城门!”正当众人还欲深究之时,城头上再次传来了一声令我惊愕地声音。

  护国公?好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我不由皱了皱眉头,我记得这是当初在汴京之时,完颜守绪给我封的头衔,而现在这些新归附西川的金军还是以此称我,如此是不是也就意味着……

  “属下等参见置使大人!”

  还好,当我们一行人登上钓鱼城之时,那些军士并没有再呼我为“护国公”,适才那句想必也是一时口快而说漏嘴吧!我很快就为此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各位将军请起!嗯,这个……”我随手扶起了跪在面前的几位将领,却见个个都是陌生的面孔,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徒单合克见过大人。”此时一位稍面熟地将领抢上前来,对我抱拳说道:“大人还认得小人否?”

  “徒单合克!哦,却是在汴京监……保护过郑言的徒单将军!”我随即想起了当初在汴京之时,我便是在这位金将面前跳下宝灵山,而后逃出汴京的,没想到如今却是在这种情况下重逢了。

  “正是,正是。”徒单合克见我将监视改口说成保护,不由感激地望了我一眼。

  “那么这位是……”我指着适才在城头与我对话的那位将领问道。

  “属下明意军统领刘整,参见置使大人!”

  “你……你便是刘整。”闻言我不可思议地望着眼前这位自称刘整之人,心中暗道:难道此人便是蒙军攻宋的急先锋刘整?倘若是他,今次可别让他跑喽!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七章 钓鱼城之战5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七章 钓鱼城之战5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七章 钓鱼城之战5

  说起这刘整,史上的他也是一位投降大宋的金将,只不过降的不是我而是吕文德。他的能力显然大大超出了他的上司吕文德,他曾只带随从十二人便连夜渡过堑壕,登上城墙,俘虏了敌方守将。而吕文德却对其功掩而不白,对其策摈而不用,甚至因忌其功还渐有加害之意。最后才迫使刘整不得不带着旧金降兵三十万户,投降了蒙古。

  其人虽不如灭宋的张柔与张弘范父子那么有名,地位也不如汪世显那么显赫,但他却是在蒙古灭宋中举足轻重的一位人物。可以说,蒙古若是没有他的相助,其灭宋时间至少要滞后十年,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

  其一,他劝说蒙古攻宋。

  史上的蒙古,在蒙哥大汗钓鱼城一战毙命之后,一度丧失了灭宋的信心,却是在眼前这个名为刘整之人的力劝下,忽必烈才坚定了南下灭宋的信心。

  其二,他为蒙古组建了一支与大宋有一战之力的水军。

  “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忽必烈在听完刘整的这句话后,立时便给刘整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其组建了一支水军。这刘整投降蒙古后,倒也尽心尽力甘为走狗,他凭着忽必烈自各国为其搜罗的能工巧匠,只年余的时间便建起了一支拥有五千战船的水军。在这段时期内,蒙古屠城之时只有那些有手艺地工匠才能幸免。这也使得忽必烈攻宋之时。有一项以往任何一位蒙古大汗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水陆并进,势如破竹”。这也为后来的崖山海战,蒙古能够在海上灭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好,好……刘将军果然名不虚传!”想到这里,我冷笑着点了点头,心中杀机暗生。左手情不自禁地摸上了腰间的刀鞘。

  “将军何出此言?”闻言刘整不由疑惑地抬头道:“属下一无名小卒耳,何来名不虚传之说?大人所知的刘整。莫不是与属下同名同姓?”

