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特种战将 >

第351章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351章

小说: 抗日之特种战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在抗战的份上自己可以不计较,只要先遣队可以引领国军抗战,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特么的先遣队在前线抗敌,国军竟然守不住后路,这里面是不是有文章?

  蒋某人还是想致老子于死地,还是那帮官僚故意捣鬼,故意让临淮关沦陷,幻想致先遣队于绝境?

  换句话说,以先遣队的战力绝对不会全军覆没,国军幻想先遣队被小鬼子彻底打残,再伸出橄榄枝收容先遣队员?

  如此一来,先遣队失去了威慑性,纵然打出了名气也成为残废,再也没有嚣张的资本。

  唯一的出路就是被国军同化,化为国军部队之中的马前卒,挡箭牌,命运依旧是在战场上为国军效命。

  杨关很气愤,气得遍体颤抖,攥得双拳发白,为某些人的歹毒而愤恨,恨不得把这一批人活剐了。

  账可以慢慢地清算,问题是现在该怎么办?

  先遣队绝对不能被小鬼子围歼,更不能成为某些人的棋子,必须打破困局才有活路。

  前方的出路不可能打开,后方的小鬼子蜂蛹尾追而来,先遣队该怎么办?

  思虑电转,他抬头环视周围的地形,心中一动,侧身说道:“命令侦查分队彻查山区,事无巨细,一定要摸清山区内的具体情况。”

  “是,侦查山区!”

  魏和尚气得面红耳赤,在一旁嚷嚷:“国军就是一帮饭桶,就连一个小小的临淮关都守不住,还不如死在战场上,省得丢人现眼。”

  十八号摇着头走近教官,心有千千结压在心喉说不出,他试探性的说道:“零号,临淮关失守绝不简单,我建议弃车遁走。”

  小鬼子的13师团堵在前方,那是几十万人个小鬼子,先遣队根本不可能触碰的存在。

  尾追而来的小鬼子还不知道有多少,而且河流几乎被小鬼子的舰船封锁,在河道上巡逻侦查。

  先遣队陷入小鬼子的包围圈,比任何一次都要恶劣,根本没有出路,弃车遁走是唯一的选择。

  “不行!”杨关直接否决,先遣队不能成为丧家犬,唯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激励国人的抗战之心。

  不畏艰辛迎刃而上,战出一份偌大的名头、树立一面永不倒塌的抗战旗帜,既能涨国人的士气又可以触痛小鬼子的神经。

  微微斟酌之后,他开口问道:“我们的兵力情况怎么样?”

  十八号暗自叹息,无奈的说道:“先遣队率部逐次抵抗小鬼子,到目前为止只剩下四千七百七十三人,从南都走来损失了三分之二。”

  先遣队的损失太大了,虽然消灭了十余万小鬼子,但是先遣队已经被打残了。

  战果丰硕,皆是教官调度有方,每每摧毁了小鬼子的重火力,且先遣队占据着重火力优势。

  不过小鬼子也被打精明了,先遣队再想缴获小鬼子的重火力比登天还难,这一仗又该怎么打?

  杨关微微颔首,面色忧郁,随口问道:“我们的重火力还剩下多少?”

  十八号一愣,冲口而出:“零号,我们昨日对小鬼子实施突袭战,我们的迫击炮炮弹所剩无几,大概只剩下三千发左右。”

  “轻重机枪众多,子弹多得没边,这些都是累赘,我建议毁掉一部分。”

  “手雷在平原战中消耗不大,数量很多,大约二十万左右,同样是一大累赘。”

  也不知道教官是怎么想的,托着一大堆累赘,兄弟们反而全凭脚丫子赶路,队伍中已经传出流言蜚语。

  “报告零号,哨探来电,尾追的小鬼子距离我部不到十里地,由于我部穿插小路,预计小鬼子在一个小时左右抵达。”

  “嗯!”杨关应和一声,随口说道:“传令哨探仔细侦查小鬼子的兵力情况,火力配制,事无巨细。”

  “是,侦查小鬼,精准到位!”

