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118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118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大宋又如何能敌得过西川?”

  妙哉!想到这里我不由暗叫了一声好,这个亡国之丞对大宋来说也许是个祸害,可对我来说却是个大便宜。不过若是如此,那么翠莲……

  “至于唐小姐,郑置使暂且放心!”尚于察言观色的贾似道,很快就明白了我皱眉的原因。他呵呵一笑道:“阎妃虽然已将唐小姐接入宫中,但她还不会笨到将唐小姐这样一个可人儿送至皇上跟前与她争庞。而且家姐虽是卧病在床,但在宫中终究还有些势力,是以唐小姐暂且还没有性命之忧。不过郑置使心中想必也十分清楚,若让阎妃一党继续壮大,当她们到了可以一手遮天之时。那么唐小姐便……”

  “够了!”我不悦地打断了贾似道的话:“那么事到如今,是不是要安排郑言与余兄见面了?”

  “正是。”闻言贾似道不由松了一口气,他与郑清之对望了一眼,笑道:“郑置使若能让余将军站在我等这一边最好,若是不能,则让其保持中立便也算大功告成了!”

  “嗯!”望着贾似道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我强压着心中的气恼,冷声说道:“不过郑言却也不能保证能否劝服余兄,而且郑言还有一个条件,不知贾大人是否能够接受?”

  “置使大人请说。”贾似道眯着眼对我拱了拱手道:“郑置使放心。大人若是缺金银美女。或是绫罗绸缎,师宪自是少不大人地。”

  “不必。”我冷哼一声回应道:“郑言想要的。只是一张皇宫的详图和翠莲确切的位置。”

  “置使大人难道是想独自进宫营救翠莲?”闻言郑清之不由大惊出声。

  “置使大人三思啊!”贾似道也惊道:“皇宫不比其它地方,郑置使也去过几回,当知其防范之严,几乎是天衣无缝。而且大人若是被发现……”

  “贾大人放心。”见此我不屑地笑了笑道:“郑言会在见过余兄后再行此事,倘若事败,两位大人尽可当作什么也不知道。”

  “也罢!”闻言贾似道假意沉呤片刻,随后眼珠一转,说道:“打探皇宫详图与翠莲的确切位置交与师宪便了,三日后便当双手奉上。”

  ————————

  “师父。”在一个我不知道的地方,一位全副武装的大汉正恭敬地对着一位青衫老者低头作揖:“事情有变,今晨师妹已被阎妃转入宫中!”

  “什么?”老者显然也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状况,他的背影霎时便僵硬了许多,手中端平地茶水也不由洒落了几滴。

  “师父认为,他会去救师妹吗?”那大汉抬起头来,满脸尽显关切之色。

  此时若是我在场见到此人,必会大吃一惊,因为他就是曾追杀过我的神箭门的那位猛男。

  “会的。”那老者显然对此极有信心,他肯定地点了点头道:“只是这皇宫却不比它处,这道题对他来说或许太难了些!”

  “我等是否要助其一臂之力?”大汉着急地说道。

  “便是欲相助,却也无从着手。”老者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放手让他干吧,但愿他能再次给我一个惊奇!”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九章 驿站会故人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九章 驿站会故人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九章 驿站会故人

  一说起驿站,很多人便会想到备有快马,供传递文书的递夫宋时对传送文书的人的称呼换马或是落脚休息的驿馆。在宋朝之前,这样的理解还是对的,但是到了宋朝却有所不同了。因为这种职能,在宋时是由一种叫做“递铺”的机构来完成。而驿站,则是专供过往官员投宿用的。简言之,宋时的驿站便好似政府的招待所,出差的官员可以在此得到免费食宿。此时我,正是在郑清之的陪同下,在例行简单的登记在册后,便顺利地住进了临安的四所地方级驿站之一:风和驿站。

  “门有守吏,里有侯人。”这是郑清之对风和驿站所作的描述,当我听到这句话时,还以为风和驿站应该只是几间简陋的房子再配上几名招待人员而已,但当我真正走进驿战时,才知道我是错得多么的历害。

