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896章

1852铁血中华-第896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泽也很快的就完成了想法上的转换,他说道:“北美要尽快进入生产阶段。所以除了保留部队之外,大部分精力要转入分配土地,兴建基础建设。所以你去了北美之后先整顿党建,然后就退役转入政府部门。而且最近需要做的几件事之一,就是在我们和新加拿大联邦的边界上修建一条长城。”
  “长城……”祁睿万万没想到老爹韦泽竟然会提出这样的一个命令,建设长城的战略与光复军的进攻思路是非常抵触的,但是又很奇妙的没有完全互相否定。如果长城上只是放了简单的巡逻队的话,可以为后方配置的快速反应部队提供非常好的预警准备。
  “我到了那边就会和军区讨论此事。”祁睿答道。
  从民朝到北美的航道非常的繁忙,祁睿一路上在航道上随时可见轮船的身影。几千海里的距离竟然毫不孤单,这挺让他意外的。抵达北美之后,祁睿直奔现在的北美首府东京。也就是祁睿攻占的圣保罗与明尼阿波利斯。这里交通便利,是铁路与航运中心,还位于北美领土中央的部分。距离五大湖也很近,作为行政中心倒也挺合适。
  至于东京这个称呼在中国也不稀奇,东京汴梁在宋朝就有。民朝有北京和南京,现在多出来个东京根本没让民众有什么困惑,而北美的同志们甚至对这个称呼非常满意。东京这个称呼确定了整个北美的地位,这里可不是民朝遥远的边疆地区,而是民朝货真价实的重要核心领土。
  到了东京之后,祁睿接掌了自己的新工作,北美军区政委。祁政委上来之后和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对于日本仆从军的处置。上百万的日本仆从军为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民朝也给了他们丰厚的报酬。至少以日本的收入水平,每一名仆从军,无论男女,都挣到了至少六万人民币的收入。这笔钱在日本是至少等于普通日本人20年的收入。
  原本的计划里面战争结束,日本仆从军就拿了最后的一笔丰厚奖金卷铺盖卷回家。大家从此一拍两散。但是不少日本仆从军见识了北美的广袤之后提出留下来种地的请求,而且日本人的服从与守规矩,让缺乏苦力的光复军也觉得这个协议很有可取之处。
  “把他们先送回去。如果我们缺人,可以再从日本招人。”祁睿立刻做出了判断。
  “这一来一回的又要花费多少钱。能省就省吧。”支持招收日本人的干部立刻提出了他们的意见。
  “这不是能不能省钱的事情,这是关于态度的问题。或者说这是个政治问题。”祁睿并没有丝毫的退让。
  “祁政委,这怎么就变成了政治问题?”军区党委的同志们觉得祁睿未免太危言耸听。
  “谁是北美的主人?”祁睿冷静的问。
  “当然是我们。”没有人对这个问题有错误的看法。
  “那么,让日本人先回去,就是要让日本人明白,只有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们才能来。我们不想要的事情,他们就必须走。而不是找些当劳工的理由就可以留下来。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讲,现在不少日本仆从军大概觉得我们中国是北美的主人,他们日本仆从军算是半个住户。只有把这帮日本人送回日本去,他们才能明白,我们可以完全确定他们在北美的存留。”祁睿努力做着解释。
  一众委员对这样的解释很不理解,不少委员心里面都觉得祁睿这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可祁睿的道理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被驳倒的,更不用说祁睿是以北美所有权当做自己的论点。而且大家也都知道祁睿是韦泽都督的儿子,他的意见很可能会得到韦泽都督的支持。最后经过好一番讨论,这才决定了先让所有日本仆从军全部离开的决定。
  然而一执行,委员们突然接到了大量报告。日本人有人逃跑了。这可是大事,委员们的神经立刻就绷紧起来。


