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武将召唤系统 >

第471章

中华武将召唤系统-第471章

小说: 中华武将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晟的领导下,鲁国在三十多年之间,吞并了数十个国家,把鲁国变成了拥有四十九个州的东方第一强国。

    姜晟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创出了这样一番伟业,结果几年之间,就被刘基给撵上并超过了,如今东方第一强国的名头,已经被刘基所建立的汉国,硬生生给夺去了,甚至汉国早已成为了天下第一强国。

    皇帝姜晟随即对黑蝶指挥使张襄问道:“上一次黑蝶刺杀刘基又失败了,你们黑蝶最近有没有新的刺杀计划?”

    黑蝶指挥使张襄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上次昆仑山派出了三十名拥有绝世猛将实力的高手去苍龙城刺杀刘基,结果这三十名昆仑山的长老和护法,全都折翼于苍龙城,昆仑山的掌门对此十分震怒,又派出了两名长老和十二名护法,去苍龙城查探之前三十名昆仑山高手的下落,以及准备再次对刘基进行刺杀,现在昆仑山第二批派出的两名长老和十二名护法,还没有传回来什么消息。”

    皇帝姜晟皱眉问道:“那你们黑蝶没有新的刺杀计划吗?”

    黑蝶指挥使张襄苦笑着说道:“陛下,我们黑蝶为了刺杀刘基,损失了太多的精锐,实在是……”

    皇帝姜晟看到一脸为难的张襄,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算了,先看看昆仑山第二批派出的高手能不能成功吧?”

    黑蝶指挥使张襄说道:“陛下,如今刘基正带兵在周国境内,而昆仑山的两名长老和十二名护法,应该已经混入了苍龙城,如果想要刺杀刘基,也得等刘基带兵返回苍龙城之后。”

    皇帝姜晟随后扭头对兵部太尉刘勉叹气说道:“刘太尉,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周国必将被汉国所吞并,我们大鲁国现在只能在一边干瞪眼看着,朕实在有些不甘心啊!”

    兵部太尉刘勉沉声说道:“陛下,虽然我们大鲁的二十个主力军团和三十个普通军团已经颇具战斗力,但是有牟国和柏国隔着,我们大鲁就算有力也使不出来。”

    皇帝姜晟皱眉说道:“汉国原本已经吞并了整个西域,如今又要吞并了周国,实力变的越来越强,而我们大鲁国近几年来却原地踏步,这样一来,我们大鲁国的实力,将与汉国越拉越大,我们大鲁国必须想办法扩大自身的实力!”

    兵部太尉刘勉沉吟了片刻说道:“陛下,在我们大鲁国周边,只有汉国、牟国、柏国、炎国和萧国,其中汉国是不用考虑了,而炎国和萧国的实力都不俗,牟国和柏国倒是弱一些,但也不是软柿子,如果我们大鲁国真要扩充实力,只能打牟国和柏国的主意,只不过臣还担心,一旦我们大鲁国对牟国和柏国下手,已经夺取了整个周国的汉国,很可能不会袖手旁观。”

    炎国有十九个州,人口大约在一亿六千万,拥有超过七百万的军队,萧国有十六个州,人口大约在一亿二千万,拥有超过六百万的军队。

    皇帝姜晟捋了捋胡须说道:“朕这些天一直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大鲁国挥兵进攻萧国会怎么样?”

    兵部太尉刘勉考虑了一下说道:“陛下,萧国的实力可不弱,目前萧国的正规军超过了六百万,如果我们大鲁国与萧国开战,萧国的军队在短时间内,就能扩充到上千万,我们大鲁国想要吞并萧国,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弄不好就会陷入一场战争的泥潭。”

    听到兵部太尉刘勉不同意与萧国开战,皇帝姜晟随后开始试图说服刘勉,“萧国与炎国之间,关系同样也很紧张,如果我们大鲁国与萧国开战,炎国应该不会对萧国伸出援手,而与萧国开战,也不用担心汉国会插手,朕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陛下,我们大鲁国好不容易才重组了二十个主力军团和三十个普通军团,一旦与萧国开战,这五十个军团,必将受损严重,要知道我们大鲁国重组这五十个军团,可是为了防备汉国军队的。”

    “唉——刘太尉说的也有些道理,与萧国开战之事,让朕再考虑考虑吧!”

