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特种战将 >

第367章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367章

小说: 抗日之特种战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还是一个孩子,女孩,怎么能留在先遣队里,这不是害人吗?

  混在男人堆里成什么了?

  妇人不忍心,凝望着杨关求情:“零号,留下她吧,正好给我们打个下手,您看怎么样?”

  杨关侧头见妇人一脸怜惜之色,触动的双目泪珠滚落,没好气地说道:“我是小鬼子眼中的魔鬼,鬼子兵包围了阵地,我还能把她赶到哪儿去?”

  “咯咯咯……”

  谢三破涕为笑,又感觉得意忘形捂嘴静待一旁,眨动着一双含泪地眼珠子盯着战神,期待下文。

  妇人一脸喜色,见她呆楞的模样跺足,使眼色,并开口提醒:“你还不快说实话?躲过了今日出去以后怎么办?”

  “啊,喔!”谢三惊得慌乱起来,急促地说道:“我排行第三,叫谢三,十四岁……”

  谢三是穷人家的孩子,家住长江以北的小山区之中。

  南都大屠杀的消息没有传到那一带,仅听到激烈的炮火轰炸声,没有人在意。

  不久后,小鬼子追赶**搜到那一带,她当时正在茅厕,亲眼见证一家十八口人被鬼子兵糟蹋,残忍地杀害。

  当时她吓晕过去,醒来后痛哭了一天一夜,人小力量不足,无法掩埋亲人的尸体,唯有找人帮忙。

  然而,当她走出家门的时候才发觉全村的人已经死绝,死相凄惨,开肠破肚,妇女寸缕不挂,让她魂飞天外。

  正当她乏力地跌坐在地的时候,村口传来叽里呱啦的声音,吓得她连滚带爬躲入草堆中避难。

  鬼子兵驱赶妇女实施暴行,临了还被惨无人道的杀害,点火焚烧一切。

  谢三当时被吓得瘫软在草堆之中,嘴里死死地咬住木棒才没有发出声息,烧焦了头发也没有出声,最终活了下来。

  鬼子兵走了,带走了所有的食物,圈养的家畜,一粒粮食也没有留下。

  她为了生存开始逃荒,不敢在平原上现身,行走在山区之中,靠吃草根度日。

  先遣队转战不定,屠杀了无数鬼子兵,令她获得了一线生机,衣服与食物就地取材。

  一路尾随,学会了开枪,虽然打不准,但是她也想报仇雪恨,为家人与村民杀鬼子。

  她生于山区没有文化,但父亲是猎人,自幼学会了不少生存与猎杀技巧,成为存活的本领。

  随着沿路跟随,探听到不少事情,在鬼子兵像蝗虫一般的追缴中,她意识到孤独必死的信号。

  故而在一次战斗中混入先遣队,与士兵们一起抗战,以假小子的身份滞留下来。

  战场上异常混乱,像她这种天生的小个子也有三五人,并没有引起士兵们的怀疑。

  只因先遣队招收**士兵,来的来牺牲的牺牲,人员管制方面严重失衡,仅统一记录在册,缺乏了解。

  她所在的小队都很照顾她,源于她巧妙地运用捕猎术杀鬼子,鬼点子不少,赢得小队所有人的认同。

  为了能够留在先遣队,她宁愿少喝水以免出现尴尬局面,只为了报仇雪恨、杀鬼子。

  小分队为了偷运十只鸡牺牲在淮河南岸,仅留下她一人安全抵达,那是个人魅力的展现,也是机智的体现。

  独自一人长途跋涉十几里,在小鬼子的防区内穿行,她完成了任务、心中却多了一道伤疤,立意为小分队而战的印痕。

  谢三的经历讲完了,很简洁,与先遣队转战几个月的经历忽略不计,那是她心中的痛,不愿提及十七位大哥的关爱,只愿永留心间!

  一碗鸡汤救了性命,却牺牲了十七位兄弟,杨关无法原谅他们的行为,但心神上烙印下这份恩情,余生相伴!

  “你以后就叫谢棠,留在杜鹃身边学习电文,学不会就离开先遣队!”

