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特种战将 >

第158章

抗日之特种战将-第158章

小说: 抗日之特种战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人还携带有公共设备,配有一部电台,蹬上弩弓与绳索,两具掷弹筒,炮弹十二发。

  这个小分队的火力严重超标,几乎赶上**一个排,战斗力足抵一个连。

  倘若让这六人占据一个山头,在短时间内抵御一个营的兵力也不成问题。

  远距离狙杀,一千多发子弹很吓人,若是六名神枪手,战力将直线飙升,可以封锁、狙击出一片死亡区域。

  何况还有两具掷弹筒,在关键时刻可以提供火力支援,打掉隐形目标,以及重火力。

  近距离用手雷招呼,数量不是很多,但也可以阻挡一次强烈的冲锋。

  以六人的配置来看,子弹数量超常,足以证明他们是狙击手,优势在于远距离狙击。

  因此,在六人配合得当的情况下,没有大批兵力冲锋,以及死伤惨重为代价,绝对无法靠近他们构筑的阵地。

  杨关看出了很多门道,也意识到老对手的仇视程度,灭杀他的决心空前。

  根据大壮提供的情报,外围像这种特殊的小鬼子还有很多,初步估计,大约有一个中队。

  由于这批鬼子兵分散潜伏,所以很难获悉具体的数量,两百余人的中队只是明面数字,暗处一定还有不少。

  此刻的他感到很庆幸,觉得先一步派出小分队很明智,同时在被包围之后没有突围撤走。

  这两次举措皆有原因,派出小分队是为了劫粮,以及在关键时候作为奇兵使用,暂时无大功,但提供了情报。

  在被小鬼子包围之后,他没有突围,乃是傲骨,锐气,以及腾龙支队的未来所影响。

  因为他无法接受任何人的胁迫,为国护宝,不畏强权,所以坚持以蛮横、强势的面目立世。

  无心插柳柳成荫。

  两次自我盘算的举措,奠定了此刻的胜利。

  “命令所有潜伏哨严密戒备,绝对不可麻痹大意,再次遇到这样的小鬼子,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灭杀。”杨关严令。

  “是!”先遣队员领命,一脸慎重。

  “哒哒”、“砰砰”、“轰”……

  南方传出激烈的战斗声浪,瞬间如火如荼。

  。

  a



第134章夜战进行时

  歹心奇袭,睿智化险。

  杨关感触到老对手的腥辣,他们抱着必杀之心而来,明面上以一个中队围困潘家寨,暗中却埋伏了两个中队的兵力。

  其中的一个中队是特殊兵种,拥有着惊人的战斗力,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军备武力,皆是普通兵种难以企及的高度。

  老对手派遣六名特殊兵探路,奇袭,却死在大意之下,否则将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这批鬼子兵携带着惊人的弹药,尸体特征暴露出强大的战斗力。

  而外围像这样的鬼子兵还有很多,暂时发现一个中队的兵力伺机在侧,暗中的数量无法得知。

  这种战斗力勘察恐怖的特色兵种,让他心存戒惧,为此严厉的下达了灭杀命令,且不惜代价予以狙杀。

  奔跑在沙地上,快速的接近南侧山巅。

  此刻的他心神内很触动,老对手联袂来袭,携带着一股可怕的军种,使他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忌惮的阴影。

  不过很快就被南侧的战斗冲散了。

  只见百米外的枪火亮闪闪,像一大片萤火虫聚会,在夜幕下展露那明灭不定的光度。

  小鬼子爬卧在地上反击,依仗密集的火力压制山巅,暂时没有发起冲锋。

  腾龙支队的反击力度不大,枪声渐渐降低,所有人在教官的督促下反击,显得很凌乱。

  日军处在山坡下方,大部分在东侧,西侧山坡上较少,而沟渠内发出稀少的枪火。

  此地入口颇像葫芦口,并且向下倾斜,坡度在五十度左右,约七十余米长,再远一些为缓平地带。

  山坡上怪石嶙峋,不大,但很密集,匍匐隐藏毫无问题。

  杨关大略观察了一下,发现小鬼子窝在山坡最下沿,藏于石缝中射击,用密集的火力实施压制。

  山坡上没有几具鬼子尸体,显然是提前爆发了战斗。

  奔至近前,卧倒在山巅碎石上,没有追究这场失误战的原因,而是用望远镜极目侦查。

  潜伏哨还在打手势,坚守他们自己的阵地,在继续完成他的本职工作,依旧显得生疏而急切。

  情报对于战争至关重要。

  敌情迅速汇总入眼,了然入胸。

  小鬼子在两百五十米外构筑迫击炮阵地,轻型迫击炮十二门,基本上已架设完毕。

  这个距离,尤其是在夜幕的遮掩下,对于腾龙支队是致命的位置。

  在白日里都难以狙杀,夜幕下只能挨打,危机既在眼前,就算所有人知道了也无法应付。

  相隔两百五十米的距离,杨关也看不清楚,形势紧急,他来不及思虑最合理的对策。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双手迅速架设好重机枪,对准潜伏哨传递的方位,及时的扣动了扳机。

