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915章

1852铁血中华-第915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也该如此。不过几十年就过上了这样的和平日子,我们之前的辛苦值了啊。”
  继任大叔语气舒缓,王明山一时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太平天国起义引发了席卷中国的战乱,到韦泽带领光复军建立民朝,中间的十几年中死了上亿人口。刨掉最初死人不多的几年,一年下来平均死七百多万左右,一天就要死两万人。这个年龄东征西讨的人都经历过血雨腥风,至少见到过血雨腥风。战死者们流出的血能染红整条河流,战死者的尸体能够堵塞河道。杀人,杀人,杀人。那是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中国本土战火熄灭了的时候,在其他地区却始终不断燃烧着。对西班牙,对荷兰,对英国,对法国。在海上争霸还没结束的时候,北美又爆发了中美战争。中美战争两年多前总算是暂时停止了,美国人又在加勒比海与南美地区玩命的扩张,战火依旧熊熊燃烧。听到有关和平时代降临的感叹,王明山真觉得很不适应,不是马上就接受。
  韦坤脑海中就没有这么多的战争联想,他靠在游轮的顶层围栏上看向海平线方向。实际上他完全是视而不见的。王明山提起了学生遇袭事件,韦坤埋藏在内心的画面再次浮现出来。十几名孩子就跟破麻袋般倒在血泊里面,而抓到凶手的时候,那些人竟然是一脸愕然。愕然的原因居然是他们认为政府与这些孩子毫无关系,为何要站出来和这些部落为难呢?
  拳头紧握,指甲刺的肉生痛,这样的痛感纾解着韦坤心中的痛楚。韦坤并不喜欢军人这个职业,否则他也去报考军校了。在到了东非的时候,韦坤以为靠武装力量就能吓得这些黑兄弟不敢触及秩序。但是韦坤明显错了,在黑兄弟们的理解中,部落的矛盾冲突高过一切。这是东非的神圣规矩。而且韦坤完全没想到,在黑兄弟眼中,苏丹三郡的力量是“喀土穆附近的一个大部落”。在口供中问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韦坤觉得自己的世界几乎崩塌了。他本以为民朝在东非存在了这么久,地方上的黑人兄弟好歹明白这个政体是一个庞大的类国家组织。而事实证明,韦坤对世界的判断大错特错。
  反复确定这个想法是黑兄弟们的普遍看法之后,韦坤怀着恐慌对各个城市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然后他绝望的发现,在东非的黑兄弟们大多数都有类似的看法。各地的主要城市中,黑兄弟都认为民朝是当地的一个大部族。这个大部族和其他部族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力量非常大,而且对外来的人比较凶狠。外来的人一旦不合这个大部族的心意,就会遭到残酷对待。
  调查问卷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黑兄弟为啥要选择加入。大多数的调查结果都是,在这里生活比在野地里容易。大家为了能够吃饱饭,所以选择留下。
  辛辛苦苦的结果竟然只是让零散的部族认识到,有一个强大的部族出现了。而零散的部族们认为杀戮其他敌对部落的人是天经地义,杀不了大人就去杀孩子。暴怒的韦坤做出的决定就是大杀了一番那些杀人部落的犯案者。处决这些人的时候,把周边部落给叫来参加公审。公审中宣布,以后凡是私自杀人,那就要赔命。这是“新的强大部族的风俗”。
  经历了此事之后,韦坤整个人受到了极大冲击。他原本还觉得那些老家伙们很讨厌,总是说些仿佛看透了年轻人心声的话。现在韦坤不得不承认自己太幼稚,对待世界的看法又巨大缺陷。哪怕是亲自制定选举规矩,让各个部落都来参加议会。可这些根本没有能改变部落的看法,东非部落依旧用他们的世界观看待世界。
  在极度厌恶部落顽固不化世界观的同时,韦坤终于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着牢不可破的错误世界观。有了这样的反思,韦坤终于发觉自己竟然有迈过以前缠绕他行动的迹象。
  那位继任大叔在和韦坤谈工作的时候,也忍不住显摆着成年人的见识。大叔认为韦坤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自己是来干啥的。对待黑叔叔,韦坤心里面有种居高临下的救世主心态。现在的事实证明,黑叔叔们其实还是挺实事求是的。他们看中的是具体的生活变化,所有的便利和新消息,都被黑叔叔们用旧有的世界观串起来。例如他们以前可没机会找到袭击敌对部落小娃娃们的机会。
