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128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128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这是……”翠莲疑惑地望向我。

  那些草料原本是用来支援西川的战马的。此时却只一会儿地工夫便被我尽数投入江中。此举不但是让翠莲、张猛感到奇怪,便连离我不远的蒙军也是大惑不解,以至于连石弹都忘了发了,个个都在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切。

  “莲儿莫急,只需片刻便知。”我充满自信地对翠莲点了点头。

  话音刚落,蒙军的那十艘车船果然便乱了,却原来水手们抛入江中的草料,已缠在了驶在最前的那艘车船的车轮之上,只片刻工夫那些车轮便再也踩不动了,而其身后的车船却由于其速度过快。一时不及转向。便一头撞了上去,接着又是另一艘。有些几艘车船虽是躲了过去,却也弄得手乱脚乱的。只气得那些蒙军朝着我们怪叫不已,但却又拿我们毫无办法。

  “原来这便是置使大人的退敌之策!”见此张猛不由哈哈一笑道:“只是张猛心中却有些奇怪,置使大人此着到底该称退敌呢?还是称为逃跑更加合适?”

  “师兄……”闻言翠莲颇为不悦地皱了皱眉头。

  “不打紧,不打紧。”见此我忙笑着出声制止道:“正如张统领所说,蒙军阵形虽乱,但实则却并没有多少伤亡,不过,郑言却也不会就此罢休,张统领慢下结论不迟!”

  “嗖,嗖……”此时便有几支火箭拖着长长的尾巴射出,这些火箭并非普通地火箭,却是龙卫水师自发研制地火药箭,其箭首有若莲蓬,水师之人将其称为莲子头。这莲子头中填充有燃烧配方的火药,一旦射中目标,火焰便会自莲子头中喷出烧灼目标,其燃烧速度却是普通火箭地数倍,若是射中了人马,便是事先有所准备也不足以施救。

  只见这几支火箭在空中划过了几道抛物线,然后堪堪落在了离蒙军车船不远处的江水之中。就在翠莲与张猛暗自疑惑之时,水中猛地腾出了几处火头,这些火头飞速呈圆形往外扩散,在夏风的助长之下,火头很快就蔓延到了蒙军的车船之上。只一会儿工夫眼前的江面便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火海,霎时众人耳旁便充满了惨叫声,嘶吼声,还有不耐火烧的蒙军翻身跌落江水的声音……

  翠莲叹上一口气背过身去,满面尽显不忍之色。而张猛则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一幕,勿自不信地揉了揉眼睛:“为何……为何这些草料在水中还会着火?”

  “只因这些草料在抛下水之前,均在火油中浸过。”我随口回答了一声,朝陆定打了个手势,五艘车船便抛下了身后的一片火海,乘水而去。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章 水门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章 水门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章 水门

  这日我带领着张猛一行五艘车船,由长江顺利地由重庆转入了嘉陵江。重庆正是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之处,我们这五艘打着宋军旗号的车船,并没有引起重庆守军太大的注意,当初我还以为在这里必定要费上一番工夫解释,但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也许,他们的注意力正集中在牵制他们的蒙军之上,又或者,五艘车船的宋军实在是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倘若他们知道我在这些车船里的话,那必是另一番光景了。

  “属下参见郑置使。”

  照例,张猛一接到船下射来的飞箭传书,便立时奔至我的跟前。他对我恭敬地行了个抱拳礼,然后上身保持着姿势不变,将书信呈了上来。

  自从我在长江之上一把火便烧尽了尾随的十艘车船,张猛对我的态度便与以前截然不同了。当然,不仅仅是张猛一人,车船上的水手与军士,他们之中也不泛有与张猛抱着相同想法的人,这些人无疑是队伍中的不确定因素,但此时的我自然是不必当心此点了。

  “可有打探到钓鱼城的情况?”我从案上一大堆的消息中抬起头来,迫不及待地望向张猛。

  这一路之上虽有探子不断地将消息传上船来,但却尽是些蒙军在西川的整体形势,而对我最关心的钓鱼城却是所述甚少,这是因为蒙军包围了钓鱼城使消息不至外传所致。若在以前。我不了解这些情况也无甚要紧,但车船自重庆转入嘉陵江后,离钓鱼城已不过一日的路程,最迟在明日晨时便可到达,倘若到了这时侯我还是对钓鱼城一无所知,那无异于闭着眼晴前去打仗。