  重机枪火舌喷吐,“哒哒哒”声浪骤起,掀起一串连绵不断的弹壳崩射而出,坠落在旁边碎石上“叮叮”作响。

  12。7毫米的子弹,在火药的推动下激射而出,划破两百多米的夜空,泼洒在预定的黑暗区域。

  进行了一轮短暂的扫射,他是依照潜伏哨的信息传递,再经过估摸方位射击,精准度不得而知。

  重火力发威,无论是声音,还是喷吐的火舌,都是暴露方位的依据。

  小鬼子迅速调整了射击方位,在鬼子军官的指挥下,用密集的子弹泼洒而来。

  夜幕下无法保证射击的精准度,他抱着打一梭子试试看的心态,同时也猜到会遭遇激烈的反击。

  因而打完一梭子就地一滾,身体迅速翻转至右侧三米之外,远远的避开危险区域。

  如此同时,先前趴卧之地“嘭嘭”炸响,密集的子弹炸出无数坑槽,砂石飞溅,烟尘在起劲下纷扬飘洒。

  附近之人很惊异,带着震惊之色观摩、学习。

  杨关再次支起望远镜观看,瞅见左侧隐秘处的潜伏哨在打手势,传递鬼子炮阵地的情况。

  一梭子子弹效果不是很理想,仅仅干掉五名小鬼子,打乱了架设炮阵地的进程。

  威胁依然存在,而且小鬼子加快了架设炮阵地的速度,大概猜到了一些什么。

  这时,他的心思活跃起来,若是再用重机枪扫射,效果不理想是肯定的,而且有可能暴露潜伏哨。

  显而易见,重机枪初次开火,射击的位置就对准了炮阵地,这是巧合还是预谋,小鬼子一定产生了怀疑。

  因此,一旦再次精准的扫射炮阵地,明显是告诉小鬼子已经暴露了行迹,也就暴露了潜伏哨。

  在夜幕的笼罩下,谁也不可能看清两百多米外的景物,毕竟千里眼仅存于传说。

  潜伏哨绝对不能暴露,也意味着不能再使用重机枪扫射鬼子的炮阵地,但危机近在咫尺,该怎么办?