正文 第六百七十五章 又一个隐藏任务

    大汉3年五月十日,准备充分的大汉军队兵分七路,对周国最后一股势力,也就是中山王徐武所控制的地盘发起了攻击。

    中山王徐武麾下的中山军,遵照徐武的命令,依靠守城之利,对大汉军队进行节节抵抗,然而在大汉军队的猛攻下,很快一座座中山军所守卫的城池就被大汉军队攻占。

    五月二十六日的晚上,在大周国的都城永兴城内,中山王府的一间议事厅之中,中山王徐武声音沙哑的对谋士陈绩问道:“陈先生,我们现在得怎么办?开战才十几天的时间,中山军就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丢掉了大约四分之一的地盘,我们中山军还能坚持下去吗?”

    谋士陈绩心中暗叹了一声,自己主公的口气,很明显已经有了投降之意,于是陈绩顺水推舟的说道:“主公,汉国军队装备的那种投石器,威力实在太大了,加上汉国军队的战斗力又在我们中山军之上,我们中山军在各城的守军,确实有些抵挡不住。”

    “陈先生,本王有归顺汉国之意,不知你认为如何?”

    “主公,现在看来,归顺汉国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开平王邓英、定襄王朱勇和宣平王张钧归顺了汉国之后,汉国的皇帝对他们三人还算不错,想必主公归顺汉国之后,待遇不会低于他们三人的。”

    “唉——其实本王心里清楚,依照目前的局势,归顺汉国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本王有些不甘心啊!”

    “主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汉国军队实在太强大了。”

    大汉3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山王徐武就利用飞鸽传书,对各地的中山军,下达了停止抵抗的命令。

    对于中山王徐武的主动归降,刘基大喜过望,立即册封徐武为大汉朝的中山侯,并且让各路大汉军队,尽快接收中山军所控制的各座城池。

    到了大汉3年六月十二日,中山军控制的所有城池,包括大周国的都城永兴城,全部落入了大汉军队之手,至于在永兴城皇宫内的大周国皇帝,刘基倒是没有为难他,在大周国这位皇帝表示愿意主动退位,把整个大周国献给大汉之后,刘基给了他一个公爵的爵位。

    刘基随后把周国的二十二个州以及永兴城,划分为了七个道,任命黄淮、胡广、曹鼐、陈循、徐有贞、许彬和李贤这七名顶级文臣,担任这七个道的巡抚之职。

    至此整个大汉朝已经拥有一百五十二个州,而这一百五十二个州,被划分为了五十个道和一个东蛮都护府,总人口超过了九个亿。

    刘基从几支精锐部队以及西疆、高昌、玄武三大军团之中,抽调了大量的士兵和将领,然后又从归降的白莲军、赤龙军、中山军、开平军、定襄军和宣平军之中,挑选了数百万士兵,组建了三个新的军团,分别是南疆军团、龙骧军团和龙威军团。

    这三个新组建的军团,其中南疆军团为下设十个卫,每个卫都由两个骑兵旅和三个步兵旅组成,龙骧军团和龙威军团各下设八个卫,每个卫都由一个骑兵旅和四个步兵旅组成。

    南疆军团的统帅为陆逊,龙骧军团的统帅为韦孝宽,龙威军团的统帅为姜维,之前三人的职位,分别由吕蒙接任北府兵的统领,种世衡接任魏武卒的统领,张郃接任秦锐士的统领。

    南疆军团、龙骧军团和龙威军团的驻地,就是周国二十二个州和永兴城所组成的七个道,为了稳定原周国地盘的局面,刘基把玄武军团也暂时留在了这里。

    另外彻底吞并了周国之后,刘基还得到了一个意外惊喜,系统提示刘基完成了“开疆扩土”的隐藏任务。

    这个开疆扩土的隐藏任务,需要刘基在登基称帝之后,吞并掉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国家。