  “正有探听到一些。”

  张猛地回答让我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不待张猛详叙。便忙不迭地从他手中取过纸条,却是一张大致的钓鱼城城防图。

  “钓鱼城竟已建成了这个样子?此图是否可靠?”看着手中的地图我不由一愣。从手中这张草图看来,钓鱼城却已大部建成,至少这外围的城墙已全部合拢,在此之前我着实没想到只三个月的功夫,这冉氏兄弟便会有这般成绩。

  “此图为探子自参与建城的百姓口中探知,应该大致不差。”张猛的回话很快便解开了我心中地疑惑:“据探子报称,这钓鱼城实为弹丸之地。全城长宽不过数十丈,所建城墙也是沿山依险而筑,难度并不大。参与建城的难民也有十余万之众,甚至有许多百姓都自愿参与其中,而且个个都是干劲十足、衣食无缺,是以建城速度大大出乎众人地意料之外。以至于在蒙军攻城之际,钓鱼城已大部建好,只是山上的住房稍赚简陋而已。置使大人试想。蒙军围城已有月余,倘若其尚未建好,又如何能守城至今?”

  “嗯。”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下暗道攻打利州所得来的粮食,果然派上了大用场。土地对百姓的诱惑力却也非同小可,当初我定下参与建钓鱼城者便可分得城外良田的政策。如今看来也是对的。能够拥有田地对现代人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封建社会的人来说,那不仅只是养家糊口地问题,还直接关系到在社会中的阶级地位。简单的来说,只要拥有土地,便可直接由农民变成了地主,若非如此,我想建城的民众也不会有如此大的积极性。

  “守城的却是哪支军队!”我眼不离草图,随意地问了声。

  徐敏子的武卫军在葭萌关,我的武德军在成都。王夔地广武军却在戎州。我实在想不出西川还有哪一支军队能够抵抗蒙军一个月的进攻。

  “回置使大人。”张猛对我拱了拱手:“驻守钓鱼城的却是三万人的族外军,其最初调至钓鱼城。只是充做监工罢了,没想到却因此担起了抵抗蒙军的重责。”

  “哦!竟是李琦所领的族外军?”闻言我心中不由颇觉有些意外,就算是有钓鱼坚城,但能被蒙军围困一月而不乱者,也并不是一支普通地军队可以做得到的,何况这支蒙军还是窝阔台亲自率领的精军。之前因为这支军队是来自金国的降兵,我一直没有委以重任,没想到今日却让我括目相看。

  不过……族外军什么时侯已经发展到了三万人了。随后我心中又闪过一丝不快:难道是燕儿在徐格的帮助下不断地收拢金国残余?又或者说,这次让族外军到钓鱼城做监工根本就是徐格刻意安排的……

  此事暂且放在一边,我很快就强迫自己不再想下去。不管怎么样,目前最主要的敌人还是那围城的五万蒙军,若是在有外敌的情况之下,我还对他们不信任,那么一个不好便会逼反了他们,到了那时,西川离大祸亦不远了。

  我甩了甩脑袋,将自己从混乱的思绪中解脱出来,然后再次将目光定格在那张草图之上,这一望之下,却不由让我大吃一惊。

  “张统领!”我瞠目结舌地望向张猛:“钓鱼城,钓鱼城难道竟没有水门?”

  “什么?”闻言张猛不由微微一怔,他一得到这草图便立时送到了我手上,是以对此也并不知情,此时却也顾不得犯上之嫌,一把便从我手中抢过草图,摊在手上细细搜寻着。但我从他越来越难看地脸色知道,钓鱼城确实是没有水门,除非这张草图有误。

  没有水门,这五艘车船又如何才能开进钓鱼城?若不由水路前去增援,就算这两千人个个武艺高强、箭术了得,却又如何能突破得了五万蒙军地重重围困?

