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104章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104章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指着面前正奋力搭云梯攻城的武卫军军士说道:“这些武卫军军士原是由丁黼所训,素质果非寻常宋军可比,而且其中大多想必还是西川人,今日却要葬身于成都城墙之下,君玉不觉得可惜吗?”

  此时的攻守双方已进入弓战阶段。虽然城上城下四处都是羽箭乱飞,但由于双方都有相当好的保护措施。所以伤亡极其有限。当然,城下武卫军的伤亡无论如何也要比城头上武德军要大。

  “子恒兄倒底想说什么?”张珏见此面色一寒,说道:“子恒兄带我等前来观战,不会只是想在我等面前耀武扬威一番吧!”

  “自然不是。”闻言我笑道:“其实君实心中早已猜到郑言要你做什么了,武卫军是生是死,全在君玉一念之间。”

  “不可能。”张珏想也不想,便断然拒绝道。

  “武卫军的生死却与张统领何干?”闻言吴欲刚不由有些摸不着头脑地问道。

  我望了望吴欲刚。心中暗道难得吴欲刚能收起了他奉迎拍马地那一套,不由浅笑一声回答道:“驻嘉定的武德军,以骁骑军地身份前去打探武卫军主帅的身家来历之时,却无意间打探到徐敏子徐将军竟是一位孤儿,而将其养大并授之兵法的却与张统领是同一个人,那便是张统领的父亲张瑞。换而言之,徐将军几乎便可以称得上是张统领的兄长了。”

  “哦。”闻言吴欲刚恍然大悟地说道:“大人是欲让张统领前去劝降?”

  “这便要看张统领是否原意了。”我故作轻松地说道:“适才郑言已将武德军的布署,以及进攻计划合盘托出了。若是按照常理。武德军虽是占尽各种优势,但武卫军毕竟人数占优且实力不俗。所以武德军虽可以大胜武卫军,却至少也要死伤数千人。不过张统领还应想到另一点,此时的武德军人人都装备有新式地霹雳火球要点火的木柄手雷,张统领该不会不知道此种武器的利害吧!是以此战郑言可以大胆断言,武德军死伤不过千余人便可成功地击溃武卫军。张统领以为如何呢?或是张统领以为武卫军还有获胜的希望,欲以武卫军三万将士的性命来作一场豪赌?”

  喊杀声响起,武卫军已成功地将数十座云梯搭上了城墙,蚁附已经开始。一队队士气高昂的武卫军刀牌手,在弓箭手的掩护下一手执盾一手举刀,踩着宽厚的云梯奋不顾身地朝城头攻来。

  一桶接着一桶地生石灰自城头倒下,城墙上下立时便掀起了厚厚的粉尘,咳嗽声惨叫声也随之响起。生石灰虽没有多大的杀伤力,却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守城之物。它不但可以让敌方弓箭手找不到目标,而且还可以让攻城军士无法呼吸。更可以烧灼他们的眼睛。使那些刀牌手即使攻上城头,也会像一只只无头苍蝇一样毫无作战能力。

  张珏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双手紧握着面前的横木,豆大地汗珠不住从他的额上滑落。

  “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我侧身不忍看眼前这一切,痛苦地说道:“若武卫军不降,郑言为了生存只能将其彻底的击溃。以郑言先前的布置和武德军手中新式的霹雳火球,君玉当知这并不是难事。郑言甚至可以说,此战只不过是武德军的一次练兵而已。”

  滚木、擂石一颗颗抛下,惨叫声,甲片碎裂声、人骨折断声随之成片响起,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是那滚烫的火油倾泄而下带起的声声有如历鬼般地嚎叫。

  张珏脸色惨白,这种种来自地狱地声音,一波又一波地折磨着张珏的灵魂,敲击着他地信念,使他不能自已地浑身颤抖着。

  “当武卫军即将攻上城头之时,便是其侧翼防备最薄弱之刻。”我咬着牙继续说道:“那时便是武德军打开城门反攻之时,君玉不必奢望武卫军会攻上城头,因为对付此种云梯,武德军只需丢下几颗新制的霹雳火球便可轻松解决了。”

  张珏依然默不作声,他那发青的脸色与牙关处传来了咯咯直响,使他已是形同历鬼了。

  良久,随着轰、轰几声爆响,我不由心中一沉,长叹了一口气,反攻开始了。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五十章 归降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五十章 归降

