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958章

1852铁血中华-第958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国,一个护士的年收入已经接近两万,高级护士的收入甚至能达到三万。日本护士在北美战争中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有实际经验。这才能够到民朝去工作,一千人你还嫌少?”说完,德平太郎接过艺伎奉上的酒盏,把里面的清酒一饮而尽。
  对面的日本人听着如此居高临下的语气,连忙低下头表示恭顺,心里面则快速计算着如果真的能有一千号护士的话,能够从中有多少收益。普通护士一年挣两万,一千个护士就是两千万。即便只扣除一半的工资,也有一千万之多。
  一千万人民币的购买力对日本来讲可是非常惊人滴,大部分日本公务员的年收入尚且没有一万人民币。一千个护士的收入足够养活几千低等公务员。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位“德平太郎”本人决定着民朝会不会接收这一千护士。
  会谈没有持续太久就结束了,日本人退下去之后,德平太郎再次靠在椅子背上。艺伎面不改色,仿佛一切都没听到一样。德平太郎知道艺伎是能说一口还算流利的汉语,自然能听懂德平太郎所谈的大事。
  德平太郎忍不住抓起艺伎白皙细腻的手把玩着,艺伎既不反抗也不故意靠上来。等德平太郎脸上的那种不快消退的差不多,艺伎轻轻抽回手,拿起身边的日本三弦弹奏起来。琴声悠扬,立刻让屋里面的气氛变得缓和,烦躁的心情不知不觉也消散了。
  艺伎这种让人感觉为男人而生的女人有太大的诱惑,尽管知道不可能把艺伎带回民朝去,德平太郎心里面还是忍不住翻腾着如此念头。不过想象能够从劳动市场上赚到的利润,德平太郎心中倒也释然了。这笔钱足够他在日本过上极为开心的日子,带艺伎回去只会给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然后德平太郎又想起远在塞浦路斯的王明山,这位老前辈在德平太郎眼中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掌管着还望欧罗巴银行的大权,又能坐享美女在怀。若是能在日本拥有那样的权势,德平太郎就觉得心满意足。
  几天后,德平太郎从江户乘船回到了北京。回来之后他马上就去找老爹姚浜的秘书写了几个条子带在身上,然后直奔天津而去。天津乃是海运港口兼制造业重镇,钢铁、机械、化工、造船业都很发达。这等工业城市自然人口众多,民朝非常重视城市规划,姚浜对于设计图中那种密布数十层高楼的魔幻设计不太理解,现在的民朝根本没有能力建造那样的高楼。
  楼且不说,天津的医院数量非常多,有医院就需要护士。德平太郎敢承诺一些事情,可不是他自己拥有凭空创造工作岗位的能力。介绍完了民朝同意向日本进口劳动力的协议,德平太郎用鼓动的语气说道:“X叔,这件事是就看你怎么努力啦。”
  天津市主管这方面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听了德平太郎的提出的要求后眉毛微皱,他并没听说过所谓的“民朝同意向日本进口劳动力的协议”。如果民朝中央真的要推动此事的话,自然是要通过层层传达,中央传达到部里,部里传到省里,省里传达到各府,各府传达到县市,县市传到乡镇,乡镇传达到村。
  依照工作安排的不同,传达范围也不同。常务副市长弄不清楚这里面的猫腻,一个副市长距离国家政策决定机关太远。按照道理,这玩意在部级单位就给消化掉,怎么可能直接跑到市里面来安排。但是姚浜的儿子却是货真价实的,伪造国家政策是大罪,常务副市长怎么都想不出姚浜的儿子敢这么干的理由。
  “还是等国家政策下来之后再说吧。”副市长对此采取的拖延的手段。
  “X叔叔,这等事情肯定是要先动手比较合适。这样的事情需要调配,中央开放的数量本来就不会太多,各个地方也许都会争取。您肯定知道有关造船配额的事情,现在要想造新船,肯定有技术提升。您说要是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能竞争得过么?”德平太郎用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劝说着。
