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51章

1852铁血中华-第651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接收,找周新华就容易的多。请周新华的老上司出面做东,请周新华和孙永平和范玉莲一起吃个饭。大家都是熟人,话自然能说的明白。不用点的太明,只是大大的感谢周新华在工作上对孙玥的帮助和提携。直说孙玥要生孩子,这份工作只能辞掉。
  周新华不是傻瓜,他已经拿到了那份还能算是让人满意的检讨,事前也有人告诉他孙玥准备走人。这次宴请的内容就是孙少将家来低个头,给足了周新华面子。周新华就把检讨给了孙家。拿着这份检讨对周新华没什么好处,如果他归档,那就等于是和孙家结了仇。只要孙玥肯滚蛋,周新华再也不用看到这个令他不快的同志。事情就没必要做绝。
  身为大秘书,守口如瓶的基本规矩他很清楚。如果孙玥还是自作聪明的在这里混,周新华为了自己也不能无视孙玥的存在。既然孙玥要走,周新华就把孙玥的工作做了一个挺高的评价。这话不牵扯违心不违心,周新华要表明的是一个态度,他不会在其他部门领导那里说孙玥的坏话。
  孙家做事自然很通透,在他们的安排下,宣传部的领导和孙玥在他们达成一致之后赶来参加酒会。方才大家都没上菜,此时菜肴流水价的端上来,就如他们几个只是提前到了没多久一样。
  周新华又把方才的话对宣传部的领导讲了一遍,宣传部领导听了之后拍着胸脯向孙少将和周新华的上司杨中将说,“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些事情也不用说那么多啦。只要调令到了,该怎么安排怎么安排。给都督当过秘书,我们都放心。”
  孙玥心里面是极不乐意离开现在岗位的,但是她母亲压着,她不同意也得同意。孙玥心里面把对父母的怨怼完全转移到了周新华身上。她脸上带笑,心里面发狠,只要有机会,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周新华这个“伪君子”。孙玥坚信,就是周新华这个伪君子装大瓣蒜,才逼的孙玥不得不走。才逼的孙玥享有极高地位的父母不得不低头。
  因为父母没和孙玥说明,孙玥还以为是周新华逼着孙玥的父母同意孙玥离开韦泽的秘书岗位。宣传部虽然也不错,可宣传部和韦泽的秘书一比,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上档次。一个是权力中枢,一个是普通的办事单位。感觉上是天差地别呢。
  事情总算是解决了,除了孙玥之外的所有人都松口气。几杯下肚,宣传部长说道:“我们宣传部现在缺人。三会马上就要召开,工作太重。小孙这样的同志来的越早越好。好些老兄弟都要退休,这些宣传一定要到位。都督交代了,得让老兄弟们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退休。都督还说了,还要按时组织老兄弟们回到以前工作的部门去看看,大家要用最隆重的仪式来欢迎老领导们视察工作。毕竟是大家打下来的天下,绝不能忘记了咱们这些革命功臣。到时候就得靠小孙的笔杆子来写出好文章啦!”
  老兄弟们退休是此次三会的重要项目,韦泽绝不肯让这事情弄到让老兄弟们觉得被忽视。这些宣传上的安排早早就定下,就等着具体执行呢。老兄弟们离开权力圈,自然要让他们得到荣誉和奖赏。不管韦泽本人对此的认同度有多高,但是这本身就是公认的办法。
  韦泽造出来的钱顶多叫“韦氏币”,这种约定俗成的东西才是“人民币”。从每一个角度来看,“人民币”的流通性都无限超过“韦氏币”。


第181章 内外转换(四)
  周新华拿到最新的日本报告之后没有立刻派其他秘书送给韦泽,仔细想想之后他决定自己亲自给韦泽送去。
  报告内容是一个评估,北海道军在东京的局势越来越糟糕。韦泽看完了报告之后,让周新华在他对面坐下。已经有心理准备的前虾夷共和国派遣军司令在韦泽面前坐下,就听到韦泽的问题,“新华,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果断撤退?”
  “三成可能会选择撤退,日本好像不太能理解大步撤退的精髓。”周新华立刻答道。
  “哼哼!”韦泽只是笑了笑。大踏步前进,大踏步撤退,这本身是太祖这等大战略家能够做出的指示。这句话说着简单,执行起来却是千难万难。要前进,得有出发点。要撤退,得有撤退的目的地。北海道军杀到东京,已经是大踏步进步的最大的表现。如果后退,北海道军准备推倒哪里?