  谢三太土,家人惨遭不幸亦是她心中的伤疤,不如重新面对人生告别伤痛,她的心灵幼小撑不起那份惨痛的打击。

  谢棠木然地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手脚无措,双目焦虑而纠结得流下泪来,迟疑片刻后问道:“您能让我杀鬼子吗?我不比任何人差……”

  众人面对这种请战之言,心中宛如被刀子扎过一样疼痛,心酸得喉结哽咽生疼。

  杨关深呼一口气,强忍着热泪反问:“你认为电报不重要?没有电报通知你们、你的小分队也就不会牺牲……”

  “不,不是这样的……”谢棠说不清楚,但她知道若是再来一次,她会牺牲自己让十七位大哥护送十只鸡,死一百次也心甘情愿。

  她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觉得十七位大哥救过她的命,教官更不能死,活着就是为了杀鬼子,可是心里很疼,很疼……

  “来,快到姐姐身边来,姐姐给你讲讲电文战!”杜鹃泪眼婆娑地拉扯谢棠,抱在怀里呵护、双双哭成泪人……

第84章甲袭


  人心齐泰山移,随着杨关的苏醒复苏了人心,战魂士气高涨,团结的力量展露出来。

  一股无形的精神纽带衍生出激情,热血燃烧奔淌,激出无穷的动力在各个岗位上值守。

  地处淮河五里左右的区域,地下水源充足,士兵们仅挖了五米深便溢出一股甘甜的清流。

  水源,水源对于浓烟密布之中,奋战了三天三夜渴得嗓子冒烟的士兵来说就是生命之源。

  士兵们以浑浊之水净身,泼洒,嬉闹,在泥水中泪奔,喜悦之泪蔓延在整个阵地上,人心活了。

  教官就是教官,有他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士兵们认死理,淳朴得令人心酸。

  在生死战场上一捧泥水堪比万金,万金也不换的甘甜佳酿,这是士兵们独享的战情之源!

  情源纽带是无价瑰宝,激荡在杨关身心之中,无法言表的感动,彼此心照不宣的兄弟情怀!

  受伤了,昏迷不醒,十只鸡救了性命,但付出了血的代价、十七条铁铮铮的汉子为此而牺牲!

  阵地中的士兵们也付出了代价,集中所有的水源救援教官,宁愿自己嗓子冒烟,干裂到嘴唇白,即使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是一种脱了情感的情怀,几人能懂?

  杨关懂了,心醉了,也碎了,在硝烟浓郁之地看不清周边的景物,但每当听到士兵们激情喜悦的言论,他热泪盈眶,陪着兄弟们敞情落泪。

  传令兵湿漉漉地跑过来,左手移开捂嘴的湿布,洒下一蓬珠落露出一张干净而惊醒的面颊,右手甩了一个军礼说道:“零号,蚌埠方向现三辆坦克。”

  杨关背依工事沙袋,微微惊讶地盯着他问道:“距离阵地有多远,观察哨确定只有三辆坦克吗?”

  日军果然憋着坏,利用烟雾呛人阻碍视线,没有在第一时间派出坦克出击,意在出其不意,选择在士兵们麻痹的时候出击。

  传令兵肃然挺直身躯,震散军服上溢出的水珠,大声地说道:“是,我们的观察哨寸步不离岗位,可以确定侦查无误,距离八百米左右。”

  兄弟们害怕小鬼子使坏,一直不敢大意,摧毁小鬼子的轻重火力是原则性问题,教官为什么会质疑?

  杨关抬起右手指向南方,随即摆手说道:“快,平架重炮摧毁它们,绝对不能让坦克冲入阵地,快去传令!”

  北风吹拂,硝烟弥漫了南方,促使鬼子坦克潜入八百米之内,山炮失去了炮击的距离。

  阵线上压在工事中的山炮不易修正射角,应该被鬼子兵摸透了情况,如今唯有出奇招才能消除危机。

  传令兵见教官焦急的神色拔腿就跑,边跑边喊:“零号命令重炮出击,快,兄弟们快把损伤的重炮架起来……”

  危机迫近,士兵们人人愤懑,不惜力地奔赴以损毁在地上的重炮,齐心合力架在炮轱辘上向南方推进。

  “兄弟们用劲,一,二、三,走,冲……”

  “啊,冲啊……”

  激情的岁月在生死战场上演绎,与生命抗争、为国而战的抗战情怀永世长存!

  一炮弹在阵地中爆炸,火光乍现,杨关焦虑地看清一些现状,那是废弃的卡车与鬼子军服包裹沙子垒建的挡风墙。

  阻挡子弹,抵御炮火,处在人字形工事正中间,设在人字形工事后方三十米处,这是掩护重炮的盾线。

  沙土在盾线上飞扬,撑开了一大片硝烟,景物逐渐清晰起来。

  三十多人背躬向前,双手拉扯、推动,在双脚掀起一阵沙尘中竭力向南方盾线处冲锋。

  三坦克炮弹相继在盾线上爆炸,炸得沙土飞射,弹片肆虐旋飞洞穿土地,撑开了硝烟。

  看不清坦克的距离,但依据炮声判断并不远,这是死亡的喧嚣之音。

  杨关焦虑得挣扎着想站起来观看,但被谢棠气呼呼地用双手压在右肩上,抬头怒视却见她一脸泪痕、冰解了怒容酸了心扉。

  “您别动,伤口崩裂了会炎,娟姐让我守着您,您现在归我管!”