  这下副市长暂时不说话了,民朝在北美战争结束之后,整个国家的政策出现了很大变化。在战争基本确定结果之前的口号是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胜利,所有企业都有规定的任务量。战争局面抵定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自然是那种非完成不可的任务没有了,其次则是开始算旧账,战争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问题的企业被勒令关停整顿。
  这些企业的工人原本有可能会遭到沉重打击,然而民朝城市化进程极快,北美战争中后期尤其如此。大量的受过教育的青年男女们从农村涌向城市,大量城市里面初中以上学历的青年们则离开故乡到北美去开创新的事业。人口这么一流动,国家关停大量企业的冲击被更大量的就业给吸收,原本会闹到大乱的局面顷刻就被化解。
  对于中低层可以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对于副市长这一级别的人来讲,他们看到的是很厉害的冲击,尽管这样的冲击贴着鼻子尖滑过去,看似不痛不痒。可光是天津市就解散了上百家国有企业,受到冲击的下游私人企业更多。大家都感受到,若是没有来自上面的通气,下面的同志很难办滴。
  “但是市里面还是没听到消息。”常务副市长有些挣扎地说道,他明显感觉到这里面的事情和以往那种上面的安排不同。几年前开始的大调整,主管的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吸收劳动力的则是农业生产部门。医院这样的单位属于生产力水平发展部门,所有来自上面的命令都是提高医疗水平,增加医疗技术研究,民朝各地医学院的护理学院大量向医院提供护士。护士们中出色的则进行各种培训,提高专业知识。突然安排一群外国护士,这打破了现有的秩序。就如同在流动的水渠里面扔进去一大块不动的石头一样。
  “这个您就不用担心了,上面的指示肯定要下来。”德平太郎已经闻到了胜利的味道。民朝的首都采取的是直隶模式,首都在南京就直隶江苏,首都在北京就直隶河北。此时的天津本身就归中央下面的直隶部门管理。“您做个准备就好,稍微写一个报告,剩下的事情就不用那么费心了。”
  整体的事情得到推动都是两个月后,天津提出了一个“护士缺乏”的报告,然后有些路数的人马自然就开始运作。当然,德平太郎拿到的“条子”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条子向不同的单位提供了不同的消息和运作推动力。
  官场中首先就是要负责任,包括推荐在内也是要负责任滴。一部分有上进心的人对条子敬而远之,也有一部分有上进心的人对条子很热衷。不过身为姚浜的儿子,德平太郎顶多被拒绝,还不至于受到什么公开的反弹。
  外交部并没有任何插手国内工作的权力,他们对于中日劳动力合作的事情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在1903年的10月,外交部突然发现中日之间在劳动力交流方面居然被推动了,国内庞大的官僚集团居然如此有效率,这让外交部极为讶异。
  除了中日之间的劳动力合作被推动,外交部得到的诸多消息中包含印度果阿邦的矿石正式外销,大量矿石通过竟然被卖到了意大利。此时在英国佬那边有比较大的反响,据说里面水很深。外交部那帮人精对此只是“知道了”,外交部只是外交部,国内事务轮不到他们插嘴。
  外交部不愿意趟浑水,塞浦路斯的欧罗巴银行就无法对此无视。王明山得到的报告中意大利钢产量暴增一倍,从20万吨提升到40万吨。40万吨钢产量,只是德国当下一千万吨钢产量的二十五分之一,但是对于意大利来讲已经是空前的数字了。
  欧罗巴银行的调查结果居然是某些位国内大人物的公子们竟然得到了英国印度殖民地下果阿邦的铁矿开采权,开采出来的优质铁矿通过矿山到海港的短途铁路后向欧洲输送。得知了这个情报,王明山颇有些讶异。他也不知道该不该用嘲讽的语气说“长江后浪推前浪”。


第552章 昨日重现(十一)
  “这个五年计划执行的可不怎么样啊。”王明山拿到最新的报告后,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五年计划是个很复杂的系统,1904年的地球上只有民朝与匈牙利两个国家实施这样的经济管理手段。匈牙利国家船小好调头,民朝就完全不同。
