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宰辅在上 >

第42章

重生之宰辅在上-第42章

小说: 重生之宰辅在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昭的眼泪终于落下来。

☆、第53章 迁陇右

  闻昭知道,她的三哥不是个爱哭的人,可是那天听她说了他们几个的结局之后,三哥抱着她许久许久没有说话,走的时候眼眶都还是红的。
  经此一遭,三哥更加坚定地要离开。
  而陆然则在太子的房里头陪他喝了半宿的酒。
  几年前的太子笑容干净又阳光,纵然局面逼仄不堪,却也满怀抱负,那个指着青天豪气万千地说要还天下一个海清河晏的少年,就是这个眼前这个笑得苦涩难言趴在案上的人。
  而此时与彼时不过隔了九年。光阴如梭,十载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物是人非。
  承平三年的时候,长江发了大水,而太子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谢皇后怀上了龙种,血脉里护犊的母性叫她连一个十岁的男孩都放心不下,施计将他外派了出去。可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对圣心的试探?她的龙种在腹,又能轻易地将元后之子赶出宫外,岂不说明她肚子里头这个若是个龙儿,那么便极有可能成为最尊贵的那个人?
  可皇上对他的孩子如何漠不关心,随意便将一个十岁的孩子派出去督工赈灾。
  于是太子来了江都,遇上了失怙不久的陆然。
  赈灾的银钱层层下来被那些个大臣克扣了些,因着知道太子在这里,已经有所收敛了,可那时的太子年少单纯,又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当时江都太守在他面前,太子便毫不留情地怒斥与他。
  小小的少年站在大堂中央,横眉冷目地骂这些大臣是膀大腰圆的“硕鼠”,竟是气势十足的样子,那些个大臣看着他腰间系着的太子令牌,俱是垂着头受训。
  末了太子冷哼一声,命这些个大臣早日将赈款吐出来,言罢便拂袖而去。
  可当夜他便在被窝里看见了一只硕鼠。
  太子在宫里头从来没见过这东西,立时被吓得一跳而起,唤了随从进来,却没看见那只老鼠了。
  他觉得心中膈应,且想到白日的时候对那些大臣的一通怒骂,便觉得这是那些人在捉弄于他,气得不行,可又揪不出来那个人。
  第二日起,太子便宿在了客栈,太守三请于他,俱是被拒绝了。
  在客栈里头,他碰上了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少年。那人比他稍高一点,精雕玉琢的好看,太子心下对这人便存了几分好感,因为他自幼就喜欢生得好的。
  太子问他从哪里来,那个少年看他一眼,指了指脚底下。
  从地下来?太子惊愕不已,这人莫非是在逗弄他?
  “本地人。”那个少年看他有些惊愕的模样,解释了一句。
  太子觉得这人似乎有些老成,便与他多说了几句。说话的当口,外边进来了一个还要大些的少年,约莫十五六的年纪,那人仿佛看不到他似的,只盯着他面前这个有趣的本地人道,“那些人我替你解决了,你可以回去住了。”
  太子听了这样的话,脑补出了另一部苦情剧,对陆然大有同病相怜之感,“原来你同我一样,都是被赶出来的吗?”
  陆然却并未答他,只看了他一眼,道,“若是无家可归,可来陆家寻我。我叫陆然。”
  两人走远的时候,那个大些的少年好似有些责怪陆然的意思,“你自己都这般艰难了,还要发善心接济别人?”
  太子心中不虞,什么叫“接济”?他可是全华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
  可很快,他便住进了陆府。
  陆姓是江南大姓,这一脉虽是嫡支,却人口简单的很。可叫太子觉得奇怪的是,陆府里头的主子就那几个,下人却格外多,显得气派得很,可从府里头的布置却看得出来这家人并不是爱奢华显摆的。
  太守听说他住进陆府了,这才没来打搅他。想必是觉得出了什么问题尽可推给陆家,要是在客栈,他这个太守还难辞其咎。
  只是没想到他这一住,便住了两年。
  走的时候太守还特意提前将他接过去,好叫父皇觉得他一直住在太守府。太子不想让他如愿,一回宫便向父皇告状,说太守那几个往他被窝里扔老鼠。
  可还没说完,便被他父皇打断,父皇皱着眉,却没有替他出头的意思,只说,“堂堂男儿竟害怕一只老鼠?”
  太子立时便不敢说下去,生怕父皇对他失望。
  不过也没有关系了,两年过去了,他早就不对那只硕鼠耿耿于怀,只是……他的心里还是有些难受。恐怕直到现在,他的父皇仍是对他在外那两年的事一无所知吧。
  翌日陆然几个在薛府里头商议事情,薛相坐在上首,似乎有些疲累,“近日里朝堂上风云诡谲,你们若是与我立场不一样,便提出来吧,我不强求。”
  众人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站出来,薛相站的是皇上,若是与他不一样,被皇上晓得了,不就会把他们归为太子。党么?现在的太子。党在朝中的地位,形同逆党。虽未被发落入狱,可境地绝不算好,一有错处便会被群起而攻之,或是寻了错处就要发落外迁。那样的惨状叫没有站队的都不敢往那边站了。