  良久,张猛才抬起头来望向我,在他的眼中,我头一次看到了无奈。

  得到了这肯定地回答后,我叹上一口气,谁又会想得到,冉氏兄弟在三面临江的钓鱼山上建城,竟会没有建水门。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一章 一字墙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一章 一字墙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三十一章 一字墙

  红日初升,凉风习习,五艘车船在晨雾之中又迎来了一个早晨。

  车船还是朝着钓鱼城的方向航行,虽然我与张猛都知道钓鱼城没有水门,但我却觉得此行并非毫无机会,是以依旧保持着原来的航向。让我下这个决心的原因,却正是来自那张钓鱼城的草图。

  “这段城墙却是何道理。”昨日,我指着草图上的东北向与西南向的两段城墙问张猛道,那两段城墙的奇特之处便在于,它并没有包围任何空间。那钓鱼城好似一头蜗牛般地躺在草图之上,钓鱼山是它重重的壳,而我所指的那两段城墙,便是蜗牛头上伸出的触角,这两条触角一直由主城墙伸到了嘉陵江。

  “此为一字城。”张猛看了看,随后便回答我道:“此一字城多见于没有护城河的城池之中,其作用是为了阻挠敌军对城池构成合围,大人请看。”

  张猛指着草图上的那两段城墙接着说道:“有这两段由钓鱼城直伸至嘉陵江的城墙,蒙军若是要对钓鱼城构成合围,则必要攻下这两段城墙,而一字墙与主城墙又形成了夹角,守军便能依此使用弓弩对夹角内的蒙军造成大量的杀伤。又因其高度略低于主城墙,与主城墙接合之处更有加高的马面防守,是以守军由主城墙至一字墙易,而一字城至主城墙却是难上加难。如此守军若是无法守住一字墙,便可从容撤回主城墙。而蒙军若是攻下一字墙欲顺其攻入主城,却是比地面攻入城中更为困难。”

  “竟有这等妙处。”听到这里我不禁再次为宋人的智慧所叹服,这一字墙将他们建城防御地本领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世上是不存在毫无破绽的城池,也没有攻不破的防线,马其诺防线便是一个例子。而此时宋人所做的事,好像就是建起一道道防线和一座座城池。等着蒙古人前来旁敲侧击,然后慢慢地发现它们的破绽。最后再将其各个击破。比如说这有天下第一坚城之称的钓鱼城,最后还是在蒙古人围而不攻地策略之下,以不杀城内百姓为条件而举城投降了。

  “既然一字墙低于主城墙,而且又直伸至嘉陵江。”我摸了摸鼻子,提出了一个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荒唐的主意:“那么我等可否用车船上地搭板由嘉陵江搭至一字墙上?”

  “大人……”闻言张猛惊道:“此事却是说易行难,一个不好,便是全军覆没之局!”

  “郑言明白。”我点了点。三个月水战的学习让我清楚地意识到,在河中水战最忌的就是岸上的强敌。河战不比海战,河战由于河道狭窄,车船行动的范围极其有限,岸上的强敌只需将他们的投石车转向,然后对着水中地一段轮番轰击,那么无论多少车船上来,都毫无例外的要经过一场石弹的洗礼。而蒙军攻城的攻城。例来都是制作大量的抛石车先对城墙狂轰滥炸一番,是以此番在钓鱼城的投石车必然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却又是我等唯一的机会。”我皱了皱眉接着说道:“否则我等便只好打道回临安了,而且,以郑言对蒙军作战的经验来看,鞑子所制地投石车并不是大宋常用的独脚旋风炮,其转向需移动整个投石车。所需时间甚长,是以我等便非全无希望。”

  张猛一言不发地盯着我,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我一抱拳道:“大人所言甚是,张猛唯置使大人马首是瞻,一切听凭大人吩咐!”

  车轮击水的声音不停地在耳旁哗哗作响,水师的军士不紧不慢地走动在甲板上。此处离钓鱼城尚有半个时辰,他们正对自己的装备作最后一次检视:弓箭、腰刀,还有尽可能多的箭壶。至于那些原本打算增援西川地粮食,便只好让其随着车船一同下沉了。

  一路之上沿岸打探消息的探子。已于昨夜被我全部召回到船上。他们的存在只会让鞑子生疑而提前做好准备,阿勒斤赤鞑子哨骑的本领我可是见识过了。在陆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耳目。

  “公子可有想过钓鱼城是否有蒙军水师?”随着一阵银铃般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