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8章

1852铁血中华-第8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这颇为严厉的话,37岁的冯云山倒是没说什么,21岁的翼王石达开忍不住轻笑一声。杨秀清的意思很直白,这是很含蓄的指责韦泽是不是想要给自己升官。韦泽这一见到东王杨秀清,立刻急急忙忙的要官,石达开很明显觉得有些好笑。
  韦泽丝毫不为所动,他正色答道:“启禀东王,伍长是否该晋升司马,那是东王您所掌管,属下身为司马,自然不能对此说什么。属下的部下都是广西老兄弟,没了他们,属下这仗就打不好,所以属下也不想他们走。现在离除夕没几天日子,属下觉得清妖的大头目们为了犒赏部下,会运送不少粮饷。此时若是赶去伏击,只怕还能有机会得手。此次行军,属下从圣库支领的粮草沿途用尽,若是部下能升为伍长,就可多支领一些。更何况部下杀敌卖力,属下觉得以他们的功劳与行军跋涉搬运的辛苦,却是可以晋升伍长。”
  听完韦泽的自辩,石达开这次倒是没有再笑出声,他只是看了看韦泽,又看了看杨秀清。
  韦泽其实心里面也有些紧张,但是他所说的都是心里话,此时是伏击的好时机,若是放过了这个时间段,的确非常可惜。
  杨秀清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静静的想着什么。就在韦泽觉得杨秀清会拒绝的时候,就听杨秀清说道:“韦司马,既然我颁布了军功制度,你作为司马自然得把有功的兄弟禀报上来。只是你要所有兄弟都晋升伍长,却是不行。既然你已经走过那条道,我就升你为卒长,明日给你补充齐人马。这些日子你就专心向北探路,若是能找到供大军通过的道路自然是最好。若是找不到,至少也狠打清军的粮道,让他们食不安寝。你这次出兵若是能再抢回东西来,我便将你此次所提的兄弟尽数升为伍长。”
  见杨秀清之前,韦泽心里希望接下的就是打击清军粮道的差事。不管如何,韦泽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的获得行动上的自由。此时得到杨秀清的命令,即便提升兄弟们官职的努力没有立刻达成,却升了韦泽的官。韦泽作为卒长,是可以安排部下职位的。当然,这也是杨秀清的最终命令,韦泽也不再说什么,他躬身行礼,“遵东王旨意!”
  韦泽正准备退下,却听冯云山问了一句,“韦兄弟,你既然能立下如此功劳,我记得你先前也有过连夺八座炮台的功劳才升任的司马。既然是咱们太平军的豪杰,不知你对击败清妖有何看法?”
  韦泽心中咯噔一下,冯云山方才路上没有对韦泽在军事上的建议发表意见,这确不等于冯云山没把韦泽的话听进去。这是明摆了要韦泽把方才说过的话重复给杨秀清听。
  太平天国现在的能战之士大约有一万人。按照太平天国的军制,五人为伍,伍长统之;五伍为两,以两司马统之;四两为卒,以卒长统之,至卒始有属吏,一卒有一百零四人。韦泽这个刚被任命不到十分钟的卒长也不是统领眼下百分之一武装力量的军官。这么一个级别的军官,参与到决定太平天国大战略中来,韦泽很清楚这么指点起江山纯粹是自找不痛快。
  可此时若是装傻充愣也是不行。所以韦泽心一横说道:“属下见到清军如此逼近永安,也是心中焦虑。方才忍不住对南王说了些话。只是属下有感而发,并非深思熟虑。有什么不对的,还望东王南王与翼王指教。”
  很明显,这态度得到了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的认同,甚至南王冯云山也没有觉得韦泽的态度有什么不妥。杨秀清说道:“若是有何策略,直说就行。”
  见没有引发诸王的不满,韦泽这才把方才与冯云山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听完韦泽的话,杨秀清与石达开的脸色都没有什么变化,杨秀清点点头,“韦卒长你先下去休息,明日接收了部下之后尽快出击。若是能再抢夺清妖的运粮队,对守城会大有帮助。这件事你一定要办好!”
