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766章

1852铁血中华-第766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明山也不可能一直在意大利待着,确定了行动的时候,他申请出任苏丹节度使的报告也得到了回应。节度使这个词因为有巨大的分裂主义倾向,所以在民朝的词汇里面很容易让人有不够正面的联想。现实当中,节度使也意味着很大的权限以及政治生命的终结。
  东非十四郡对应的十四位节度使里面,苏丹节度使无疑是最重要的。王明山既然有所行动,他就得承担起责任来。即便中英之间不太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但是去苏丹视察当地武装力量也是必须的事情。
  节度使王明山离开之后,格蕾丝女侯爵也有时间和闺蜜一起相处。即便是在意大利,即便是没有了采邑制度的现在,女侯爵依旧是比较稀罕的存在。所以第一个来访的格蕾丝女侯爵的闺蜜是位自己也继承了伯爵爵位的伯爵夫人。
  “你确定怀孕了么?”女伯爵一进入聊天时间就立刻有些急切与好奇的问道。
  格蕾丝女侯爵并没有与王明山结婚,而且看得出两人大概也没有结婚的可能。即便如此,她对这个问题也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更没有露出丝毫感觉不道德或者羞耻的神色。
  “希望能怀上孩子吧。”格蕾丝女侯爵只是有些慵懒地答道。
  “是男孩就好了。”女侯爵也是一副根本没联想到道德问题的表情,“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继承人。”
  “嗯!”格蕾丝女侯爵脸上露出的是那种终于获得独立的女性特有的对未来有期待的表情。一个继承人,一个能够继承侯爵爵位以及银行股份的继承人。如果这个继承人是男性那就再好不过,毕竟女性嫁人之后还牵扯到家庭财产的问题,而一名男性继承人就没有这些问题。就如她还曾经是G侯爵夫人的时候,侯爵在遗嘱上规定给G侯爵夫人一笔钱,然后就终结了她与侯爵家族所有了联系一样。
  一个孩子,一个自己的孩子,一个从生下来就天然拥有地位与财富的孩子。真的有了这样的一个孩子,格蕾丝女侯爵就觉得自己所有的奋斗与痛苦都有了报偿。更何况这孩子的父亲还是格蕾丝女侯爵真心喜欢的强者。这就让她对成为母亲的期待中不安更少,而憧憬更强。
  当然,王明山也是快五十的人了。不管是格蕾丝女侯爵或者是女伯爵都是成年女性,她们就王明山的生育能力进行了一番成年女性才有的讨论。并且都真的希望王明山的活性较强。就在此时,电话铃响了。格蕾丝女侯爵接起电话,电话里面是通知股东们去开会。开会理由很简单,美国人正式开始在欧洲发行战争公债。
  格蕾丝女侯爵的立场非常明白,她当然不会期待美国赢得中美战争。不过在欧洲,在意大利,持相反立场的人比比皆是。而且格蕾丝女侯爵本人也并不想阻止美国在欧洲发行战争公债。
  有从中国购买的汽车,股东们很快就在银行会议室里面聚集。这些人都不能算是格蕾丝女侯爵的闺蜜,不过还是有几名男性稍微瞅了瞅格蕾丝女侯爵的腹部。倒不是这些人有什么下流想法,对于银行大股东来说,最有利的局面莫过于格蕾丝女侯爵生出个儿子,这儿子顺利成长,最后达到能继承家业的年龄。大量的银行决定都需要投票,一个完全继承格蕾丝女侯爵爵位以及财产的儿子,能让这帮股东不用担心格蕾丝女侯爵这部分股份会在投票的时候发生什么变化。既然银行股东们必须做出决定,那么内部自然是越稳定越好。股权的改变对大家来说都是麻烦事。
  “中国好像没有发行战争债券的打算啊。”阿尔伯蒂先生郁闷地说道。
  以往的欧洲战争,双方都会发行债券。这种此消彼长的债券意味着一种平衡,战争进程里头在两方的债券中数度转化投资方的人可是多的很呢。
  “格蕾丝女侯爵,我觉得你还是向王明山阁下做出些建议吧。不发行债券的做法实在是不合适。”费雪股东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请求。
  19世纪末的股东会议非常有战斗力,与会的每个人都是在用自己的钱投资,这帮人的每一个决定都牵扯到他们自己的真实利益。所以王明山刚在苏丹登陆,就接到了一份电报。仔细读完之后,王明山先把电报转发给了韦泽都督。又让银行的股东会议写一份正式建议,把这份建议交给中国驻意大利王国大使馆。文件的收件人则是皇帝韦泽陛下。
  电报的核心内容就是一句话,“如果中国不在欧洲发行战争公债,那就意味着欧洲所有对这场战争有兴趣的投资人只能去支持美国。这样单方面的选择对中国不利。”


