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862章

1852铁血中华-第862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得过了苏伊士运河这一关。把守苏伊士运河的是英国,英国这根搅屎棍在欧洲纵横几百年,现在他们终于要站到保卫欧洲的第一线来。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统治阶级心中其实是非常想看热闹的。
  英国统治阶级当然知道自己在欧洲各国心中是个啥地位,他们也知道英国把守的苏伊士运河是中国很想解决的地区。此时英国发觉自己最不能当的,就是被架上烤肉架的牺牲品。于是英国一方面要求国内报纸先平息对中国不负责任的宣传,以免出发不必要的矛盾。另一方面,英国也开始准备收缩兵力,做好应对不可测风险的准备。
  此时英国发现自己最需要收缩的兵力就是在南部非洲的远征军。可他们发现这个命令没办法有效执行。英国30万远征军并没有如同最初时候那样轻松的获得了所有胜利,尽管攻占了两个布尔人共和国的首都,然而布尔人的反抗运动并没有结束。这些顽固的荷兰人的后裔们化整为零,不停的骚扰英国人的据点。
  除了布尔人之外,英国的另外一个敌人则是祖鲁王国。这个黑人政权试图得到欧洲承认的外交努力最终在英国人的干涉下失败了,欧洲各国都没有与祖鲁王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如欧洲各国都没有承认所谓“印第安国”一样。然而在非洲的山区,这帮祖鲁人则靠着工事阻挡了英国大规模的进攻,在平原地区,祖鲁人的数量优势让英国十几次以百人队发动的进攻遭到了很大损失。他们只能维持千人为单位的扫荡部队,这种规模的军队虽然能够保证英国部队不会出现兵力悬殊造成的损失,却让作战效率大大降低。
  经过一番讨论,伦敦向开普敦的远征军司令部发了消息,“能否与布尔人和谈?”
  开普敦司令部当天就给了回复,回复内容里面没有评论性与描述性内容,全部是说明性文字。
  “为了摧毁布尔人的游击战基地,我们开始设立集中营。南非境内的集中营有50多座,分布在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和纳塔尔的铁路线两侧,以及约翰内斯堡、布隆方丹、德班等大城市近郊……”
  “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每人每天0。75磅淀粉(约340公克,可能是玉米粉、面粉、白米或马铃薯),一盎司咖啡(约28。35公克),两盎司砂糖,半盎司食盐,每周一磅肉(游击队亲属,妇女、儿童亦不给肉)。婴儿和六岁以下的儿童每天可以领到四分之一夸脱的牛奶……”
  “黑人集中营的供给更少,但是他们可以得到黑人亲友的接济,也可以在宣誓效忠英国後被释放。集中营的四周环绕铁丝网,凡有试图翻越逃跑者一律射杀。集中营内人口密度极高……”
  “因为营养不良,缺乏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加上瘟疫流行,集中营内死亡率极高……”
  一行行一段段,讲述的都是英国对布尔人采取的强力手段。唐宁街的英国大人物们看到了这些内容之后,知道了想和布尔人完全缓和关系已经是很麻烦的事情。
  然而就在唐宁街准备下令抓紧推动与布尔人的媾和行动,在法国的报纸上突然爆料出英国“虐杀”布尔人俘虏的消息。一时间欧洲舆论哗然,中国人在北美大杀白人,引发了欧洲白人的极大恐慌。现在英国人在殖民地虐杀白人,欧洲人的感觉是极大的愤怒。


第455章 南非之殇(二)
  “英国的殖民地官僚体系从来没有如此高速的运行过,他们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就查出了对外透漏南非集中营情况的人。并且以‘祖国之敌’的名义把她赶出南非。法国政府已经派遣军舰迎接这位高尚的女士抵达法国,继续揭露英国对布尔人的暴行。”