第485章 兄弟登山(十六)
  四月的伊利运河非常美丽。林木郁郁葱葱,候鸟在天空飞翔。坐在船头,看着蓝天白云,有着令人郊游般的安逸。而伊利运河两岸也不缺乏城镇与农场。那些充满农村风情的房屋,民朝的国旗或者英国国旗,不会让人有审美疲劳的感受。
  伊利运河运河把新加拿大一分为二,一头是伊利湖,另外一头则是改名为高谭市的纽约。高谭市与新乡市是韦泽陛下唯二的在北美亲自命名的城市,所以没人会不知趣的反对陛下的决定。在伊利运河的问题上,中英双方有着非常友好的决定。运河属于中国所有,运河管理部门则是中英联合组成。运河两岸二十公里是英国领土,但是双方采取“友好共管”的模式。英国得到了连成一体的国土,中国得到了实际管理的权力。
  此时已经是夏初,运河两岸能看到很多扛着测量设备的技术人员忙碌着,中国与英国的都有。对于运河里面打着光复军军旗,上面有部队值守的船队,英国人尽可能露出无视的表情,中国技术人员则挥手向祖国的军队致意。
  押运的同志们并没有回礼,不是他们傲慢,而是大家心理压力很不小。所有人都恪守岗位,认真的确保船队的安全。能看到洋鬼子的地方总让光复军的指战员生出一阵阵的不适感。
  船队驶近了高谭市,比较醒目的标志就是那几排铁丝网。作为中国的飞地,高谭市的面基达到了5000平方公里。但是这也不过70公里乘以70公里大小而已。70公里的距离或许可以让徒步步兵们感到压力,却没办法摩托化步兵们联想到和“远”有关的概念。所以铁丝网把高谭市围了起来,彰显着这片土地的特别。
  到了运河港口,早已经有部队在这里等候。从船上卸载下来的是成箱的武器,终于可以交出这个重任,船队的指挥员终于轻松下来。一万吨的旧武器中,75榴散弹炮,40野炮,重机枪,步枪,门类相当全面。这些旧装备都经过相当认真的保养,即便英国佬的抽查非常严格,也没有发现装备完全损坏或者磨损过大导致不能良好使用的问题。
  这些旧装备送上英国运输船,双方的谈判人员进行了最后的谈判。高谭市守备部队参谋长石谦大校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他语气里面全都是拒绝,“子弹价格已经没办法再低。你们要是觉得我们的价格太高,那你们自己可以仿造么。就我们所知,你们英国人已经开始仿造了。到底是从我们这里进口的子弹便宜,还是你们仿造的子弹便宜,这不需要讨论,只需要比较。”
  话说到这个份上,英国人也没有硬拗到底,他们也只能苦笑着认同了价钱。最后运上货轮的是一千万发子弹与数万发各型炮弹。等英国人的船队离港后,石谦大校松了口气。战后部队开始大规模更换装备,中国虽然不是故意,却也符合了历史上的常态,大量旧装备开始对外出口,英国人就是一个前来采买的大客户。
  “那帮日本人真的是干活卖力,让他们收集弹壳,他们就老老实实的收集弹壳。这可是节省了我们好大一笔资金。”石谦大校表达了自己对日本仆从军的赞赏。前后两次纽约战役,作战双方在城市里面投放了大量的火力,也制造出大量弹壳。美国的子弹中国看不上,至于美国人怎么回收的弹壳,中国也不在乎。中国这边的黄铜弹壳质量极好,浪费了可惜。而部队的战士们战斗之后哪里有心情再把弹壳收集起来,这些工作都是日本仆从军承担。当光复军把弹壳数量与奖金挂钩的时候,日本仆从军收集细致程度令光复军瞠目结舌。高谭市新建的兵工厂可是省了好大气力。
  “军区防着这么好用的劳力不用,却要花大价钱把他们送回日本。这是图的什么?”石谦很是不解。
  “这都是司令部的想法,他们要这么干,我们还能反对不成?”司令员并没有要和军区司令部对着干的打算。而司令员态度是这样,石谦也没有别的打算。
  但是政治会议上,北美军区司令部好像没有放过此事的打算。传达来的文件里面开头就讲,“我们要把北美建成中国的北美,以前这里是各国移民们前来的地区。以后的北美就没有各国移民的事情,这里只归中国所有。”
  前面先把理念开出来,接下来讲述的内容中就有一部分关于日本仆从军。光复军感谢日本仆从军的协助,并且依照当初的协议给与日本仆从军大量报酬。但是双方的合作与友情仅限于此,这些友谊不能继续无限制的延续。
  这样的说明充分表达了军区司令部的态度,这样的说明前因后果十分对应。不过这些军人们却有不少觉得司令部这种做法未免太凉薄了一些。或者说,大家觉得某些外国人是能够充分再利用一下的。但是这只是嘴上说说,却没人真的有胆量和司令部讲政治。