  韦坤承认了继任大叔的判断,然后继任大叔又说出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韦坤居高临下的心态到底是偶然还是常态。这个问题刚被提出的时候,韦坤发觉自己一时间生出了让继任大叔永远闭嘴的冲动。但是随着一次次的反思,韦坤终于承认自己其实是个非常傲慢的人。身为韦泽的儿子,韦坤很容易就生出俯视别人的心态。
  松开紧握着的双手,韦坤觉得心里面终于没有那么难受了。对过去难以忘记的事情的回忆终于被对自己的反思替代的时候,痛苦也开始消退了不少。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韦坤发觉自己就如王明山所说的那样是个凡人。凡人们判断事情的标准是最后的利益,或者是名,或者是利。总的来说都是单纯的结果。而这种看似明确不变结果其实才是不断变化的东西,名利永远都随着眼界与心态的变化而变化。
  以死了多少人作为利益标准的话,韦坤可以把之前投入在孩子们身上的教师等投入加进去,其结果就是亏大了。要是把讨伐部落抓获凶手的投资也计算进去的话,结果就是损失远比想象的更大。
  但是换一个角度,以这次讨伐事件中震慑了部落,并且让部落从东非行政区的实力有了认识。这些可都促进了东非行政区的内在统一程度,从这个角度反倒有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若是韦坤不分青红皂白就对部落大杀特杀,那定然是不可能让部落有这样明确的判断。
  种种判断利益的角度带来种种不同的选择。可要是从王明山所说的脚踏实地问心无愧的天才们来看,这些全部都是一堆狗屎般的恶心理由。
  韦坤对事情的判断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如果韦坤肯从一开始就调查一下部落对东非行政区的理解。那么韦坤一定不会做出后面的种种决定。他一定会更加脚踏实地的进行工作,从团结群众,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光复党里面对这些早就有全套的解释与套路。如果韦坤一开始就脚踏实地的面对东非行政区的现实,他的所有选择都会完全不同。
  叹了口气,韦坤背靠栏杆。那位继任大叔是个很有趣的人,韦坤大概确定这位大叔是王明山派来教导韦坤的“家庭教师”。看到韦坤的痛苦,特别是混乱。大叔问韦坤,“如果不计成败得失的话,你觉得你当时是不是尽力工作了?”
  当时的韦坤用力摇头,恨不得把自己的脑袋都摇下来,“那没用!那没用!”
  “不不不!我问的是,你要是不计成败得失的话。你一定要先有这个概念。”大叔尽力做着开导的工作。
  面对大叔的坚定,面对不得不把注意力都放在对自己过去失败的检视之上,韦坤觉得无比痛苦,在这样的绝境下,他好不容易才出声说道:“……我做不到!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对以前选择的后悔。对不起,今天就谈到这里。其他问题我们以后再谈。”
  直到半个月后,韦坤才敢对真正面对这次的失败。这还是托了大叔的几句话,“你怕个球。顶多是被人拖出去砍了脑壳来偿还错误。到这时候,就得拿出那股子光棍的劲头出来!”
  正因为知道自己根本不会被拖出去砍脑壳,韦坤才不敢面对这次的失败。直到他反复对自己打气,最后才好不容易才敢重新检视此事。在大叔的帮助下,韦坤才发觉自己当时真的尽力了。尽管最后的失败如此残酷,但是那时候的韦坤是真的竭尽全力,甚至是兢兢业业。
  “问心无愧,也会办出这样的错事么?”韦坤的声音几乎在呻吟。
  “问心无愧啥时候和绝对正确划上等号了?”大叔抽着烟斗慢悠悠的问。
  “可是天才不都是问心无愧么?”韦坤声音里有颤抖。
  “你给天才扣上一个从不犯错的帽子,天才们就从不犯错了么?孔老二说,圣人无二过。圣人才只是不犯两次相同的错。古往今来,谁真的能做到这些?要是按你的标准,那就不是天才,那是神。还得是那种从不犯错的创世大神才行。”大叔抽着烟斗慢悠悠的评价着。
  “……我当时真的竭尽全力了么?”韦坤还是极度怀疑。
  大叔反问:“你当时有明确的更好的方法了么?有了这方法之后,你因为自己的懒惰或者别的原因弃而不顾,转而用了更容易完成的次等选择了么?”