  周新华并没对韦泽的冷笑有所反应,他继续说道:“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如果选择撤退,也很大可能撤退到原本计划的会津藩一带,牢牢守住东北。他们最初的计划就是在这里守住,利用地利与人和与明治军对抗。”
  “现在他们能守住么?”韦泽问。
  周新华立刻答道:“我并不知道北海道军在北方经营的如何,要是能有足够经营,那就要面对激战吧。明治军不会轻易放过北海道军。就情报来说,明治政府砸锅卖铁的组织此次反攻。若是让北海道军在东北站住脚跟,明治军还是亏大了。”
  韦泽暂时沉默了,就周新华对日本的关注程度,足以证明他很希望能够回到日本去,至少能够回到军队那边负责执行对日本的行动。大秘书是领导的心腹,除了能力足够之外,还得能稳稳和韦泽站在一起。韦泽看过《纸牌屋》,对于里面的大秘人选使用方法很有感触。这种人物需要的是能干,倒是没必要长期使用。对于周新华的人品和能力,韦泽很认同。想到这里,韦泽笑道:“新华,你是不是想去日本?”
  没想到周新华倒是摇摇头,“都督,我觉得北海道需要积累经验,他们的制度上有太多的缺陷。我并不想到前线指挥打仗,他们那个水平并没有指挥的必要。相差太多,我还担心指挥太多,把咱们的核心技术不小心泄漏给他们。当然,如果咱们准备亲自介入,我愿意领兵。”
  没想到周新华并没有主动要求领兵,也没有主动提出离开的打算,这还真的让韦泽感觉有些意外。把日本的问题与大秘书的问题做了一个衡量,韦泽还是觉得自己的大秘书更重要。日本人内战中死的人再多,死的也只是日本人。而中国的局面任何动荡,那就轮到中国人民受到冲击。韦泽不认为日本人的生死比中国人民更重要。
  现在可以考虑的方案大家就是需要派遣其他人员到北海道军那边提出建议,韦泽把人选选择权交给了南京陆军学院来安排。陆军学院倒也够迅捷,第三天他们就给了韦泽一个名单。列在第一位的赫然就是祁睿。其他几个名字韦泽看了之后没有联想,而且他也没有心情看那么多。
  就在韦泽准备闭嘴不言的时候,柯贡禹的电话打进来了。“都督,我也是没办法,祁睿的成绩不错,几个月前在日本的考核中评价很高。这是大家推荐的名单,我找不出啥理由拒绝。而且我想来想去,你家韦睿能被大家看重也不是坏事。”
  “我知道。孩子大了,我们再担心也得让他们自己去闯。你不用说那么多,这件事就由你们来决定吧。”韦泽说着自己认同的理由,可对于自己儿子的担心只是一直在增加。这次去日本就不是简单的待在指挥部而已,如果想有效的做出建议,前线一定会去。只要去了前线,就不能避免死亡的威胁。不过韦泽怎么对自己说,战争中死亡几率最高的就是怕死和认为自己不怕死的。韦睿这种性格稳定的人反倒安全。可韦泽自己很清楚,上了战场之后就没有任何地方时真正安全的。
  但是柯贡禹所说的没错,韦睿现在就是在一个关键时期。周新华升官这么快就是因为他得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韦睿若是能当上上校甚至大校,不管他是不是韦泽的儿子,都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可祁睿若是现在被人知道是韦泽的儿子,影响的未必是祁睿的前途,而是他会被大多数人孤立,或者被人恶意接近。
  把这件事撂下,韦泽继续自己最近手头最重要的工作。整顿党务。
  光复党建立的时间不短,不过基于现状,韦泽觉得这个政党本身成了一个四不像。若是没有韦泽,光复党顶多是一个会党,甚至会沦为乡党。如没有工业化,光复党又会具备封建行会的特色。若是没有组织部,光复党还会缺乏进入与退出机制。
  现在有了韦泽,有了工业化,还存在组织部,于是这个政党更像是一个纪律严明的俱乐部。距离有钢铁纪律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差的太远太远。在韦泽的如意算盘里面,一旦摆脱老兄弟的影响,他第一件事就要把光复党整顿起来。当下韦泽需要的是做好艰苦的准备。按照韦泽看到的历史,搞不好他到死之前的大部分精力就撂在整顿光复党上了。