  阴风“呼呼”刮过,密集的子弹也无法阻挡它的脚步,反而加大了子弹破空的声音,很刺耳。

  战斗进行得很激烈,所有人都在浪费子弹,命中目标的子弹微乎其微。

  腾龙支队的弹药有限,人手不到一支枪,源于八路军带走了绝大部分,只留下一百多支枪,子弹千余发。

  在俘虏**运输队消耗了大半,但又缴获了一部分,不过相当有限。

  因此,每一个小队在教官的指导下射击,严令队员不准露头,一旦出击,要在三秒之内完成射击,随即掩藏起来。

  “一分队拉开防线阻击,其余人后退五十米待命,快。”杨关思虑再三下达了精简人员的命令。

  所有人很不理解,甚至是一脸怒气,但在小队教官的督促下撤出了伏击区域。

  “嘶嘶”轻响,两枚手雷冒出淡薄的青烟。

  杨关抛出两枚手雷,目标指向枪火密集的地方,第二次对准了轻机枪阵地。

  这时,临空炸雷在小鬼子头顶爆炸,弹片横飞溅射,瞬间传出一片惨嚎之音。

  手雷紧接着在轻机枪阵地上爆开,致使枪声骤然冷清下来,变得稀稀拉拉。

  打乱小鬼子的布局,他抱着这份心思展开临空轰炸,在眼力可视的情况下,爆发出精准而又凶猛的打击。

  不过好景不长,小鬼子的迫击炮阵地架设完毕,十二发炮弹“咻咻”激射而来。

第135章军心离德之患


  缺枪少弹,飞雷临爆。

  杨关双手联动,左手拔掉手雷的拉环,右手展开精准的投掷,致使双响雷在小鬼子群体上方爆炸。

  双方相距不过七十余米,枪火乍现,在夜幕下几乎可以看清楚对方的面目。

  对于他来说可以洞察面部表情,这点距离完全不是阻碍,完全可以自由的发挥。

  主要是居高临下,投掷手雷很轻松,且专门照顾人堆,以及重火力与军官区域。

  在手雷的飞射下,小鬼子被炸的屁滚尿流,死伤惨重,传出一片哀嚎浪潮。

  夜幕下,常人的视角不过三十余米,超过这个距离只能以枪声与枪火判定目标。

  杨关的眼力洞察了盲区,占据着绝对优势,而手雷也没有火花外露的隐患,致使小鬼子被动挨打。

  不过好景不常在,小鬼子被手雷炸的惊恐撤退,转瞬间没入夜色之中,枪声渐止,但迫击炮“咻咻”飞来。

  “全体匍匐前进,火速收集武器弹药,并布置少量的诡雷。”杨关轻声下达命令。

  这时,小鬼子第一轮试射炮弹落在山巅之上,距离伏击区域十数米,严重偏移,脱靶了。

  第一分队的所有人迷惑了,不明白这份命令的用意,真的是收集武器弹药?

  难道小鬼子都撤走了?还是让我们去送死?

  所有人质疑,但在教官的督促下爬向山下,带着惶恐不安的神情,缓慢的移动。

  谁都怕死,像这种送死的事情人人反感,甚至生出仇视的心理。

  右侧山峰上的队员也一样,相隔不过二十米,相互间如赛乌龟爬行,都不愿意在前面蹚路。

  各自的教官很愤怒,自发爬到前列,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不再顾及一帮烂人,生气了。

  也许取到了带头作用,众人开始加速,虽然没有用出全力,但是不再畏缩不前。

  小鬼子的炮击没有停止,一轮一轮的轰炸,依照乍现的火光休整炮击位置,弹道越来越精准。

  杨关不停的投掷手雷,以此驱赶小鬼子下山,直至一百一十米之外,抵达看不见的区域为止。

  枪战演变为炮战。

  小鬼子自始至终没有使用曳光弹,大概是担心他们自己暴露位置,这是处于下坡的无奈。

  在不足十米宽,五十度左右的斜坡上,小鬼子没有半分优势,就连像样的小队冲锋都难以展开。

  因此,小鬼子不敢使用曳光弹,也是明智的举措,唯有采取炮击,而后再施展进攻。

  鬼子使用炮火延伸,在山巅上狂轰滥炸,绽放出一轮轮的烟花,山巅上砂石溅射,沙尘弥漫。

  杨关剑眉上扬,因鬼子的炮击而触动,记起前不久被航弹轰炸的一幕,心里泛起一股怒火。

  不经意地侧头,只见两位美女趴卧在右侧山巅边沿,一脸茫然若失的神色,越发触痛了他的心墙。

  心中瞬间燃气一把滔天之火,左手拧起重机枪,用子弹链勾住一箱手雷滑下山坡,右手依旧不停的投掷手雷。

  视线随着身体下滑而延伸,小鬼子的踪迹渐渐展露于眼底,而手雷直接招呼过去。

  小鬼子再次被炸,刚建立的简易阵地被毁,转瞬间变为大撤退,快速的消失在夜幕之中。

  陡坡之下比较开阔,缓坡地带向南延伸,接连无数座小山峰,延绵至平型关。

  正因地形较为平坦,小鬼子撤退的速度很快,丢下十余具尸体仓惶撤离。

  “扒光小鬼子的衣服,再用衣服把尸体捆成掩体,就地狙击,快。”杨关滑下陡坡轻声命令。

  第一分队没有遭遇袭击,众人心中原本的猜疑一扫而空,再次听到命令没有犹豫,依令迅速展开行动。

  此地是不足二十米长的葫芦口,卵石小河床,皆是山洪冲毁风化石块所致,龙泉泉水由此流出。

  小鬼子留下六十七具尸体,用来做掩体很不错,现成的人肉沙袋,转瞬间对垒在八米多宽的隘口。

  以横卧并排三层堆磊,再以多余的衣服装填砂石加固,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道封锁线。

  山巅阵地瞬间改换为监视,阵地前移,后队人员从沟渠进发,在新建的掩体处构筑狙击点。

  小鬼子的炮击没有停止,一轮轮的向山巅轰炸,再次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