  1902年初上任的新一届政府首先就要执行上一届政府制定的五年计划,1904年是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第八个五年计划此时就要开始准备。从数据上看,第七个五年计划执行的很不怎么样。沈心虽然以强硬的军人作风引发了很多不满,不过沈心制定计划的时候很公允。预测到战争后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沈心的计划并没有追求过高的增长率,而是以调整为主。主要工作放在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上,大规模的培训以及相关调整都在里面有。
  从结果上看,姚浜两年的执行让经济数据呈现大规模的衰落。民朝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产能水平,为了扩张这票产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货币大量超发。沈心最后两年致力于消化这票货币超发,从最后两年里面看,只有韦泽都督亲力亲为的电子产业貌似起了效果,其他产业局面都很不好。
  王明山很想再说点啥,只是想想自己身份,他还是决定不去自寻烦恼。转而看起了匈牙利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的报告。这个国家从1901年正式开始实施五年计划,看得出执行的相当不错。
  实际上现在真正执政的大概不能算是匈牙利共产党,而是民朝派去的那三千多号顾问。顾问团表示,现在匈牙利共产党经过人员的调整以及教育已经开始成熟起来,通过匈牙利的革命实践,民朝顾问团积累了大量经验。例如,匈牙利革命的成功是建立在顾问团强力镇压了那票“国有农场派”的基础之上。
  民朝也搞过国有农场,但那只是临时政策,为的是保障军队与政府人员的粮食供应。当韦泽都督开辟了从越南和高丽进口粮食的贸易线路之后,国有农场就迅速消除,土地再次分给了人民。匈牙利共产党对直接掌握生产资料有极大兴趣,所以无视民朝的经验,准备自己搞起国营农场。最后除了枪毙这个极端手段之外,顾问团实施了开除、囚禁等手段,才算是暂时压制那帮国有农场派在匈牙利共产党的影响。
  宣传部长周树人负责书写的报告里面表示,没有实施民朝当年“送进党校干校再培训”,也是因为匈牙利共产党与红军的组织不完善,只能实施强力手段。在分田分地完成之后,被囚禁的国营农场派也被释放了。
  社会最基本的制度确定之后,后面的发展就快了许多。当下最大问题大概就是民风的问题,民朝实施了大概20年“贱民法”,算是彻底扭转了穷人是坏人的社会观点,中国人民大声说出来“反压迫反剥削”的时候并没有丝毫心理压力。看得出,匈牙利在这方面的道路还挺漫长。社会运动里面狂热情绪下的宣称不能算是基本,周树人认为匈牙利人民现阶段只敢大声说出“贵族杀人不对,需要血债血偿”。距离2000年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有些距离。想让人民从思想上得到解放,看来任重道远。
  王明山很认同这帮年轻的“顾问团”的工作成绩,但是他本人更在意的是匈牙利的经济发展。民朝能够掌握的欧洲国家经济数据中,匈牙利是最完整最全面的一个,有这么一个基点,对于勾勒出欧洲各国经济非常有帮助。
  正沉浸于研究工作的时候,秘书进来通报,“王书记,您儿子来了。”
  “啊?”王明山第一念头是格蕾丝和他生的儿子放学后来了。不过转念间他就发现秘书的眼神不对,然后王明山就想起了自己和已经去世的前妻生的儿子。
  果然,身材高大的成年男子进来之后,看着老爹的眼神并不是特别友好。没说几句话,三十来岁的青年就说道:“爹,我想办些事情,你给我批点条子。”
  “批点条子?”王明山带着疑问重复了一句。他能理解这句话,但一时搞不清楚这话的意思。然后王明山的长子就开始解释起来,王明山静静的听着,心里面的怒气是越来越烈。
  “您只要让货运给我们批几条船,这些事情就能过啊。意大利人炼钢技术不行,他们的炉子用本地铁矿很容易出问题,坏的块。用印度果阿邦的优质铁矿就没问题,果阿是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只要给点小钱,葡萄牙人可是高兴着呢。”王明山的长子越说越来劲,只是看老爹那根本没有表情的脸,他也觉得有些担心。
  在当下的民朝政坛上,大权在握的开国老兄弟已经没剩什么人,王明山算是货真价实的硕果仅存。王明山的儿子当然知道老爹的脾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