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特种战将 >

第296章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296章

小说: 抗日之特种战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三辆坦克在杨关的命令下达之后,立即加速,油门踩到底,一路“嗡鸣”,向前方冲锋前进。

  不久之后便遇上小鬼子的阻击部队,初步估计大约一个中队的兵力。

  大概是时间仓促,小鬼子根本来不及构筑工事,仅依托三处土包实施拦截。

  土包高约五米左右,成三角形,彼此间隔五十多米。

  鬼子兵掩藏在土包之后,预设迫击炮阵地,意图拦截杨关的车队。

  时下夕阳垂暮,光线昏暗,视线不佳。

  三辆坦克在接近土包三百米时遭遇迫击炮轰炸,不过没有被命中,炮弹被摔在身后爆炸。

  爆炸声浪惊醒了敌我双方,顿时八方汇聚,火速奔赴而来。

  遭遇迫击炮袭击,三辆坦克没有反击,仅展开极速冲锋,飞速地拉近距离。

  鬼子兵慌了,纷纷展开轻重火力阻击,为迫击炮炮击争取时间。

  不过小鬼子的迫击炮数量太少,仅五门迫击炮难以对坦克构成威胁。

  主要是坦克的速度太快,加上天色黯淡,小鬼子根本无法把握炮击的精准度。

  而坦克的炙光灯全开,逼视鬼子兵的视线,促使鬼子兵分不清距离的远近。

  鬼子炮手在这种现象下丧失了往昔的炮击天分,炮弹全部砸在荒地上爆炸。

  相反鬼子兵的轻重火力阻击取到了一些效果,打爆了一辆坦克的前置灯。

  不过仅仅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根本无法阻击坦克冲锋的速度。

  三辆坦克在接近土包百米处,坦克机枪“哒哒”的扫射,坦克顶上的两挺重机枪见机开火。

  密集的弹幕骤然爆发,而且有灯光照明,一举打得鬼子兵不敢抬头,并消灭了一部分鬼子兵。

  小鬼子气得哇哇大叫,但毫无办法,抬头就是找死,迫击炮炮击已经失去了炮击的距离。

  鬼子军官尚未找到合理的办法,三辆坦克雷霆碾压而来,对土包周围展开火力清剿。

  鬼子兵被打得魂飞天外,在炙光灯在根本睁不开眼,相继死于非命。

  一部分鬼子兵开始逃窜,去特么的命令,人体挡不住坦克,不跑等死啊?

  这种现象很普遍,鬼子军官根本无法阻止,并与士兵对骂,很搞笑的一幕让趴在坦克上士兵看得一清二楚。

  不过士兵们没有笑话鬼子兵,只因鬼子兵被杨关吓破了胆,战心不足,在没有重火力掩护的情况下不逃跑才怪。

  三辆坦克在碾压小鬼子的迫击炮阵地之后继续上路,一路向前扫荡。

  杨关车队途径土包也没有停留,无视散落在地上的武器弹药,一路飞驰而过。

  沿路闯过了小鬼子的三层封锁线,皆是碾压而过,根本没有滞留片刻,一路扫荡式的冲锋陷阵。

  不得不说小鬼子失算了,兵力太过分散,又处于夜幕之下,围追堵截以失败而告终。

  也许是小鬼子太过自信,以为把杨关困在无名镇,故而调集重兵围剿无名镇,使得追击国党军的兵力分散,战力不足以拦截杨关。

  相反,杨关再次缴获了三辆坦克,为冲出包围圈立下汗马功劳,否则鹿死谁手不得而知。

  一夜奔波闯出重围,车队在一处山脚下滞留下来休整。

  杨关跳下车,走到半山坡上举目远眺,没有发现小鬼子追击,他大声说道:“原地休整半日,观察哨设在山顶监视小鬼子的动向。”

  魏和尚一路闷闷不乐,此时埋怨的说道:“教官,我们本来可以杀一个回马枪,小鬼子一定挡不住……”

  杜鹃柳眉倒竖,大声的责备:“你就知道杀鬼子,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一千多人携带物资弹药、出路在哪里?”