  韦坤反思好久,用非常不自信的语气答道:“我觉得我用的是我认为的最好的选择。现在我知道那不对。”
  “你现在要用不计得失成败的角度开看问题。你放才说的话又开始计较得失成败了。”大叔非常敏锐和明确的指出了问题所在。
  “……我当时在我能够采取的最短时间,用了我认为最好的决定。”韦坤答道。
  “那么就刻意问心无愧了。”大叔答道。
  听了大叔的确定,韦坤沉默想了好久,用灰暗的如同能拧下来水的表情开口,“我当时就那么无能么……”


第503章 双星(五)
  回到南京,韦坤发觉南京街头竟然有不少高加索血统的人。一看日子,他又释然了。在民朝迁都之前,南京每年都有各种欧洲乐团、乐队举办的演艺活动。还有一年两次的春秋时装界。11月份虽然入冬,却没有让这些娱乐活动有所衰退。到中国来度假的欧洲人也因为这些活动而数量倍增。
  韦坤拿到了老爹韦泽分给孩子们的购房款,只是他一直在公务员系统里面,没来得及买房。现在他已经是南京市副市长,自然可以租公务员系统提供的房子。他老婆已经提前一步办好了手续,等韦坤到了新家,就见儿子正在复式的房子里面折腾,用笔在一面已经“创作”了好多画作的墙上涂的卖力。
  一看到这景象,韦坤就觉得无比怀念。他小时候老爹韦泽给他们指定了各自的墙,只许在这些墙面上画东西。他们兄弟姐妹还经常因为在别人的墙上涂了东西连吵带打。那时候自己的“领地”被人侵入,作为孩子的韦坤等人都跟小野兽一样真心愤怒。现在回想起来,韦坤突然眼圈一红,差点流出眼泪来。
  儿子最初对韦坤不熟,过了几天之后小东西也习惯了多出个爸爸来。韦坤带了全家去见母亲李仪芳。一到母亲家,就见大门洞开,暖气在屋里蓄积的热气跟着往来搬东西的工人呼呼往外冒。这一进去,就见屋里面除了漂亮的木地板之外已经不剩啥家什,只有几件新式的简约型家具正随便摆在屋里。在空荡荡的空间里面显得孤零零的。
  “娘,您这是要搬家么?”韦坤大惑不解。
  见到儿子回来,李仪芳并没有特别激动的表现,她此时正穿了围裙,指挥着工人搬东西。李仪芳随口答道:“搬什么家!我这是把以前弄得家具都给卖啦。不要那么多东西。”
  “那我们能干点啥?”韦坤连忙问。
  “把地擦一下,家具下面太积灰啦。”李仪芳分配着任务。
  搬运的师傅们挺能干,很快就把东西搬完了。把非常少的几件简约式家具摆好,他们就拿钱走人。韦坤也挺能干,用拖把拖了一遍地。一家四口坐在沙发上,韦坤四顾后说道:“这个……真熟悉。”知道老妈李仪芳和老爹韦泽已经分居几年,韦坤不想说些过于刺激的话。
  尽管五十多岁,李仪芳却没什么白发。听了儿子的话,她舒服的叹口气,“别人都是觉得家当越多越好,你爹为人尊贵,从来不为这些家当所累。我自己住了这么几年,突然觉得你爹对待外物的态度好,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留几件必须用的东西,打扫简单,不用操心。多好。”
  “东西不够用呢?”韦坤笑道。
  “需要用的时候就去买,挣钱做什么?就是要用在此时。”李仪芳非常放松地答道。
  韦坤本以为老娘会说让韦坤他们来帮忙的话,没想到老娘竟然完全是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态度,反倒让他一时没了言语。
  李仪芳接着问:“你这次不走了么?”
  韦坤立刻摇头,“不走了。这次去非洲也算是机会,该有的跨级晋升的机会全得到了。我决定在国内老老实实干下去,再不去找这些机会。”
  “真的不再找机会了?”李仪芳用怀疑的语气问。
  看母亲这么怀疑自己,韦坤心里面很遗憾,他忍不住叹口气,“娘,我原本以为世上存在机会这玩意,在非洲这一段,我才明白是自己有和别人合作的机会。那时候别人就有可能与我合作。我爹说一切都是内因起作用,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