  小鬼子沿路追击,即使部队掩藏了车辙印痕也瞒不过小鬼子的狗鼻子。

  不过老子走的是小路,故意避开了大道,促使小鬼子摸不清先遣队的意图,小鬼子不敢贸然围堵。

  如今看来还是中了小鬼子的圈套,小鬼子预计在临淮关堵死先遣队,以一个师团的兵力封堵在前方,继而围歼先遣队于淮河以南。

  小鬼子的整体布局很清晰,在于犬养的小鬼子早已把中华大地勘察到入微的程度下并不难。

  这一仗不好打……

  “报告零号,侦查分队来电,此处为一片小山区,小鬼子已经在淮河沿岸设防,沿岸的山头上驻守着小鬼子。”

  “嚄!”杨关一惊,面显了然之色,急切地问道:“小鬼子驻守山头,兵力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山谷通往河岸?”

  “情报显示,小鬼子以小队驻守山头,通往河岸的山谷有一条,不过车队难以通过。”


第52章山谷


  误入绝境,先遣侧进。? ?

  杨关率领先遣队与小鬼子周旋了一个多月,每每以奇兵突袭,行踪诡秘,出没无常。

  小鬼子也被先遣队给打惊了,变得谨慎,精明,逐步压缩战圈,逼迫先遣队。

  原本杨关以为临淮关在**手中不会丢失,这是先遣队唯一的退路。

  前两日派人侦查临淮关安然无恙,到今日才觉已经沦陷在小鬼子手中。

  这其中透着诡异,整整三天的时间,为什么没有得到通知?

  **是什么意思?他们明知道先遣队在为他们顶雷,却在最关键的时候捅上一刀。

  这一刀扎在胸口上,先遣队悄然地进入到小鬼子的瓮中,这种结果归功于**。

  **存心致先遣队于死地,这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其行为令人指。

  面对这种极度恶劣的局面,杨关没有被吓倒,得知山区中的基本情况之后,他随即下达命令:“传令各部抢占山谷两侧的山头,限时二十分钟。”

  山谷不通车,那只是肉眼障碍,不通就打通一条光明之路。

  “是,抢占山头!”

  十惊,意识到教官设想强行渡河,此地虽然距离临淮关十几里地,但是渡河根本不现实。

  战斗一旦打响,驻守在临淮关一线的小鬼子必然蜂蛹而来,倘若再从水路碾压过来,先遣队有死无生。

  何况对岸的**未必会让开一条出路,若是他们在补一枪,先遣队将陷于灭顶之灾。

  上正中歪下胡来,这是**内部的劣根性,在**队伍中什么事都有可能生。

  蒋某人排斥先遣队,暗恨教官不受他控制,迟迟没有表态,再加上教官公然支援北线抗战,估计他巴不得先遣队被小鬼子打残。

  残疾的先遣队利于他收买,掌控,也消除了教官这个隐患。

  那一批官僚越抵触先遣队,在这种情况下,这一仗根本没有胜算。

  然而教官却毫无顾忌,这不是送死吗?

  他的心思纷乱,凝重地从侧面劝谏:“零号,小鬼子一个师团的兵力驻守在临淮关沿岸,战斗打响之后必然会惊动小鬼子。”

  “先遣队占据山头可以阻挡鬼子兵的进攻,但是这一个师团的小鬼子拥有炮火的数量绝对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零号,我建议迂回到左翼,从小鬼子的缝隙中穿插出去,或者是弃车遁走,先遣队不能葬送在此地啊!”

  杨关严肃地盯着他,内心深处也在挣扎,先遣队还有退路吗?遁走容易,但也是死路一条。

  先遣队一旦失去物资给养,战斗力所剩无几,绝对会被小鬼子蚕食殆尽。

  战争打的就是消耗,小鬼子最大的依仗就是后勤补给充足,以绝对的火力优势打得**毫无反手之力。

  **浴血抗战的部队也不少,唯独不能凝成一股绳,这是一种悲哀,官僚主义者的私心之过。

  面对这种局面,先遣队已经没有退路,唯有杀出一条血路。

  他心思纷乱,深呼一口气,挪开凝视十八号的眼神,转身看向山头说道:“战,先遣队一路杀过来,就应该继续前进,没有退路!”

  军心士气,国人的呼声,先遣队的荣誉皆不容后退,败不起!

  十八号极度无奈,心中很清楚教官顾忌什么,但眼前的绝境能安然度过吗?

  指挥部内人人心神不安,在煎熬中度过了三分钟,前方的战斗也打响了。

  众人纷纷观望,那里是希望之路,先遣队真能闯出去吗?