  战局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八千余武德军自迎晖门倾巢而出,像一把尖刀一样斜插入武卫军毫无防备的右翼。而他们能做到这一步,还多亏了我当初填平护城河之举。不难想像,填平了护城河之后,一个城池便由原来的只防不攻而转变成了可攻可守了。

  而此时的武卫军,甚至还有许多人正攀爬在云梯之上,那种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的无奈和辛酸,却只有他们自身才能体会得清楚明白了。几乎与此同时,处于武卫军后方,扮作骁骑军的武德军军士也起兵响应,只杀得武卫军一片大乱,哀声不绝,不由自主地成片往南面退去。

  但武卫军却不愧是武卫军,或者可以说徐敏子不愧是与余玠齐名的骁将。武卫军在此种三面无路且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景。就在武卫军被武德军杀得措手不及往南退却之时,武卫军阵营中忽地突出了一支头戴红巾,手握朴刀的数百人,几刀便砍杀了一片正后退的军士,硬生生地将武卫军后撤之势止住。

  见此我不怒反喜,因为若是武卫军若是在此时被武德军一击即逃,那么出城作战的武德军便如骑上了虎背,只得紧紧追赶一路狂杀而下,直至将武卫军击溃。而此时武卫军却能暂时站稳脚跟,那无疑给他们自己创造了一次生的机会。

  “徐将军果然不同凡响。”我不动声色地对着身旁面色稍有好转的张珏说道:“徐将军想必也十分明白这是围三厥一之术,明白大军一旦往南退却。便只有被武德军追杀至死伤殆尽一途,是以宁愿选择三面对敌也不愿往南逃生。但他却并不知晓武德军拥有郑言新制地霹雳火球,一旦武德军向武卫军中投出成百上千个……”

  “够了。”张珏大吼一声,双目尽赤地狠盯着我说道:“郑言,你历害。此战我等认输了,张某答应前去劝降,不过你却要答应张某两个条件。否则……”

  “没问题。”闻言我大喜,连忙向高处暸望塔上的军士打着手势。不久。暸望塔上便有两面红旗朝前方挥舞着。

  望着城外停下动作的武德军,张珏疑惑地说道:“子恒兄难道就不用听听张某所求的是何条件吗?”

  “不必了。”见张珏答应前去劝降,我的心情一时极好,笑着回答张珏道:“君玉的条件郑言一慨应承下来。此刻时间紧迫,条件容后再说也不迟。万一武卫军攻击武德军,武德军被迫抛出霹雳火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君玉这便去罢。塔下已备好了快马,郑言在此静侯佳音。”

  “终于可以不用再手足相残了。”望着张珏的背影,我有些得意忘形地说道。

  张珏好似听到了我地自言自语一般,身形明显的一顿,尔后便以更快地速度朝马匹奔去。

  ————————————

  “败军之将徐敏之,拜见置使大人。”一个时辰的漫长煎熬,一位浓眉大眼,膀圆肩粗的武将便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见此我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连忙走上前扶起徐敏之说道:“徐将军请起。将军无需多礼,此战我等还不曾打完,胜败实属未知之数,将军又何必以败军之将自称?”

  “败便是败了,大人无需为徐某留存颜面。”徐敏子惭愧地对我一拱手道:“此战徐某以多打少不说,还暗中与蒙军结盟。便是胜了脸上也无光彩,何况还是大败!此战徐某输得心服口服。不过心服是一回事,投降却得另当别论,据张贤弟所说,大人答应了张贤弟两个条件,不知是否属实?”

  “自然是真的。”我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闻言徐敏之决然说道:“徐某与张贤弟二人齐心,若大人不答应张贤弟的条件,我徐敏之却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待徐某回营与置使大人再战三百回合。”

  “徐将军却也忒小瞧我郑言了。”闻言我不由苦笑道:“在徐将军至此之前,君玉地条件我便已应承下来。此时焉有反悔之理。”

  说到这里。我又哈哈一笑,说道:“闲话休提。还请君玉说说到底是怎样的两个条件,该不会是要郑言的脑袋吧!”

