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171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171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片猴精的诸侯互相虎视眈眈。

没见曹操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打下了中原,几经生死,手中才有数万兵马。若不是袁绍太过无断,但凡决断一点,在曹操报父仇之时,败于宛城之时,二次征徐州之时,吕布袭击衮州之时,就能要曹操数次性命了。

西进中原不是啥好事,东进雍凉都是荒凉之地。南下益州?如今刘焉还没死,蜀道难,可不是十万八万人能够打下来的。

所以还是要回去,席卷北方富庶的四州之地,隔黄河坐看中原,进而汲取天下。军师三人组的战略规划,一定不会错的。

秦峰回到了大营,刚入大帐,貂蝉就来了。

他本来很高兴接住,但是被貂蝉一句话吓了一跳。

第二百七十七章奉旨离京

“夫君,伏寿姐姐回家了。”貂蝉走进大帐说道。

秦峰来的时候就在想伏寿的事情,她可是当朝皇后,虽然从未与汉献帝接触,但也是汉室宗庙在册的正牌皇后。这事情传出去多有不妥,所以闻言大吃一惊,“什么!回……回家了?那个家!”

貂蝉抿嘴笑道:“当然是伏家了,夫君以为是那个家,难不成是皇宫?伏寿姐姐一心都在夫君身上,夫君可不能怀疑。”她突然娇羞,道:“夫君为我们出生入死,情深意重……。”

貂蝉说到这里,眼圈就红了。她大小就在司徒府上,饱尝人间冷暖,最知这世上女子不易。尤其是权贵之人,多将女人当作玩偶一般,甚少有些情意。从未听说过,有哪一位高官显贵为女人出生入死。倒是大难临头,抛弃妻子的比比皆是。

“夫君……。”貂蝉扑入秦峰怀里,她便感到这是全天下最最温暖,最最安全的地方。“能与夫君为妻,真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秦峰松了口气,他还以为,伏寿回宫了。然而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去做的,轻拍香肩安慰一番后,急忙动身赶往伏完府上。

……

长安南,豪宅林立,宽敞的街道上只有各府下人来去匆匆,看不见任何平民百姓。不远处高达几十丈的建筑,就是长乐宫,乃是皇室一处分殿。这里是世家大族的住宅区,伏家也在其中。

伏完现任执金吾,是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并娶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生六子一女。

此时伏完一人在堂中枯坐。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喝茶。女儿没了。也难怪。

唉声叹气见,大公子伏德走了进来,便呵斥下人道:“你们全都下去吧!”

仆役因此告退。

伏完无精打采望了儿子一眼。

然而伏德喜上眉梢,道:“父亲大人,伏寿妹妹找到了!”

“什么!”伏完大吃一惊,急忙起身道:“此话当真!”

“自然是真的,现在伏寿妹妹就在门外!”伏德急忙说道。

他话音刚落,一个苗条的身影身披锦缎的斗篷走了进来,帽子放下正是伏寿。她本以为再没机会见到父亲。当秦峰来到长安后,终于是忍不住,私下里回了家。不过她亦是有心计,此事无人知晓,只有大哥伏德得知。

咔嚓,伏完惊喜交加中失手打碎了茶碗。

“寿儿见过父亲大人!”伏寿见老夫憔悴许多,心痛中眼圈一红行礼道。

伏德手足舞蹈,激动的说道:“真是苍天有眼,让伏寿妹妹平安归来!”

“放肆!”伏完强压激动的心情。拜道:“见过皇后娘娘!”

伏德并不是放肆,而是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在他看来,妹妹跟了秦峰也不错。须知现在天下大乱。那秦子进可是诸侯中强势的那种,今后家族就有靠山了。

伏完本想留女儿好好说会话,但一想天子还在宫中等待。就急忙说道:“伏德,快送娘娘回宫!”