  这时一人走到中央,拱手沉声道,“学生自请外放,恳请老师在皇上面前为学生一言!”
  堂内更加安静。
  薛相笑叹一声,“荣国公府是要做清流么?”
  “治世则出,乱世则隐。学生已然出仕为官,时至今日只想着离纷乱稍远一些。”闻熠并没有直面回答薛相的问题。
  薛相点点头,“这话还是莫出去说了,在皇上心里头,现在还当不得乱世呐。”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陆然,见他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没有动摇的意思,这才满意一笑。
  陆然看着坚定地要远离京城的姜闻熠,心里头苦涩蔓延。他为了不被并入保皇派,竟连自请外放都做得出,那么……他与闻昭的事情又要往后放了……
  等到天下大定,等到他能够不用顾忌什么,堂堂正正地迎娶她,也不知还要多久。
  陆然突然觉得这个初春有些寒凉。
  二月初四这日,皇上下旨将一批京官外迁。不知是不是因为国公府的关系,姜闻熠被派往了富庶的陇右,任中州司功。
  外迁的除了想避祸且被准奏了的,还有不少太子一系的官员。那些个官员里头还有不少是在考课中得了中中以上成绩的,就是不升官也能保官,却因为皇上铁了心要打压太子而被外放边远苦寒之地。他们这些人所犯的最大的错,也不过是“污蔑构陷”天师罢了。
  这是近几年来最大的一次官员换血,却叫朝中上下人人自危。
  升了官的自然也有,却都是保皇派的。薛相手底下好几个学生都在此列。比如那个朝中新贵陆侍郎,已然擢升为正四品的中书侍郎了,虽仍是侍郎,可这分量却完全不一样。
  一个仅是辅佐户部尚书张大人的,一个却是整个中书省的副官,与另外一个中书侍郎共同辅佐中书令大人。而这中书令一职,则是薛相的兼衔。
  看来,陆然在薛相那边的分量,是越来越重了啊……
  闻熠事先并没有与家里人商量,因此外放消息传到府内的时候,掀起了轩然大波。
  秦氏蓦地落下泪来,闻熠这一走指不定哪年才能回来,他又是从小在京城长大的,陡然离了家,许久许久回不来,不知该多难捱。可秦氏又有些恼,闻熠与闻昭两个还真是亲兄妹,在大事上就爱先斩后奏,徒留他们这些长辈担忧神伤。
  闻熠立在寿延堂中央,祖父正怒目瞪他,拍案道,“我们姜家需要这般躲躲藏藏的么?!”闻熠静静立着,听祖父发脾气,没有顶一句嘴。
  “我姜世懋就不信,谁能动得了我们荣国公府!用得着你出去?!”祖父说话声如雷鸣,祖母在一旁默默落泪,这一幕看得闻熠心里一揪。
  祖父急怒攻心,涨红了脸,大伯纵然有些怕祖父,仍是出言道,“父亲请慎言……”
  他这话确实有些大逆不道,要是在外面说了被有心人拿去做文章,恐怕会触怒皇上。闻昭心下一叹,若是祖父的暴躁性子能改改就好了,只是祖父想来不喜爱听女子的意见,就是祖母说什么都不大管用,更何况她这个孙女。想到不久后会发生的事,闻昭觉得不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向祖父示警。
  祖父将拿起茶杯又重重一放,像是无处发泄似的,“哼”了一声,掀袍就走,“随你吧。”
  “只是回来了别诉苦。”
  祖父走的时候脚步奇快,似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他。
  大伯看了闻熠一眼便跟着出去了,二哥则拍了拍他的肩,“事已成定局,珍重吧。”这次的官员调整完全不按常理来,他这个得了上中成绩的竟没有升官,不过是因为他没有站队罢了。现下正是无奈的时候,三弟要避祸也是可以理解的。
  闻熠点点头。
  等了半晌,才见爹爹走过来。
  二爷的脸上甚至带着笑,宽慰他道,“闻熠,你做得对。”就算阖府上下都觉得闻熠应当留下来,可站队这种事一不小心就会累极全府性命,他们不能冒险。
  二爷虽是在宽慰闻熠,眼里却是哀伤的,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危竟要牺牲一个弱冠未及的晚辈,且这个人还是他的儿子……他走得极艰难,没走几步便回过身来,“不离京也是可以的,要不我们都站皇上?”
  话说出口二爷自己都觉得荒唐,圣旨已下,岂有收回的道理。然而,若闻熠在自请外放之前能和他们商议商议,现在的结果兴许就不一样了。
  因为闻熠是薛相学生的关系,国公府不能站太子,却是可以顺势站到皇上那边的,就算他们都不知道皇上的千秋万代能有几份可能性。毕竟自古及今,都没有出现长生不老的皇帝,只有中丹毒身亡的皇帝。
  闻熠脑海里再一次晃过前世皇上对姜家做的那些事,笑着对二爷摇摇头。
  二爷脸上闪过隐忍的表情,转身疾步走了。
  闻熠看着二爷的背影,站着未动,片刻后手里被塞进了另一双手,闻昭抬头看他,“三哥,我们走吧。”
  对于闻昭而言,只要三哥能平安活下去,是在京城为官还是在外地扎根都好,一定要有一个立身之处。
  她的眼很平静,却拥有着安抚人心的力量。闻熠牵紧了她,一同往外头走去。
  外头是初春的光景,日头正好,风却有些料峭。