  韦泽强迫自己通过工作忘记自己儿子面对的危险,祁睿没能想到自家老爹的心情。这次的机会给了六名中级培训人员,祁睿熟悉的学员里面只有李延年一个人,其他四人都是祁睿点头之交的学员。唯一能确定的,这六个人都是本期里面公认成绩优秀,表现优秀的学员。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被授予这样的机会。
  紧急受命之后,他们了解了自己的任务,“尽量劝说北海道军能够回到日本东北地区实施防御性作战”。战争局面变化如此之大,北海道军趁势夺取整个日本的可能变得很小。
  除此之外,带队的是两位南京陆军学院政治系的教员。校长柯贡禹说道:“咱们光复军重政委,政委可不是只懂做思想工作,不少政委打起仗来不比军事主官差。让政治系教员带队,就是希望看看你们能否在这个方向上有什么进步。”


第182章 内外转换(五)
  除了祁睿之外,其他的学员都是第一次去日本。让祁睿有点嫉妒的是,出发的途中大家有大量的资料和照片用来介绍日本的局面,其中很多还是祁睿他们去的那次收集到的内容。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军人们和之前那些相比,勤学好问。对于有过到日本经验的祁睿,他们根本没有放过。
  理解能力,抓住问题关键的能力,都让祁睿生出强烈的危机感。这让祁睿忍不住暗自感叹,天下不是没有豪杰,只是有没有机会遇到这帮人。真遇到这帮人的时候,祁睿才觉得这帮人实在是够生猛,一种自卑的情绪油然而生。
  不过他毕竟是老爹韦泽教育出来的人,祁睿也开始自我调整。大家此行的目的是帮助北海道军稳住阵脚,不要导致崩盘的局面。如果这件事完成了,大家都能得到奖赏。若是因为羡慕嫉妒而干出单纯因为利益拖后腿的事情,以这帮人的聪明,大家怎么可能不知道?
  以坦荡态度合作就能都得到好处,以阴暗的心思去做事,就会导致恶果。何去何从没有讨论的必要。调整好了心态,祁睿倒也稳住了心神。他也认识到,自己真的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如果之前没有嫉妒,只是因为祁睿自觉的比别人更强,没有嫉妒的理由。可不是他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样,道德上超越了低级趣味。
  老爹韦泽面对豪杰的时候又是怎么选择的呢?强者面对弱者的时候自有宽容心,可面对强者的时候,面对时时刻刻刻看到自己不足的局面,除了学习别人的优点之外,又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祁睿以前没这种需求,所以也从没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他现在非常想弄明白这个问题。
  和这帮优秀的人在一起,时间过得飞快。大家都深知准备的重要性,前期大量准备消耗掉了在船上渡过的时间。军舰在仙台停泊,小船把这帮人送上岸的时候,祁睿心里面更多的是忐忑。船上的准备不等于具体战况,亲自抵达战场,迎面而来会是什么消息。他根本无法想像。
  东京湾被明治军海军布设很多水雷,以北海道军现在舰队实力,他们不愿意去冒险。部队就走陆路南下。民朝国内建起发达的铁路网,几百公里的长途行军是作为训练科目存在,真的战争期间自然能坐火车就坐火车。靠两条腿行军颇为辛苦,日本的道路也不适合用卡车。祁睿的精力大部分都消耗在行军上,埋头走路的时候,他也会考虑卡车在军事上的应用可能。一条几百公里的行动路线上哪怕只有一个让卡车无法通行的关隘,整个车队就要抓瞎。他老爹韦泽所说的情报无疑是最大的要点。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的差距太大,一支强有力的工兵队伍是机动作战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军、休息、吃饭、睡觉、继续行军。军人大展拳脚的场所是战场,在抵达他们绽放自己专业能力的场所之前,先要经历的就是艰苦的行军。踏进战场意味着面对死亡的恐惧,前往战场还要历经辛苦。这就是战争的现状。和祁睿他们同行的还有日本士兵,祁睿他们的沉默更多的是这些人的自我修养。有口气多暖暖肚子,无疑是最有利的选择。日本士兵们神色凝重,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