  这里屋宇十分宽敞,左右前后共有二十余间房子,长宽五十余步,厅堂、居室、走廊应有尽有,四周还有高高的院墙。里面的装饰虽比不上贾府,但怎么看也都像是颇有派头的官府,又或是有钱人家的邸宅。

  在宋朝当官可真是太幸福了,我枕在双手躺在床上想道,有了这些驿站,就算我只是朝廷的一个小官,也可以走遍全国而不用花上一个铜板。只是有一项规定却是十分有趣,那就是在驿站投宿的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三十天,凡超过日限者。则判徒罪一年。当然,这项规定在郑清之与贾似道等人的影响之下,对我来说自是没有任何影响地。

  说起这贾似道,我不禁又想起了适才郑清之离开前谈起贾似道时,那脸上的不屑和无奈。

  宋时,朝廷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对做过高官或立过大功的官吏的子孙授以一定的官职。叫做“恩荫”,所谓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就是这个意思。贾似道的父亲贾涉曾官至淮东置制使,所以贾似道也领沐了这浩荡地皇恩,被朝廷授以嘉兴司仓之职。

  所谓嘉兴司仓之职,也就是个看管县级粮仓的小官。若不是因为贾涉早早病死,贾似道根本就用不着朝廷地这种“恩荫”。不过即便是如此,也合该其官运亨通,贾似道任司仓之职不过年余。其同父异母的姐姐便被选入宫中,没想到这位贾氏人既长得超众脱俗,心思又灵慧乖巧,不久就深受赵昀的宠爱,被立为贵妃。而贾氏也算有几分义气,她在受宠之后,便念念不忘她这位兄弟,成天给赵昀吹枕边风。说她这位弟弟如何如何贤能。如何如何有本领,再加上朝中的大臣为了讨好贾妃,也在一旁煽风点火,于是赵昀便不问是非,对他的这位小舅子大加提拔。

  贾似道在这最近的数年间,先是籍田令、太常丞、军器监。现在更是枢密使,将来,我知道他还会做上丞相的位置。而贾似道在这些职位上干了些什么呢?聚众赌博,出入ji院,挟ji游冶。尤其是在西湖之上,他地游船最大,歌ji最多,在夜间游湖之时,灯火最明处肯定有贾似道的身影。

  我用手揉着紧皱的眉头,想起了在贾似道任军器监期间。骁骑军收到了那数千张偷工减料的神臂弓。为此我还训练出了三人小组以解决其质量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我在心里暗骂了一声。为了他那奢华的享受,不知有多少百姓遭受迫害,不知有多少父母官沉冤难雪,又不知有多少热血男儿在边疆含恨而死,而如今我却不得不与这种人合作,而且好像还要帮他铲除异己。

  “郑贤弟,郑贤弟……”正当我糊思乱想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有若雷鸣般的喊声。

  “可是余兄?”听到了这久违的大嗓门,我哪还不知是余玠来了,忙不迭地一个翻身便从床上坐起,也顾不上穿上靴子,便打开房门迎了出去。

  “郑兄果然在这里。”我才刚走出门,便听见一阵豪爽的笑声,余玠已一把搂住了我的双肩,喜道:“贤弟别来无恙,数年不见,可想煞哥哥了。”

  “小弟一切都好,余兄、众位将领请里面坐。”我激动地拍了拍余玠那厚实的肩膀,再望了望跟在余玠身后的数人,却是崇捷崇锐军的两位统领——王承与张虎,还有曾做过我私人护卫地郭朝进。见到了这些曾在楚州与我生死与共的战友,纠缠在我心中的烦恼霎时也就随着一阵笑声,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众位此时该服了吧!”余玠兴奋地望了身后的众人一眼,得意地笑道:“余某早就说了,我这位贤弟必是不屑与那贾似道同流合污,是以我等找到这驿站来,必是错不了。”

  “惭愧。”闻言我不由老脸一红,其实我不愿住在贾府之中,完全是因为不想挥霍那些贾似道搜刮来的民脂民膏,而余玠口中所说的不屑与贾似道同流合污,却正是此时我在做的。

  “贤弟历害!”还不等我来得及解释,余玠便兴奋地在我肩头上擂了一拳道:“为兄在楚州之时,便接二连三地听闻有关贤弟击败蒙古鞑子之事,如今我这个做哥哥的,可要给你比下去了,哈哈……来。”