  “不知刘将军却是何方人氏?”我盯着刘整看了一会儿,却也不敢十分肯定。

  “属下字武仲,京兆樊川人,三年前徙至邓州穰城,此后一直于明意军中任职!”刘整好似也察觉到了什么,略感不安地回话道。

  “哦……确是郑言认错人了。”我想了想,便点头假做恍然大悟之状。心下却暗骂一声,便是这厮错不了了。

  不过此时却不是斩杀这厮的场合,我咬了咬牙,强将心中地杀机压了下去,同时小吸了一口气,试着将脸上因愤怒而紧崩的肌肉放松了一些。

  我虽为西川置制使,可以说是一方土皇帝,但在没有任何罪名地情况下斩杀降将。则必会让钓鱼城之内的数万降兵寒心,这在大敌当前的此刻绝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听这家伙的口风,他好像还是明意军的统领,等等,明意军……

  “刘将军所说的明意军。可是耶律将军的明意军?”由此我不由想起了那曾被我救过一命,后又不愿背主而投河自尽地耶律善材。

  “正是。”见此刘整稍稍定了定神,这才点头说道:“耶律统领生前,不时向我等提起置使大人逃出汴京与义救将军之事,统领还时常举杯对空长叹,说不能以大人为友,实为生平一大憾事,不过却也以此生能与大人为敌而荣!我等明意军军士闻之,亦个个敬佩大人之气节与机智,是以当徐军师着人寻得我等之时。我等便二话不说便前来相投了。”

  “嗯!”闻言我心下不由默然。若说此子天性向着蒙古,却也不尽然。其实大多数的金将心中都对蒙古存在一种恨意。那就是灭国之恨。是以旧金亡国之后,有很大一部份的金将都有意投降大宋欲借大宋之手泄此亡国之恨。只不过大宋的将领或因忌妒,或因歧视,却留不住这些旧金的人才。眼前的这位刘整便是其中一个,据说那有“秦巩之豪”之称的汪世显,原也是想投降大宋,只不过因其投与大宋的降书无人理会,这才无奈之下投了蒙古。

  如今我却该如何是好,我心中十分明白,对刘整这样地人才,要么不拘一格地对他委以重任,要么就找个罪名将他一刀杀了,像吕文德之流的做法,那无疑便是在自掘坟墓。

  “刘将军!”想到这里,我一把扶起了刘整:“郑言初来钓鱼城,于敌我形势全然不知,不知刘将军如何看此钓鱼城一役?”

  此话却是我在试试他有多少斤两,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有如史上传说的那么历害,是否值得我为了他而如此大伤脑筋。

  “回置使大人。”刘整一副受庞若惊的样子对我拱手回答道:“钓鱼城城坚墙厚,粮丰水足,蒙军虽有大汗亲征,却也是徒增死伤而已。如今更有置使大人不畏生死破围而入,攻城则更有如镜花水月了。不过属下却以为这却并非好事。”

  “哦,这却又是为何。”闻言我不由一阵疑惑,绕是我心中颇不服气,但想了一阵却还是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大人请想,蒙军若就此弃城而走,转攻他城,那岂不是西川的一大损失?”

  “原来如此!”听到这里我心中不由一惊,暗道这刘整果然不同凡想,如今看来却要小心应付了。

  “那么以刘将军地意思。”我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我等如今却该如何留住这些蒙军?”

  “属下以为,示敌以弱乃是上策。”刘整恭敬地对我说道。

  “刘将军以为鞑子会上当吗?”我越听心下越惊:“窝阔台攻城已有一月之久,他不会不知道城中兵将的实力,何况钓鱼城又新增我等数千精兵,又如何能示敌以弱?”

  “兵将自是不行。”刘整再次抛出了一句让我大为叹服的一句话:“但是粮草却是可以。”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八章 钓鱼城之战6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八章 钓鱼城之战6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八章 钓鱼城之战6

  “属下等参见置使大人。”

  便在此时,徐格等一行人终于赶到了我的面前,张珏、王坚、李庭芝,还有冉氏兄弟,看着这一副副熟悉而又兴奋的脸,我心中不由感到一阵温暖。同时,心中还莫名其妙地生起了一种踏实之感,因为直到这一刻,我才真实地感到这天下第一坚城在我的控制之下。

  “大人一切可好……”徐格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