  杨关支起望远镜巡视战场,只见士兵们用迫击炮精准的轮炸小鬼子驻守的山头,突袭队在炮火的掩护下迂回山头。

  此处的山峰并不高,大约在五十米以下,山连山延绵不绝。

  小鬼子驻守在沿岸的山头之上,几乎没有防备后方,这是先遣队突袭的机会。

  但见狙击手在后方的山头上狙杀小鬼子的轻重火力,为突袭队扫清路障,狙杀危险之敌。

  小鬼子在精准的炮火下惶恐不安,驻守的阵型被炸得一塌糊涂,再被狙击手逐一点名,鬼子兵的反击力度微乎其微。

  杨关屹立在山头上看得分明,袭击战进行得很顺利,小鬼子难以阻挡先遣队的进攻。

  胜利在望,他放下手中的望远镜,侧身说道:“命令坦克碾压山谷,开辟一条通道,必要时可以爆破铺路。”

  “是,坦克铺路,直达河岸。”

  山路十八弯,山谷高低不平,开辟道路并不容易,车队全部通过绝无可能。

  思及此处,他再次下达命令:“传令精简车队,多余的车辆堵在山谷口上,堵死,预设诡雷阵阻挡小鬼子。”

  “是,封堵山谷,暗算小鬼子。”

  十大跳,教官这是要背水一战,彻底在此地与小鬼子耗上了吗?

  车队转入山谷之中就失去了回旋的余地,小鬼子一旦用炮火覆盖,稍有不慎便会全部葬送。

  而且封堵了山谷,先遣队也就没有退路,不但失去了坦克协同作战的能力,而且会被小鬼子四面包围,灭顶之灾。

  小鬼子向来以炮火开路,这种潜入山谷的法子完全是找死的举动,教官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急出一身冷汗,焦虑地提醒:“零号,这样做能行吗?小鬼子巴不得先遣队聚在一处用炮火覆盖,弹药车一旦被炮弹命中,我们……”

  “你仔细观察地形再说话。”杨关微怒,也知道他是在为先遣队担忧,但临战乱了方寸就是大忌。

  山谷比较低洼,炮火根本无法命中,这是一份天然的战术壕沟,除非日机来袭,或是从水路上展开炮击才有可能被摧毁。

  山谷婉转四百多米,规避炮弹的地方很多,小鬼子展开炮击也无济于事。

  十八号仔细的观摩山谷,焦虑的心神略缓,不过依旧紧锁眉头说道:“零号,您是要与小鬼子决战吗?”

  山谷安全无忧,但方圆不过三里地的山头将成为先遣队的葬身之地。

  杨关瞪了他一眼,提醒道:“我们的羊皮囊都在,退路在老子手中攥着,你还担心什么?”

  “嚄,我把这茬给忘了,不过对岸的**会让我们安然渡河吗?”8



第53章备战

  困局谋算,背水一战。

  杨关在指挥部内策划布局,谋划一场决战,紧锣密鼓的展开。

  十辆坦克遍体坑洼,带着创伤、尾部冒着浓烟开赴山谷。

  打头的一辆坦克的炮管弯曲,基本上已经报废了,但炮口前端插上一块钢片,很奇异。

  坦克损毁到这种程度也没有被抛弃,只因它可以在平原上碾压小鬼子,杀敌无数。

  堪称功勋的坦克再次发挥余热,以马力推动钢片犁地,推耕斜坡上的土石填坑,开辟公路。

  士兵们在一旁辅助,随后补缺,纷纷用工兵铲填坑修路,忙得热火朝天。

  而前方山包上的战斗声浪便是一首激昂的交响乐,迫使士兵们挥汗如雨,争分夺秒的修路。

  后方百米处的入口约五十米宽,被废弃的卡车正在拥堵填塞出口,布设诡雷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先遣队的到来令山区变换了模样。

  十分钟刚刚过去,各部汇报战果,已完全占领了周围三里方圆之地,士兵扼守在各个山头。

  杨关静听战果,无喜无悲,待各部汇报完毕,他随即下达战斗命令:“传令各部以连为单位扼守山头,制造声势,构筑散弹坑备战。”

  “是,宣战小鬼,弹坑备战!”

  “传令各部严密侦查小鬼子的动静,选择规避炮火的区域扎建滚雷筒,预备与小鬼子打一场防坚战。”

  “是,滚雷侯敌,防御备战!”

  “传令突击队渡河,务必寻找一处登陆点严防驻守,先遣队不靠**一样可以杀出去,暗伏待机夹击来自水路上小鬼子。”

  “是,突击对岸,暗伏待敌!”

  “传令预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