  兄弟们为您舍身抗战,您就不能安心地待着吗?谢棠清瘦的脸颊上尽是责备之色,汇合泪珠儿奔流。

  杨关张了张嘴没有说出口,替她改名谢棠谐音谢汤,牢记十七位兄弟用性命换来的鸡汤、心中愧得慌。

  每每见到谢棠心神酸楚,这种感觉永世不忘,惦念一生一世的恩情!

  南方传来重炮出膛的声浪,霍然回眺望,透过盾线的缝隙见到三百米之外爆炸开来,一辆坦克在爆炸中燃烧。

  打中了,他们做到了,好,打得好!

  恩情融入激情,恩容身战无悔,他知道唯有杀鬼子才能安慰牺牲的兄弟,抹平心海深处的一份愧疚!

  “嗵嗵……”

  震颤心脏的山炮开火反击,炮弹成橘红色的流线一闪而逝,脱靶了,炮弹从两辆坦克的边沿处划过,在远方爆炸。

  乍亮的光度显露出坦克的位置,距离知道不足五十米,太快了,怎么一下子冲到了眼跟前?

  士兵们紧张起来,纷纷扣动扳机,以凶猛地子弹阻击坦克前进,子弹在坦克外壳上叮叮咚咚炸响,摩擦出焰火般火星子。

  那一道道含头微弯腰躯、双腿挺立的身影在枪弹声中颤抖,宛如触电一般律动。

  “打,杀,阻止鬼子坦克……”

  “兄弟们灭了它,杀啊……”

  “犬养的小鬼子去死吧……”

  ……

  士兵们怒了,殊死阻击,以弹幕笼罩坦克的前端,洞穿了观察孔,切断了鬼子坦克兵的视线。

  一辆坦克偏移了奔驰的路线,一头扎入人字形工事之上,贯穿了三米厚的防线,抛飞起四名士兵飞坠一旁,双手中的机枪还在空中突突。

  重炮再度咆哮,炮弹直接炸碎了三十米外的最后一辆坦克,掀起一股漫天碎片激流,咻咻肆虐八方。

  士兵们相继卧倒在地规避,几名士兵不幸中弹疼痛得在地上挣扎扭动,旁边的士兵及时救援,奋不顾身营救兄弟。

  偏移冲锋路线的鬼子坦克度不减,轰隆隆地驶入重炮阵地,危机降临,殉爆会生吗?

  五百多人惊魂未定,除却坚守在射击之中的士兵、所有人都在心里打鼓,为什么会这样?


第85章化险

  “嘎吱、轰隆隆……”

  鬼子坦克履带嘶鸣,发动机隆隆不息震动大地,带着刺耳震悸神经的噪音冲入阵地。

  眼瞅着布满弹痕的铁疙瘩横冲直撞,直奔重炮群方向飞驰。

  士兵惊悸地跑动起来,纷纷奋不顾身向坦克冲去,试图以血肉之躯阻挡坦克。

  杨关在第一时间右手撑地腾身而起,无视崩裂的伤口、用力过猛掀倒了谢棠,脚不沾地,爆吼一声:“开炮,打掉它!”

  声震四野,贯穿云霄,但皆被枪弹与坦克制造出的噪音淹没殆尽。

  鬼子坦克在这个时候开炮,激射出一份震悸人心的炮弹,炮弹成一条橘红色的流线从重炮的炮管下沿一闪而逝,划过南方盾线的豁口处飙射而出,在小鬼子的阵线上爆炸。

  此时此刻,见证者人人冷汗迸流,心神离体,魂魄脱窍,傻愣愣地对炮弹行注目礼,没打中,没打中……

  这是真的吗?

  犬养的小鬼子发挥失常,这也太扯了吧?

  相距不过五十米,平射火炮也打不着,鬼子坦克兵是吃屎长大的吗?

  万千疑问汇于一瞬间,坦克掀起地声浪惊醒了士兵,见其奔驰向前冲撞重炮吓呆了。

  奔救之中的士兵身体失衡纷纷摔倒在地上,惊悸地瞪着鬼子坦克,完了,完了……

  坦克的炮管在奔驰中向下修正,在无数双眼睛地注视下对准了炮弹堆,惊悸得思维停顿,窒息而悸动了身躯。

  四围人字形工事上的士兵在轻重机枪突突声中颤悸,对鬼子兵展开火力压制。

  杨关几乎忘却了呼救,来不及,思维停顿了一刹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