  祁睿没想那么多,他承认自己对移民问题的确很严厉。但是对外的严厉政策不是祁睿的首创,民朝新修订了《国籍法》,在这部法律当中开宗明义的讲,“中国公民必须是父亲或者母亲是中国公民,本人申请到了中国户籍之后才可以做到。除此之外,不管是不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出生,或者有没有其他亲属是中国公民,都不会自动获得中国公民身份。”
  光复军发布任务的时候明确直白,给钱的爽快全面,所以那帮仆从军干活卖力。军中有不少人说过干脆让这些仆从军里面聪明伶俐的当中国人算了。祁睿当然不能把那时候的话拿出来痛批,他只能快刀斩乱麻的消灭这种可能性。军区党委会上,党委委员们都对此表示了全面支持。
  既然有了党委的决议,责任就不是祁睿一个人扛。所以祁睿此时在乎的是英国佬的行动。情报显示,英国佬从中国购买的武器装备只有一小部分是用于拆卸研究,并且仿造。英国佬把大部分装备都卖给美国人。美国人此时正在用这些装备在中南美地区开疆拓土呢。
  战争并不能都怪罪美国人穷兵黩武,这次战争还真心不是美国佬先挑起的。或者说美国佬过去几十年里面对加勒比海地区以及中南美洲有过很多次的行动。这些行动日积月累,让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南美州对美国人有很深的恶意。看到美国老被中国吊打,南美各国也动了心思。最先是哥伦比亚的海军与美国海军爆发了冲突,然后好几个南美国家以痛打落水狗的姿态对美国进行了战争威胁。
  接着美国就以南美各国贩卖美国妇女为理由,对一众加勒比海国家宣战。然后战争就爆发了,然后美国人就开始横扫加勒比海各国,并且派兵杀进了中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洪都拉斯等国。民朝军委对此的应对是“干好我们的建设工作,让美国随便闹”。祁睿本以为英国佬会横加干涉,没想到英国佬对此的应对居然也是不声不响。中国与英国都沉默了,加勒比海以及中南美国家根本不是美国佬的对手。
  现在美国佬装备了英国佬卖给他们的中国武器,这些设计精良,制造上乘的武器可以帮助美国人继续开疆拓土吧。祁睿想到这些的时候生出一阵阵的滑稽感。在军委向祁睿这个级别的干部作出解释之前,祁睿只能靠自己的揣测上头到底是什么意思。可左思右想,祁睿想不出这样纵容美国的好处在哪里。
  民朝是五天一休息,第四个工作日下午要开会。对工作做一个总结,并且做接下来的安排。祁睿就把这个问题拿到了会议上讨论。
  “美国现在所图的是什么?”祁睿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大概是想抢回北美吧?”立刻有人答道。
  这个答案很容易就能想出来,祁睿已经确定这绝非美国的当务之急。从任何角度来看,美国都没有此时反攻的意思。即便从长远角度来看,美国都希望打回老家去。可是那也是美国在南美重建一个强大的美利坚联邦之后的事情。
  “我觉得美国佬现在想的是怎么才能先活下去。”北美军区的司令员周新华上将说道。
  这话一出,大家都觉得这话算是非常准确的点出了要害。光复军很容易认为美国佬是考虑反攻,因为很多人想利用这个理由给美国佬最后一击,完成斩草除根的目标。但是事实上美国佬不可能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
  “美国佬要活下去,当务之急是什么?”祁睿提出了他的第二个问题。虽然这几个问题的制定采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三段论老套路,但是老招未必就不是好招。
  有了前面周新华的铺垫,第二个问题很容易就有了大家认同的答案:“当务之急就是招兵买马,有人有枪。”
  祁睿没有问第三个问题,至少英国人的选择已经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释。祁睿和沈心谈论过北美战争的收尾。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