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613章

1852铁血中华-第613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算中心在诸多比较中,正在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的优势。
  “把各省的数据都给我整理出来,特别是在这几个方面。”部队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为同一个战役目的作战,总理李维斯也能指挥数以万计的人马为同一个行政目的工作。虽然是不算厚的十几页内容,后面牵扯的统计数字是非常巨大的。
  王明山也分到了任务,他看了主要内容之后脸色就变得不是那么好看。分给他的任务中,各省在挪用中央拨款上的问题要有数据列表,这一看就是要撕破脸的举动。在中央委员会上,由总理把一堆省里乱挪用资金的内容撂出来,这想善了都善了不得了。李维斯以这些数据要求罢免某些省长都是可以提出的过硬的资料。
  斗争到了如此图穷匕见的地步,王明山觉得有些不适应。道理上很容易理解,省里面也是憋着劲要掀翻李维斯,李维斯现在的做法只是对应处理。可中央与地方弄到如此地步,还是大大超出了王明山本人的承受范围。有必要干到这样的程度么?他心里面嘀咕着。
  “明山,你还有什么问题么?”李维斯看出来了王明山脸上的不忍,他公事公办一样的问道。
  “这个……感觉不太舒服。”王明山索性说了心里面的感受。
  李维斯没有批评王明山,他反倒是大大的点点头,用无奈的声音说道:“这种事情谁都不舒服,你觉得我难道就想搞到这个地步么?让我下台不是不可以,不过我不能就这么说下台就下台。我若是有错,咱们就把错误亮出来公开说。若是不能公开的说清楚,就跟我真的犯下什么弥天大罪一样。”
  王明山也能理解李维斯的委屈,省里要掀翻总理,这也是超出王明山的想象之外。看到王明山的神色趋于理解,李维斯缓和了一下语气继续说道:“明山,既然省里面这次做到这个地步,也算是立了个规矩,省里面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意见。我是这么觉得,以后沈心当了总理,若是我就这么不清不楚软了,他遇到同样的情况怎么办?也这么不清不楚的下台不成?不能因为我当了个总理,就给总理立下这么糟糕的规矩。明山,这件事你得帮我。”
  李维斯提到了沈心,王明山在接受李维斯的说法时就更容易了一点。诚如李维斯所说,若是这仅仅是几个省委干部针对李维斯个人的行动,那这就完全可以按照个人问题来解决,现在是省里面对于现在的制度极大不满,现在哪怕是李维斯下台,只要这套制度继续执行,不管下一任总理是谁,这种斗争还会继续进行。而且那时候李维斯的下台只是让下一任总理更难做。既然李维斯能被省里面掀下台,凭什么下一任总理就不能下台。李维斯的斗争不仅是为他自己在斗争,而是为了现行的制度,为了总理这个职务在斗争。
  受命下去办事的时候,王明山想到了沈心。就他对沈心的了解,沈心也曾经不爽过现行制度,那时候作为北方四省的负责人,沈心可是在这个制度下吃过苦头。不过王明山不能确定沈心对这个制度是不是真心反对,沈心不是那种气量很小的人,即便是他真正的不爽,也不会这么简单的就处处做对。
  除了想到沈心,王明山还想到了自己的妹夫。他让妹妹王明秀回去告诉妹夫,有什么问题就亲自来汇报解决。而他妹夫却没骨气的不敢上门来公开说明问题。最近有关各省银行的汇报也上来了,各省都有很多问题,最大问题莫过于账收不上来。省里面的企业拼命的想从商业银行贷款,这种贷款引发了很多问题。这马上就是年关,按照规定,很多款子都要偿还。可硬是收不回来。
  “这些事情啊!”身为部委一系的人,王明山也觉得头痛无比。让他更头痛的是,李维斯就是要把这些问题当做对付省里的武器来用。


第127章 你要掀桌子么?(十八)
  在北美的沈心此时刚踏上南京的码头,他回来的还算是低调,不过已经有干部在码头等他。韦泽亲自派人迎接北美的人员,谁的级别都没有韦泽的地位高。沈心他们自然是跟着迎接人员走了。其他几波迎接人员看到是韦泽出马,自然也不敢和都督争。
  沈心其实不想回来,不过又不得不回来。横跨太平洋的航程很遥远,不过从政治上讲,光复党中央委员会的会议远比这个航程更重要。国家真正的权力中心就是全国委员会议。