第335章 撤退(十二)
  “原来资产阶级也是真的有民主的。”韦泽把一份报告递给恩叔,同时忍不住感叹道。
  王明山是节度使,是封疆大吏,但是王明山却不敢真的把自己放在这么一个位置上。不仅仅是王明山,所有节度使在东非都不自己独断专行。他们很清楚,从来无所畏惧的韦泽都督对于非洲的黑叔叔们是一种绝望的态度。欧洲人不把黑叔叔当人看,包括韦泽都督在内的中国人是把黑叔叔当人看的。只是韦泽都督和中国的官员并不希望黑叔叔成为中国人。
  正是因为韦泽都督有这种心态,所以这帮节度使才能有很大权限。不过他们并不敢把这些权限无限制的扩张,黑叔叔不是中国,这些节度使可是中国人。韦泽都督想处置这帮节度使只需要一纸公文而已。
  王明山的报告里面就谈及了意大利银行的内部股东会议,资产阶级民主对王明山很有触动,资产阶级民主对韦泽同样颇有触动。在这个资产阶级还算是很上进的时代中,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还是很让人有感觉滴。
  恩叔把文件随便浏览一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在中国也有了将近一个月,恩叔发现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区别的确非常大。虽然两边都是工业化强国,虽然中国在社会化的建设中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但是在民主进程中,中国和欧洲的表现真的犹如火星对水星。
  “生产力越发达,工业水平越高,就越需要民主。”恩叔暂时给了一个挺含糊的说法。如果真的让他直抒胸臆,恩叔其实挺想嘲笑一下韦泽的民主素养。倒不是说恩叔不支持韦泽提出的劳动者的民主,而是韦泽作为强势引领者的地位,让他距离民主太远。而最荒谬的是,韦泽这个本该对民主完全排斥的家伙,居然是恩叔在中国见到过的最支持和推动民主的一位。
  韦泽没有立刻评价恩叔那种听着有道理实际没意义的话,他问道:“以您多年的观察,我们在欧洲发行以英镑或者黄金为主体的债券,能有购买者么?”
  恩叔并没有直接回答韦泽的问题,他反问韦泽:“如果战争一定能赢,债券自然会有购买者。您在担心什么?”
  “我担心这些人会不会嫌麻烦,弄不到黄金,所以不会去购买。”韦泽怎么考虑的,就怎么回答。
  “只有你这样并不用碰钱的强者,或者没什么钱好碰的穷人才会有你那样的想法。”恩叔边说边饶有兴趣的看着韦泽,“真正的投资者只会考虑投资的收益,是否麻烦对他们来说只是某种程度的投资成本增加。”
  这种揶揄的说法并没有让韦泽有丝毫负面情绪,恩叔看到韦泽居然陷入了很正经的思考。这种与众不同的反应让恩叔有些意外。和韦泽认识不到一个月,恩叔发现韦泽这家伙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太过于复杂。恩叔不是没有见过所谓心思很深的人,不过韦泽这样的家伙也是恩叔首次见到。
  “阁下在此事里面还有更深的准备么?”恩叔只能这样考虑。
  “一两年内英镑大概就会宣布降低含金量,我假如发行战争债券的话,自然是希望能够发行英镑债券,用英镑兑换黄金。等战争结束之后,也能从中赚上一笔。”韦泽给了恩叔明确的说法。
  恩叔立刻就明白了韦泽为何之前会那样的迟疑,看得出,韦泽生出这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打算,是在他接到这个催促他发行债券的报告之后。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就能针对这个领域生出相应的盘算,已经算是思路清晰反应敏锐。
  “阁下,您怎么判断出未来一两年里面英国会宣布英镑贬值呢?”恩叔对这个重要的战略支点有些不解。
  “一两年内,英国一定会和我们争夺南部非洲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金矿。就算是英国人不动手,我们也会动手。而英国战败之后,他们就要背负起巨大的债务。那时候英镑的含金量必然要大大降低。否则他们自己就要被这么高的币值击垮……”
  听着韦泽的解释,恩叔真的有些懵了。身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恩叔知道有些人真的很聪明,有些人真的很能干。然而同时与美国和英国进行战争的时候还进行如此长久的盘算,并且真的要一步步的推行。始终保持冷静的韦泽的内心到底有多强大呢?