  “遵东王旨意!”韦泽答道。
  “若是再能抢夺到清妖的东西,务必先运回火药与铅子。韦兄弟你可切记此事!”杨秀清最后忍不住叮咛道。
  所有的交代都是针对韦泽袭击粮道的事情,杨秀清对韦泽把清军拉出去打的战略构想完全不置一词。


第9章 韦泽(九)
  韦泽并不认为自己向东王杨秀清等人提出的建议能够得到通过,一名刚晋升卒长的小军官提出的战略性建议根本不可能得到重视。
  在韦泽离开了东王府之后,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都在继续讨论太平天国未来的战略。韦泽的缴获对于弹药与食盐匮乏的太平军来说是件好事,却谈不上是什么不胜之喜。千余斤的物资根本无法扭转太平天国现在的困境。即便是韦泽再次成功袭击清军运粮队,抢来的物资也不可能解决太平军面临的窘境。杨秀清根本就不在乎韦泽到底能取得什么样的战果。
  至于韦泽提出的突出永安城,在野战中解决清军的战略,杨秀清也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必要。清军的包围圈一日紧似一日,太平天国上层对未来战略已经逐渐达成一致,死守永安城是万万不可的。太平军在去年的战斗中,多次在野战痛击清军,这几场战斗的指挥者基本都是东王杨秀清。既然太平军上层基本确定了这种战术,韦泽是否附和都是很没意义的事情。
  眼下的问题是突出永安之后该往哪里去?清军调集了近五万军队围攻太平军,太平军真正的核心战斗力不过一万部队,家眷倒有一万多人。一旦脱离了永安这座州城,一万太平军战士与数万清军打一场决定性的野战,怎么都看不到有什么胜利的可能性。既然如此,太平军只有采取以往的战法,在野战中针对分开行军的清军进行决定性打击。到底往哪里走,走什么路线,这都是近日里头太平军高层讨论的焦点。
  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拿不出什么更详细具体的执行策略。现在比较可以采取的突围方向是向东。只是突围之后即便歼灭了清军,接下来该怎么打,太平军上层尚且没有一致想法。
  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冯云山对杨秀清说道:“东王,我想向你要一个人。”
  “要什么人?”杨秀清已经大概猜测出冯云山想要什么人。让韦泽这么一个小小的司马在诸王面前发表对战略的看法,难忘冯云山可是做了不小的铺垫呢。
  “我想要韦泽韦兄弟。”冯云山坦然说道,“韦兄弟骁勇善战,上一次与其他七名兄弟连夺八座炮台,这次以二十余人击溃两百多清妖的运粮队。我的部下中就缺这等猛将,请东王将为兄弟转到我的麾下。不知东王可否应允?”
  冯云山的话说的很诚恳,姿态也放的很低。石达开却忍不住冷下脸来,太平军诸王各自有各自的部署。石达开对拜上帝教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与好感,却能得封翼王,地位远远高过很多对拜上帝教功劳很大的前辈,主要原因是石达开带领了四千多人加入了太平军。其人数占到太平军中的两成以上。石达开的部属自然归石达开所有,杨秀清的部属也归杨秀清全权管理。在这种兵为将有的传统模式下,冯云山直接向杨秀清索要部众,不能不说是很不合适的。
  杨秀清沉吟不语,他完全能够理解冯云山的想法。杨秀清是烧炭工出身,结交甚广,麾下集结了三山五岳的豪杰。萧朝贵则是矿工领袖,部下坚毅果敢。广西生存环境恶劣,正是这恶劣的生存环境,逼迫出很多非常优秀的人物。冯云山作为广东人,他的部下多数是传教时候在各地聚集的教众。无论是战斗能力,或者指挥能力,冯云山的部下都在太平军中比较差劲的。在永安建制中,太平军的军事制度规定了晋升得靠军功,韦泽这样展露头角的年轻军官,麾下25人还都是太平军的广西老兄弟,把韦泽弄到手。对冯云山颇有帮助。
  既然明白了冯云山的意思,杨秀清也很清楚自己其实不好拒绝。既然不能拒绝,平素里就善于结交江湖豪杰的杨秀清爽朗的一笑,“南王,既然如此我明天就把韦泽的部属补齐,再将他连同部属一起给你。”
  冯云山没想到杨秀清如此爽快,他连忙答道:“那就多谢东王了。”
  石达开见杨秀清与冯云山已经完成了调动部属的事情,虽然心中未必高兴,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起身告辞。杨秀清留石达开一起吃饭,石达开答道:“我还是回去与部众一起吃饭。”
  杨秀清知道这是石达开的作风,石达开不会单独给自己做饭,每次都是与他的部众一起吃同样的饭。所以杨秀清也不再挽留石达开。石达开向杨秀清拱拱手,就离开了东王府。
  冯云山也没留在杨秀清这里吃饭。能从杨秀清这里索要到韦泽这样的悍将,冯云山是非常高兴的。太平天国诸王中以东王杨秀清为最尊,加封九千岁。更重要的是,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正军师,是太平天国所有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冯云山在军事上也得服从杨秀清的命令。冯云山一直负责拜上帝教的实际传教工作,天王洪秀全认为自己是天父的二儿子,是耶稣的亲兄弟转世。对于洪秀全来说,他原本是想建立一个新的宗教。而把拜上帝教从一个宗教组织改造成造反组织的正是冯云山,确立了拜上帝教的规矩,把诸多教众团结在同一面旗帜之下,这是冯云山对太平天国的最大贡献。
  而洪秀全虽然沉迷宗教,却也不等于太平天国的首脑们就真的相信什么耶和华与基督耶稣。1847年杨秀清以“天父附身”来号召教众。
  那是1848年11月19日,西王萧朝贵也被“附身”了。那是一次很有趣的中国式公开“降神”。1848年11月19日,萧朝贵假托天兄耶稣下凡,与洪秀全有一段对话。
  天兄基督谕天王云:洪秀全弟,尔认得朕么?