  法国报纸公开的消息让法国人民十分兴奋。邪恶英国佬的暴行,高尚的女士,遭受英国人的欺凌,这些元素都让法国人民有很深刻的共鸣。虽然当年出卖贞德的其实是法国贵族,不过烧死贞德的还是英国佬。
  任何宣传都需要有推手,法国一直是欧洲很重要的舆论中心。当法国人站出来之后,欧洲各国都开始有所反应。
  英国人其实并不害怕这种宣传,他们曾经干过无数比南非集中营更加凶残的事情。现在英国好歹还给布尔人俘虏提供了食物和铁丝网围起来的住处。若是针对别的弱者,英国人早就用屠杀做出解决方式。
  就在英国人打着觉得撑几天,这种无聊事情就会平息的打算之时。却发现整个欧洲的舆论都开始强烈指责英国人。在英国人屠杀在欧洲人看来是所谓“野蛮人”的时候,欧洲报纸不吭声。在英国和欧洲各国联手,把其他欧洲国家杀到积尸如山血流成河的时候,例如克里米亚战争,欧洲报纸也不吭声。
  现在英国在遥远的南非镇压一些早就以非洲为故乡的白人后裔的时候,整个欧洲报纸一边倒的强烈抨击起英国来。英国有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加先进的公务员体系,也就是说有更加专业的部门分类,以及更多的公务员人员。负责情报收集的公务人员发挥了职能,所以一众内阁成员听着外交大臣的秘书念着相应报告。
  “……支持帝制的报纸在骂英国人,支持共和制的报纸也在骂英国人。倾向于共产主义的报纸在骂英国人,支持资本主义的报纸同样在骂英国人。无论是针对资本家或者是读书人又或者是工人,整个欧洲各个派系各个阶层都在痛骂英国人对布尔人的暴行……”
  “……近期让这些不同立场,不同范围的报纸力量如此有效的集结,只有中国入侵美国这一件事……”
  外交大臣表情很是从容,他此时比较在意的不是英国遭到了来自欧洲的批评声浪,外交大臣对于新调整之后的外交部分析部门的工作很满意。以前的时候,外交领域属于少数非常有天份的人士的绝对领域。如果当时没有出现有天份的人士,外交领域就只能寻找有天份的人士来维持工作。所以民间的力量在英国外交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例如《泰晤士报》就被称为第二外交部。
  随着中国的崛起,原本就一直在准备进行公务员体系改革的英国找到了方向。他们模仿中国的模式,建立起了一系列专业的学校。对于每个工作需要拥有的相应技能以及学历都有设定标准。现在的情报分析就是这个体系的成功展示。如果没有学校的专业课程对报纸进行分类以及归纳,这些出身其实并不高的工作人员只怕不理解每一份报纸的大概特点。
  不过外交大臣个人的自我满意并没有影响到整个英国上层,即便只是外交风暴,他们也感受到了压力。秘书读完了报告之后,首相就冷冷地说道:“昨天,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给女皇陛下发了一份电报,希望女皇能够不要对非洲小国实施如此残酷的虐杀。俄国人对布尔人如此在乎,面对中国人虐杀美国人的时候一言不发!”
  英国内阁人员其实知道为何俄国有这样的反应,最近几年里面,真正与俄国海军开战,并且击沉以及俘虏俄国军舰的,只有英国人。英俄矛盾越来越激烈的当下,俄国倒是调整了战略方向,选择与有着漫长边界线的中国维持良好关系。
  当然,以英国人的水平,他们其实知道俄国的选择其实没错。美国有比俄国更加发达的工业,人口虽然不如俄国那么多,却也没有很大差距。美国还与中国有遥远的距离,俄国和中国的亚洲本土接壤。这样的美国尚且被中国打到即将覆灭,就更不用讲曾经被中国大杀特杀的俄国人了。
  正因为知道这点,所以英国内阁成员格外的不满。俄国沙皇不仅给印度女皇发电报,还和其他国家互相联络,希望欧洲各国都能够出面调停。所以首相冷冷地说道:“我是希望能够给这位沙皇发一份电报,希望他能够把这样的热情用在调停中美战争上。”
  外交大臣脸上带着揶揄的笑容凑趣地说道:“我完全支持这个看法,要以我们外交部的名义发电报么?”