  这段话不长,韦泽简单的叙述完,恩叔按捺住激动的情绪,也用平静的语气问:“阁下,您是要争霸世界么?”
  “不不不”韦泽连忙摆手,“欧洲那种基督教文化才有统一全球的傻念头。我的目标甚至不是击溃英国,我只是希望让中国得到世界黄金的主导权。借着黄金的霸权,建立起中国的金融霸权。”
  恩叔仔细的打量着韦泽,中国的文化与思想和欧洲的基督教文化的确有巨大的不同。如果是一位基督教的国王拥有韦泽现在的权力,他所期待的必然是要统一全球。然而中国人就能很诚恳的讲,中国对统一世界并没有兴趣。
  然而恩叔也有些不太能明白韦泽的打算,“阁下,中国有句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样的局面下,你考虑的是停止扩张。也就是说,你要选择撤退么?”
  “无限制的国土扩张只会导致崩溃。更何况中国的特色扩张模式是中央政府主导的扩张。所以我希望这次对美国的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军人再也不要离开国土作战。国土是军队的根基,离开国土作战的军队,就像是离开了大地的泰坦巨人一样。”韦泽还是和最初的时候一样,考虑的还是那么深远。
  恩叔听了这番只能用大言不惭的话之后,他试图把讨论引回正常的范畴,“阁下,我是想问,您认为您可以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么?”
  韦泽慢悠悠的解释道:“不是我打赢两场战争,而是美国和英国会输掉他们进行的战争。”
  听了这神棍一样的发言,恩叔连立刻确定的兴趣都没有了。这个战略格局是决定未来世界走向的格局,而这个格局居然是被一个小小的发行债券的角度引发出来的。恩叔决定此时先中断讨论,等他自己稳住神,做些功课之后,再讨论此事。


第336章 撤退(十三)
  “不是我能打赢两战争,而是美国与英国会输掉他们进行的战争”,这么一句话实在是有着浓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味道,更兼具了一些古典哲学的浪漫气息。恩叔对这话本身不仅没有针对性的批评,甚至还觉得这话实在是令他有种愉悦的感受。
  然而说出这话的韦泽好像没有因此而变得更柔和一些,中华民朝皇帝的职务让韦泽不得不呈现出一名事务官的刻板神色来。用浪漫而跳跃的思维模式去运行严谨冷酷的具体执行,既没效率又很痛苦。
  约恩叔明天再见之后,韦泽就埋头于文件堆里面,他看得最多的正是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中美战争。24军从一个营下辖三个连变成一个营下辖五个连之后,编制人数从3万人直接蹿升到5万人。
  不等部队进行系统整顿,24军立刻就投入战斗。先是在围歼美国联邦陆军北方防线的战役中表现出优异的战斗力,24军随即南下开始攻击苏必利尔湖南岸的美国联邦陆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24军就配合其他步兵部队完成了两个歼灭战,超过十万名联邦陆军被成建制消灭。
  现在24军正在东进,开始配合光复军在苏圣玛丽的部队对围攻苏圣玛丽的美国联邦军队实施围歼。一旦歼灭苏圣玛丽周围的美国联邦陆军,光复军就完全控制了苏必利尔湖周围,接下来自然是充分利用苏必利尔湖的航运在五大湖地区展开进一步的行动。
  对于24军的表现,这些汇报里面只是有些非常简单的评价。对于这支新式摩托化部队的战功,自然没人去一笔抹杀。韦泽看得出,也有些人对这支部队的伤亡大有耿耿于怀的意思。自打24军前身的那个摩托化步兵团开始,从西海岸到现在,这支部队参加了超过中美战争一半的战斗,这支部队到现在为止近千的伤亡人数也接近全军伤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韦泽没去寻找公文里面对这些的说法,他只是把其他内容稍微浏览一遍,然后就命令秘书把最近24军人事调动内容调出来给他。几个小时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