伏德心说还回什么宫啊。

伏寿就说道:“父亲大人。女儿当时趁乱离开了皇宫,遇到了秦将军才得以保全。如今外界多传女儿身死。就此不回皇宫了。”

伏完愣了一下,这事情他那里会同意,就要唤侍女前来,强行送女儿回宫。

伏寿无奈,只好说道:“父亲大人有所不知,女儿已经心有所属……。”她就将前后经过,避重就轻稍微说了一个大概。

伏完一听女儿不跟着天子,要跟着大将军秦峰,顿时懵了!“完了!伏家完了!”他一屁股瘫倒在椅子上,幸亏伏德手疾,要不然就出溜到地上去了。

伏德见此情况,急忙劝说道:“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室没落,诸侯并起,乱世以显,倒不如就此结好与大将军……。”

伏完大怒,道:“吾伏家从光武开始,辅佐汉室二百余年,竖子竟然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伏德的想法与父亲不同,父亲老了,要保名节,伏德还年轻又是长子,要为家族将来考虑。既然天下传妹妹身死之言,汉室方面就不用考虑,最多换个名字,正好就此交好秦峰。

他就说道:“天子暗弱,不是中兴之主!父亲大人当为家族考虑,如今天下皆传妹妹殉难,正好就此脱身……。”

“家族!”伏完瞬间又苍老许多,他有怎能不知天下大势,如今各大家族皆惶惶不可终日,四处寻找靠山,无力道:“伏寿进宫年余……,大将军可会接受?”

“这……。”伏德有些恍然,一切都是妹妹单方面说得,谁知道那秦子进是否会接受一个有过男人的女人。

伏寿见大哥与父亲,开口家族闭口家族,丝毫不顾自己的感受就有些愤怒。然而这就是大族女子的命运,当初父亲送自己进宫不也是为了家族的。她也十分庆幸,庆幸自己遇到了秦峰,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毕竟血浓于水,伏寿还是惦念自己娘家的,她就咬牙说道:“汉献帝不能人事,女儿还是完璧。”

伏完,伏德面面相窥,不可思议。

伏德大喜,急忙说道:“父亲大人,汉室从百年前开始,换了多少旁支,又有多少支外戚因此没落!天子无后,从灵帝开始的这一支脉,也就完了。咱们家族依附,就算汉室真的中兴,新的皇帝一脉,也必定不会重用咱们这另一支遗留下来的外戚!”

伏完就有些同意了。

就在这时,下人在外面禀报,大将军秦峰莅临。

秦峰这次是硬着头皮来的。走进大厅见伏寿面露喜色,多少放下些担心。与伏完见面。分外尴尬。

“大将军,老夫有礼了。”伏完亦是尴尬。不知该说些什么。

倒是伏德机灵,见秦峰竟然亲自来了,就知妹妹说得是真的,拜道:“大将军,诸事不必烦心,我们伏家已经有了计较。”

“哦?不知有何计较?”秦峰问道。

伏德机智,道:“我父当进宫要求天子依照礼制为皇后发丧,我父因失去女儿而心痛,但见一女与伏寿相似。就认作了义女,因思念亲女儿,故再次赐名伏寿……。”

秦峰一听,行啊,这大舅子真他妈有才。于聪明人交流,就是不用费脑子。

就此伏完就对外宣称有义女与秦峰结亲,并来日就进宫,说既然找不到伏寿遗体,就便衣冠冢发丧。

汉献帝对伏寿早就没有一丝念头。但是礼制是要健全的,就此昭告天下:皇后在西迁过程中染病不治……。

……

五日后,由于在长安收集到了足够的马车,又有上万将士出力。郿坞钱粮很快就运抵渭河,并顺利渡河送往解县。有一万大军看守,也不怕宵小窥伺。

长安城外。秦军大营。

秦峰坐在大帐中敲着桌子,道:“元直。万事俱备,可是无缘无故离开长安对名声可不太好。”

若是一般主公绝对不会对手下这般直白的说。然而秦峰不同,他深知徐庶与许褚的为人,与忠义之士都不能交心,以后还打个屁天下。活该曹操生前没能统一天下,就是疑心太重。老了老了又自以为是,须知牛人们的主意是一定要汲取的。

主公跟自己说掏心窝的话,作为下属那叫一个感激。徐庶心中一暖,就笑道:“主公不必烦心,当做天下楷模,自有小人来陷害。到时候正大光明的离开长安,天下只会说朝廷有眼无珠。自断臂膀……。”

这般大义的离开是秦峰的最爱,呵呵一笑,心说元直你小子深知吾心。然而他一时想不起来,就道:“小人从何而来?”

徐庶面色冷静,抚须说道:“主公诛杀董卓,外人只知朝廷平定;其实不然。吕布桀骜不驯,常有不臣之心,又因被王允算计与其彼此离心离德。若是王允服软,则还能长久。但此人也是一个要强之人,必不容吕布。”

“王允此人野心勃勃,妄图一己之力振兴汉室……,他也必定不容主公在侧。这几日情报卫传来的消息,王允与董承每日入宫数次,想来必有所图。徐庶虽猜不出所图为何,但主公雄兵在手,他们必定不敢加害。所料不差的话,一定是在想办法调开主公,从而他们就可以顺利执掌朝廷大权。”

“原来如此!”秦峰叹息道:“说是朝廷,其实也就一郡之地,你说这些人争个什么劲!”