  首相想了想,还是觉得此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摇摇头。外交大臣看着首相有些不知所措的表现,他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开口说道:“我们外交部受命寻找中国上层里面谁是亲英派。到现在大概有了一个结果,不过我们的分析人员对这个结果很怀疑。”
  “是谁?”首相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其他内阁成员也对此露出了关心的表情。外交大臣所说的事情,内阁成员也知道。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以武力为唯一依凭的中国对英国的态度其实很暧昧。中英双方的冲突其实还在一个相当克制的范围之内。这样发展的唯一解释大概就是中国上层有人是亲英派。那么找到这个人,甚至这么一群人,并且和他们联络,对英国非常有利。
  面对大家期待的瞩目,外交大臣甚至罕见的有些吞吞吐吐起来。“呃……这个人是……这个人有很大可能是,中国的皇帝韦泽。”
  虽然外交大臣其实没有刻意制造出一个震惊全场的效果,现实的效果则是弄到内阁成员们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注视着外交大臣,仿佛要用视力压榨出外交大臣体内的谎言来。
  在这样的氛围里面,殖民大臣塞西尔·罗得斯开口了,“请内阁成员之外的人先退场!”
  这句话让首相立刻找到了此时该做的事情,他马上重复了塞西尔·罗得斯的话。那些同样被这个消息震惊到无言以对的非核心人员都被请了出去。
  等这些人一走,塞西尔·罗得斯立刻说道:“我个人支持这个的判断。虽然我并不知道为何中国皇帝要做出这样的选择,但是这位中国皇帝本人好像一直对英国有自己的好感。”
  “好感到要一直痛殴我们么?”陆军大臣的声音里面有着强烈的嘲讽。
  殖民大臣塞西尔·罗得斯根本不为所动,他平淡地说道:“我不知道这位中国皇帝到底想让英国如何实现他个人的愿望。但是我们到现在为止看到的这位皇帝,他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大概只有杀戮吧。”
  这话让英国这个殖民帝国的核心领导层有了同样的感受。正如塞西尔·罗得斯所说,这位中国皇帝对于欧洲人并没有天然的宽待。西班牙国内上层到现在都对中国皇帝恨之入骨,因为吕宋覆灭之后,当地的西班牙男人以及不服从的女性被杀了个精光。剩下被掠走的女性不管以前是什么身份,都被送给穷困山区的中国人当了老婆。那件事到现在都过去了二十几年,很多消息逐渐流传出来。
  “我们不能以这样的猜测为基础,即便这位中国皇帝本人对英国有很大的好感,他也不会从英国的利益出发。”首相大人立刻做出判断。说完之后,首相大人又满是疑惑的问外交大臣,“你确定的判断是正确的?”
  外交大臣只是对这个结果很怀疑,当他遭遇到别人对他能力的质疑之时,外交大臣立刻用认真的语气应道:“我们对能够决定中国政策的上层人员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其实与英国根本没有什么瓜葛。中国其实对和我们英国有深厚利益的人采取压制打击的政策。”
  既然外交大臣这么讲,其他人也只能接受这位阁下的看法。英国的内阁阁员也是有脾气的人,如果过度质疑,这帮人大有可能就撂挑子不干了。现在是保守党上台,在野的自由党们其实针对此事大做文章,抨击内阁和陆军部的“野蛮暴行”。这种沽名钓誉的反应在英国国内其实遭到很大的抨击与反对,不过也算是呼应了外国的动静。
  “我们和布尔人合作吧。”内阁首相说道。英国在南部非洲的敌人并非只有布尔人一家,祖鲁王国也是英国的大敌。现在英国远征军的一半力量对付布尔人,一半力量则要对付祖鲁人。过去几十年中,布尔人对付祖鲁人打得有声有色,如果布尔人肯与英国媾和,一起对付祖鲁人的话,不仅解决了英国面对的外交压力,还能解决英国人现实中的心腹大患。
  “阁下,我有一个看法。”塞西尔·罗得斯率先发言,“我认为可以暂时从布尔人的几个城市撤出来。”
  这个建议一出,英国内阁成员们立刻就来劲了。几百年来的搅屎棍基因让这些英国大人物很容易就感觉到这个建议里面蕴含着好计策的诸多要点。拉一派打一派从来都是英国外交策略的核心理念。
  果然,殖民大臣塞西尔·罗得斯的建议就是以这样的理念构建的。与英国人相比,布尔人其实认为祖鲁人更具威胁。如果英国撤出占领的布尔人土地,布尔人一定要尝试回去。这时候他们面对的就是想恢复被布尔人夺回的故土的祖鲁王国。那时候布尔人一定要与祖鲁人杀个你死我活。面对这样纠缠不休的敌人,英国这根搅屎棍就有了充分施展的空间。几百年来,他们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