    因为大宛国在刘基登基称帝之时,只剩下了三十九个行省,人口已经不足一个亿了,所以大汉朝吞并了大宛国,系统也没有算刘基完成了开疆扩土这个隐藏任务,直到大汉把周国给吞并了,系统才承认刘基完成了一次开疆扩土的隐藏任务。

    完成了开疆扩土这个隐藏任务,系统不但奖励给了刘基五百组怯薛军和五百组背嵬军,还奖励给了刘基十名顶级文臣。

    宇文士及,武力值79点、智力值93、统帅值84,唐朝宰相,隋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原是隋朝驸马,早年因父勋受封新城县公,历任尚辇奉御、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后西去长安,投奔唐高祖李渊,被拜为上仪同,随唐太宗征战,升任中书侍郎,进封郢国公。

    武德八年,宇文士及代理侍中,兼天策府司马,唐太宗继位后,又进拜中书令,以后历任凉州都督、蒲州刺史、右卫大将军、殿中监等官职,贞观十六年,宇文士及病逝,追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谥号纵。

    张行成,武力值45点、智力值90、统帅值78,唐朝宰相,张行成出身中山张氏,隋末时以察举入仕,授为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

    张行成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高宗年间官至宰相,担任侍中,兼刑部尚书,封北平县公,后升任尚书右仆射,永徽四年,张行成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号定。

    褚遂良,武力值41点、智力值92、统帅值80,唐朝宰相,其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任谏议大夫、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

    贞观二十三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都督。

    武后掌权后,迁桂州都督,再贬爱州刺史,显庆三年,卒于官,享年六十三岁,天宝六年,配享高宗庙庭。

    苏良嗣,武力值50点、智力值90、统帅值77,唐朝宰相,出身于武功苏氏,早年以门荫入仕,历任周王府司马、洛州长史、冀州刺史、荆州长史、雍州长史、工部尚书等职,苏良嗣在武后摄政时拜相,担任纳言,封温国公,后升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载初元年,苏良嗣进拜特进,后遭到宰相韦方质的攀诬,武则天虽未相信,但他年事已高,竟因此惊惧而死,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益州都督,中宗年间又赠司空。

    陈叔达,武力值56点、智力值91、统帅值81,唐朝宰相,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

    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岑文本,武力值49点、智力值94、统帅值85,唐朝宰相,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其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荆州称帝,聘为中书侍郎,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贞观元年,以为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令,封为江陵子,参豫政事。

    贞观十九年,岑文本从征辽东,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一岁,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昭陵。

    戴胄,武力值43点、智力值91、统帅值79,唐朝宰相,早年在隋朝为官,曾效力于王世充,归唐后为秦王府士曹参军,唐太宗继位后,戴胄被擢升为大理少卿,他生性忠直,数次犯言直谏,后改任尚书左丞。

    贞观三年,戴胄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次年又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贞观七年,戴胄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忠。

    马周,武力值57点、智力值94、统帅值83,唐朝宰相,东汉马援的后人,少时就成为孤儿,家境贫寒,喜好学习,因贫困失意放浪不羁不为州里尊敬,?武德年间,马周授任博州助教,后离职西游长安,寄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

    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马周因谏言有功得太宗召见,太宗令他在门下省值班侍奉,贞观六年,马周授任监察御史,不久授任侍御史,加朝散大夫,贞观十一年,因谏言有功,升任给事中,贞观十二年,转任中书舍人。

    贞观十五年,升任治书侍御史,兼知谏议大夫,又兼检校晋王府长史,晋王为皇太子,拜授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