  魏和尚傻眼了,抬起右手抓脑壳,这个问题他还真没有想过,觉得跟着杨关杀鬼子准没错。

  豁然间又发觉不对,自己确实太过急躁,教官一定有所安排,他在心里嘀咕,不敢再看小辣椒的面色。

  戚振邦缓步登山,走近之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声问道:“教官,这一夜把兄弟们折腾得够呛,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严亮在老远的地方喊道:“教官,我建议杀一个回马枪,小鬼子严重匮乏重火力,我们可以组建一支突击队杀回去。”

  杜鹃气呼呼的瞪着缓步走上山来的严亮,大声的反驳:“你们一个个就知道杀鬼子,小鬼子很傻吗?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战斗能力?”

  杨关挥手制止争论,大声说道:“杜鹃,立即搜集各方面的情报,地下党那边也要联络一下,快!”

  杜鹃应声“是”,气呼呼地瞪了众人一眼转身离开。

  严亮傻呵呵地灿笑,侧身给杜鹃让路,避之唯恐不及,待杜鹃示威走过后调笑道:“一物降一物,啊……”

  报应不爽,他话说一半便迎来一枚飞石袭击,头部中招,令他摸着凸起的肉瘤哀怨。

  杨关没有在意这些,但豁然转身凝视山峰之上,随即开口说道:“和尚,上去把人给老子揪下来,用枪对准老子一律扣押参战。”

  魏和尚一惊,随即愤怒地冲上山坡,并大声吼道:“小王八羔子,竟敢用枪对准战神,都给老子滚出来!”

  哟呵,谁说和尚只懂得打打杀杀,这一招先声夺人用得很恰当。

  只见山顶上“窸窸窣窣”一阵声响,一批国党军士兵纷纷起身,诧异地看着山下那道普通的背影,他就是战神?

  陈启明身为营长,带着残兵在山顶上歇脚,听到动静命令士兵准备战斗、差一点发生了误会。

  “兄弟们,咱们不用再跑了,整队下山跟着战神杀鬼子!”

  “不杀也不行了,嘿嘿,咱们撞倒战神的枪口上,想跑都能,真是缘分啊!”

  “就你小子贫嘴,赶紧跟上,都打起精神来……”

第91章猫腻

  星夜战机动,时局堪隐痛。

  国党军一个残兵营逃入山峦中避难,险些与杨关部发生摩擦。

  杨关就地收编了一百七十三人,整合充军,理由是被枪口威胁。

  反正他又不是头一次这么干,这种铁血的手段早已传开。

  相反这个国党残兵营人人喜上眉梢,原本饿的前胸贴后背,有气无力,被收编一扫阴郁的情怀,热情响应。

  根据残兵营的阐述,他们是后备阻击队伍,缺弹少粮,一直被小鬼子追着打。

  小鬼子以驱赶平民发动全线进攻,国党军受命撤退,几乎毫无抵抗能力,仅留下一批阻击分队掩护大部队撤离。

  掩护部队皆是不待见的人员,这是国党军一贯的作风,而且是叫花子部队。

  这种队伍本来就是替死鬼,加上平民被小鬼子以刺刀与子弹驱赶,致使阻击部队不战而溃。

  相反小鬼子的机动部队展开分割围剿,对国党军的士兵展开屠杀。

  而大部队在撤离时收到了杨关的反击电文,但部队的战心散乱,加上军官以撤退命令为纲要而不闻不问。

  即使下令反击已无法挽回败局,源于军官高层意见不统一,主战者少,以服从命令者居多。

  如此一来,反击战不攻自破,全线溃逃,还留下几万士兵做替死鬼。

  当鬼子的重炮阵地发生殉爆之时,很多人后悔了,但大势已去。

  即便是留下来的阻击部队,在殉爆发生时也懊悔不已,自怨自怜,为什么没有坚持反击?

  实质上留下来的阻击小鬼子的部队,在大部队撤退不到十分钟的时候便接到反击的命令。

  这种不符合逻辑的反击命令让阻击部队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杨关的计划,导致生出疑心,认为是高层故意让兄弟们去送死。

  杨关了解这些情况之后,猜想国党军的军官抱有两层意思。

  一是认为反击只是一个笑话,你杨关是癞蛤蟆打呵欠、口气不小,就你那点兵力也想突袭小鬼子的重炮阵地?