  “沈心,现在不少人都等着你当总理呢。”韦泽在自己的家里迎接了沈心,他上来笑道。
  沈心当然知道很多人想推举他当总理,所以沈心只能苦笑道:“都督,您就别开我玩笑了。他们是等着我为人民服务呢。”
  没有人会完全为别人着想,越是地位高的人,就越不会。沈心深知道这个道理,在他所见到的人当中,或许真正能够为别人着想的只有韦泽一个人。当然,韦泽所着想的是最广大范围的劳动人民。让韦泽为某个人或者某个利益集团谋福利,现在还没人敢如此奢望。这些人不敢打都督的主意,却敢动沈心的脑筋。省里面还军队里面相当一部分人之所以如此期盼沈心出来当总理,沈心很清楚他们的诉求。
  听沈心回答的如此明白,韦泽微微点头。不过沈心毕竟是沈心,他深知自己能被韦泽器重,就是因为沈心不向韦泽说谎话。到了此时,沈心也知道局面暗潮汹涌,他急需确定自己的位置。所以不等韦泽说话,沈心就直率地问道:“我能不能当总理,都是都督你一句话的意思。所以我想让都督说个明白话,您对我有什么安排。您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
  既然沈心这么讲,韦泽思忖片刻,还是最终选择说了实话。“我要求你做很多的工作,但是我不会让你当总理。原因很简单,政治必须是文官政治,理论上军人不能干政。至少军人是不能作为军队的代表来作为总理的。这点你能明白么?”
  沈心听了这话之后心里面也有点失落,虽然他很希望韦泽能够说实话,但是真心听到这样的实话之后,想到自己就是因为军人的身份而失去了当总理的机会,他心里面也觉得一阵难过。
  韦泽上来双手按在沈心的肩头,“沈心,我现在不是以都督的身份在命令你,而是在以一个开国时候一路打过来的战友的身份在和你谈。我这么做,不是要委屈军队。若是总理只是有从军的经历,我认为这一点都不阻止他们当总理。我是不能让军队把持总理的职务。这么讲,我认为你能明白。”
  “唉……”沈心长叹口气,他当然明白。光复军是党的军队,沈心搞了这么多年的政治工作,亲身参加的就是这样的建设工作。他能称为军政首长,地位一度超过军队里面的雷虎,体现的就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那么现在党不接受军队来控制政府,这更是顺理成章的。
  确定了这个问题,沈心换了一个问题,“都督,那这次的事情您有什么打算?”
  “我对这次的事情没什么打算。事情走到什么地步,我得先看了才能知道该怎么选择,我现在有打算也是瞎想。”韦泽收回了按在沈心两肩上的手掌,从容地答道。
  “您就没有想各打五十大板,把事情平息下去再说?”沈心觉得这或许是比较好的解决矛盾的方式。
  韦泽听了这话之后连连摆手,“你现在还是觉得事情闹大了不好,我不这么看。矛盾既然出现了,就得解决矛盾。伤口化脓了,不让脓出来,不把这个病灶消除,而且上面一通绷带勒上,那一时半会儿看着好像没问题了。实际上呢,那是要出大事出人命的。”
  “问题是,我听说部委和省里闹到中央委员会上,要在中央委员会上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太过分了?”沈心问。
  “建立中央委员会不就是要解决这种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么?如果没有中央委员会的裁决,还让政府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成?我倒是觉得这次他们能在中央委员会上解决这个问题,我很满意。”韦泽终于发表了他对最近沸沸扬扬的斗争的态度。
  省里面要扳倒总理,背后还有一众大佬的支持,这已经是重大的内部不团结。面对这等不团结,韦泽居然能说出“他很满意”,沈心真不知道这是韦泽心胸太大,或者是韦泽在说反话。
  “您为什么这么想?”沈心对不明白东西的就问。