  天王曰:小弟认得。
  而在那次确定了萧朝贵的“天兄”基督身份之后,又过了几天,洪秀全同萧朝贵再次对话:
  天王曰:天兄,太平时军师是谁乎?
  天兄日: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俱是军师也!洪秀全胞弟,日头是尔,月亮是尔妻子。冯云山有三个星出身,杨秀清亦有三个星,萧朝贵有二个星。杨秀清、萧朝贵他二人是双凤朝阳也!
  不管教众怎么看待拜上帝教,太平天国的上层对此倒是非常清楚的。即便是洪秀全在天上的老爹“上帝耶和华”与“基督耶稣”都人间显灵,耶稣附体的西王萧朝贵依旧表示,没有被附身显灵的南王冯云山依旧比“天父”杨秀清更可靠。即便永安建制中,东王杨秀清得封九千岁,正军师,统领太平天国事物的重任,冯云山也是太平天国中能够与杨秀清分庭抗礼的人物。南王冯云山执掌了“圣库”,手握太平天国的后勤大权。仅仅这个权限,就能够让东王杨秀清不得独大。
  韦泽夺炮台的时候冯云山就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这次劫夺满清的运粮队,冯云山得知韦泽居然能够在荒山野岭中硬是辟出一条路出来,特别是韦泽那句“何必一定要在乎这一城一地的得失”的话彻底打动了冯云山。韦泽的话固然没什么稀奇,可这些天来,为了突围的事情,诸王除了自己开会,也和不少的中级将领们讨论过此事。中级将领们也没能提出什么更好的建议。与这些将领的建议相比,韦泽同样没能提出好建议,可韦泽看待问题的视角颇令冯云山喜欢。他就动了收揽的心思。
  在冯云山手下,最缺乏的就是这样能够独立作战的将领。眼见杨秀清正准备提拔韦泽,冯云山不得不立刻向杨秀清提出要求。因为冯云山相信韦泽一定能立下更多功劳,现在韦泽不过是一名刚得到晋升的卒长。若是等韦泽再晋升到旅帅甚至师帅,冯云山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从杨秀清这里要人了。
  现在杨秀清痛快的给人,甚至还承诺将韦泽的部属补齐。冯云山的心情非常不错。
  离开了杨秀清的王府,冯云山本想把韦泽召来。不过想了想,冯云山又放弃了这个打算。毕竟韦泽是东王杨秀清的人,即便是现在把韦泽招揽到手下,却也不用这么急急忙忙的招韦泽觐见。若是这么做,结果不过是让韦泽觉得冯云山没有城府而已。反正事情已经确定,还就等韦泽自己上门拜见吧。
  而冯云山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他手下的部队战斗力虽然不足,人数并不在东王杨秀清之下。冯云山已经盘算得当,准备把一队实力较弱的卒交给韦泽带领。既然韦泽自告奋勇去劫夺清军的粮道,多带点人就能多抢些东西。冯云山招揽韦泽,是因为韦泽展现出了带兵打仗的能耐。若是韦泽带不好兵马打仗,冯云山也希望不是自己没有人尽其用,至少不希望是因为韦泽因为缺乏足够的兵力而失败。
  毕竟是拜上帝教实际上的教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