  这种想法很正常,毕竟杨关被困无名镇,哪里还有能力突袭小鬼子,何况还要掐断隘道一线,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二是抱着一份侥幸,杨关能打仗是事实,万一他真能摧毁小鬼子的重炮阵地,再怎么说也要支援一下。

  杨关身位委员长钦点的上将,对阵线指挥有主导权,这是委座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公开声明。

  国党官军虽然心中不承认,也很反感,但是委座有命令又不能不给面子,否则一旦追究下来惹一身骚。

  故而命令阻击部队反击,但不明说,不点破是杨关的策略。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其中意义深远。

  反击失败必定损失惨重,在委座命令全线撤退的前提下就是违抗军令,谁也担待不起责任。

  相反一旦反击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沾杨关的光,把握战机,有利地支援了杨关,少不了一份功劳。

  即使战后被追究,也是杨关与委座之间的问题,无论如何胜利最重要,国党教官有功无过。

  杨关虽然不懂派系之间的纠葛,也不知道政治那一套把戏,但是关乎战争的一切心思、他自问可以猜出七八分。

  面对这种结局他很无奈,这是在浪费国力,牺牲抗战志士,那一批高官却用来谋算前程,可悲,可叹!

  一场大好的反击决战化为泡影,链带牺牲了无数抗战志士,他无法接受,又不得不默认国党军地腐败。

  正应了一句话,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而这些将领却活得很滋润,甚至是风光无限,叫人如何接受?

  时至此刻,杨关冥冥之中生出一种庆幸的感触,觉得没有陷入国党军那一块沼泽地而感到自豪。

  同时也感觉到蒋某人的无奈,表面上指挥作战,落到实处却每每不尽人意,源于派系抱团保存实力。

  而保存实力的代价是剔除不忠心的士卒,长此以往兵无战心,难以凝聚战魂,战力还剩下多少?

  蒋某人手腕通天也就管制那么一批大人物,底层士兵的一切根本管不了,也难以革新,能打胜仗才活见鬼了。

  面对一帮阳奉阴违的高官,他又能怎么办?

  军权需要钳制,太极容人的策略也必须实行,那个位置坐着烫屁股,也不容易。

  正当杨关思虑万千只是,杜鹃手持电文匆匆走来,大声说道:“二十七号来电,小鬼子正在收缩兵力,分别占领制高点集结待命。”

  杨关微微点头,这种情况在意料之中,小鬼子害怕被国党军发动全线反击,也担心自己率领先遣队雷霆出击。

  只可惜国党军高层毫无战心,战机已经消失,此刻发动反击尚能奏效,但国党军绝对没有这份胆魄。

  严亮攥紧了双拳,咬牙切齿地说道:“真该死,小鬼子太狡猾了,我们现在组织反袭必定会被小鬼子重兵围堵,怎么办?”

  戚振邦大摇其头,叹息道:“你还是省省吧,战机已逝,小鬼子已经有所防备,反袭意义不大,还是筹谋下一步作战计划最实际。”

  魏和尚怒气冲冲的说道:“想想就来气,国党军的教官都是草包,浪费了一场反袭的机会,那是几个鬼子旅团啊!”

  杜鹃翻开另一份电文念道:“地下党致电,一大批小鬼子疑似从山路迂回南都,内线人员传出消息,军火库。”

  杨关双眉上扬,大声说道:“查,立即联络国党军高层,一定得到大型军火库的具体位置,小鬼子设想釜底抽薪,够歹毒!”

  杜鹃应声“是”,随即问道:“二十七号请求下一步行动计划,他建议袭击小鬼子……”

  杨关挥手制止,蹙眉说道:“传令他们舍弃轻重火力,以侦查为主,一定要摸清小鬼子的行动路线,小心谨慎,作为外围奇兵。”

  “我们先遣队消灭小鬼子不在话下,最好不要小打小闹,唯有屠杀像重炮阵地上的小鬼子才过瘾……”

  “你做白日梦吧,小鬼子也不傻,接连损失重炮阵地,只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滚犊子,你是肯定不行,在教官眼里不是个事,毛毛雨……”

第92章战策

 纵观迷局,抗战有术。

  话说杨关分析时局颇感无奈,越发坚定了独特抗战的原则,存于夹缝,不蹚浑水。

  国党军高层靠不住,底层的士兵人心纷杂不堪重任,也无力调度。

  挂着上将的头衔只是一个笑话,还不及一身鬼子军服来得实际、鱼目混珠杀鬼子。

  仅以情报而论,国党军还不及地下党来得实在,每每给出精准而重要的情报。

  相反国党军有所不如,总是慢人一步,对于战争而言很致命。

  杨关猜想自己不是蒋某人的心腹,即使获取第一手的情报也得不到通报。

  人心隔肚皮本无错,但至此抗战紧要关头还要耍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