  韦泽和平常一样,对明显不是建立在刻意曲解和再明显不过的愚蠢之上的问题都是给与回答,“建立制度不是为了不出事,建立什么样的制度都会出事。省里面想掀翻中央部委,你若是觉得这属于出事,当然可以这么想。不过若是觉得这属于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我认为这就比较贴近事实。想掀翻中央部委不是目的,而是省里面在试图解决问题的时候选择的一个方法。掀翻了李维斯,就能天下太平了?省里面掀翻了李维斯之后是不会就此罢手的,他们是要通过掀翻李维斯来推动他们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话说到这里对沈心就很足够了,韦泽几句话就把当下的所有要点说的清楚。沈心也能够确定当下问题的起因,以及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对这种感觉,沈心很熟悉,而且总是很感叹。大家都认为韦泽能够一句话解决问题,那是因为韦泽就是有这样的威望和权力。不过积累起这样威望与权力的基础是韦泽的能力。若是有了权力就能解决问题,那世界上就不会出现亡国之君这种存在,单纯的从理论上的权力来说,皇帝本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不过理解到了现状,沈心也没有觉得太轻松。按照韦泽所说,这次的事情想要解决,就远超一个人事斗争的范畴。那得彻底解决深层的矛盾才行,解决不了深层矛盾,那就是一个永远化脓的伤口,时时刻刻都要出事情。
  “靠中央委员会的制度就能解决问题么?”沈心返回了上面的问题。
  “如果有人觉得中央委员会的制度框架下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估计就等着打内战吧。”韦泽用从容的语气给了一个很惊悚的回答。


第128章 你要掀桌子么?(十九)
  钢笔和铅笔在纸上胡乱画着,但是怎么画都只是一堆意义有限或者没有意义的胡乱线条。凡是决定参加推翻中央部委暴政的省份都在充分利用这最后的时间来完成他们自己的建设计划。但是不管怎么画,如果没有系统的建设理念在里面,所有的内容都会显得零散,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
  各省的省长们要么采取了完全按照自己想法来构建省里面的路线,要么就愁眉苦脸的试图弄出一套完整的省内建设计划。有些认为部下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完成任务的,干脆就大声呵斥“无能”的部下。当然,对于那帮逍遥派的省来说,他们就轻松的多。各省并无要和部委撕破脸的打算,现在局面进入了能够充分行使光复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表决权的地步,他们倒是轻松中稍带激动。
  在央行的办公室,八名三十多岁的“青年”坐在王明山面前,王明山声音铿锵有力,如同要出征的将领,“我听说你们几位同志都是各个部门里面推举出来的得力干将。不仅业务精熟,在很多工作上都很有想法。我召集你们来的事情就是这个!”
  亲手把由订书机简单订好的薄薄几页纸正面向下扣在每个人面前的时候,王明山说道:“现在谁都不要看。”
  等分发完毕之后,王明山坐回他的座位上,“这次召集大家来,就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在最终写完之前,谁都不许离开这个屋子。吃就在这里吃,睡就在这里睡。房间里面自带厕所,所以在完成或者到了期限之前,谁都不许出屋门。如果你们觉得自己能够接受这份挑战,那么就把文件翻过来,在封皮上签上你们的名字。如果你们觉得自己没办法接受这样的挑战,那就可以离开这里。同志们请放心,我绝不会给知道自己吃几个馍喝几碗汤的人穿小鞋。学会拒绝,正是一个人能干的表现。”
  八名干将被着做派弄得有些发懵,他们仔细看着正面向下扣在桌上的文件,他的神色是好奇、不解、冲动、不安的混合体。若是能够看看这份文件之后做出判断,这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不给人看,只让人决定要不要做,未免是太大的折磨。但是从王明山的语气里面,这些同志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若是干不好,只怕下场也不好。大家恨不得此时能有透视眼,穿透纸张看清里面的问题。不过他们既然天生就没有这种能力,现在也不可能突如其来的就迸发出如此超越人类的感知力来。
  最后有三人还算干净利落的选择了退出,其他五人里面有一个人迟疑不决,最后还是没动摊,四人则是非常兴奋的等待分配任务。王明山让副手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