徐庶佩服道:“天下能看明白者,屈指可数……。”

这时虎卫进帐来报,言天子使者到。

秦峰立刻让其进来,一看又是常侍德全。

常侍德全上一次得了赏钱挺高兴,可这一次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这一次的圣旨不是啥好事,他就小心翼翼先行礼,这才打开诏书轻声念了起来,道:“初平二年,天子诏曰:大将军秦峰,有督导天下兵马之责,当前往各处安抚州郡诸侯,听从朝廷号令……。”

秦峰闻言欣喜,心说果然不出军师所料,光明正大离开的理由来了。

来日

长安北门外,旌旗招展兵马无数,百官列队恭送秦峰。许多人认为朝廷不稳,此时让秦峰离开颇为不妥,但毕竟是天子的命令,所以无人多言。

这一次,吕布终归是来了。

秦峰就要走了,懒得在于百官多言。这次离开虽然很合心愿,但是是被王允算计的,所以万万不能让他好过。这事情还需落在吕布身上,秦峰就策马行了过去。

ps:感谢“是我吖”同学的投了本书的第一张月票。

感谢舞林白菜,0紫宸0,飘渺の秋天,jioyo,中华虎贲军,诸位兄弟的月票。让这个月的月票,终归是有了那么几张。十分感谢。

第二百七十八章途经河内

南北官道的东侧,一千甲士列阵。这是吕布军的一小部分,其他人都在长安西大营之中。

之前郿坞一战,竟然有五分之一的士卒投奔了秦峰,这让吕布十分恼火。所以这几日未曾露面,就是为了收服这支军队。他也是有手腕的,此时这支原本朝廷的大军,可以完完全全叫吕布军了。

便是现在再于秦峰交手,也不怕这些人反水了。

吕布独自驻马阵前,他素来孤傲,最近一年又一口气杀了两个义父,所以他就算是除国贼有功,文武百官也不愿与他同列。

秦峰走过去,得以畅所欲言,道:“小布……。”

吕布闻这名号就恼怒。

秦峰183年来到东汉,此时191年9月,也就是说他已经在东汉渡过了八个年头有余。最开始,他十分用心的想要融入大汉古老的生活。然而此刻他已经改变的想法,有道是强者改变环境,只有弱者才需要去适应环境。

此刻的他,已经是一个强者了。所以他想要重新做回自己,他很害怕再过几年,就将后世的经历忘的一干二净。

“你先别恼,兄弟我教你个乖。这次王允能够将兄弟逼走,下一个就轮到你了。”秦峰叹了口气,道:“我就要走了,就对你再说一句实话,其实当初王允用计时,是要将你一起杀了的。我当初劝说道:吕布壮士,善战无前,当晓以大义。他必定相助,则我大汉又得李广。霍去病!”

秦峰演技派出身,说得惆怅。一声声兄弟,竟令吕布心生些许暖意。他闻言瞪大眼睛不可思议望着秦峰,因最后一句话,竟然流露出一丝知己之意。

“吕兄,我敬兄长英雄,可叹王允利欲熏心而不容,吕兄当早作打算。”秦峰抱拳一礼,就此拨转马头,又与百官见礼。就此离开。

官道上,一万铁骑疾驰的身影,最终消失在滚滚黄沙之中。

百官因秦峰的离去,没来由的心头沉重,他们望着远处渐渐散去的黄沙,纷纷议论起来。

“如今正是需要大将军坐镇都城,陛下怎会令大将军离去?”

“但愿大将军能够尽快回转……。”

“我听传言,言大将军有不臣之心!”

“胡说,大将军仁义。天下人尽皆知……。”

王允见秦峰安安静静离开,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郿坞的钱粮没了,但是能将秦峰这尊大神送走也是值得的。对他而言。眼前的障碍就剩下吕布了,拿眼望去,就是一丝阴沉闪过。

吕布一直在沉思秦峰说的事情。突然心有所动,急抬头时就见王允阴沉的表情。他凌厉的眼神回敬过去。谁知王允一介文人亦是当仁不让。

“早作打算!”

吕布拨转马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