  说到这里,余玠举起面前的茶杯对着我说道:“为了大宋的江山,为了贤弟击败蒙古鞑子,也为了我余某有你这样一位好贤弟,为兄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属下王承。”

  “属下张虎。”

  “属下郭朝进。”

  立于余玠身后地众人也各端起一杯茶,对我遥拜道:“我等敬佩置使大人所为,同敬大人一杯。”

  “余兄……众位将军。”见此我久久说不出话来,面对着这些毫无保留地信任着我地兄弟,我几乎已失去了正视他们的勇气,但我更明白我不能这样欺骗他们,于是我便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余兄,小弟有些话不得不与众位说个明白,小弟据西川自立,是确有其事。”

  第五卷 神箭门 第十章 尽忠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五卷 神箭门 第十章 尽忠

  第五卷 神箭门 第十章 尽忠

  “贤弟,贤弟是说……”余玠震惊地望着我,满脸不信地说道:“贤弟是说你当真反了?”

  “正是。”我点了点头,像个做了错事的小孩一样,不敢正视余玠的眼睛。

  “你……你好生湖涂啊!”闻言余玠气极败坏地起身叫道:“枉我还如此信任你,不想你却是真个反了。你却是为何而反?难不成你也想做皇帝?”

  “余兄此言差矣!”我苦笑一声道:“余兄好歹也是与郑言一同出生入死过的兄弟,何以会将郑言当作此等喜好争权夺利之人?”

  “那又是为何?”余玠一对虎目怒睁,好似要将我吃了一般对着我吼道:“为名?为利?还是为了女人?”

  “为了百姓,西川的百姓。”我一咬牙,迎上了余玠的目光说道:“同时也是为了大宋的百姓。”

  “说的倒也好听。”余玠冷哼一声道:“你反了大宋,却又说是为了大宋的百姓?你当我余玠是三岁小儿乎?更何况你口口声声说百姓,那你作反又将万民之主的皇上置于何地?”

  “实不相瞒。”我摇了摇头道:“在郑言心中,根本就不将皇上当做一回事,也不认为皇上便是万民之主。”

  “你……你说什么?”闻言余玠不由一愣,随后锵的一声抽出腰刀指着我怒道:“反了,当真是反了。也罢。今日便让余某与你一决生死!”

  “将军息怒,将军息怒。”见此王承等人忙上前来劝解道:“将军也知郑置使的为人,郑置使如此做必有他地理由,将军何不静下心来听个明白。”

  “说……”闻言余玠猛地将腰刀刺于案上,冷冷地对我说道:“今**若不能说出个道理来,可莫怪我余某不念旧情。”

  “郑言还是那句话。”我叹了一口气说道:“郑言如此做便是为了天下的汉人,为了大宋的百姓。若说还有其它的原因,那便是郑言不想做第二个岳飞。余兄当知是时,皇上已派人至西川欲将郑言捉拿归案。是以当时郑言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束手就缚,二是据西川自立。”

  “即便是如此。”余玠颇不以为然地说道:“那么其后皇上也为你平反了,而且还封你为西川置制使,你却为何还要反?”

  “只因郑言不是笨人。”我一摊手道:“倘若余兄是皇上,余兄能否容得下一个曾抗旨不遵。而且还划地自立之人?是以皇上封我为西川置制使,其目的显然只是为了稳住我而已。”

  “哼!”余玠从鼻腔中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但从他渐渐缓和下来的脸色,我知道他对已信了几分。而立于其后地王承张虎等人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即便郑置使是为形势所迫,却也不该选择作反。”余玠不满地扫了身后地王承等人一眼道:“今时今日离岳元帅尽忠之日也不过百年,可郑置使便已将岳家父子的那份忠心抛至脑后了。”

  “这便是郑言与岳元帅之间的区别了。”我再叹一口气道:“郑言向来敬重岳家父子,但对他二人的做法却不敢赞同。余兄可有听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句话?”

  “余某是位粗人。”余玠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郑置使还是说得明白些!”

  “此语的意思便是指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见余玠又显出他那莽汉本色,我不由一笑道:“简言之,便是说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而不是皇上一个人地。是以郑言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