  “大人说笑了,张珏又岂敢有此种非份之想?”张珏苦笑一声道:“其一,张珏希望大人能尽释骁骑军万余人马回京,毕竟其家人尽在临安,若大人将他们强留在西川,则其家眷必遭牵连。”

  “没问题。”我想也不想便应声道:“骁骑军家眷在临安,则他们必定不能为我所用。郑言可不想留他们在西川吃着白饭,还得日夜提防着他们再次因家眷而叛我。”

  “其二。”张珏见我答应,便又接着说道:“武卫军归降之后,大人不得以之与朝廷作对。换言之,便是武卫军只打蒙军,不打宋军。”

  “这个……”闻言我不由迟疑了一下,这与我想像的有些不一样。

  “大人难道想反悔不成?”徐敏子哼了一声说道:“徐某还道大人是位英雄,想不到也是位出尔反尔的小人。”

  “郑言并没有想过反悔。”我摇了摇头道:“只不过郑言心中却有另一种想法罢了。在此之前,郑言便已决定,若徐将军归降,郑言会在此战之后尽释武卫军回宋境,以成全徐将军与张统领的爱国之心。”

  “大人何故如此?”闻言徐敏子与张珏不由面面相觑。

  “大人如此岂不是放虎归……”张珏话才刚出口,便又惊觉失言,忙尴尬地住口不说。

  “放虎归山!”闻言我不由失笑道:“君玉与郑言相处时日已不可以月计,却还是不了解郑言。对郑言来说,西川只有一个敌人,那便是蒙古鞑子。是以二位将军无论是效力于我郑言,还是效力于大宋,只要宋廷不再作兄弟之争,便无甚区别,二位将军以为然否?”

  闻言徐敏之与张珏不由对望一眼,便轰然拜倒在我的面前叫道:“属下等,愿效犬马之劳。”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五十一章 意外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五十一章 意外

  “何以竟会如此?”汪世显一收手中的缰绳,望着成都城外的一片狼籍和空无一人的旷野,大惊道:“难道四万宋军当真在三日之内便被郑言击溃了不成?”

  “汪将军。”麻尼酩匆匆策马跑至汪世显跟前拱手道:“适才属下得闻探子回报,成都方圆二十里内不见一名宋军,只在往南之处发现了一些遗弃的军器,宋军此时想必已败逃回宋境了。”

  “看来郑言大破宋军,还无需三日啊!”汪世显闻言面带惭色地叹道:“不想这个郑言竟历害如斯。如若果真如此,则大事不济矣。全怪汪某刚愎自用,不听移刺将军之良言啊!”

  “将军何出此言?”闻言移刺蒲阿不由大惑道:“正如将军之前所说,郑言就算能大破宋军,成都守军想必也已是元气大伤,此时正是我等破城立功之时,将军为何还如此泄气?”

  “移刺将军所言有理。”麻尼酩望了望已被抛石车轰得残破不堪的城墙,再看看城墙上站着的稀稀拉拉的几名军士,心里便想着在皇子阔端面前立功请赏情景,一时竟忘了与移刺蒲阿之间的芥蒂,他指着城墙对汪世显笑道:“汪将军请宽心,此城便交由属下的羌军来攻也罢,若在明日黄昏之前属下不能请将军立于城头饮酒,属下愿将人头奉上。”

  “哼。”汪世显闻言不悦地冷哼一声道:“只怕到时麻尼将军的人头已在郑言手中了,难道还要汪某去向郑言索要不成?”

  “将军……”闻言麻尼酩胀红着脸。摆出一副不服气地样子就要争辨,但一看到汪世显那吓人的脸色,便硬生生将后面的话吞了下去。

  “将军何出此言?”移刺蒲阿见麻尼酩碰壁,心中不明来由的感到一丝快意,他有若示威似的瞄了麻尼酩一眼,然后对汪世显拱手道:“难道这还是郑言设下的陷阱?”

  “移刺将军所言不错。”汪世显点了点头,满脸后悔地指面前的雪地和雪地上一块块乌黑地血迹说道:“移刺将军请看。从这些血迹和积雪被践踏的情况来看,那三万宋军应是被成都守军包围了。郑言已得全胜。”

  “被成都守军包围?”闻言移刺蒲阿大惊道:“不是说成都守军还不足两万人吗?何以万余人却能包围四万人?”

  “这便是郑言地高明之处了。”汪世显叹了一口气说道:“郑言先诱宋军攻城,则城墙上只需安置千余人,便可成为包围圈最为稳固的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