☆、第54章 过生辰

  三哥一路上都没有放手,与闻昭一同走进了春澜院。
  望月亭里头,三哥额前的一缕发被春风吹起,弧度温柔。闻昭晓得三哥有话与她说,便静静等着。
  “昭昭……三哥走之前,陪你过一次生辰吧。”三哥看她的眼神甚至有些小心翼翼。
  闻昭从五岁那年之后就没有过过生辰。因为那天正好是娘亲病逝于榻上的日子。
  她的生辰,就是娘亲的忌日,二月初十。
  承平三年的二月,闻昭狠摔了一跤,磕到了脑袋,昏迷了数日方醒。醒来的时候哭喊着要娘亲,爹爹红着眼眶跟她说娘亲病了,不能来看她。
  小小的孩子掀开被子就要下来,口上道,“娘亲病了,昭昭去看。”
  爹爹按住她,将被子重新盖好,“乖,莫着凉了。你娘亲……她生了天花,会传染的,昭昭不要去。”
  闻昭说她不怕,却见爹爹的脸色陡然严肃起来,警告她说被传染了就会一睡不醒,再也看不见爹娘了。
  当时的爹爹只是为了镇住她,叫她不要去找娘亲,却没想到这句话惹得闻昭哭了半宿。她从小比同龄人聪慧,一听这话就知道娘亲生的病是会要人命的,想到若是她的娘亲会死去,闻昭便抽噎着喘不过气,最后哭累了歪在爹爹的怀里入睡。
  初五这天,闻昭想着是自己的生辰,她无论如何也要看一眼娘亲。娘亲还欠着她的生辰礼没有给呢。
  听说娘亲生病之后便迁到了偏房。当晚她借着个子小,偷偷溜到房门外,爹爹住的正房已经熄了灯,闻昭心下一松,轻手轻脚地要进去。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眷顾,要圆了她的念想,房里头竟然没有一个丫鬟守着,闻昭看见偏房榻上有一个人,心下一喜,她才不管什么传染不传染,她要见娘亲。
  可等她到了塌边却见娘亲背对着她,身子颤颤的,好似在哭泣,只是这哭泣声怎么听怎么奇怪,不像是娘亲的声音……
  “娘……亲?”
  黑暗的屋子里陡然响起稚嫩的喊声,细碎的呜咽声戛然而止。
  闻昭心里陡然生出些恐慌,还不待她想清楚为什么恐慌,便看到榻上的人转过来,一把抱住她,泪水沾湿了她的颈项。
  “怎么是爹爹?娘亲呢?”
  抱着她的人没有说话,一直呜呜哭着,仿佛是这遮掩一切的黑暗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悲伤。
  直到闻昭呆呆地被三哥牵着走进灵堂,才恍然发觉娘亲已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